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劉蕙菁
研究生英文姓名:Liu, Hui-Ching
中文論文名稱:心理劇主角角色交換歷程之分析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f Psychodrama Protagonist in Role Reversal Process Experience
指導教授姓名:游淑瑜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0
中文關鍵詞:心理劇主角角色交換詮釋現象學脈絡置身置身所在
英文關鍵字:psychodramaprotagonistrole reversal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contextual positioningsituatedn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瞭解心理劇主角在角色交換歷程裡的經驗,以及主角處於此經驗脈絡之下的脈絡置身與其轉換歷程。
本研究進行五個單場次的心理劇團體,每場次團體約有三至四小時,並將每次心理劇過程之錄影/錄音資料轉成為文本,從中選取出角色交換歷程之時間最長的文本作為本研究對象,並以「置身所在」的詮釋現象學方法對此文本進行詮釋與理解,然而透過心理劇主角角色交換歷程之脈絡置身描述以形構出主角在角色交換歷程的置身所在,最後發現到心理劇主角角色交換歷程的初步結構有二,分別為「象徵物的角色交換歷程之初步結構」、「人的角色交換歷程之初步結構」。茲將研究發現說明如下:
一、主角與象徵物的角色交換歷程是個流動的經驗現象,可分為四個歷程狀態依經驗的流動為「呈現角色姿態」→「深刻地感受在這角色的身體經驗」→「角色情境的浮現」→「角色處境」。
二、主角與人的角色交換歷程是個流動的經驗現象,可分為三個歷程狀態依經驗的流動為「開始階段:進入對方角色」→「角色對談階段:反覆地角色交換」→「結束階段:回到自身角色去體驗」。
最後,本研究針對以上研究發現進行綜合討論,並於文末就臨床實務應用,以及後續研究發展上提出建議。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to explicate the experiences and contextual positioning which psychodrama protagonist go through in role reversal process,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change.
The study has five psychodrama groups; each one has three to fours hours, and then the researcher recorded the psychodrama information into transcripts. The research chose a longest transcript from the role reversal process of psychodrama group in the five transcripts. The method of 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 which called “situatedness”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transcript. The description of these contextual positioning of psychodrama protagonist in the role reversal process will be form the “situatedness” of psychodrama protagonist in the role reversal process. At last, the researcher found two pieces of preliminary phenomenon structure in the psychodrama protagonist’s experience of role-reversal; they are “the emblematic role reversal process” and “the personal role reversal proces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
First, the structure of emblematic role reversal process is a fluid experience. The structure has four parts: (1) show the body posture of the role (2) feel the body experience of the role deeply (3) the appearance of the role situation (4) present the role situation.
Second,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 role reversal process is a fluid experience. The structure has three parts: (1) Start stage: enter the role of the other side (2) exchange role reversal repeatedly (3) last stage: return the role of mine.
Finally, the thesis offers an integrative discussion of the above research findings, and gives suggestions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follow-up studie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心理劇治療理論與重要概念--------------- 8
第二節 心理劇角色交換之意義與功能------------- 24
第三節 心理劇角色交換之相關研-----------------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 41
第二節 研究實施程序--------------------------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1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篩選------------------------- 56
第五節 資料分析的方法與步驟------------------- 59
第六節 現象學分析之判準----------------------- 63
第七節 研究倫理------------------------------- 66

第四章 心理劇主角在角色交換經驗現象描述--------------- 67

第五章 心理劇主角在角色交換經驗之脈絡置身描述及初步結構
第一節 心理劇主角角色交換經驗之脈絡置身------- 142
第二節 心理劇主角角色交換經驗之初步結構------- 163

第六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綜合討論------------------------------- 170
第二節 建議----------------------------------- 17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82
西文部分----------------------------------------------- 185

附錄
附錄一:主角研究邀請函--------------------------------- 188
附錄二:輔角研究邀請函--------------------------------- 191
附錄三:主角 研究同意書-------------------------------- 194
附錄四:輔角 研究同意書-------------------------------- 195
附錄五:第一層詮釋描述範例----------------------------- 196
附錄六:第二層詮釋描述範例----------------------------- 197
附錄七:心理劇經驗現象描述之符號意涵------------------- 198
附錄八:「心肝寶貝」台語歌歌詞------------------------- 200


