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鍾信昌
中文論文名稱:宋代《論語》經筵講義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林慶彰博士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班
論文出版年:10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4
中文關鍵詞:《論語》帝王教育經筵講義侍講侍讀講官
英文關鍵字:Confucian AnalectsImperial EducationThe Lectures for Emperor Constructive WordsThe Teacher of EmperorThe Teacher of EmperorThe Teacher of Empero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6
  • 收藏收藏:0
宋代《論語》經筵講義研究
鍾信昌


摘 要
本文以《論語》中所闡發的帝王教育哲學觀點出發,並透過《貞觀政要》所共同強調的政治理念,以分析《論語》中「仁」、「禮」、「孝」等涵養的「內聖外王」之道,並嘗試討論《論語》對帝王教育的功用。其次透過宋代的經筵教育制度的研究,以理解宋代經筵的設立、講授的內容以及在歷史的定位,並對宋代皇帝產生的影響,又涉及高宗之後《邇英記注》和《祥曦殿記注》經筵紀錄方式的考察。而《論語》在宋代經筵中的講授情形,不同講官在不同時代常引用《論語》包括「仁」(如〈巧言令色章〉)、「達」(如〈仲由可使從政章〉)、「德」(如〈賢哉回也章〉)的帝王品格等篇章。並且多數《論語》經筵講官都曾經在進講的過程裡強調「君子」之德。《論語》經筵講義,尚可歸納出「學貴及時」、「由孝而仁」、「循禮自省」、「經世濟民」等幾項要點,對所欲輔弼的人君之政治能力,將更完備。最後就所收錄之宋代《論語》經筵講義,包括呂公著、楊時、程俱、王十朋、袁說友、袁甫、劉克莊、徐元杰、方逢辰等九位經筵講官之《論語》經筵講義為主要研究對象,指出諸位講官所進講之內容思想或主張,解經之重點,以及講官以侍講、侍讀或是臺諫等不同職官與皇帝在經筵過程中產生的交流,而此類與皇帝互動的關係是宋代儒士參政的最佳定位。
The Analysis of the
Lectures for Emperors o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the Sung Dynasty

Chung Hsin-Chang

Abstract
This paper aimed a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viewpoint of imperial education philosophy, through "Zhen Guan Zheng Yao" Political philosophy to analyze the conservation of "benevolence "、 "rite"、 "piety"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fucian Analects on the imperial education.
Next, this paper organized the relevant study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Sung Dynasty and established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Sung Dynasty’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the meaning of lectures. It’s also did affect to the succession of emperor and related from the study after the emperor Gao’s "Er Ying Note" and "Xi Dian Note".
Furthermore, the Analects in Sung Dynasty had been taught by quoting the chapter of "Benevolence" (Fair appearances are suspicious.); "illustriousness" (The qualities of Tsze-lû, Tsze-kung, and Tsze-Yû, and their competency to assist in government.) "Virtue" (The happiness of Hûi independent of his poverty.), and emphasized the Virtue person of noble character and integrity.
The paper also sum up the Analects in Sung Dynasty educational system in few essentials, including "timely learning"、"be filial piety and benevolence "、"follow the rite"、"rich all the people" to complete all the ability that emperor to be in power. In the end, this paper include those previous research, like Liu Gung Jau呂公著, Yang Shr楊時, Cheng Jiu程俱, Wang ShrPeng王十朋, Yuan Shuei You袁說友, Yuan Fu 袁甫, Liu KeJuang劉克莊, Hsu Yuan Jie徐元杰, Fang Feng Chen方逢辰, ’s lectures for emperors o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it’s even more value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of this paper.
