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李婷婷
中文論文名稱:因第三者介入而被動分手者自我轉化敘說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游淑瑜博士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第三者分手自我轉化敘說研究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3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主要探討因第三者介入而被動分手者的內在經驗,以及自我轉化的歷
程。本研究邀請兩位成年女性為研究參與者進行深度訪談,敘說其分手後的自我失落與自我轉化歷程。再藉由敘說研究的「整體-內容」分析建構故事文本,理解他們的主觀經驗,並採用「類別-內容」分析,進行跨個案的綜合分析討論。研究結果如下:
一、 研究參與者經歷第三者介入而被動分手的內在經驗,包括:擁有被愛、被接納、被認同的渴望;受到伴侶重視、呵護、肯定的期待無法滿足;負向的自我認同、愛情信念的顛覆、失去對世界正義的堅信等觀點;震驚被欺騙、嫉妒與憤怒第三者得到伴侶的寵愛、被拋棄的焦慮等情緒;努力挽回、尋找背叛證據的行為;委屈迎合的應對方式;較低的自我價值感。
二、 因第三介入而被動分手者的自我轉化歷程,包括:現狀、外在因素介入、混亂、轉化、整合、實踐、健康與一致狀態等七個階段,研究參與者從負向的自我,透過覺察自身的內在經驗、澄清想法的矛盾與無效的應對方式、擴展多元的視框、轉換不同的處境、善用內外在的資源,逐漸調適分手的失落。經過轉化之後,開始能看見戀愛中美好的過程,接納自己無法原諒對方、接納負面的情緒、發現分手的正向意義。並且在生活中持續書寫接觸情緒、練習表達負面的情緒,展現出更一致的自己,欣賞自己的獨特性,追尋人生的目標。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做一結論,並對諮商實務工作者、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目 次
目次…………………………………………………………………… I
表次……………………………………………………………………IV
圖次…………………………………………………………………… 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界定與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愛情分手的理論………………………………………… 9
第二節 愛情分手經驗的相關研究………………………………15
第三節 第三者介入而分手的失落經驗…………………………30
第四節 自我轉化理論與相關研究………………………………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敘說研究方法……………………………………………4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51
第三節 研究工具…………………………………………………52
第四節 研究過程…………………………………………………58
第五節 研究的有效性……………………………………………67
第六節 研究倫理…………………………………………………70
第四章 愛情中自我追尋的故事
第一節 迎向陽光的向日葵………………………………………71
第二節 堅韌的小草…………………………………………… 100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
第一節 分手的自我失落 ………………………………………131
第二節 自我轉化歷程 …………………………………………15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8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89
第三節 研究者的故事~『分手的憶歲品』…………………19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203
二、英文部分…………………………………………………… 209

附錄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一)…………………………………… 213
附錄二 研究邀請函(二)………………………………………214
附錄三 專業輔角邀請函 ………………………………………216
附錄四 研究參與同意書(一)………………………………… 219
附錄五 研究參與同意書(二)………………………………… 220
附錄六 心理劇研究團體成員之同意書……………………… 221
附錄七 訪談札記……………………………………………… 222
附錄八 研究參與者檢核函…………………………………… 223
表 次
表3-1 兩位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 ……………………………51
表3-2 研究參與者的回饋結果……………………………………69
圖 次
圖2-1 個人內在冰山的隱喻………………………………………35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王輔天(1985)。夫妻角色認知、感情惡化情況及丈夫外遇行為。國立台灣大
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惠瓊(2001)。與已婚男性交往之未婚女性其心理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麗雲(2001)。男女分手後的調適與輔導。諮商與輔導,186,40-42。
吳宣瑩(2008)。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無法從失戀中順利復原者之困頓經
驗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若權(2008)。劈腿心理學。台北:時報文化。
李佩怡(1996)。台灣地區大學生失落事件、失落反應與調適行為之描述性研
究—以北部四所大學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9(1),27-54。
李貞儀 (2007)。出走的女人-剖析女性婚外情。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
碩士班碩士論文。
呂健吉(2005)。修完愛情課,男女朋友會分手?張老師月刊,333,14-
19。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卓紋君(1998)。當今心理學界對愛情的研究與方向。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1(3),87-107。
卓紋君(2000)。臺灣人愛情發展的歷程初探兼論兩性輔導之重點。諮商輔導
文粹,5,1-30。
林蕙瑛(1989)。情關情觀。台北:新女性雜誌社。
林杏足(1997)諮商中當事人自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
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芸欣(2002)。自尊與愛情。諮商與輔導,23,19-22。
林秋燕(2004)。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