表目錄

表3-1 謄稿記號與範例------------------------ 57
表3-2 交談分析中的常用類別------------------ 61


圖目錄

圖2-1 Moreno的創造力規準----------------------------- 15
圖4-1 很無助、很無力的動物--------------------------- 69
圖4-2 「無助、怕受傷的動物」角色姿態----------------- 70
圖4-3 主角看著「無助的Peggy」,道出痛苦所在---------- 73
圖4-4 主角在「痛苦」角色裡具體呈現「痛苦」的姿態----- 74
圖4-5 主角在「恐懼」角色裡具體呈現「恐懼」的姿態----- 75
圖4-6 變成「被痛苦、恐懼、害怕所攫住的Peggy」-------- 76
圖4-7-1 先跪、後趴地曲縮身體,要把頭埋進枕頭裡--------- 79
圖4-7-2 主角全身都躲在棉被裡--------------------------- 80
圖4-8 主角在媽媽的懷裡落淚不止----------------------- 81
圖4-9 主角在爸爸的角色位置看著遠處的女兒(替身D)------ 82
圖4-10 主角在自身女兒角色與爸爸互動------------------- 88
圖4-11 主角觀看並聽這對父女的對話--------------------- 92
圖4-12 主角在爸爸的角色裡像朋友般的對女兒(替身D)------ 97
圖4-13 主角回到自身女兒的角色體驗跟爸爸像朋友般的互動- 98
圖4-14 進入已故的爸爸角色之初------------------------- 100
圖4-15-1 主角在已故爸爸角色思考「如何幫助女兒」------- 102
圖4-15-2 主角在爸爸角色裡抱著女兒安慰女兒-------------- 103
圖4-16 主角不知如何幫而不願再進入爸爸的角色----------- 103
圖4-17 主角在「已故爸爸」的角色重新抱著女兒----------- 104
圖4-18-1 主角在已故爸爸懷中被疼惜著-------------------- 105
圖4-18-2 團體協助這對父女能長時間地處於安穩的擁抱------ 106
圖4-19 主角渴望被爸爸保護----------------------------- 107
圖4-20 主角在「已故爸爸」角色裡對女兒指點迷津--------- 108
圖4-21 主角接受爸爸建議希望爸爸能給自己「心理支持的力量」--- 110
圖4-22 主角在已故爸爸角色裡告訴女兒:「爸爸從未離開過你」---111
圖4-23 主角對爸爸承諾會適時向朋友求助----------------- 113
圖4-24 主角在「已故爸爸」角色鼓勵女兒----------------- 114
圖4-25 主角去擁抱著爸爸,用淚水道盡對爸爸多年的思念--- 115
圖4-26 主角在「已故爸爸」角色裡給予女兒祝福----------- 117
圖4-27 主角接受爸爸的祝福----------------------------- 118
圖4-28 主角笑著跟爸爸道別----------------------------- 119
圖4-29 主角進入「前男友—阿龍」角色之初--------------- 120
圖4-30 主角回應前男友—阿龍--------------------------- 122
圖4-31 主角對阿龍道:「這傷害太大,以致於難以釋懷」--- 124
圖4-32 主角對「內在自我」說話------------------------- 129
圖4-33 主角在「內在自我」的角色裡對自己說話----------- 130
圖4-34 主角對「男友一志忠」說話----------------------- 134
圖4-35 主角進入「男友—志忠」角色之初----------------- 135
圖4-36 主角回應男友—志忠----------------------------- 136
圖4-37 主角左手揣著這團布與男友志忠相擁--------------- 140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等人 (譯) (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主編者:Jonathan A. Smith)。台北: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3)
王文欽 (2007)。四位女性肢體障礙者的心理劇團體暖身經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行、鄭玉英(1993)。心靈舞台:心理劇的本土經驗。台北:張老師文化。
李燕玲等人編著 (2005)。諮商學習的革命─華岡式教學模式。台北:天馬文化。
李維倫 (2004)。以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理研究,22,157-200。
李維倫 (2007)。心理治療的倫理現場:說話做為倫理照顧技術之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2007「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研究」第三屆研習營,台北市。
李維倫、賴憶嫺 (2008)。以文本為對象的現象學方法論:反思Giorgi的經驗描述分析。政治大學文學院現象學研究中心、哲學系主辦,2008政大「理論與實務」現象學會議,台北市。
余德慧、李維倫、林耀盛、余安邦、陳淑惠、許敏桃、謝碧玲、石世明 (2004) 倫理療癒作為建構臨床心理學本土化的起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253-325。
林明文(1992)。心理劇的導演決策歷程與主角的改變--一個心理劇團體的個案研究。師大心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美珠、田秀蘭合譯 (2006)。助人技巧:探索、洞察和行動的催化(原著者:Clara E. Hill)。台北:學富。(原著出版年:1999年)
洪雅琴、李維倫 (2007)。一位犯罪少女的置身所在:家的錯落與回返。本土心理學研究,28,141-196。
許家璋等人 (譯) (2007)。易術─傳統中醫、心理劇與創造性藝術之整合(原著者:龔鉥 Gong Shu)。台北:心理出版社 (原著出版年:2003)
張莉莉(2002)。性侵害倖存少女心理劇治療歷程與結果之個案研究。師大心輔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胡嘉琪等人譯(2002)。心靈的演出:心理劇方法的實際應用。(原著者:Blatner, A.)台北:學富。(原著出版年:1996年)。
黃創華(2005)。心理劇導劇歷程之詮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楊靜芬 (2008)。心理劇工作坊對企業主管層級溝通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明麟(2006)。心理劇對情緒失落成人轉化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游淑瑜 (2005)。心理演劇中臺灣家庭文化的呈現與治療轉化--以無力管教哭鬧孩子的母親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6(2),114-136。
游淑瑜(2008a)。心理劇的治療改變轉機-理論觀點與實務的印證,未出版。
游淑瑜(2008b)。對倫理行動心理治療的回應─心理劇治療歷程中身體感促發及語言連繫操作之初探。政治大學文學院現象學研究中心、哲學系主辦,2008政大「理論與實務」現象學會議,台北市。
游淑瑜、游明麟(2009)。心理劇治療的人格理論--角色理論及重要概念。輔導季刊,45(1),50-59。
莊靜雯、吳健豪等人譯(2003)。團體諮商的理論與實務(原著者:Cory G.)。台北:學富。(原著出版年:2000 年)
趙如錦 (2000)。心理劇發展歷程之研究-以三齣心理劇的過程研究為例。師大心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吉桐、韓青蓉、陳信昭(譯) (2008)。心理劇的核心─心理劇的治療層面(原著者:Peter F. K.)。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0)
陳珠璋、吳就君編著(1983)。由演劇到領悟-心理演劇方法之實際應用。台北:張老師文化。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榮華 (2006)。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陳鏡如 (譯) (2002)。心理劇入門手冊(主編者:Karp, M., Holmes, P., & Tauvon, K. B.)。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4年)
謝珮玲、楊大和 (譯) (1998)。客體關係理論與心理劇(原著者:Holmes, P.)。台北:張老師文化