宋代《論語》經筵講義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16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8
第三節 前人研究檢討與預期成果………………………………………………10
第二章 宋代的經筵教育……………………………..………………………………17-38
第一節 經筵的定義與起源………………………………………………………. 19
第二節 宋代經筵制度的設立…………………………………………………….23
第三節 宋代經筵的教授內容……………………………………………….……28
第四節 宋代經筵的影響…………………………………………………………….33
第三章 帝王政治需求與《論語》的關係..........................................39-72
第一節 從《貞觀政要》看帝王的涵養…………………………………….42
第二節 《貞觀政要》的十思與《論語》的九思……………………53
第三節 《論語》的為政觀………………………………………………………. 58
第四節 《論語》對帝王教育的功用….........................................70
第四章 宋代經筵中的《論語》.........………...……..73-98
第一節 《論語》在宋代經筵中的講授…………………………………….74
第二節 今存宋代《論語》講義之常用篇章…………………………….79
第三節 宋代《論語》講義的要旨…………………………………….………90
第五章 宋代經筵之《論語》講官講義……………………………….……99-140
第一節 呂公著及其《論語》講義……………………………………….…… 100
第二節 楊 時及其《論語》講義……………………………………….…… 104
第三節 程 俱及其《論語》講義……………………………………….…… 109
第四節 王十朋及其《論語》講義……………………………………….…….113
第五節 袁說友及其《論語》講義……………………………………….…… 118
第六節 袁 甫及其《論語》講義……………………………………….…… 121
第七節 劉克莊及其《論語》講義……………………………………….…….126
第八節 徐元杰及其《論語》講義……………………………………….……. 131
第九節 方逢辰及其《論語》講義……………………………………….……. 136
第六章 結論…………………………………………………………………………………………141-148
附 錄 宋代《論語》經筵講義………………………………..………149-168
參考文獻
一 傳統文獻……………………………………………………………………………..…169
二 近代專著……………………………………………………………………………..…171
三 單篇論文……………………………………………………………………………..…172
四 學位論文……………………………………………………………………………..…174
一、 參考文獻:(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傳統文獻
(宋)王十朋,《梅溪王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年。
(宋)王十朋,《梅溪後集》,《欽定四庫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宋)王溥,《唐會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606,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王應麟,《玉海》,臺北:華文書局,1967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宋)石介,《石徂徠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宋)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朱熹,《晦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朱熹、李幼武編,《宋名臣言行錄五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永瑢,《歷代職官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呂中,《宋大事記講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唐)李延壽,《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
(宋)李燾撰、黃以周輯補,《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叢書集成新編》,冊115,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清光緒七年《函海叢書》本,臺北:宏業書局影印,1972年。
(宋)林駉,《古今源流至論》,臺北:新興書局,1970年。
(唐)房玄齡等,《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宋)宋綬等,《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晉)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4年。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唐)吳兢,《貞觀政要》,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2年。
(宋)邵博,《邵氏見聞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
(宋)徐元杰,《楳埜集》,《欽定四庫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宋)唐仲友撰,《帝王經世圖譜》,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0年。
(宋)陳壽,《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清)陳模,《東宮備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元)脫脫,《遼史》, 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56年。
