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張倉凱
中文論文名稱:新住民家庭身心障礙子女之家庭支持系統建構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n Developing the Family Support System for the New Immigrant Families with Disabled Children
指導教授姓名:王大延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博士班
論文出版年:101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37
中文關鍵詞:新住民新住民家庭之身心障礙子女家庭支持系統
英文關鍵字:new immigrantnew immigrantfamily support system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6
  • 收藏收藏:0
隨著全球多元文化及社會福利的影響,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及家庭數日漸增多,而在社會關注的議題中,新住民家庭中的身心障礙子女最是需要令人關注的教育問題,而其家庭因素是普遍被認為主要議題的根源。家庭支持力量的強弱好壞對於家庭中身心障礙子女有重大影響。本研究旨在探究新住民家庭對其家中身心障礙子女支持系統的問題,瞭解新住民家庭的支持與其身心障礙子女未來的社會適應有無落差,以及目前台灣公私部門對於新住民家庭支持系統如何依法、依制度協助新住民家庭成員及其身心障礙子女,使其在未來的生活有獨立自主的能力,甚而為社會貢獻己力。
本研究採取多元研究路徑,分別以量化調查(描述統計、卡方考驗、列聯相關)、質性焦點團體訪談、現存檔案資料檢閱、分析現存特殊教育法規、家庭教育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身心障礙福利法等相關社會福利法規之比較與分析,並以親職教育輔導介入為輔等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臺灣北部地區(基隆市、新北市、臺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市以及苗栗縣)有身心障礙子女的新住民家庭,寄發對象為共1046份,回收700份,回收率67%,經檢視有效可用問卷共計603份,回收可用率為86.1%,再從其中經電話獲得同意進入家庭進行親職教育輔導及團體焦點訪談新住民家庭照顧者共計有15位、教師5位、社工5位、醫療體系人員4位,並針對所得資料進行分析。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新住民家庭中身心障礙子女的家庭外部支持系統中教育部份,在質性資料分析方面優於有身心障礙子女的本國家庭,與多數的研究呈現相異的結果。
本研究之量化資料及質性分析,結論如下所示:
一、 根據針對新住民家庭中有身心障礙子女問卷調查之結果,發現在家庭氣氛、父母教養態度、家庭功能以及家庭支持等面向上,家庭成員(主要指父母均在的家庭)完整的家庭功能明顯優於單親家庭的家庭功能。
二、 新住民身心障礙家庭內部支持系統中,親子次系統及父母次系統問題最大,需要家人關係重建、家庭親職教育輔導或夫妻聯合會談。
三、 新住民家庭語言系統以及文化背景,對於其身心障礙子女的生活適應有極高的相關性,因此,建立完善語言學習語文化認同是增加支持系統重要因素
四、 新住民家庭實施家庭親職教育輔導對於家中身心障礙子女有顯著的正向支持影響
五、 我國現有對於照顧弱勢族群的法規(特殊教育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家庭教育法等)基本權益足對於新住民家庭支持有正面的顯著關係
六、 對於有身心障礙子女的新住民家庭也有進行強化家庭支持系統之活動,但僅以浮面或表象的活動居多,家長參與的情況並非全面地熱絡,亦有許多新住民家庭鮮少參加
七、 新住民家庭外部支持系統普遍存在,但缺乏統整與緊密的連結,新住民家庭成員認知不足,不知如何運用,家庭照顧之外部支持系統運作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
八、 親職教育輔導是新住民身心障礙家庭處遇的重點項目。主管機關應訂立強制性親職輔導政策,完整提供新住民身心障礙家庭成員接受親職教育輔導
九、 新住民家庭結構與其家庭內外部支持系統彼此互有影響,新住民家庭結構會影響新住民家庭支持系統的建構
十、 新住民身心障礙家庭支持系統的建構,是一項多元的工作,需要許多部門、單位或許多的機制一起進行統整與複式的關懷,以家庭之需求滿足及問題解決為核心
With the global impacts of multicultural and social welfare issues, the number of new immigrants and households increase rapidly in Taiwan. Among other important issues, educational problems regarding disabled children in new immigrant families need special concerns in our society. Family factors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root of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in the new immigrant familie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support system of the new immigrant families with disabled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ent family support and future social adaptation of disabled children, and to find ways to assist them legally and systematically in both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Our goal is to help disabled children to become independent, self-reliant adults in the future and even contribute their share to our society.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 from different paradigm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contingency correlation, qualitative focus group interviews, existing file data review, parental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current related social welfare regulations, such as Special Education Act, Family Education Act, Children and Youth Welfare Ac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Rights Protection Act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subjects consisted of seven hundred new immigrant families with disabled children in Keelung City, New Taipei City, Taipei City, Taoyuan County, Hsinchu County and Miaoli County. A total of 70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and 603 effective copies were reclaimed. The usable percentage was 86.1%. With the telephone consent of 15 caretakers from new immigrant families, the researcher was able to enter these new immigrant families in order to conduct parental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Also, with the consent of 5 school teachers, 5 social workers, and 4 medical personnel,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them and later analyzed the acquired data from the interviews. Based on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new immigrant families with disabled children have gained more social support in education than domestic families with disabled children. This result is contrary to most previous studies.
Quantitative , qualitative and SEM conclusions for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According to the handicapped children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results for the new residents of the family on the family atmosphere, parenting attitude, family functioning and family support-oriented family members (mainly refers to the parents are in the family) complete family function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family functioning of single-parent families.
2. The new residents with disabilities within the family support system, parent-child system and parental system, need family relationship renewal, family parenting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or couples joint talks.
3. The three new residents of the home languag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lives of handicapped children to adapt to a very high correlation, therefore, to improve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of cultural identity is to increase the support system.
4. the new resident families h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sup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mily parenting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home.
