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高淑芬
中文論文名稱:流動與轉向——文季系列刊物研究 (1959-1985) 
指導教授姓名:陳芳明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7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文季現代主義尉天驄陳映真黃春明鄉土文學論戰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文季系列刊物」的重要性,從題目命名足以明瞭。「流動與轉向」題目的訂定有兩層意義,就時代的變遷而言,自1959年到1985年,從不間斷的時間來看,歷經了廿六年的歷史。廿六的年頭,固然期間因為停刊產生思想傳遞的斷裂,但是整體表現卻沒有因為這樣而停滯。就思想上來說,從對現代主義的學習和創作,而後卻走上遠離現代主義的道路,從現實生活找到更能打動人心的題材,最後轉向中國民族主義的創作方向,思想層面相當豐富,具有多元思想的轉變。由尉天驄教授扮演領航員的角色,歷經了《筆匯月刊》(1959.5.4~1961.11.20)、《文學季刊》(1966.10.10~1970.2.15)、《文學雙月刊》(1971.1.15~1971.4.15)、《文季季刊》(1973.8.15~1974.5.15)、《文季文學雙月刊》(1983.4~1985.6)等五種雜誌。
  1959年到1985年, 一路走來呈現多元的面貌,它奮力抽芽、成長、茁壯。最初《筆匯月刊》時期,一方面接受現代主義,大量汲取外來文化的養分,開啟自己的新視野;另一方面批判時事,具有現實思考。而隱隱潛藏的中國意識,還是浮流,輕輕地歌唱。《文學季刊》、《文學雙月刊》時期,部分延續前一個時期對於各類藝術的觀點,但是觀點上卻出現現實主義,刊載充滿鄉土氣息的小說,表達了關切鄉土的心情。思想上的岔路這時更加明朗,他們心中確切的方向,正是往現實走去。1971年保釣運動、退出聯合國,不安定的國際情勢,臺灣受到一連串的外在打擊,因而加速作家對於臺灣現狀的關心,黨外勢力蓄勢待發。《文季季刊》時期,他們嚴厲批判現代主義,以有益社會的信念作為批判的依據,現代詩、現代小說成了被檢討的對象,吸引了許多刊物的參與,因為這些醞釀成為鄉土文學論戰的開端,也變成文學史上不可不提及的大事。《文季文學雙月刊》時期,表現中國民族主義,回到當年《筆匯月刊》的部分思想之中,他們一面「回歸」中國的擁抱,也一面回顧日據時代的人事物,更重要的是他們致力建構屬於自己的文學史。另一方面,以「臺灣」為主體的文學史也同時出現,彼此的立場各異,爭辯又起。這眾多的思維變化,「文季」不曾缺席,而以認真的態度參與。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5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7
第四節 各章研究提要 10

第二章 《筆匯月刊》時期 15
第一節 從接受現代主義談起 16
第二節 尉天驄與「文季」 21
第三節 重要作家作品與文壇事件 27
第四節 文學及其時代意義 42

第三章 《文學季刊》、《文學雙月刊》時期 44
第一節 關懷現實的開端 45
第二節 重要作家作品 48
 第三節 文學及其時代意義 80

第四章 《文季季刊》時期 82
第一節 思想鮮明的旗幟 83
第二節 重要文壇事件 86
第三節 文學及其時代意義 118

第五章 《文季文學雙月刊》時期 121
第一節 高舉民族文學的大旗 122
第二節 重要作家作品與文壇事件 131
第三節 文學及其時代意義 163

第六章 結論 166
參考文獻 177
附錄 185
一、採訪稿:豪情話「文季」──專訪尉天驄教授 185
二、「文季」與文壇大事紀 191
三、文季系列刊物各期目次 199
四、重要作家作品篇目 233
一、文季系列刊物
《筆匯月刊》(革新號),共24期。1959.5.4~1961.11.20
《文學季刊》,共10期。1966.10.10~1970.2.15
《文學雙月刊》,共2期。1971.1.15~1971.4.15
《文季季刊》,共3期。1973.8.15~1974.5.15
《文季文學雙月刊》,共11期。1983.4~1985.6

