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楊淑媛
研究生英文姓名:Yang Shu-Yuan
中文論文名稱:我國國小品德教育檢討與《易經》君子概念對其的啟示
英文論文名稱:On the Gentlemen's Qualitie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its implication to Character Education
指導教授姓名:萬家春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品德教育《易經》君子
英文關鍵字:character educationThe Book of ChangesGentleme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3
  • 收藏收藏:0
由於當前社會生活多有失序,美、加、澳等許多國家均提出各自的品德教育相關計畫,期塑新世紀好公民。觀諸我國,國人整體品德教育成果亦有提升之需,而九年一貫課程則似有輕德之議,加上社會各界殷切期許學校能多重視學生品德的養成,提供可以正向引導學生學習的典範人格,因此,教育部便在2004年擬訂〈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且在今(2009)年進一步藉「臺灣有品運動」,加強推行品德教育,其策略即在透過問卷調查的民主歷程,希望找出適合國人落實的德目。在參考美國品德教育的重要推手Lickona所提出的三項德目取法途徑,即從經籍、社會文化脈絡和宗教人物等處探求後,思及《易經》既為我國群經之首,而「君子」尤是其中理想人格的代表,因此,本研究便採文獻探討等方式,藉由梳理我國、美國品德教育的發展脈絡和參看美國探求德目的途徑為基礎後,深入研讀《易經》,從而彙整的君子特質,並轉化為十四種德目和五點實踐原則,期供建構我國德目的組織與體系,減少德目取材失之於零星或衝突的疑慮。
Social life is usually disorderly at now. Many countries, like America, Canada, Australia etc., have made programs about character education and hoped to cultivate good citizens in the new century. Look at our country, people’s result of character education needs to be promoted, and Grade 1-9 Curriculum has an issue that seems to look down on character education. All circles in our social hope school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nurture students’ character very much and provide personality paradigms which could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correctly. So our Ministry of Education drafted “Character Education Advance Program” in 2004, next on the basic of this program, and pushed “The movement of character, quality and savor in Taiwan” in 2009 more strength. We hope to find out the core virtues which fit us to practice. Author referred to Lickona’s opinion, who is the major promoter of American’s new character education, he said virtues could be found from three places that were the classics, social context and religious personage. Author adopted Lickona’s suggestion and thought of social context in our country, got a think of reading the classics was an important way of our nation to nurture students all along. So maybe we could try to find our core virtues from the classics of us. In our country, The Book of Changes is the first of our classics, especially “gentleman” could be the representative of ideal personality in it. So this study accepted Lickona’s opinion, and tried to put the character education’s development context of American and us in order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further attempted to induce gentlemen’s qualitie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That was for the sake of supplying suitable core virtues and practice principles to the recent character education in Taiwan. This study discovered three conclusions. First, gentlemen’s qualitie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fourteen kinds of virtues and five practice principles. Second, above virtues and principles could be supplied to schools, then all members through discussing democratically, that not only could keep our nation’s good culture, but also aid us building virtue’s organized system to reduce worries about virtue’s source or conflicts. Third, gentlemen’s qualitie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like to be similar to Lickona’s ten essential virtues and practice strategies in current American, so gentlemen’s qualities in The Book of Changes may transcend time and culture.
目次
表次 iii
圖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問題和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三節 名詞界定與範圍 8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2
第二章 我國國小品德教育的沿革與現況分析 15
第一節 沿革 15
第二節 現況分析 32
第三章 美國品德教育源流與現況的分析 49
第一節 演變簡述 49
第二節 現況分析 55
第四章 《易經》「君子」概念的分析 67
第一節 《易經》簡述 67
第二節 「君子」的可實踐性 86
第三節 《易經》中的君子特質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2
參考書目 119
附錄 當前我國品德教育碩博士論文研究結論彙整表 128
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作者朝代先後排序)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1973。《漢書藝文志》。臺北:華聯出版社。
(漢)許慎撰。1988。《說文解字》。臺北:世界書局。
