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系列刊物」的重要性,從題目命名足以明瞭。「流動與轉向」題目的訂定有兩層意義,就時代的變遷而言,自1959年到1985年,從不間斷的時間來看,歷經了廿六年的歷史。廿六的年頭,固然期間因為停刊產生思想傳遞的斷裂,但是整體表現卻沒有因為這樣而停滯。就思想上來說,從對現代主義的學習和創作,而後卻走上遠離現代主義的道路,從現實生活找到更能打動人心的題材,最後轉向中國民族主義的創作方向,思想層面相當豐富,具有多元思想的轉變。由尉天驄教授扮演領航員的角色,歷經了《筆匯月刊》(1959.5.4~1961.11.20)、《文學季刊》(1966.10.10~1970.2.15)、《文學雙月刊》(1971.1.15~1971.4.15)、《文季季刊》(1973.8.15~1974.5.15)、《文季文學雙月刊》(1983.4~1985.6)等五種雜誌。 1959年到1985年, 一路走來呈現多元的面貌,它奮力抽芽、成長、茁壯。最初《筆匯月刊》時期,一方面接受現代主義,大量汲取外來文化的養分,開啟自己的新視野;另一方面批判時事,具有現實思考。而隱隱潛藏的中國意識,還是浮流,輕輕地歌唱。《文學季刊》、《文學雙月刊》時期,部分延續前一個時期對於各類藝術的觀點,但是觀點上卻出現現實主義,刊載充滿鄉土氣息的小說,表達了關切鄉土的心情。思想上的岔路這時更加明朗,他們心中確切的方向,正是往現實走去。1971年保釣運動、退出聯合國,不安定的國際情勢,臺灣受到一連串的外在打擊,因而加速作家對於臺灣現狀的關心,黨外勢力蓄勢待發。《文季季刊》時期,他們嚴厲批判現代主義,以有益社會的信念作為批判的依據,現代詩、現代小說成了被檢討的對象,吸引了許多刊物的參與,因為這些醞釀成為鄉土文學論戰的開端,也變成文學史上不可不提及的大事。《文季文學雙月刊》時期,表現中國民族主義,回到當年《筆匯月刊》的部分思想之中,他們一面「回歸」中國的擁抱,也一面回顧日據時代的人事物,更重要的是他們致力建構屬於自己的文學史。另一方面,以「臺灣」為主體的文學史也同時出現,彼此的立場各異,爭辯又起。這眾多的思維變化,「文季」不曾缺席,而以認真的態度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