5. Our existing regulations (special education law, the Disabilities Rights Protection Act, Children and Youth Welfare Law, Family Education Act, etc.) to take care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the basic rights of the foot for the new residents of family support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6. New resident families of handicapped children to strengthen the activities of the family support system, but only superficial or the appearance of the majority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is not fully warm, there are many new residents families rarely participate
7. new residents outside the home support system prevalent, but the lack of integration with the close link,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new resident family members, I do not know how to use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external support system of family care needs to be further enhanced.
8. Parenting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is the key project of the new residents of disability family at once.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shall make a mandatory parental counseling policy, complete the family members of new residents with disabilities receive parenting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9. new residents in family structure and their family and external support systems to each other affect the new residents in family structure will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esidents of the family support system
10. Family suppor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esi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s a diversified, you need many departments, units or a number of mechanisms to conduct system integration and double-caring to the needs of families to meet and solve the problem at the cor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9
第三節 名詞解釋......................................................................12
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及其限制..............................................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19
第一節 新住民家庭環境特質與相關研究..............................19
第二節 新住民家庭面對身心障礙子女之調適......................42
第三節 家庭支持對新住民家庭之身心障礙子女影響之
探討…………………………………………………..53
第四節 親職教育輔導與社會福利法規對新住民家庭成員與身心障礙子女發展之影響………………………….83
第三章 研究方法..............................................................................109
第一節 研究模式與架構........................................................110
第二節 研究設計....................................................................114
第三節 研究對象………………………………....................124
第四節 研究工具、測量面向與信效度檢核........................127
第五節 研究流程....................................................................133
第六節 資料分析....................................................................135
第七節 研究倫理....................................................................1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141
第一節 新住民家庭身心障礙子女之家庭特質、教養態度
與教養行為、學校參與表現以及學校與社會資源
運用之分布概況……………………………………142
第二節 新住民家庭內部支持系統各向度之相關性分析....161
第三節 新住民家庭外部支持系統各向度之相關性分析…199
第四節 新住民家庭特質對學校與社會資源利用的影響及
相關性分析................................................................226
第五節 新住民家庭結構、內外部支持系統與其身心障礙
子女生活適應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之適配度考驗
分析…………………………….…...........................329
第六節 質性資料分析………………….…...........................365
第七節 綜合討論....................................................................39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395
第一節 研究結論………………………………….…...……395
第二節 研究建議...................................................................514
參考文獻.............................................................................................406
壹、 中文部分…………………………………………….…………406
貳、 英文部分…………………………………………….…………419

附 錄
附錄一:新移民家庭身心障礙子女之家庭支持系統建構之
研究問卷……………………………………….…………428
附錄二:焦點訪談題綱………………………………….…………435
附錄三:焦點座談會訪談同意書……………………….…………437






表次
表 2-1 2010年新住民各國籍在台總人數表…………………..……20
表 2-2 家庭結構分類表………………………………………..……29
表 2-3 新住民家庭子女教育相關研究整理…………………..……32
表 2-4 跨國婚姻身心障礙子女與本國發展遲緩幼兒
身心發展特質…………………………………………………41
表 2-5 家庭對家中之身心障礙子女各生命週期的感受與反應…...48
表 2-6 家庭支持對身心障礙子女成效研究計畫………………...…64
表2-7 IDEA修正案中家長的保障權利……………………….…104
表2-8 家庭支持的相關法令條文…………………………………105
表 3-1 臺灣地區99學年度學前及國教階段身心障礙類
外籍人士子女統計…………………………………………125
表 3-2 新住民家庭對其身心障礙子女支持系統問卷回收情況.…126
表 3-3 專家評定之專家學者名單及代碼………………………….131
表3-4 新移民家庭身心障礙子女之家庭支持系統建構之研究
問卷信度分析…………………………………………..….136

表 4-1-1 有身心障礙子女之新住民家庭的父母親背景變項描述
統計…………………………………………………………145
表4-1-2 有身心障礙子女之新住民家庭的父母親有無身心障礙以及父母親家族中是否有身心障礙者之變項描述統計……....145
表4-1-3 有身心障礙子女之新住民家庭的子女背景之變項描述
統計…………………………………………………………147
表4-1-4 有身心障礙子女之新住民家庭家家庭狀況之變項描述
統計…………………………………………………………150
表4-1-5 有身心障礙子女之新住民家庭的教養行為表現之變項
描述統計…………………………………………………..…153
表4-1-6 有身心障礙子女之新住民家庭學校參與行為表現之
變項描述統計………………………………………………157
表4-1-7 有身心障礙子女之新住民家庭其學校與社會資源運用
情形之變項描述統計…………………………………….…159
表4-2-1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教養情形之相關性分析1….162
表 4-2-2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教養情形之相關性分析2.….163
表4-2-3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教養情形之相關性分析3….164
表4-2-4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教養情形之相關性分析4….165
表4-2-5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之
相關性分析1…………………….……………………….…166
表4-2-6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之
相關性分析2…………………….…………….……………167
表4-2-7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之
相關性分析3…………………………….………….…….…168