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姿穎(2004)。成人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
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君(2006)。情侶間親密信任關係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
邵懷平(2004)。變調的迷彩戀曲—外島役男分手歷程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
軍事社會科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班論文。
周知融 (2006)。「掙脫」與「陷入」-女婚外情當事人的主體敘說。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邱美華(2005)。低自尊學生的輔導。諮商與輔導,232,21-24。
邱美華(2006)。知覺與轉變:大專學生參與自我成長團體之自尊變化研究。
通觀洞識學報,6,27-42。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柯淑敏(2001)。兩性關係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侯玉波(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徐萬隆(2001)。台商外派大陸員工婚外情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包二奶為例。
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兆玓(2003)。情傷經驗者在完形取向諮商中的改變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修慧蘭、孫頌賢(2003)。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歷程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
刊,15(4),71-92。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月靜(2001)。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的研究。通識教育年刊,3,29-42。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靜儀(2003)。「噤」與「進」婚姻第三者的主體敘說與意義建構。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台北:雙葉書廊。
陳佩鈺(2004)。僧侶自我轉化經驗及其自我觀之敘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陳勤惠(2000)。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屏東師範學院
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馨(2007)。情變,一種較易承受的棒喝。張老師月刊,353,58-63。
張菀真 (2003)。台灣婦運的外遇與婚姻論述---以通姦除罪化議題為例
(1990-2003)。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麗英 (2006)。男性婚外情研究:一位女性新聞工作者的觀點。世新大學
社會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98a)。「情人再見」問卷調查分析報告。張老師月
刊,251,61-74。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98b)。分手留言板。張老師月刊,251,75-77。
崔樹芸(2007)。義務役役男愛情分手後復原機制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
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幼如(2000)。多重關係:從女同志觀點作的愛情社會學研究。國立清華大
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文耀 (2002)。大學生與情侶分手事件後的心理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國科會專題研究,NSC 90-2413-H-004-011。
許雅凱(2005)。高職生愛情分手失落反應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儀貞、吳麗娟(2004)。台灣成年女性性別角色特質、共依附和自尊之相關
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1),85-107。
彭莉惠(2003)。女性婚外情慾歷程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
文。
黃君瑜(2003)。意義追尋與因應對情侶分手後情緒適應之影響-以大學生為
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所博士論文。
黃金山(2006)。兩性關係。台北:普林斯頓。
黃敬婷(2007)。情侶關係中的背叛:面臨愛人移情別戀之分手經驗分析。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論文。
賴妮蔚(2007)。有分手經驗之不同性別大學生依附風格傾向與分手經驗之相
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賴逸琳(2004)。愛情發展與結束歷程中自我的轉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
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孟潔(2003)。妻子面對丈夫外遇後的心理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淑萍 (2004)。當代台灣女性外遇發展之社會學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
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1995)。外遇的分析與處置。台北:張老師文化。
簡春安(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空大。
羅子琦(2005)。大學生走出愛情分手困頓經驗之心理歷程研究。中國文化大
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佳玲(2004)。成人早期受家人反對而分手之情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Banmen, J.(2008).薩提爾成長模式的應用。(江麗美、魯宓譯)。台北
:心靈工坊文化。
Banmen, J.(2008).薩提爾系統轉化治療訓練課程」實務研習手冊。(林沈
明瑩譯)。台北: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