(魏)曹操等注、郭化若譯。1991。《十一家注孫子》。臺北:華正。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1998。《周易注疏》。臺 北:臺灣學生書局。
(宋)朱熹撰。1999。《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
(清)紀昀等撰。2006。《文津閣四庫全書提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清)焦循撰。1829。《皇清經解‧易圖略》。廣東:學海堂刊。

二、近代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合著。1989。《中國教育史》。臺北:五南。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司琦。1971。《小學課程演進》。臺北:正中書局。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改檔案CN02 第二期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余英時。2003。《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
余英時。2007。《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
李琪明。2000。《德育課程之理想與建構:我國國民中小學德育課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李娓。2007。《易經傳統文化與現代人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何琦瑜、鄭一青等著。2004。《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臺北:天下雜誌。
林慶彰。1996。《學術論文寫作指引:文科適用》。臺北:萬卷樓。
林火旺。1999。《倫理學》。臺北:五南。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心理。
林玉体。2005。《西洋教育史》。臺北:三民出版社。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1984。《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
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策劃。2008。《2008品德》。臺北:財團法人千代文教基金會。
紀海泉。1975。《小學課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
徐芹庭。1989。《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
郭建勳、黃俊郎。2004。《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出版社。
曾祥蘭。1972。《臺灣省國民小學低年級課程活動調查研究》。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賈馥茗。1999。《人格教育學》。臺北:五南。
賈馥茗。2003。《教育認識論》。臺北:五南。
賈馥茗。2004。《教育倫理學》。臺北:五南。
陳特。1994。《倫理學釋論》。臺北:東大。
陳伯璋。1999。《邁向課程新紀元(一)―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教育部。1952。《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1968。《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德智體群美五育理念與實踐》。臺北:教育部。
黃建一。1989。《國民小學道德教育》。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炳煌。1996。《教育改革—理念、策略與措施》。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壽祺、張善文。2000。《周易譯註》。臺北:頂淵。
楊慶中。2000。《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熊十力。1976。《乾坤衍》。臺北:學生書局。
歐用生。1987。《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2。《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臺北:心理出版社。
歐用生。1996。《課程與教學革新》。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麗文文化。
錢穆。1976。《中國歷史精神》。臺北:東大。
謝冰瑩、劉正浩等編譯。2006。《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出版社。

三、期刊和雜誌(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于春海、卞良君。1997。〈易經中的君子觀〉。《周易研究》第34期(4月):頁63-66。
李奉儒。2004。〈品格教育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一些概念的釐清與可行的作法〉。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主辦之「E社會的公民倫理、公民素養與公民養成」學術研討會。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8期(8月):頁158-160。
李琪明。2004。〈品德本位校園文化之營造-美國推動經驗與啟示〉。《台灣教育》 第625期:30-38。
李琪明。2006。〈新品德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美國經驗在台灣的反思與轉化〉。《課程與教學季刊》第9卷,第2期(9月):頁56。
李琪明。2007。〈品德教育面臨的轉型與重建〉。《研習資訊》第24卷,第1期(2月):頁35-36。
李煥明。1984。〈易經的人生修養–上〉。《中華易學月刊》第5卷,第2期(4月):頁8-9。
李蘭芝。1996。〈周易人格建構〉。《周易研究》第28期(2月):頁55-58。
杜松柏。1985。〈如何研究國學〉。《孔孟月刊》第23卷,第12期(8月):頁41。
林尹。1973。〈易經要略〉。《孔孟學報》第25期(4月):頁2。
林公孚。2006。〈談品格與品格教育〉。《品質月刊》(12月):頁16。
侯婉如。1998。〈周易中君子之特質初探〉。《周易研究》第38期(4月):頁77-83。
柯昊。2007。〈先秦君子觀念的流變〉。《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第27卷,第5期(10月):頁58-59。
袁慶德。2003。〈先秦諸子著作中的君子〉。《大連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6月):頁40-42。
莊明貞。2001。〈當前臺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14期(9月):頁157。
許維萍。2003。〈研讀《周易》的重要入門書〉。《國文天地》第18卷,第11期(4月):頁6。
陳璵皙、陳慧珍。2003。〈教育之核心本質:品德培養與發展〉。《研習資訊》,第24卷,第4期(8月):頁141-145。
許芳菊、陳慧嬌。2006。〈品格決勝負〉。《天下雜誌》,2006年教育專刊:頁101。
黃沛榮。1984。〈論周易地位之提升〉。《孔孟月刊》第23卷,第3期(11月):頁24。
黃楠森。2000。〈論中國哲學史中關於理想人格的思想〉。《學海》(6月):頁15。
黃慶萱。1985。〈周易與人生哲學〉。《孔孟月刊》第23卷,第12期(8月):頁32。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第120期(4月):頁37-38。
黃藿。2004。〈德行倫理學、品格教育與人權教育〉。《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19期(12月):頁5-6。
詹允文。2005。〈美國品格教育伙伴計畫在臺灣中小學實施品德教育之啟示〉。《中等教育》第56卷,第5期(10月):頁168-169。
樊陽成。2002。〈論周易中的理想人格〉。《柳州師專學報》第17卷,第4期(12月):頁23-24。
