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王淑蓉
中文論文名稱:臺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fe Stress, Resilience and Physical-Psycho Health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n Taipei Area.
指導教授姓名:許永熹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8
中文關鍵詞: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身心健康
英文關鍵字: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life stressresiliencephysical- psycho healt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4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2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台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目的有二:
一、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台北縣市國小教師在生活壓力、復原力和身心健康表現上之差異情形。
二、 在控制背景變項下探討台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和身心健康間之關係。

本研究以「生活壓力量表」、「復原力量表」和「身心健康量表」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97學年度服務於台北縣市之國小教師,有效樣本835名。研究結果簡述如下:
1. 不同「學校規模」、「任教年資」、「睡眠足夠與否」、「平均睡眠時數」、「每週運動次數」、「近三個月之親友聚會次數」、「家計負擔比例」和「婚姻狀況」之國小教師在整體壓力感受上有顯著差異存在;不同「年齡」、「最近是否曾接受傷病治療」、「結婚年數」和「長子女年齡」者在生活壓力的分構面上有顯著差異。
2. 不同「性別」、「學校規模」、「宗教信仰有無」、「睡眠足夠與否」、「喜好運動程度」、「每週運動次數」、「近三個月之親友聚會次數」和「婚姻狀況」之國小教師在整體復原力表現上有顯著差異;不同「年齡」、「任教年資」和「結婚年數」者在復原力的分構面上有顯著差異。
3. 不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最近接受傷病治療與否」、「睡眠足夠與否」、「平均睡眠時數」、「喜好運動程度」、「每週運動次數」、「近三個月之親友聚會次數」、「結婚年數」和「長子女年齡」之國小教師在整體身心健康上有顯著差異存在;不同「學校規模」、「任教年資」、「宗教信仰與否」、「家計負擔比例」和「婚姻狀況」者在身心健康的分構面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4. 生活壓力與復原力間存在負相關、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間存在正相關、復原力與身心健康間存在負相關,在控制背景變項的影響下,此相關情形不變。
5. 復原力對身心健康有直接效果,且在生活壓力和身心健康間扮演調節的角色。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fe stress, resilience and physical-psycho health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area. There are two purposes in this study:

1.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various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life stress, resilience and health.
2.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ife stress, resilience and health under controlling all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research tools used for this study are the Scale of Life Stress, the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 and the Scale of Health Status. Th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o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work in Taipei area during school year 2008. A total of 835 valid sampls were collect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background variable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ife stress: such as school scale, length of teaching service, enough sleep, daily sleeping hours, weekly exercise frequency, relative gathering frequency during the last three months, the percentage of affording family expense, and marital status; it shows as well important differences of life stress subscales in ages, being treated recently due to healthy problem, period time of marriage, the age of the eldest child.
2. As to the resilienc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sex, school scale, religion, enough sleep, exercise desire, weekly exercise frequency, relatives gathering frequency during the last three months and marital status; different ages, length of teaching service and period time of marriage show important differences on the resilience subscales.
3. For the health statu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sex , ages, education, being treated recently due to healthy problem, enough sleep, daily sleeping time, exercise desire, weekly exercise frequency, relative gathering frequency during the last three months, marital status and age of the eldest child; different school scale, length of teaching service, religion, percentage of affording family expense and marital status indicate important differences on the health status subscales.
4. The relation of life stress and resilience is negative; it is positively relative between life stress and health but negative between resilience and health. Under the controlled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above relationships are still remained.
5. The resilience has direct effect to the heath, it plays an important moderator between life stress and health.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和操作型定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活壓力理論之探討-------------------------------------------7
第二節 復原力理論之探討---------------------------------------------16
第三節 身心健康理論之探討------------------------------------------34
第四節 生活壓力、復原力、身心健康與背景變項---------------40
第五節 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60
第二節 研究假設-------------------------------------------------------61
第三節 研究樣本-------------------------------------------------------65
第四節 研究工具-------------------------------------------------------66
第五節 研究程序-------------------------------------------------------81
第六節 資料分析-------------------------------------------------------8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台北縣市國小教師背景變項、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
健康之狀況-------------------------------------------------------8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台北縣市國小教師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8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台北縣市國小教師在復原力之差異-105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台北縣市國小教師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23
第五節 台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健康之關係
探討---------------------------------------------------------------14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54
第二節 相關建議--------------------------------------------------------166
第三節 研究限制--------------------------------------------------------170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171
西文部份------------------------------------------------------------------------178

附錄
附錄一 預試和正式施測之樣本來源--------------------------------------183
附錄二 生活壓力各分量表之項目分析結果-----------------------------184
附錄三 身心健康各分量表之項目分析結果-----------------------------188
附錄四 正式樣本之背景變項描述-----------------------------------------193
附錄五 國民小學教師生活與健康調查問卷-----------------------------198
附錄六 中文版復原力量表使用同意書-----------------------------------204
附錄七 生活壓力量表使用同意書-----------------------------------------205
附錄八 中國人健康問卷使用同意書--------------------------------------206