表4-2-8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之
相關性分析4………………………..………………………169
表4-2-9父母背景變項與對孩子之管教方式之相關性分析1…..…170
表4-2-10父母背景變項與對孩子之管教方式之相關性分析2……171
表4-2-11父母背景變項與對孩子之管教方式之相關性分析3……172
表4-2-12父母背景變項與親子互動時間之相關性分析1…………173
表4-2-13父母背景變項與親子互動時間之相關性分析2…………174
表4-2-14父母背景變項與親子互動時間之相關性分析3…………175
表4-2-15父母背景變項與照顧過程有疑問的請教對象之
相關性分析1…………………………………………………176
表4-2-16父母背景變項與照顧過程有疑問的請教對象之
相關性分析2…………………………………………………177
表4-2-17父母背景變項與照顧過程有疑問的請教對象之
相關性分析3…………………………………………………178
表4-2-18父母背景變項與讓孩子自己練習或獨立完成之
相關性分析1………………………………………………179
表4-2-19父母背景變項與讓孩子自己練習或獨立完成之
相關性分析2………………………………………………180
表4-2-20父母背景變項與讓孩子自己練習或獨立完成之
相關性分析3………………………………………………180
表4-2-21子女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教養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182
表4-2-22子女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之
相關性分析…………………………………………………183
表4-2-23 子女背景變項與對孩子之管教方式之相關性分析……...184
表4-2-24子女背景變項與親子互動時間之相關性分析……………185
表4-2-25 子女背景變項與照顧過程有疑問的請教對象之
相關性分析…………………………………………..……187
表4-2-26 子女背景變項與孩子是否獨力完成練習之相關性分析..188
表4-2-27家庭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教養情形之相關性分析……190
表4-2-28家庭背景變項與家人對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之
相關性分析…………………………………………………191
表4-2-29家庭背景變項與對孩子之管教方式之相關性分析………193
表4-2-30家庭背景變項與親子互動時間之相關性分析……………194
表4-2-31家庭背景變項與照顧過程有疑問的請教對象之
相關性分析…………………………………………………196
表4-2-32家庭背景變項與讓孩子自己練習或獨立完成之
相關性分析…………………………………………………198
表4-3-1父母背景變項與是否向老師詢問鑑定安置資訊之
相關性分析…………………………………………………200
表4-3-2父母背景變項與學校聯繫之相關分析………..……………203
表4-3-3子女背景變項與是否向老師詢問鑑定安置資訊之
相關性分析…………………………………………………204
表4-3-4父母背景變項與家庭外部支持系統之相關性分析……….206
表4-3-5父母背景變項與語言溝通有困難之相關性分析………….209
表4-3-6父母背景變項與一切交給老師變項之相關性分析……….210
表4-3-7 子女背景變項與老師談過孩子的生活或
學習狀況之相關性分析……………………………………211
表4-3-8是否曾經提供過有關孩子的學習或
醫療資料之相關性分析……………………………………213
表4-3-9 家人在家中是否有幫孩子複習課業之相關性分析……….217
表4-3-10父母背景變項與沒有主動詢問原因之
相關性分析(父母親年齡)………………………………221
表4-3-11 時間處遇之相關性分析……………...……………………222
表4-3-12父母背景變項與是否曾經受邀參加學校IEP會議
相關性分析…………………...……...……………………223
表4-4-1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的教育資源之
相關性分析1………………...……...……………………227
表4-4-2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的教育資源之
相關性分析2………………...……...……………….….…230
表4-4-3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的教育資源
之相關性分析3…………...……...………………….….…231
表4-4-4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的教育資源
之相關性分析4…………...……...………………….…….232
表4-4-5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從學校獲得的教育資源數量
之相關性分析5…………...……...………………….……233
表4-4-6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從學校獲得的教育資源數量
之相關性分析6…………...……...………………….……234

表4-4-7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從學校獲得的教育資源數量
之相關性分析6…………...……...………………….……236
表4-4-8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生涯輔導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1……………………………………………..237
表4-4-9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生涯輔導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2……………………………………………..238
表4-4-10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生涯輔導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239
表4-4-11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生涯輔導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3…………………………….………………..240
表4-4-12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學習輔導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1…………………………….………………..241
表4-4-13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學習輔導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2……………………………….……………..242
表4-4-14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學習輔導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3…………………………….………………..243
表4-4-15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學習輔導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4…………………………….………………..244
表4-4-16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心理諮商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5………………………………………..……..245
表4-4-17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心理諮商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6…………………………………….….……..246
表4-4-18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心理諮商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7………………………………………..……..247
表4-4-19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心理諮商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8……………………………………..………..248
表4-4-20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醫療諮商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1……………………………….……..………..249
表4-4-21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醫療諮商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2……………………………….……..………..250
表4-4-22 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醫療諮商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3……………………………….……..………..250
表4-4-23 父母背景變項與孩子獲得醫療諮商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4……………………………….……..………..251
表4-4-24 父母背景變項與家庭曾經從學校獲得教育子女資源的
數量之相關性分析………………………….…….………..253
表4-4-25 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獲得教育子女的親職教育活動
資源情形之相關性分析…………………….…….………..255
表4-4-26 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獲得家庭訪視教育資源之
相關性分析………...……………………….……..………..257
表4-4-27 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獲得提供特教或相關教育資訊
教育資源之相關性分析…………………….….…..…..…..259
表4-4-28 父母背景變項與家人獲得提供獎助學金或交通補助等
福利資訊教育資源之相關性分析………….….…..…..…..261
表4-4-29 父母背景變項與家庭是否曾經接受過社會福利資源
之相關性分析……...…………………………...…..……..263
表4-4-30 父母背景變項與家庭曾經接受過社會福利資源數量
之相關性分析……...…………………………...…..……..265