Burr, V. (2002).性別與社會心理學。(楊宜憓、高之梅譯)。台北:五
南。(原著出版年:1998年)
Clarkson, P. & Mackewn, J.(2000).波爾斯:完形治療之父。(張嘉莉
譯)。台北:生命潛能。(原著出版於1993年)
Corey, G.(2005).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余振民、黃淑清、彭
瑞祥、趙祥和、蔡藝華、鄭玄藏譯)。台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
年:2001年)
Crossley, M. L.(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
(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嘉義:濤石文化。
(原著出版年:2000年)
Hunt, M. (1996).外遇—情感出軌的真實告白。(于而彥譯)。台北:張老
師文化。
Lazarus, R. S.& Lazarus,B.N.(2002)。感性與理性-瞭解我們的情緒。
(李素卿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4年)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Zilber(2007)。敘事研究:閱
讀、分析與詮釋。(吳芝儀譯)。
Oldham‪‬, J., Key, T‪., & Starak, Y.‪(1994).眞心實意過人生。(李
文英譯)。台北:生命潛能文化。
Riessman, C. K. (2003).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合譯)。台北:五
南。原著出版年:1993年)
Rogers, C.(2001).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宋文里
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61年)
Satir, V. (1994). 家庭如何塑造人。(吳就君譯)。台北:張老師。
Satir , V. ,& Baldwin, M. (2001).薩提爾治療實錄: 逐步示範與解
析。(李瑞玲、黃繡、龔嫺紅譯)。台北:張老師。
Satir ,V. ,Banmen,J.,& Gomori,M.(1998).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
(林沈明瑩、陳登義、楊蓓譯)。台北:張老師。
Smith, J. A. (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丁興祥、張
慈宜、曾寶瑩、王勇智、李文玫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3
年)
Spring, J. A., & Spring, M. (1998).外遇的男女心理-如何走出創傷
與重建信任。(高蘭馨、柯清心譯)。台北: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
1996年)
Taylor, S. E., Peplau, L. A.,& Sears D. O.(2005).社會心理
學。(張滿玲譯)。台北: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1997年)
Wright, H. N. (2004).。戀人還是朋友—分手療傷手冊。(田鎔瑄、謝
慧雯譯)台北市:宇宙光全人關懷。
Worden, J. W. (1995).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李開敏、林方皓、張玉
仕、葛書倫譯)。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1年)
台北市生命線協會。http://www.lifeline.org.tw/Stats/index.asp
男女分手行為大調查。http://tw.quiz.polls.yahoo.com/quiz/quizresults.php?stack_id=1094&wv=1
衛生署便民網自殺通報系統。http://www.doh.gov.tw/

二、英文部分

Aron, A.,& Aron, E. N.(1986). Love as the expansion of self- understanding att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New York:
Hemisphere.
Aron, A., Aron, E. N. ,& Paris, M.(1995).Falling in love:
Prospective studies of self-concept chang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1102-1112.
Aron, A., Aron, E. N., Tudor, M.,& Nelson, G.(1991). Close
relationships as including other in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241–253.
Asarnow, J. R., Baraff, L. J., Berk, M., Grob, C., Devich-Navarro, M., Suddath, R., Placentini, J.,& Tang, L.(2008).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suicidal patients: Two-
site evaluation of suicide ideators, single attempters,
and repeat attempt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47(8),958-966.
Clark, M. S., & Mills, J.(1979).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in
exchange and commun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7, 12-24.
Collins, J. E.,& Clark, L. F.(1989). Responsibility and
rumination: The trouble with understanding the
dissolution of a relationship. Social Cognition, 7, 152-
173.
Dahlstrom, C. J.(1995). Response to the loss of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fferences by time since the loss, gender,
and attachment style .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6(1), 504.
Drigotas, S. M.,Safstrom, C.A. ,& Gentilia, T.(1999).An
investment model prediction of dating infide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7(3), 509-524.