二、 英文部分

Blatner, A. (2000). Foundations of sychodrama: History, Theory, & Practice. NY: Springer.
Carlson-Sabelli, Linnea. (1989). Role-reversal. A conceptual analysis.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Psychodrama and Sociometry. 41, No.4, 139-152.
Holmes, P. & Karp, M. (Eds.). (1990). Psychodrama Inspiration and Technique. N.Y.: Routledge.
Hutchby, I. & Wooffitt, R. (1998). Conversation analysis :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Jacobs, S. & Jackson, S. (1981). Argument as a natural category: The routine grounds for arguing in conversation. The Western Journal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45, 118-132.
Johnson, D. W. (1967). Use of role reversal in intergroup compet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 135-141.
Johnson, D. W. (1971a). The effects of warmth of interaction, accuracy of understanding, and the proposal of compromises on the listener’s behavior.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8, 207-216.
Johnson, D. W. (1971b). Effectiveness of role reversal: Actor or listener. Psychological Reports. 28, 275-282.
Johnson, D. W. & Dustin, R. (1970). The initiation of cooperation through role reversal.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8, 193-203.
Kellermann, P. F. (1994). Role reversal in Psychodrama, in Holmes,P. Karp,M, & Watson, M.(eds) Psychodrama Since Moerno: innova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Kellermann, P. F. (1987). Outcome research in classical psychodrama. Small Group Behavior. 18, No.4, 459-469.
Kipper, D. A. (1986) Psychotherapy through clinical role playing. New York: Brunner/Mazel.
Kipper, D. A., & Har-Even, D. (1984). Role-playing techniques: 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behavior simulation interventions on readiness to inflict pai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0, 936-941.
Kipper, D. A., & Ushpiz, V. (1987).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responses in role playing.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Psychodrama and Sociometry, 39, 131-142.
Kipper, David A. & Ritchie, Timothy D. (2003).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dramatic Techniques : A Meta-Analysis. Group Dynamics :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7, 13-25.
Lippit, R. (1958). The auxiliary chair technique. Group Psychotherapy, 11, 8-23.
Moreno, J. L. (1946). Psychodrama, vol. 1, (4th ed), New York : Beacon House.
Moreno, Z. T. (1959). A survey of psychodramatic techniques. Group Psychotherapy, 12(1), 5-14.
Moreno, J. L., & Moreno, Z. T. (1969). Psychodrama, vol. 3, New York : Beacon House.
Moreno, J. L., Moreno, Z. T., and Moreno, J.D. (1959). Psychodrama vol. 2, New York : Beacon House.
Muney, B. F., & Deutsch, D. (1968). The effects of role-reversal during the discussion of opposing viewpoints.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2, 345-356.
Nofsinger, R. E. (1991). Everyday convers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Parrish, M. (1953). Psychodrama, description of application and reviews of technique. Croup Psychotherapy, 6(1-2), 74-77.
Toulmin, S., Rieke, R., & Janik, A.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reasoning. New York: Macmillan.
Treadwell, T. W. & Stein, S. (1990). A survey of psychodramatic action and closure techniques. 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 Psychodrama & Sociometry, 43(3), 102-115.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目次(封面、感謝誌、摘要、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