表4-4-31 父母背景變項與接受金錢補助社福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267
表4-4-32 父母背景變項與接受教育及關懷服務社福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269
表4-4-33 父母背景變項與接受教育及資訊提供社福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271

表4-4-34 子女背景變項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的教育資源之
相關性分析.………………………………….....…..……..273
表4-4-35 子女背景變項與孩子從學校獲得的教育資源數量之
相關性分析.………………………………….....…..……..274
表4-4-36子女背景變項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生涯輔導教育
資源之相關性分析………………………….....……...…..276
表4-4-37 子女背景變項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學習輔導教育
資源之相關性分析………………………….....……...…..277
表4-4-38 子女背景變項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心理諮商教育
資源之相關性分析………………………….....……...…..278
表4-4-39子女背景變項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醫療諮商教育
資源之相關性分析………………………….....……...…..280
表4-4-40子女背景變項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教育子女資源
狀況之相關性分析………………………….....……...…..281
表4-4-41 子女背景變項與家人獲得教育子女的親職教育資源
數量之相關性分析………………………….....……...…..282
表4-4-42 子女背景與家人獲得班上其他家長的教養建議情形
之相關性分析……………………………….....……...…..283
表4-4-43 子女背景與家人獲得教導孩子的資料教育資源之
相關性分析 ……………………………….....……...…..285
表4-4-44 子女背景與家庭曾從學校獲得家庭訪視活動之
相關性分析……………………………….......……...…..287
表4-4-45 子女背景與家庭曾從學校獲得特教或相關教育資訊
之相關性分析 …………………………….......…….…..288
表4-4-46 子女背景與獲得提供獎助學金或交通補助等福利資訊
之相關性分析…………………………….......……...…..289表4-4-47 子女背景與獲得其他資訊之相關性分析…...……...…..291
表4-4-48 子女背景與是否曾接受社會福利資源情形之
相關分析…………………………….......…………...…..292
表4-4-49 子女背景與接受社會福利資源數量之相關性分析...…...293
表4-4-50 子女背景與接受金錢補助社福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295
表4-4-51 子女背景與接受教育及關懷服務社福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297
表4-4-52 子女背景與接受資訊提供社福資源情形之相關性
分析……………………………………………………….298
表4-4-53 子女背景與接受其他相關資源之相關性分析………….299
表4-4-54 家庭背景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的教育資源之
相關性分析……………………………………………….301

表4-4-55 家庭背景與孩子是否從學校獲得的教育資源數量之
相關性分析……………………………………………….302
表4-4-56 家庭背景與獲得學校生涯輔導教育資源之
相關性分析……………………………………………….304
表4-4-57 家庭背景與獲得學校學習輔導教育資源之
相關性分析……………………………………………….305
表4-4-58 家庭背景與獲得學校心理諮商教育資源之
相關性分析……………………………………………….307
表4-4-59 家庭背景與獲得醫療諮商教育資源之相關性分析….…308
表4-4-60 家庭背景與曾從學校獲得教育子女資源的數量之
相關性分析……………………………………………….309
表4-4-61 家庭背景與曾從學校獲得親職教育資源情形之
相關性分析 …..……………………………………………312
表4-4-62 家庭背景與曾從學校獲得老師教學方式說明教育資源
之相關性分析…………………………………………..……314
表4-4-63 家庭背景與曾從學校獲得教導孩子的資料教育
資源之相關性分析……………………….………………...…315
表4-4-64 家庭背景與曾從學校獲得家庭訪視活動之
相關性分析……………………………….……………...……316
表4-4-65 家庭背景與曾從學校獲得特教或相關教育資訊之
相關性分析……………………………….……………...……318
表4-4-66 家庭背景與曾從學校獲得提供獎助學金等福利
資訊之相關性分析……………….……………………….319
表4-4-67 家庭背景與曾從學校獲得其他資訊之相關性分析...….320
表4-4-68 家庭背景與家庭是否曾經接受過社會福利資源之
相關性分析……………………….……………….….….321
表4-4-69 家庭背景與家庭曾接受過社會福利資源數量
之相關性分析……………………….…………….….….322
表4-4-70 家庭背景與家庭曾接受金錢補助社會福利資源之
相關性分析……………………….…………………..….324
表4-5-1 模式中的各變項編碼與問卷向度.…………………….....330
表4-5-2 新住民家庭支持系統對於其身心障礙子女生活適應
的各變項的統計量數…………….……………..……….360
表4-5-3 模式的適配度指標…………….………….……..……….361
表4-5-4 模式的參數估計值…………….………….………..…….362




圖次
圖 2-1 家庭支持需求圖………………………………..……….……57
圖 2-2 生態系統理論架構圖…………………………………..….…76
圖 3-1 研究與支持系統之間關係…………………………………..110
圖 3-2 新住民家庭對身心障礙子女支持系統建構研究架構圖…..111
圖 3-3 新住民家庭支持系統與其身心障礙子女生活
適應路徑圖………………………………..……….…...……112
圖3-4 量表編製建構流程圖……………………………….……….132
圖3-6 研究流程圖………………………………………….……….134
圖4-1 新住民家庭支持系統與其身心障礙子女生活適應路徑…....357
圖 4-2 新住民家庭身心障礙子女之家庭支持系統系統模式...........39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境管局(2009)。無戶籍國民居留及定居數額表公告實施。(網路資源:取自網址:http://www.immigration.gov.tw 。
內政部 (2011)。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
內政部(2009a)。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09年12月12日,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46。
內政部(2009b)內政統計通報九十八年第三十二週98年6月底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人數。2009年10月29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2853
王大延(2005)。自閉症者的社會發展。教師天地,136,55-60。
王文科 (2001)。教育研究法,六版,台北市:五南
王光宗(2003) 我是外籍新娘,我也是一個母親--臺南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孩子入學後初探。南縣國教,9,29-31。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41,99-127。
王妙如(2005)。新住民參與國小子女學校教育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五南。
王怡云(1995)。從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看幼兒同儕互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者欣(1995)。家庭支持與國中生主觀壓力的相關性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秀紅、楊詠梅(2002)。東南亞跨國際婚姻婦女的健康。護理雜誌,49(2),35-41。
王明輝(2004)。臺灣外籍配偶結構性弱勢情境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7,320-334。
王美惠(2005)。新住民家庭及其幼兒學校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美蓮(2006)。國民中學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家庭環境因素與其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秋霞(1995)。臺北地區高職美容科學生家庭相關因素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振寰、瞿海源(1999)。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北:巨流。
王國羽(1996)。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式與臺灣法令之解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33-350。
王淑惠(2001)。由家庭功能與性格特質探討婦女憂鬱焦慮之共病現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雅芬(2006)。臺北市新住民女性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綵喬(2009)。臺北縣發展遲緩兒童家庭需求及資源運用之調查研究。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潔雯 (2000)。我國國中補校教科書現代家庭科家庭概念之內容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文教報(2003)。外籍新娘識字班雙語教材不強制。
檢索日期98.10.16,取自http://chienhua.com.tw/examinfo/dailynews/9202/92022605.htm
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199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