二、專書
七等生:《我愛黑眼珠》(臺北:遠行,1976.5)
七等生:《來到小鎮的亞茲別》(臺北:遠行,1976.3)
七等生:《我愛黑眼珠緒記》(臺北:漢藝色研,1988.9)
文訊雜誌社編:《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1945-1991)》(增訂本) (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5)
文訊雜誌社編:《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一)》 (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6)
文訊雜誌社編:《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 (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6)
文訊雜誌社編:《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臺
北:行政院文建會,1996)
文訊雜誌社編:《台灣文學雜誌展覽目錄》(臺北:文訊,2003)
不詳:《聖經》(香港:聯合聖經公會,1998)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臺北:大地,1974.10.14)
西川滿著、葉石濤譯:《西川滿小說集1》(臺北:春暉,1997)
西川滿著、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2》(臺北:春暉,1997)
西川滿著、陳藻香監製:《華麗島風顯錄》(臺北:致良,1999.9)
西川滿著、黃玉燕譯:《台灣縱貫鐵道》(臺北,柏室科技藝術,2005)
西蒙.波娃著、歐陽子譯:《第二性》(第一卷:形成期) (臺北:志文,1996.10)
李敖:《文化論戰的一些史料與笑料》(李敖全集之二十一冊)(臺北:遠流:1986.11.1)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 (臺北:玉山社,1999)
封德屏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臺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臺北:文訊雜誌出版,19963)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國論壇雜誌出版,1985)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我的探索》(臺北:聯經,1985)
白先勇:《中國現代作家論》(臺北:聯經,1976.10)
白先勇:《明星咖啡館:白先勇論文雜文集》(臺北:皇冠雜誌社出版,1984) 
白先勇:《現文因緣》(臺北:現文出版社,1991)
白先勇:《樹猶如此》(臺北:聯合文學,2002.11.10)
林燿德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 • 文學現象卷》(臺北:正中,1993.5)
林燿德、孟樊編《世紀末偏航──八○年臺灣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1990.12)
林文寶、林淑貞、林素玟、周慶華、張堂錡、陳信元合著:《台灣文學》(臺北:萬卷樓,2001)
林于弘:《台灣新詩分類學》(臺北:鷹漢文化,2004.6)
林明德:《文學典範的反思》(臺北:大安,1996.9)
林杏亭:《喜見升抖小民的心聲──示威行動的濫觴》(臺北:泛亞,2005.8)
林燿德:〈台灣報導文學的成長與危機〉,收入何寄澎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臺北:正中,1993.5)
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編:《臺灣的文學環境》(高雄:麗文,1996.6)
李瑞騰:《臺灣文學風貌》(臺北:三民,1991)
李敏勇《臺灣戰後文學反思》(臺北:自立晚報,1994.6)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1988)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文學社,1992.12)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北:九歌,1995.4.10)
何寄澎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臺北:正中,1993.5)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6)
余光中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臺北:巨人,1972.1)
余光中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灣1970-1989)評論卷貳》(臺北:九歌,1989.5)
余斌:《張愛玲傳》(臺北:晨星,1997.11.30)
佟建寅:《台灣歷史辭典》(北京:群眾出版社,1990年12月)
吳魯芹:《瞎三話四集》 (臺北:九歌出版社,1979 .11.6)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中華文化與文學學術硏討系列」第九次會議論文集) (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1)
季季:《行走的樹──向傷痕告別》(新店:印刻,2006)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2002)
孟樊:《台灣文學輕批評》(臺北:智揚,1994)
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1994)
洪智惠:《那長頭髮的女孩》(臺北:文星,1967 )
夏志清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1979)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臺北縣:新地文學,1990.5)
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臺北:洪範,1988)
姚一葦:《戲劇與人生──姚一葦評論集》(臺北:書林,1995)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三民,1993) 
唐文標:《天國不是我們的》(臺北:聯經,1976)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1978)
尉天驄:《理想的追尋》(臺北,新地,1985.5)
尉天驄:《棗與石榴》(新店:印刻,2006.12)
曾健民主編:《清理與批判》,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1998年冬季號,(臺北:人間出版社,1998.12)
曾健民主編:《噤啞的論爭》,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1999年秋季號,(臺北:人間出版社,1999.10)
許俊雅:《島嶼容顔:台灣文學評論集》(臺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0)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書局,1997)
許南村:《知識人的偏執》(臺北:遠行,1976)
許雪姬總策畫:《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2004.5)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臺灣》(臺北:巨流,2000)
張雙英:《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萬卷樓,1993)
陳芳明:《詩和現實》(臺北:洪範,1983)
陳芳明編:《楊逵的文學生涯》(臺北:前衛,1992.9)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臺北:聯合文學,1994)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2002.4.1)
陳芳明:《陳芳明精選集》(臺北:九歌,2003)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Colonial modernity :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perspect》(臺北:麥田出版,2004.6.1)
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6:思想的貧困》(訪談卷:人訪陳映真)(臺北:人間,1988.4)
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9:鞭子與提燈》(自序及書評卷) (臺北:人間,1988.4.1)
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11:中國結》(政論及批判卷)(臺北:人間,1988.5)
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15:文學的思考者》(臺北:人間,1988)
陳映真、李映薔、王友輝編:《暗夜中的掌燈者——姚一葦先生的人生與戲劇》(臺北,書林,1998)
陳義芝主編:《楊照精選輯》(臺北:九歌,2002.7.10)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臺北:書林,2000.5)
陳霖:《文學空間的裂變與轉型──大眾傳播與20世紀90年代中國大陸文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臺北:書林,2000.5)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1999)
張恆豪編:《火獄的自焚:七等生小說論評》(臺北:遠行,1977)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
張良澤:《鍾理和全集》(臺北:遠行,1976)
張愛玲:〈燼餘錄〉《張愛玲全集3:流言》(臺北:皇冠,1991)
張愛玲:《對照記──看老照相簿》(臺北:皇冠,2000.11)
馮祖貽:《百年家族──張愛玲》(臺北:立緒,1999)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2000)
彭歌等著:《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臺北:中華民國靑溪新文藝學會,1977)
彭瑞金:《葉石濤評傳》(臺北:春暉,1999.1)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臺北:自立晚報社,1991)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臺北:前衛,1995.1)
彭小妍編:《楊逵全集:第四卷.小說卷(Ⅰ)》(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8.6)
彭小妍編:《楊逵全集:第四卷.小說卷(Ⅱ)》(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8.6)
鄭樹森:《從諾貝爾到張愛玲》(新店:印刻,2007.11.1)
蕭孟能編:《文星雜誌選(一)》(臺北:文星,1983)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1995)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臺北:聯合文學,1998.4)
楊澤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時報,1992)
楊素娟編:《楊逵的人與作品》(臺北:民眾日報,1979.10)
楊碧川:《臺灣歷史辭典》(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 .8)
葉石濤:《文學回憶錄》(臺北:遠景,1983)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1996.7)
潘家慶:《傳播與國家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83.6)
廖炳惠:《台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臺北:聯合文學,2006.5)
廖仁義:《異端觀點——戰後台灣文化霸權的批判》(臺北:桂冠,1990.3.25)
劉漢初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洪葉,2004.7)
趙知悌編:《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行,1976)
蔡鳳儀編:《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臺北:皇冠,1996.3.1)
聯合報副刊編:《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12)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臺北:正中,1993.5)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1994)
蔣曉麗《中國近代大眾傳媒與中國近代文學》(成都:四川出版集團,2005.6)
歐陽子:《秋葉》(臺北:爾雅,1985.10.10)
薛化元、李永熾編:《臺灣歷史年表》(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0)
羅宗濤、張雙英:《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討論》(臺北:萬卷樓,1999.5)


