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吳亦婕
研究生英文姓名:Wu I-Chieh
中文論文名稱:權力消長之親子關係:吳亦婕創作論述
英文論文名稱:Power Dynamic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Creation Description of I-Chieh Wu
指導教授姓名:陳秋瑾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4
中文關鍵詞:親子關係權力水彩創作型版吳亦婕
英文關鍵字:parent–child relationshippowerwatercolor paintingmatrixI-Chieh Wu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2
  • 收藏收藏:0
少子化的社會狀態促使親子間的權力關係產生急遽的轉變,本文以研究者近年來的生活、教學現場觀察、記錄親子關係,並反思與自己生活經驗衝突的當代親子現象等當為創作的素材,以水彩創作呈現。在記錄、觀察、創作他人的故事中,更重新思考自己與家人間的關係。
在創作表現上,企圖尋找圖像間的相連性來引起普世的共感經驗,以型版創作的複製和規則性,來傳達親子關係的相似性和相傳性。經過一系列的創作歷程,依照時間軸將本主題創作區分為三個階段:
(1)觀察再現期:由觀察出發,以說故事的方式記錄親子互動關係。
(2)對象轉折期:將觀察現象與自己經驗相結合。
(3)自我省思期:說自己的故事,關懷自身。
站在自己原有的創作經驗與人生經歷上,反應台灣當代特殊的親子關係現象,期待將所感所察化為圖像的同時能引起一些人的討論、批評或共鳴,更在這省思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創作生命。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of Anti-natalism have caused a dramatic change to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terms of power. From the direct observation from individual life and educating environments, this study records the parental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reflected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s that is compared with the archetype from others, and a comprehension of self revelation is thus rendered.

While demonstrating the creativity, the author seeks for the linkage between various icons from where the social common experiences can raised. The similarity and transferability in parental relationships is to be used for display of duplicating in matrix. As following, there will be three stages in this current issue as by time frame, through a series of processes.

A. Stage of Repetitive Observation: started from observation to record the parental interactions in story-tell style.
B. Stage of Prospect Transformation: to match the observations with self experiences.
C. Stage of Self Revelation: self caring in own story telling.

Based on the existing art creation experiences in life,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discussion, feedback or criticism from other opinion groups would be induced from the unique phenomenon in current parent relationship in Taiwan, on top of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icons that is to provide the original creativity in art practicing to the author herself.
誌謝..........................................vii
中文摘要.......................................viii
英文摘要. .....................................ix
目次...........................................x
圖次...........................................xii

1. 緒論........................................1
1.1. 創作動機...................................1
1.2. 創作目的...................................2
1.3. 名詞釋義...................................3
1.4. 創作方法...................................4
1.5. 創作者的角色................................8

2. 相關學理.....................................8
2.1. 權力關係...................................8
2.1.1. 權力的概念.............................8
2.1.2. 知識卽權力.............................9
2.1.3. 權力與規訓.............................10
2.1.4. 主體與權力.............................12
2.2. 階級關係...................................13
2.3. 人的需求...................................17
2.4. 藝術創作的表現..............................21

3. 作品論述......................................24
3.1. 觀察再現期..................................24
3.1.1. 主題事件敘事............................24
3.1.2. 小故事敘事..............................33
3.2. 對象轉折期..................................43
3.3. 自我省思期..................................50

4. 結論與期待....................................67
4.1. 創作的境遇..................................67
4.2. 未來的展望..................................69

引用文獻.........................................71
王志弘、李根芳 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市:巨流。 Brooker, P.(2003). 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王德育 譯(1977)。《創性與心智的成長》。台北:啟源。 Lowenfeld, V. (195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3rd ed.

王國強 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 影像的思考》,初版。台北市:群學。 Rose, G.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正木晃(2007)。《曼陀羅心靈彩繪2》。台北市:非馬。

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主編(2005)。《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 譯(200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初版。台北市:群學。 Johnson, A. G. (2001). 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Sociology as life, practice, and promise.

汪民安(2002)。《福柯的界綫》。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沙依仁(2005)。《人類行為與會環境》。台北市:五南。

李雪莉(2007)。〈別當直升機父母〉。吳毓珍 主編,《別當直升機父母》,頁106-120。台北市:天下雜誌。

林葦芸 譯(2006)。《權力:基進觀點》。台北市:商周。 Lukes, S. (2005). Power: A radical view, 2nd ed.

邱珍琬(2005)。《親職教育》。台北市:五南。
卓紋君等 譯(2002)。《完形治療的實踐》。台北市:心理。 Clarkson, P. (2002). Gestalt counseling in action

何政廣(1996)。《夏卡爾》。台北市:藝術家。

何琦瑜、陳雅慧(2006)。〈家庭,全球未來的挑戰〉。何琦瑜 主編,《家庭教育:贏的起點》,頁18-26。台北市:天下雜誌。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市:五南。

高宣揚(2004)。《傅科的生存美學》。台北市:五南。

郭緯玲(1998)。《傅科與教育》,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

彭金龍(2006)。《親情與親子關係》。台北市:天馬。

黃錦山(1996)。《傅科規訓概念在成人教育上的意義》,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喻維欣(2005)。〈家庭〉。瞿海源、王振寰 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205-208。台北市:巨流。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索娃 譯(2004)。《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台北市:時報。 Edwards, B. (2004). The new 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張豐榮 譯(1988)。〈羅浮宮美術館全集II:地中海世界的光輝〉。頁77。
台北市:龍和。

游琬娟 譯(1998)。《曼陀羅的創造天地:繪畫治療與自我探索》。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Fincher, S. F. (1998). Creating Mandalas.

鄭一青(2006)。〈父母教我不盲從不做一隻綿羊〉。何琦瑜 主編,《家庭教育:贏的起點》,頁290-295。台北市:天下雜誌。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市:藝術家。

劉至強 (1998)。《家庭權力與兒童電視收視行為:以傅科的權力分析觀點探析》,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蔡佩君 譯(2003)。《揮灑烈愛》,頁274。台北市:時報。 Herrera, H.
(2003). Frida: A biography of Frida Kahlo.

蔡春美(2005)。〈親子關係的本質〉。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 著,《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頁3-44。台北市:心理。

謝雨生、黃益志(2005)。〈社會階層化〉。瞿海源、王振寰 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117-142。台北市:巨流。

鍾思嘉(2004)。《親職教育》。台北縣:桂冠。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市:幼獅。

羅世宏 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Barker, C. (2004).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蘇静如 譯(2004)。《權力能為你帶來什麼》。台北市:種籽文化。 Wood, J. T. (2004). The little blue on power.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台北市:心理。
Schapiro, M. (1982). Modern art: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Vatican Museums. (2003).
http://mv.vatican.va/3_EN/pages/x-Schede/MGEs/MGEs_Sala01_03_01_004.html
Vatican Museums Online→Gregorian Etruscan Museum→Room I Early history→Spherical amphora and stool made of tubular elements.(2009/5/24)

http://en.wikipedia.org/wiki/Amphora.(2009/5/24)
封面(書名頁)
摘要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引用文獻
電子全文連結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6.9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6.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