石培欣(1999)。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玉玲(2001)。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奇霙(2003)。家庭支持對慢性病患遵醫囑行為的影響。國立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麗玉(2002)。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於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臺北:洪葉。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21-40。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2-10。
何華國(2004)。特殊兒童親職教育。台北市:五南。
呂美紅 (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寶靜(2000)。老人朋友網絡支持功能之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43~90。
呂瓊華(2004)。論健康家庭之要素。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1期。
李明蓁(2006)。彰化縣外籍配偶家庭需求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 民雄鄉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立國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臺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105,101-108。
李瑛(2006)。邁向「他者」與「賦權」新住民女性的學習與教學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41,頁25-36。
杜佳燕(2011)。身心障礙者醫療權利實踐相關規範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余鎮軍(1998)。身心障礙福利服務現況及資源整合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秀照(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對於發展遲緩子女的教養環境與主體經驗初探—從生態系統觀點及相關研究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5,159-174。
吳武典、王天苗、Retish (1987)。殘障兒童與家庭交互影響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9,1-28。
吳寧遠(2000)。老年人之家庭支持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於黃松林主編之新臺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老人篇。臺北:允晨。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舒靜(2003)。臺灣外籍新娘分布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4-12。
林生傳(1996)。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林君諭(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振隆(2005)。外籍配偶親職勝任感及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江(1994)。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的關係。教改通訊,5期,5頁。
林梅珠(2006)。學齡期過動兒主要照顧者之照顧經驗,中臺科技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逸媛(1992)。家庭環境與子女創造性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維言(2005)。臺灣地區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之社會福利需求初探。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萬億(2010)。社會福利。臺北:五南。
林慧甄(2007)。東南亞新住民女性特殊需求子女社會資源運用之研究。私立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燕宗(2005)。田中地區新住民家庭親子共讀對學前幼兒語言發展之影響,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璣萍(2003)。臺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文彬(2000)。社會支持因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4),311~330。
邱皓政(2004)。結構方程模式-LISERL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市:雙葉。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臺北:五南。
周美珍(2001)。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28(3),255-265。
周新富(1999)。增進低社經地位學生學習成功的策略。教育資料文摘 ,43(4),126-144。
姚乃仁(2007)。台北縣市外籍母親對國小特教班子女教育參與之調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侯雅齡(2003)。多向度家庭功能評估工具之發展及特殊需求學生家庭功能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侯禎塘(1994)。美國特殊教育立法之背景。教師天地,73,51-55。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巨流。
許學政(民92)。我的媽媽是外籍新娘—跨國婚姻的親職協助與輔導。師友,434,74-78。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雅玲(2006)。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探討影響外籍新娘教育子女的因素及因應。北縣教育,51,45-48。
徐嘉男(2002)。國小啟智班學生家長對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淑清(2004)。外籍配偶在臺現象對社區家庭教育與政策的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05,150-158。
高怡齡(2006)。特教班學生家長眼中之親師合作,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芸秩(2007)。肢體障礙少年父母期望、社會支持及教育抱負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慧雯(2004)。搭起學習的另一座橋:以外籍配偶子女進行課後輔導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信行(2000)。教育科學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許倪瑋(2007)。國小教師與外籍配偶親師合作之行動研究。教育與社會研究,14,33-74。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郭小萍(2011)。發展遲緩兒童家庭需求與服務落差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育玲(2006)。學前自閉症兒童家長之數位輔助個別化家庭支援方案之發展。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耿丞(2008)。家庭支持對於智能障礙者參與休閒活動之影響,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書庭(2011)。高屏地區國小特教班學生家庭需求及家庭支援服務獲得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靜晃、薛慧平(2004)。外籍配偶母職角色轉換困境與需求之探析-以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5,116-132。
郭靜晃(2006)。親職教育之內容分析與網絡建立。社區發展季刊,115,39-52。
郭靜晃(2009)。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郭靜晃、吳幸玲(2001)。親子話題。台北:揚智文化。
張明慧(2004)。新住民女性的母職困局-「新臺灣之子」發展遲緩論述的緊箍咒。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如杏(2004)。外籍配偶家庭與早期療育─醫院社會工作的新挑戰。社區發展季刊,105, 235-246。
張秀玉(2003)。早期療育社會工作,台北:揚智。
張芳全(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問題及其政策規劃。國民教育,45(4),32-37。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倉凱(2011)。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成效與其家庭支持之相關性研究。2011技職教育永續發展研討會,臺北科技大學。
張德聰 (2002)。輔導之基本概念。載於劉焜輝主編:輔導原理與實務(1-34頁)。台北:心理。
張媛婷(2006)。三位新住民母親參與身心障礙子女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維中(2005),新住民國小高年級兒童父母教養態度、同儕關係及自我效能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慧君(2006)。新住民女性子女語言發展遲緩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玉秀(2003)。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台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仕宗(1995)。偏遠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守國(2004)。新住民中文程度不深,教育子女成問題。檢索日期98.4.19,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life/cna/20030813/index-20030813193032180343.html.