三、報紙、期刊、論文

(一) 報紙
王文興:〈談文學的社會功能與藝術價值〉(1977-08-24 / 聯合報 / 12版 / 聯合副刊)
王拓:〈讀彭歌先生:「不談人性‧何有文學」的感想〉( 1977-09-10 ~12/ 聯合報 / 12版 / 聯合副刊)
王拓:〈讀彭歌先生:「不談人性‧何有文學」的感想〉( 1977-09-12 / 聯合報 / 12版 / 聯合副刊)
思兼 :〈從批評原理論鄉土文學問題〉(1978-02-17/ 聯合報 / 12版 / 聯合副刊)
唐吉松:〈歐陽子的「秋葉」〉(1972-5-17/中華日報 / 9版)
聯合報:〈當前的文藝路線〉(1977-08-29 /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陳長華:〈以新語彙重塑中國特質〉(1991-12-21 / 聯合報 / 29版 / 文化廣場)
江中明:〈日皇民化運動 影響深遠〉( 1998-12-27 / 聯合報 / 14版 / 文化)
陳宛茜、賴素鈴:〈「將來我走 春明會陪我到最後」〉( 2007-7-3 / 聯合報 / 11版 / 相對論)

(二) 期刊
《臺灣文藝》(楊逵紀念專輯)第94期,1985.5
文訊雜誌社編:《文訊 • 台灣文學雜誌專號》第213期,2003.7
高淑芬:〈李安獲獎了,中影安息了〉《幼獅文藝》,2006.4


