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部份 于寧、賴明伸(2000)。綠色消費運動之緣起、現況及未來。環境工程會刊,11(3),6-15。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萍霜(2000)。國民小學教科書消費者教育內涵分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王瑤芬(2000)。素食文化與營養。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19,45-58。 包沛然(2004)。國小綠色消費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台北市國小環教輔導團(1998)。台北市國小環境教育的現況及實施的問題和需求探討。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國民小學環境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 朱敬先(1988)。教學心理學。台北市:五南書局。 李志敏(2003)。台中縣市國小教師綠色消費態度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研究所,台中市。 李佳容(2001)。運用網際網路促進國小高年級學生綠色消費行為之介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怡斌(2003)。國中生食品綠色消費者教育課程之成效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珮菱(2009)。比較都會區與離島地區學童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台北市。 李德威(1997)。綠色消費時代的來臨。環耕,9,76-78。 周月英(1992)。權利與義務齊飛。廣告雜誌,13,67-74。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書局。 吳慧貞(2006)。應用價值澄清法實施國小四年級學生環境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書局。 金樹人(1988)。國中學生動機水準、工作難度、合作與競爭對工作表現及焦慮狀態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柯芸婷(1998)。臺灣共同購買組織推展綠色消費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胡蘭沁(1997)。國小學生零用錢運用狀況與消費行為和休閒活動選擇間之相關分析。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 唐孝蘭(2002)。資源回收價值澄清教學效果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一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許雅惠(2007)。角色扮演法之道德教學對國小學童道德判斷、道德行為及內省智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大業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 柴松林(1996)。綠色消費主義。環保標章簡訊,5,4-7。 黃素雅(2008)。價值澄清法應用於石門水庫集水區水資源環境教育教學成效之影響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張子超主編(2001)。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隆盛(1996)。開創二十一世紀新脈動-鼓勵綠色消費。環境教育季刊,28(1),2。 教育部(200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環境教育。台北市:教育部。 許雅婷(2003)。[綠色生活]一個國小環境課程之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郭秋梅(1999)。當前我國消費者教育之實踐與展望。消費者保護研究。台北市: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郭德賓、杜富燕(2001)。綠色消費與資源回收行為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南縣:南台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 陳永仁(1996)。讓綠色消費領先潮流。環保標章簡訊,3。 陳思樺(2006)。九年一貫國小教科書綠色消費內容分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新竹市。 陳曼麗(2001)。綠色消費從生活中做起。環保標章簡訊,25,6。 陳靜宜(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調查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研究所,新竹市。 黃彥文(2007)。大學生綠色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書局。 溫雅貴(2002)。綠建築標章應用在住宅類建築接受態度之研究--以綠色消費觀點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台北市。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市:明文書局。 廖家新(2003)。台灣地區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認知與購買行為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高雄縣。 董德波(1990)。我國環保標章執行威果與綠色消費。環保標幸簡訊,15,10-13。 劉佳雨(2007)。綠色消費教學介入對國中生綠色消費行為及相關因素影響之研究-以雲林某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劉珍齡(1990)。國民中學消費者教育課程內容分析及國三學生消費知識之調查研究。中等教育,41(5),68-80。 劉貴雲(1999)。國小學童營養教育介入效果研究-社會學習教學技巧與一般教學技巧。衛生教育學報,12,137-158。 劉潔心、晏涵文、劉貴雲、邱詩揚、李佳容(2000)。社區居民綠色消費行為及相關之訊息傳播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八十九年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323-336)。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鄭先佑(1997)永續之道: 社會樸素運動。環耕,9,42-46。 黎安國(1996)。綠色消費---邁向新的現代性,香港社會科學學報,7。 歐滄和(1982)。價值澄清法的理論與實施。輔導月刊,18(7/8),1-10。 賴月雲(2006)。台南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南市。 駱尚廉(2000)。「綠色生活實踐環保」。消費者報導,236,25-29。 謝欣佐(2001)。師院學生的綠色消費態度與綠色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簡貞玉 (譯)(1996)。消費者行為。臺北:五南圖書。( D. I. Hawkins, R. J. Best, & K. A. Coney.,1991) 羅聖心(2006)。垃圾處理與綠色消費教學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環境素養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蘇宏仁(2004)。台灣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綠色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二、英文部份