陳欣潔(2007)。啟智教養機構教保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家庭支持及工作適應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李愛月(2002).高雄市外籍新娘與家庭生活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明利(2005),跨國婚姻下-東南亞外籍新娘來臺生活適應與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若欽(2004)。文化適應與自我認同─以臺灣的越南新娘為例。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奎熹(1993)。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珮瑜(2003)。臺灣想像與落差:十九個埔里越南新娘的故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進吉(2004)。臺北市發展遲緩兒童家庭支援及其家庭需求調查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碧容(2004),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臺灣地區東南亞籍新娘為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嘉誠(2001)。臺灣地區外籍新娘幸福感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懷真(1998)。婚姻與家庭。臺北:巨流。
游淨如(2011)。新住民母親參與親職教育活動之經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佳珍(2010)。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功能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曾家琪(2007)。新住民母親養育發展遲緩兒的照顧負荷與社會支持之探討。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慧雯(1999)。門診憂鬱症患者之社會支持與希望狀態之探討。高雄: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莫黎黎、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
程婉毓(2006)。桃竹苗地區國小啟智班學生家庭支援服務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志雄(2003)。自然環境教學對重度智能障礙兒童溝通能力的影響及其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芳銘(2004)。結構方程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黃宗堅(1999)。家庭系統的測量與應用。應用心理研究,2,83-109。
黃宗堅、謝雨生(2002),家庭系統的測量與分類:以青少年原生家庭為例之初探,家庭系統量化實徵研究學術研討會。
黃森泉、張雯燕(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135-169。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淑文(2001)早期療育服務介入後對心智障礙兒童家庭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旐濤、黃秋玉、陳淑美、勞賢賢(2008)。各級學校外籍配偶子女現況與困境之研究。南臺灣幼兒保育學術研討會手冊(美和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主辦)。
黃惠嫈(2009)。北臺灣早期療育社工員執行家庭需求評估現況調查。長庚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琬玲(2005)。東南亞新住民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斯儀(2011)。新住民女性的文化適應:以親職教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德祥、魏麗敏(2001)。國中與高中學生家庭環境、學習投入狀況與自我調節學習及成就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0,63-118。
楊艾俐(2003)。臺灣變貌-新住民潮。遠見雜誌。114,94-102。
楊坤堂(1994)。兒童行為與學習問題的輔導對策。台北市教育局。
楊詠梅(2002)。臺灣印尼籍跨國婚姻婦女之健康關注,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惠琴(2000)。國小資優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玲伶(2007)。外籍女性配偶家庭使用早期療育服務現況與需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未出版。
葉肅科(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109-115。
萬育維、莊凰如(1995)。從醫療與福利整合的角度探討我國發展遲緩兒童之早期療育制度之規劃,社區發展季刊,72,48-61。
萬育維、王文娟譯(2002)。身心障礙家庭—建構專業與家庭的信賴聯盟。台北市:洪葉。
廖雅婷(2003)。以多元文化觀進行外籍新娘識字方案之行動研究—
以嘉義縣外籍新娘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鳳瑞(1994)。幼教課程研究的趨勢—生態系統理論的應用。家政教育,12(6),22-34。
黎雅如、沈佩瑩、廖玫涵、林宜平(2006)。臺灣婚姻移民的人口學特色與公共衛生需求。臺灣衛誌,25(6),482-493。
鄭雅雯(2000)。南洋到臺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狀況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淵全(1998)。社經地位、能力、學校教育過程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功能典範與衝突典範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麗珍(2002)。家庭社會工作。呂寶靜主編之社會工作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劉可屏、宋維村(1999)。強化虞犯少年家庭功能之研究。內政部社會司委託研究。
劉世閔(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芷寧。(2011)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家庭支持服務現況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身心障礙特教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淑婷(2003)。『新臺灣之子教育二三事』。取自網址:http://news.yam.com/power/news。2009年6月23日
劉貴珍(2001)。外籍新娘跨文化適應與對現行管理制度態度之探討,私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韻詩(2007)。「小老外」不容忽視的警訊。人間福報,論壇。
樊聯仁(1999)。不同年齡子女對父母教養方式之比較。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奇璋 (2004)。
新住民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昆瀛(2007)。外籍配偶家庭與身心障礙子女之研究—家庭特質調查及相關因子分析。財團法人臺北市來春教育基金會專案研究報告,內政部補助。
蔡榮貴、黃月純(2004)。臺灣外 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26,32-37。
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之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教育部:嘉義大學承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成果報告。
蔡玲雪(2005),外籍及大陸配偶家庭子女之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及其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台南市為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淑桂(2002)。發展遲緩幼兒之家長的親職教育。特殊教育季刊,82,23-27。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雅慧(2006),外籍母親與子女生活風格關係之反思-以小琉球漁民新住民家庭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承儒(2006)。女性新住民作為失能老人照顧者之研究─以台南縣東南亞籍女性新住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其斌(2008)。榮民大陸配偶婚姻困境與家庭需求之研究─以台北縣土城市國軍退員宿舍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衛生署(2002)。九十一年度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訪查報告,行政院。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承泰、林慧芬(民92)。臺灣家庭變遷──外籍新娘現象。檢索日期98.12.19,取自http://www.npf.org.tw/monthly/0304/theme-236.htm.
謝文華、佟振國、黃以敬(2003)。下一代教養 隱藏危機。(網路資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06.26)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郁心(1997)。高中生生活適應及其家庭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鐘淑慧(2006)。國民小學提供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家庭支援服務之現況調查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科技輔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登宏(2008)。國小新住民特殊兒童親師合作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昭娟(2002)。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富美(2002)。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家庭需求之調查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容瑾(2005)。新住民對母職之角色覺察與子女教養態度之研究,南台科技大學技職教育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麗美(2002)。不利學生的認識與輔導策略。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3),135-142。
釋自淳(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貳、英文部分
Atkins-Burnett, S. & Meares, P. A.(2000). Infants and Toddlers with Disabilities: Relationship-Based Approaches. Social Work New York, 45(4), 371-379.