(三) 單篇論文
李瑞騰:〈後期文季研究──文學媒體編輯觀點之考察〉《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6期,1992.9
呂正惠:〈從《筆匯》到《文季》〉,收入文訊雜誌社編:《文訊 • 台灣文學雜誌專號》第213期, 2003.7
何雅雯:〈學院之樹──《文學雜誌》、《現代文學》、《中外文學》雜談〉,收入文訊雜誌社編:《文訊 • 台灣文學雜誌專號》第213期,2003.7
吳浩:〈文季研究資料初編〉《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1期, 990.6 
純文學社編:〈做自己事出一臂力 (代發刊詞)〉《純文學》第1卷第1期,1967.1
夏潮社編:〈當前臺灣文學問題專訪〉《夏潮》第3卷第2期,1977.8
夏潮社編:〈王文興教授談「鄉土文學的功與過」〉《夏潮》第4卷第2期,1978.2
夏潮社編:〈王文興教授的經濟觀和文化觀〉《夏潮》第4卷第2期,1978.2
馬森:〈臺灣現代戲劇五十年〉《聯合文學》第11卷第12期,1995.10
尉天驄:〈在那樣的日子,大家不斷地追尋!──懷念《筆匯》歲月〉《文訊──追尋文學記憶1950-1969十種文學雜誌》第240期,2005.10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6)──寫實文學與批判精神的抬頭〉《聯合文學》第185期,2000.3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7)──皇民化運動下的四○年代文學〉《聯合文學》第187期,2000.5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8)──殖民地傷痕及其終結〉《聯合文學》第191期,2000.9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9)──戰後初期文學的重建與頓挫〉《聯合文學》第197期,2001.3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10)──二二八事件後的文學認同與論戰〉《聯合文學》第198期,2001.4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11)──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2001.5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12)──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第200期,2001.6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13)──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8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14)──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1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15)──六○年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聯合文學》第208期,2002.2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16)──現代詩藝的追求與成熟〉《聯合文學》第218期,2002.12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17)──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聯合文學》第220期,2003.2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18)──鄉土文學運動的覺醒與再出發〉《聯合文學》第221期,2003.3
張瑞芬:〈張愛玲的散文系譜〉《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 期,2004.5
單德興:〈王文興談王文興〉《聯合文學》第3卷第8期,1987.6
曾萍萍:〈《筆匯》概述〉《文訊──追尋文學記憶1950~1969十種文學雜誌》第240期,2005.10
臺灣文學觀察雜社編:《臺灣文學觀察雜誌.文學雜誌研究》第3期,1991 .1
鄭貞銘:〈文學雜誌功能之探討〉《文訊 • 文學雜誌特輯》第27期,1986.12
齊邦媛:〈閨怨之外──以實力論臺灣女作家〉,《聯合文學》第1卷第5期,1985.3.1
歐陽子:〈論「家變」之結構形式與文字句法〉《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1973.5
顏元叔:〈苦讀細品談家變〉《中外文學》第1卷第11期,1973.4
薛茂松:〈臺灣地區文學雜誌的發展 (1940-1986)〉《文訊 • 文學雜誌特輯》第27期,1986.12
蘇綾紀錄:〈文學與良心市場──「通俗文學」研討會〉,《文訊月刊》第26期,1986

(四) 研討會論文
李瑞騰:〈大眾傳媒與文學發展〉,台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之會議論文,2006年,5月12-13日
曾萍萍:〈打開窗子,讓陽光進來:探觸知識寬度的《筆匯》〉台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之會議論文,2006年,5月12-13日
高淑芬:〈論六○年代現代主義書寫──以歐陽子《秋葉》的女性意識為考察對象〉,2007年三校研究生碩博士論文聯合發表會,2007年4月28日
阮美慧:〈現實的高音:《笠》於七○年代中期以降「本土詩學」的奠定與表現(1976-1984)〉,「笠與七、八○年代台灣詩壇關係」研討會,2007年11月24-25日

(五) 學位論文
林積萍:〈《現代文學》研究──文學雜誌的向量新探索〉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林偉淑:〈《現代文學》小說創作及譯介的文學理論的研究【1960-1973】〉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林雯:〈黨外雜誌與民族主義──七、八○年代台灣的民族主義論述〉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林培瑩:〈被誤解的現代主義者──歐陽子作品初探〉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吳孟昌:〈七等生小說研究:自我治療的書寫旅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沈靜嵐:〈當西風走過——六十年代《現代文學》派的論述與考察〉成功大學歷史語言所碩士論文,1994
陳紹庭:〈八○年代台灣文學的自主性論述──以《文學界》為分析場域〉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曾萍萍:〈「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爲觀察對象〉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謝春馨:〈八○年代台灣文學正名論〉中央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羅秀菊:〈「文季」文學史地位之探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書名頁
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