(明)黃淮、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4年。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唐)姚思廉,《陳書》,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紀昀,喇沙里,陳廷敬,《日講四書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宋)范祖禹,《帝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晉)范曄著,《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宋)袁甫,《蒙齋集》,《欽定四庫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宋)袁說友,《東塘集》,《欽定四庫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元)脫脫,《宋史》,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宋)程俱,《北山集》,《欽定四庫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畢沅等,《續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楊時,《龜山集》,《欽定四庫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宋)楊仲良,《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
(宋)趙汝愚《諸臣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宋)劉克莊,《後村集》,《欽定四庫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宋)蘇頌著,王同策等點校,《蘇魏公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二)、近代專著
王鏡輪,《做一個皇帝讀書郎》,北京:華藝出版社,2004年。
王爾敏,《史學方法》,臺北:東華書局,1977年。
朱守亮,《論語中之四科十子》,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6年。
朱漢民、肖永明,《宋代四書學與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淑萍,《論語:中國人的聖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志恒編著,《帝王—最高威權的一國之君》,北京:金城出版社,2007年。
李玉安、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北京: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
林慶彰,《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年。
林慶彰,《中國歷代經書帝王學叢書.宋代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1年。
來裕恂纂,《蕭山縣誌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
竺沙雅章著,方建新譯,《宋代的太祖和太宗 變革時期的帝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昌彼得、王德毅、程元敏、侯俊德等,《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孫永正,《管理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邦煒,《宋代皇親與政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藤島達朗、野上俊靜編,《東方年表》,(日本)京都:平樂寺書店,1955年。  
趙龍文,《論語今釋》臺北:正中書局,1981年。
戴朝福,《儒家的生命情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劉登閣著,《品讀帝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熊賢君,《皇子教育:雕龍刻鳳盼成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湯承業,《中國政治制度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楊伯峻,《論語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應裕康、王忠林,《治學方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9年。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三)、單篇論文
王明蓀,〈宋初的反戰論〉,《宋史研究集》,第23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2月,頁27-41。
王德毅,〈司馬光和資治通鑑〉,《宋史研究集》,第4輯,臺北:國立編譯館 1969年6月,頁 47-62。
金培懿,〈作為帝王教科書的《論語》─宋代《論語》經筵講義探析〉,《成大中文學報》第31 期,2010年12月,頁61-106。
朱鴻,〈君儲聖王‧以道正格-歷代的君主教育〉,《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10月,頁415-463。
朱瑞熙,〈宋朝經筵制度〉,《中華文史論叢》,第55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頁1-52。
李則芬,〈神宗哲宗二朝史事多謬〉,《宋遼金元歷史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1月,頁273-367。
李金坤,〈《論語.學而》「無友不如己者」之正詮補說--兼答欒貴川、蔣國保、倪祥保三位先生〉,《諸子學刊》,第5輯,2011年12月,頁27-34。
李景霞,〈孔子「仁」的思想與普世倫理構建〉,《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S1期,頁19-21。
李雅茹,〈《貞觀政要》比較方法使用的研究〉,《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第5期,頁182-184。
宋晞,〈宋代的宗學〉,《宋史研究論叢》,第2輯,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80年,頁14。
林瑞翰,〈熙寧變法叢考〉,《宋史研究集》,第8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76年1月,頁301-312。
吳國武,〈北宋經筵講經考論〉,《國學學刊》,第3期,2009年9月,頁41-52。
徐楊,〈談《論語》中「為政以德」思想的古為今用〉《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S2期,頁248-250 。
栗世娜、李寅生〈孔子與尼采淑世精神的比較〉,《語文學刊:高等教育版》,2008年第7期,頁72-74 。
侯應壽,〈孔子君子之道及其現代價值觀意義〉,《學理論》,2013年第14期,頁39-40。