Aytch, L. S., Castro, D. C. & Selz-Campbell, L. (2004).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 assessment instrument.Infant and Young Children , 17 (3), 236-246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76-94.
Beckman, P. J. (1991). Comparison of mothers’ and fathers’ perceptions of the effect of young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Retardation, 95(5), 585-595.
Bentler, P. M. (1982).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via non-iterative estimation: A fast inexpensive method.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 417-424.
Bentler, P. M., & Bonett, D. G. (1980). Significance tests and goodness of fit in th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structur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8, 588-606.
Bollen, K. A. (1989).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latent variables. New York: John Wiley.
Bronfenbrenner,U.(1986).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ombridge MA: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Camara, M. C. (2002). Parent education in family-centered practice with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A partnership towards family empowerment.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Manitoba, Winnipeg, Canada.
Cherian, V. I. (1991). Parental Interes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Xhosa. child-regulated/teacher-guided pedagogy. In S. L. Golbeck (E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framing Dilemma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Children Talk about Reading. School Library Journal,38,37-40.
Chacko, A., Wymbs, B. T., Flammer-Rivera, L., Pelham, W. E., Walker, K. S., Amold, F., ea al.(2008). A pilot study of the feasiibility and efficacy of the strategies to enhance 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 for single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ADHD. 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 12(3).270-280.
Chacko, A., Wymbs, B. T., Wymbs, F. A., L., Pelham, W. E.,Swanger-Gagne, M. S., Girio, E., wt al.(2009). Enhancing traditional behavioral parent training for single-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ADHD.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38(2),206-218.
Cobb,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Coleman, J. S. (1987). Families and school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6, 32-38.
Crick,N.R., & Dodge,K.A.(1994). A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Psychology Bulletin,115,74-101.
Crnic, K. A., & Greenberg, M. T. (1990). Minor parenting stresses with young-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1(5), 1628-1637.
Dean, A., & Lin, N.(1977).The stress-buffering role of social support.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65(6), 403-417.
Dunst, C. J. (2000).‘Revisiting “Rethinking early intervention’,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20(2), 95-104.
DeGrace B. W.(2003). Occupation-based and family-centered care: A challenge for current practic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57, 347-351.
Deluca, K. D. & Salerno, S. C.(1984).Helping professionals connect with families with handicapped children. Springfield, Illinois:Charles C Thomas .Down’s syndrome.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Reseach, 35, 194-203.
Dunst C. J.(1991).Family-Oriented Early Intervenational Policis and Practies:Family-Centered or Not?Exceptional Children,58,117.
Dunst C.J.(2002). Family-centered practices: birth through high school. Journal Special Education, 36: 139–147.
Ellis,A(1989). Reason and Emotion in Psychotherapy . Secaucus, N.J: Citadel.
Erickson, M. F., & Kurz-Riemer, K. (1999). Infants, toddlers, and families: A framework for support and intervention. NY: Guilford Press.
Fristad, M. A., Gavazzi, S. M., & Mackinaw-Koons,B.(2003). Famaily psychoeducation:An adjunctive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bipolar disorder. Bioligical Psychiatry,53,1000-1008.
Furstenberg, F. F. (1998). When Will Teenage Childbearing Become a Problem? The Implications of Western Experienc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29(2): 246-253
Garbarino, J., & Abramowitz, R. H. (1992).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J. Garbarino, (Eds.),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 p. 29.
Ginsburg, G. S., & Bronstein, P. (1993). Fmaily factors related to children’s intrinsic/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Child development, 64, 1461-1474.
Glaser, B., & Strauss, A(1967).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Aldine.
Gallager, J. J., Becknan, P.. & Cross, A. H. (1983). Families of handicaDDed children: Sources of stress and its ameliora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50, 10-19.
Greenwood, G. E., & Hickman, C. W.(1991).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parent involveme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9(3),281-287.
Hall,J.T.(1997). Social devalu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Hansson, L. & Bjorkman, T. (2005). Empowerment in people with a mental illness: Re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wedish version of an empowerment scal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 19(1), 32-38.
Henderson, A. T. (1987). The evidence continues to grow: Parent involvement improves student achievement. Columbia, MD: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itizens in Education.
Henderson, A. T. & Berla, N.(1994). A new generation of evidence:The family is critical to student achivement. Washington,DC:National Committee for Citizens in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75698).
Herman, S. E., Hazel, K. L. (1991). Evaluation of family support services: changes in avail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Mental Retardation, 29 (6), 351-357.

Hestnes, A., Sand, T., & Fostad, K. (1991). Ocular findings in
Hoagwook, K., Rodriguez, J., Burton, G., Penn, M., Olin, S., Shorter, P., et al.(2009,March).Parents as change agents:The parent Empowerment program for parent advisors in New York stat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2nd Annual Reaserch Conference: A system of care for children’s mental health:Expanding the research base,Tampa, FL.
Hoffman, L. W. and Manis, J. D. (1982). The value of children in the nited States. In F. I. Nye (ed.) Family Relationships. Beverly Hills: Sage.
Homby, G (1992). A review Of fathers accounts of their exoeriences of parenting cbildren widt disabilities. Disability, Handicap, and Society, 7, 363-3 74.
Horrock, S. C.(1994). Who will my child be? The preparation of Parents for secondary transition planning.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Bulletin,22,36-45.
Imamura, A. E. (1990). Strangers in a Atrange Land; Coping with Marginality International Marriag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21(3),171-191.
Joreskog, K. G., & Sorbom, D. (1993). LISEL 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the SIMPLIS command language. US: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
Kadushin,A. (1980) Child Welfare Services. 3rd ed. NY:Macmillan Publishing Co.