Aivazidis, C., Maria Lazaridou, and Gustav F. Hellden. (2006). A Comparison Between a Traditional and an Onlin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l program.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7(4), 45-57. Ausubel, D. P., Robinson, F. G. (1969). School Lea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Psychoog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ranowski, T, Perry, C. L. And Parcel, G. S(1997). How individuals, environments, and health behavior interact;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In K. Glanz, et. Al. (eds.)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2nd ed.) pp.153-178. California: Jossey-Bass. Bandura, A. (1977 ).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ew York: General Learning Press. Biddle, B. J. (1979). Role Theory: Expection, Identities, and Behaviors. N. Y.: Academic Press, Inc. Caduto, M. (1985). A guide on environmental values education.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Paris: UNESCO. Casteel, J., & Stahl, R.J., . (1975). Value clarif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a primer. Pacific Palisades, Calif: Goodyear. Curwin, R. L., & Curwin, G. (1974). Developing Individual Values In The Classroom. Palo Alto, California: Education Today. Elkington, J.&Hailes(1993). The Green Consumer, Viking Penguin, USA.Baer, Denise L. & Bositis, Davis A., 1993, Politics & Linkage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Glaser, B., & Kirschenbaum, H. (1980). Using values clarification in counseling settings. The personal and guidance journal, 58(9), 569-575. Hungerford, H.R. & Peyton, R.B. (1986). Procedure for Developing 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ESCO: Paris Joyce, B., Weil, M.& Callcoun,E. (1986). Model of Teaching(4th). Boston: Allyn and Bacon. Kirschenbaum, H., & Simon, S. B. (1973). Teaching English With a Focus on Values. In H. K. S. B. Simon (Ed.), Readings in values clarification (pp. 120-129). Minneapolis, MN: Winston Press. Leeming, F. C., Porter, B.E., Dwyer, W.O., Cobern, M.K., & Oliver, D.P. (1997).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in class activities on children'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knowledg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8(2), 33-42. Milroy. (1982). Role-play: A practical guide. : Abardeen University Press. Padua,S.M. and Jacobson, S.K. (1993).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 in Brazi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4(4), 29-36. Peattie, K. (1992). Green Marketing. London:Pitman Publishing. Prochaska, J. O., DiClemente, C. C. (1983).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self-change of smoking 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chang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 Psychology, 51, 390-395. Prochaska, J. O., DiClemente, C. C. (1991). The process of smoking cessation: an analysis of precontemplation, contemplation, and preparation stages of chang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9(2), 295-304. Prochaska, J. O., Redding, C.A., Evers, K.E. (1997).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 In K. Glanz, Lewis, F. M., Rimer, B. K. (Ed.),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pp. 60-84).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rochaska, J.O. & Velicer, W.F. (1997).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 Am J Health Promotion, 12, 38-48. Raths, L. E., Harmin, M., & Simon, S. B. (1966). Values and teaching: working with values in the classroom. Columbus, OH: Merrill. Smith-Sebasto, N. J. (1995). The effects of an environmental studies course on selected variable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6(4), 30-34.
三、網路資源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2002)。國民教育社群網,線上檢核日:2009年10月10日。網址:http://teach.eje.edu.tw/gcc/discuss/dlscuss3.html。 行政院環保署兒童數位教材。綠色生活起義,線上檢核日:2009年10月14日。 網址:http://www.epa.gov.tw/children/download/GreenLife/index.html。 行政院環保署。綠色生活資訊網,線上檢核日:2009年10月24日。 網址:http://greenliving.epa.gov.tw/Green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