蕭麗芬。2001。〈周易大象傳君子哲學試探〉。《孔孟月刊》第40卷,第4期(12月):頁20-25。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江謝麗雪。2003。〈在道德科消失了以後―一位國小教師道德教學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朴榮雨。2004。〈易經中理想人格之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李順昇。2006。〈耶穌登山寶訓的道德核心價值在當代品格教育中的意義〉。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建邦。2005。〈荀子理想人格類型的三種境界及其意義–以士、君子、聖人為論述中心〉。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侯建州。2004。〈魏晉君子概念研究–以魏初至西晉為研究階段〉。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姚政男。2004。〈家訓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意義與價值〉。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郭千華。1997。〈易之原理及大象君子思想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陳靜宜。2004。〈先秦儒家君子說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系。
陳智蕾。2004。〈新約聖經德行觀及其品格教育蘊義—以耶穌的教導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珮苑。2007。〈米飛兔卡通之品格概念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蔡孟錡。2005。〈國民小學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

五、網路資料(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志煌。2008。〈「傳承心文化情」讀經會考―關東國小26日舉辦〉。取自:http://google.twgogo.org/7927.html(民97年5月29日)。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2008。取自:http://www.gsr.org.tw/cgi-bin/forums.cgi?forum=26(民97年5月29日)。
李奉儒。2008。〈後現代與德育研究-多元文化的德育出路〉。取自:http://www.ccunix.ccu.edu.tw/~edume/fjl/5.doc(民97年5月29日)。
李奉儒。2008。〈後現代倫理學與德育蘊義〉。取自:http://www.ccunix.ccu.edu.tw/~edume/fjl/4.doc(民97年5月29日)。
何京燕。2008。〈班級推行「讀經活動」的實施心得〉《桃園縣中壢市富台國民小學四十週年校慶特刊》。取自:http://www.ftes.tyc.edu.tw/40period/new_page_42.htm(民97年5月29日)。
周慧菁。2003。〈品格要怎麼教?〉。取自天下雜誌海闊天空遨遊教育網:http://www.lcenter.com.tw/Newsites/50character/topic03.asp(民98年5月30日)。
板橋市中山國小95學年度推行讀經活動實施計畫。2008。取自:http://www.jshps.tpc.edu.tw/~pub005/frend/w2/04-2.doc(民97年5月29日)。
教育部。2006。〈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取自品德教育資源網:http://ce.naer.edu.tw/index3-1.html(民97年5月29日)。
趙宏進。2008。〈馬英九希望一貫道繼續推廣讀經活動〉《中央社即時新聞970426》。取自:http://www.cna.com.tw/SearchNews/doDetail.aspx?id=200804260128(民97年5月29日)。
薛荷玉。2009。〈有品教育 找典範人物推動〉。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printpage.jsp?f_ART_ID=195183 (民98年5月20日)。
羅瑞玉。2009。〈品格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探討〉。取自:http://www.ceag.kh.edu.tw/ enews/enews0701/htm/integrate/data/%E5%93%81%E6%A0%BC%E6%95%99%E8%82%B2%E8%9E%8D%E5%85%A5%E7%B6%9C%E5%90%88%E6%B4%BB%E5%8B%95%E5%AD%B8%E7%BF%92%E9%A0%98%E5%9F%9F%E4%B9%8B%E6%8E%A2%E8%A8%8E.doc(民98年5月29日)。

六、英文文獻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 2008. Character Education Quality Standards . Available from http://www.character.org/uploads/PDFs/Pub_Quality_Standards_.pdf(12 February 2009)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 2005. National Framework for Values Education in Australian Schools. Available from http://www.curriculum.edu.au/verve/_resources/Framework_PDF_version_for_the_web.pdf (30 December 2007).
Goodlad, J I., Klein, M. F., and Tye, K. A.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Gibbs, L. ,& Earley, E. 1994. Us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to Develop Core Values. Phi Delta Kappa Festback ,no.362 :13-15.
Havercroft, J. 2002. Character Matters. Available from http://www.yrdsb.edu.on.ca/pdfs/a/agenda/ms/sc021015/yrdsb-sc021015-p3-54.pdf(30 December 2007).
Lickona, T. 1991. 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ew York: Bantam Books.
Lickona, T. 1993. The Return of Charact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1 , no.3:6.
Lickona, T. 1998. Character Education: Seven Crucial Issues.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20, no.4:77.
Lickona, T. 2003. The Content of Our Character : Ten Essential Virtues. The Fourth and Fif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10 , no.1 :6.
McClellan, E. B.1992. Schools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 .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c .
Ryan, K. 2002. Moral Education.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5,no.2 :1683-1684.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1. Partnerships in Character Education Project Program. Available from http://www.ed.gov/print/policy/elsec/leg/esea02/pg69.html(30 December 200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