姜鵬,〈經筵進讀與史學義理化〉,《復旦學報》,2006年第3期,頁117-124。
姜鵬,〈北宋經筵中的師道實踐〉,《學術研究》,2009年第7期,頁114-121。
馮石崗、崔毅,〈孔子德治思想的闡釋〉,《現代交際:下半月》,2009年第12期,頁56-58。
馮振廣,〈從帝王學到領導科學〉,《領導科學》,2007年第14期,頁36-37。
孫萍、高中和,〈《論語》中的做人之道〉,《學園》,2013年第35期,頁1 92-193。
張帆,〈中國古代經筵初探〉,《中國史研究》, 1991年第3期,頁102-111。
張富祥,〈程俱《麟臺故事》考略〉,《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5期,頁49。
張道玲〈簡析「貞觀之治」「任人唯賢」與時期的「知人善任」〉,《新聞世界》,2013年第10期,頁266-267 。
陳東,〈中國古代經筵概論〉,《齊魯學刊》,2008年第1期,頁52-58。
馬忠杰、張宏敏,〈對《論語》「克己復禮為仁」句的一種解讀--以王陽明《傳習錄》為中心的考察〉,《陽明學刊》第5輯,2011年4月,頁300-307。
馬英俊,〈李世民與《貞觀政要》的和諧思想及現代啟示〉,《許昌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頁100-102。
郭勝團、葛志毅〈《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辨析——《論語》及孔子思想研究之一〉,《管子學刊》,2013年第1期,頁103-110 。
郭聲波,〈宋代宮廷教育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2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頁41-49。
鄒賀、陳峰,〈中國古代經筵制度沿革考論〉,《求索》,2009年第9期,頁202-205。
鄒賀,〈論宋朝經筵制度〉,《蘭州學刊》, 2013年第9期,頁42-46。 
鄒賀,〈宋朝經筵制度補闕〉,《貴州文史叢刊》, 2012年第2期,頁18-23。   
柳立言,〈宋遼澶淵之盟新探〉,《宋史研究集》,第23輯,1995年2月,臺北:國立編譯館,頁71-189。
傅永聚、閆春新,〈全球視野下的孔子和諧觀及其當下價值--以《論語》為考察中心〉,《國際儒學研究》,第18輯,2011年3月,頁565-575。
遲景德,〈北宋宰相的名稱與官階〉,《宋史研究集》,第16輯,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7月,頁155-201。
董文靜,〈南宋臺諫「必預經筵」政政治模式的形成—以董德元為線索的考察〉,《浙江學刊》2012年第5期,頁50-58。
楊兆貴、楊宗耀〈諸子思辨視野下的孔子形象——荀子及其後學對孔子的論述〉,《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頁34-39。
楊旭,〈「文體」的涵義和宋代文體學的研究對象〉,《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S2期,12-16頁。
廖隆盛,〈宋太宗的聯夷攻遼外交及其二次北伐〉,《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0期,1996年2月,頁83-103。 
葉鍾靈,〈帝王學縱橫談—治國寶典《貞觀政要》〉,《電子產品世界》,2012年第4期,頁78-79。
葉存洪,〈三思而後行「九思」顯智慧〉,《中小學校長》,2011年第12期,頁41-43。
趙英輝、周鶴,〈試析宋代畫學教育對中國繪畫的作用〉,《文藝生活:下旬刊》,2013年第8期,頁88-89。 
劉子健,〈封禪文化與宋代明堂祭天〉,《兩宋史研究彙編》,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4月,頁1-9。
劉靜貞,〈權威的象徽──宋真宗大中祥符時代(1008-1016)探析〉,《宋史研究集》,第23輯 ,1995年2月,頁43-69。
劉文瑞,〈淺析孔子的孝道思想〉,《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S2期,頁151-153。
劉建民,〈為官「九思」德自高〉,《實踐(思想理論版)》,2012年第1期, 頁55-56。
魏彥紅,〈北宋皇帝重教研究綜述〉,《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9月,第37卷第5期,頁39-44。
魏彥紅,〈宋代經筵研究綜述〉,《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年10期,頁90-96。
蔣復璁,〈澶淵之盟的研究〉,《宋史研究集》,第2輯,臺北:國立編譯館 1983年9月,頁157-198。
(四)、學位論文
吳曉榮,《兩宋經筵與學術》,南京: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張峻源,《老子《道德經》與《論語》教育思想之比較》,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陳東,《清代經筵制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郭永吉,《自漢至隋皇室經學教育禮制蠡測》,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賴亮郡,《六朝隋唐的東宮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黃文興,《儒家倫理與皇帝制度的精神》,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劉靜貞,《北宋前期皇權發展之研究-皇帝政治角色的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褚詩詩,《帝師與北宋政治--以畢士安與韓維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5年。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臺北:文津出版社,民1993年。
楊景森,《北宋東宮官之研究》,臺北: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碩士論文,2009年。
姜鵬,《北宋經筵舆宋學的興起》,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鄒賀,《宋朝經筵制度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蕭宇青,《明朝的經筵制度》,廣州:華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全文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7.17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7.1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