Feeney, J. A., & Noller, P. (1992). Attachment style and
romantic love: relationship dissolus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4, 69-74.
Frazier, P. A.,& Cook, S. W.(1993). Correlates of distress
following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0,57-67.
Frazier, P. A.,& Schauben,L.J. (1994).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mo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7(1), 280-292.
Gordon, K. C., Baucom, D. H.,& Snyder, D. K.(2008).
Optimal strategies in couple therapy: Treating couples
dealing with the trauma of infidelit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 38(3), 151-160.
Haber, J. (1990). A family systems model for divorce and
the loss of self.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4,228–234.
Hortacsu, N.,& Karanci, A. N.(1987). Premarital breakups in
a Turkish Sample: Perceived reasons, attributional
dimensions and affective rea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2, 57-74.
James, W.(1890).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and Company.
Kaczmarek, M. G.,& Backlund, B. A.(1991). Disenfranchised
grief: The loss of an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
Adolescence, 26(102), 253-259.
Kaczmarek, P., Backlund, B. ,& Biemer, P.(1990). The
dynamics of ending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grief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1, 319-323.
Karney, B. R.,& Bradbury, T. N.(1997).Neuroticism, martal
Interaction,and the trajectory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2(5),1075-
1092.
Kidd, S. A.,& Kral, M. J.(2002). Suicide and prostitution
among street youth: A qualitative analysis. Adolescence,
37(146), 411-430.
Lewandowski, G. W.,Jr., Aron, A., Bassis, S.,& Kunak, J.
(2006). Losing a self-expanding relationship:
Implications for the self-concep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3, 317–331.
Lewandowski, G. W., Jr.,& Bizzoco, N. M.(2007). Addition
through subtraction: Growth following the dissolution of
a low quality.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1),
40-54.
Lydon, J. E., Menzies-Toman, D., Burton, K.,& Bell, C.
(2008). If-then contingencies and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he availability of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on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for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1), 50-65.
Robak, R. W.,& Weitzman, S. P.(1995). Grieving the los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young adults: An empirical
study of disenfranchised grief. Omega, 30, 269-281.
Robak, R. W.,& Weitzman, S. P.(1998). The nature of grief:
Loss of love relationships in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Personal & Interpersonal Loss, 3, 205-212.
Rubin, Z.(1970). 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265-273.
Rusbult, C. E.(1980).Commit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associations: A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6, 172-186 .
Saffrey, C.,& Ehrenberg, M.(2007). When thinking hurts:
attachment,rumination, and postrelationship adjustmen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4(3), 351-368.
Seldman, R. S. (1993). Coping with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 loss: An attachment-theoretical
perspectiv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5
(7), 3001.
Simpson, J. A. (1987). The dissolution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actors involved in relationship
stability and emotional distres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53, 683-692.
Simpson, J. A. (1990). Influence of attachment styles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971-980.
Sprecher, S. (1994). The sides to the breakup of dating
relationship.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 199-222.
Sprecher, S.(1999).“I love you more today than
yesterday: Romantic partners’ perceptions of changes in
love and related affect over ti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6(1),46-53.
Sprecher, S.(2001).Equity and social exchange in dating
couples: Association with satisfaction, commitment,
and stabil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63 (3),599-
613.
Sprecher, S., Felmlee, D., Metts, S., Fehr, B.,& Vanni, D.
(1998). Factors a sociated with distress following the
breakup of a clos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5(6),791-809.
Tashiro, T.,& Frazier, P.(2003).“I’ll never be in a
relationship like that again”:Personal growth
follow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 breaku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 113-128.
Tice, D. M.(1992). Self-concept change and self-
presentation: The looking glass self is also a
magnifying gla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3, 435-451.
Van Yperen, N. W.,& Buunk, B. P.(1990).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equity and satisfaction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 287-309.
Weigart, A. J.,& Hastings, R.(1977). Identity loss, family,
and social chang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
1171–118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