Kalyanpur, M., & Harry, B.(1999). Culture in special education:Building reciprocal family-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Baltimore: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Kazdin, A. E., & Whitley, M. K.,(2003). Treatment of parental stress to enhance therapeutic change among children referred for aggressive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1(3), 504-515.
Klein, M.D., & Chen, D.(2001).Working with children from culturally diverse backgrounds. Albany,NY:Delmar.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Krauss, M. W., Hauser-Cram, P., Upshur. C. C.. & Shonkoff J. P.(1989).Parenting a child with disabilities: Difereces bp.twp.en mothers and fathers reported stress.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Kansas City, MO.
Lamb, M. E, & Tamis-Lemonda, C. S. (2003). The role of the father: An introduction. In M. E. LamblEd.). The rnlp. of thp fo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401 ed.). (pp.I-31). NY: Wilev.
Leff, P. T.& Walizer, E. H.(1992). Building the healing partnership: Parents, professionals, and children with chronic illnesses and disabilities. Cambridge, MA: Brookline.
Leyser, Y. (1994). Stress and adaptation in orthodox Jewish families with a disabled child. American Orthopsychiatric Association, 64, 376-385.
Lillie, T. (1993). A harder thing than triumph: roles of father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Mental Retardation, 31, 438-443.
Lin, N. (1986). Conceptualizing social support. In N. Lin, A. Dean, & W. Ensel (eds.) 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Inc.
Lynn, D. B. (1994). Daughters and paren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Monterey, CA: Brooks Cole.
Marsh, D. T. (1992). Families and mental retardation: New Directions in projkssional practice. NY: Pmeger.
Marsh, H. W., & Hocevar, D. (1985). A new more powerful method of multitrait-multimethod 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3, 107-117.
McDonald, R. P., & Marsh, H. M. (1990). Choosing a multivariate model: Noncentrality and goodness-of-fit. Psychological Bulletion, 107, 247-255.
McLinden, S. (1990). Mothers’ and fathers’ reports of the effects of a young child with special needs on the family.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 14,249-259.
Meyers, S. A. (1999). Mothering in context: Ec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parentbehavior. Menill-Palmer Quarterly, 45, 332-357.
Minunchin, S.; Nichols, M.; Lee, W.Y. (2007). Asessing families and couples: from symptom to system. Pearson Education, Inc.
Minuchin, S.(1974). Family and family therapy. Cambrida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oos, R. H. (1974). Evaluating treatment environments : A social ecological approach.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Mulaik, S. A., James, L. R., Van Altine, J., Bennett, N., & Stilwell, C. D. (1989). Evaluation of goodness-of-fit indices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5, 430-445.
Nankervis, J., Schofield, H., Herrman, H., & Bloch, S. (1997). Home-based assessment for family carers: A preventative strategy to identify and meet service nee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12, 193-201.
O’Hanlon,C.(1993). Special education intergration in Europe. 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O’Hanlon,C.(1995). Intergration practice and policy in the UK for pupil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C. O’Halon(ED.),Inclusive education in Europe. 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Olson, D. H. (2000).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2, 144-167.
Payne, M. (1997). Modern Social Work: A Critical Introduction(2th ed). Basingstoke: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Shonkoff, J.P., & Meisels, S. J. (Eds) (2000).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A continuing evolution. In J.P. Shonkoff & S. J. Meisels(Eds.),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pp.3-31). U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erson, P. (2002). Family support service. In Schalock, R. L., Baker, P.C., & Doreen Croser, M. (Eds.), Embarking on a new century: Mental retardation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pp.143-152). Washington: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
Pinsof, W. M. (1992). Toward a scientific paradigm for family psychology: the integrative process system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5(3)(4), March/June,432-447.
Richard M. Gargiulo . Jenneifer Kilgo(1999).You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Ch3 Family-Centered Early Children Services)
Sameroff, A.J. & Fiese, B. H.(2000).Transactional Regulation:The Developmental Ecology of Early Intervention. In J.P.Shonkoff & S.J.Meisels(Eds),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pp.135-159). Cambridge,United Kingdom:Cambridge University.
Sampson, R. (1992). Family manageme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Insights from 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 In J. McCord (Ed.), Fact, frameworks, and forecasts (pp. 63-93).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Sandra, M., Angela R., T., & Juhu, K.(2002). The Role of Beliefs in Predicting Home Learning Activities in Head Start Families. Fmaily Relations, 51(2),176-184.
Smith, P. M.(1997).You are not alone:For parents when they learn that their child has a disability.NICHY News Digest, 2,2-5
Teachman, J. D. & Paasch K.(1998).“The family and Educational Aspiration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 704-714.
Turnbull, A. P., Turnbull III , H. R., Shank, M., & Leal, D. (1995). Exceptional lives: Special education in today''s school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UNESCO(1994). The Salamanca Statement. Salamanca.: UNESCO.
Tunali, B., Power, T. G..(2002). Coping by redefinition: Cognitive Appraisals in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Children without Autism.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2( 1), 25-34.
Visser,J.(1993). A broad, balanced, relevant and differentiated curriculum. In J. Visser & G.Upton(Eds.), Special education in Britain after Warnock(pp.1-12). 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Weiss, R. (1976). Transition states and other stressful situations: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nonlinearlities in the Relationshio between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depres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5, 717-740.
Wills, T. (1985). Supportive functions of interoersonal relationships:In:S. Cohen & S. Syme (Ed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pp.61-82). New York, NY:Academic Press
Yell,M.L.,&Roger,D.,&Roger,E.L.(1998).The legal history of special educaion:What a long, strange trip it’s been!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19(4),219-228.
Zhang, C. & Bennett, T. (2003). Facilitating the meaningful participation of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families in the IFSP and IEP process.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18(1),51-59.
封面
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7.30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7.3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