表 次
表2-1-1 國內研究者之成人生活壓力量表------------------------ 12
表2-2-1 國內外研究者之復原力量表------------------------------ 24
表2-3-1 國內研究者之教師身心健康量表------------------------ 36
表2-4-1 背景變項與生活壓力、復原力、身心健康之關係--- 51
表3-4-1 專家效度名單------------------------------------------------ 67
表3-4-2 生活壓力全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α係數--- 69
表3-4-3 生活壓力各分量表和全量表之再測信度係數--------- 70
表3-4-4 復原力各分量表和全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 74
表3-4-5 身心健康全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78
表3-4-6 身心健康各分量表和全量表之再測信度係數--------- 78
表4-1-1 台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之狀況--------------------- 84
表4-1-2 台北縣市國小教師復原力之狀況------------------------ 85
表4-1-3 台北縣市國小教師身心健康之狀況--------------------- 85
表4-2-1 性別、年齡變項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90
表4-2-2 地區和學校規模變項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91
表4-2-3 任教職務和任教年資變項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92
表4-2-4 教育程度變項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93
表4-2-5 傷病治療和宗教信仰變項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94
表4-2-6 睡眠感受和睡眠時數變項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95
表4-2-7 運動喜好和運動頻率變項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96
表4-2-8 親友聚會頻率變項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97
表4-2-9 家計負擔和婚姻狀況變項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98
表4-2-10 結婚年數和子女個數變項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99
表4-2-11 長子女年齡變項在生活壓力上之差異------------------ 100
表4-3-1 性別、年齡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06
表4-3-2 地區和學校規模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07
表4-3-3 任教職務和任教年資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08
表4-3-4 教育程度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09
表4-3-5 傷病治療和宗教信仰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10
表4-3-6 睡眠感受和睡眠時數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11
表4-3-7 運動喜好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12
表4-3-8 運動頻率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13
表4-3-9 親友聚會頻率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14
表4-3-10 家計負擔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15
表4-3-11 婚姻狀況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16
表4-3-12 結婚年數和子女個數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17
表4-3-13 長子女年齡變項在復原力上之差異--------------------- 118
表4-4-1 性別、年齡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24
表4-4-2 地區和學校規模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25
表4-4-3 任教職務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26
表4-4-4 任教年資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27
表4-4-5 教育程度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28
表4-4-6 傷病治療和宗教信仰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29
表4-4-7 睡眠感受和睡眠時數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30
表4-4-8 運動喜好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31
表4-4-9 運動頻率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32
表4-4-10 親友聚會頻率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33
表4-4-11 家計負擔和婚姻狀況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34
表4-4-12 結婚年數和子女個數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35
表4-4-13 長子女年齡變項在身心健康上之差異------------------ 136
表4-5-1 生活壓力與復原力整體和分構面之積差相關--------- 143
表4-5-2 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整體和分構面之積差相關------ 144
表4-5-3 復原力與身心健康整體和分構面之積差相關--------- 145
表4-5-4 生活壓力、復原力對身心健康的模式摘要表--------- 148
表4-5-5 復原力不良組之生活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150
表4-5-6 復原力普通組之生活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151
表4-5-7 復原力良好組之生活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151
表5-1-1 不同背景變項在三個研究變項上之差異--------------- 156


圖 次

圖2-2-1 復原力概念之演變------------------------------------------ 16
圖3-1-2 不同背景變項與不同研究變項間的關係--------------- 60
圖3-1-2 控制背景變項下研究變項間的關係--------------------- 60
中文部份
尹美琪(1988)。大學生宗教信仰與人生意義感、心理需求及心理健
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尤金淳(2003)。高雄市已婚成人男性生活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亦榮(1997)。白化症學生個人信念、壓力知覺、因應風格與身心
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王邵穎(2007)。自我感、復原力與創傷後症狀之關聯性研究:以燒
傷病人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桂珍(1991)。慢性B型肝炎患者的因應行為與家庭支持對其心
身健康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愛麗(2007)。自我傷害青少年復原力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
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以仁、陳芳伶、林本喬(2005)。教師心理衛生。台北:心理出版
社。
王昭琪(2005)。生活壓力、憂鬱經驗與青少年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白璐、溫信財、路汝斌、郭敏伶(1987),生活壓力的概念與測量,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1),195-205。
江欣霓(200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情緒智慧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
台北:知城圖書。
吳筱雯 (2005)。桃園縣國中已婚女性教師生活壓力與休閒參與、
休閒滿意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佩珊 (2006)。大台北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身心
健康之相關研究。華梵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呂岳霖(2004)。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學生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崇(1998)。教師身心健康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
刊,45(2),135-148。
李金治(20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
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俊良(2000)。復原力對諮商的啟示。輔導季刊,36(3),32-36。
李政隆(1996)。兒童的生活壓力、堅毅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玉茹(2005)。偏差行為少年之休閒心理特質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志祥(2005)。12週法鼓八式動禪訓練對女性教師健康體適能和
生活壓力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亮岑(2001)。國中生保護與危險因子及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縣。
林惠琦(1997)。社區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護者負荷、社會支持與心
理健康。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麗娟(1998)。某主管人員的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探討。國立台
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
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俞筱鈞、黃志成、王淑娟(1995)。中華民國兒童堅毅量表常模之建
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3-0301-H-034-008)。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姜涵淋(2006)。美濃地區外籍配偶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身心健康
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施春明(2006)。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
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雅薇(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負向情緒調節、社會支持與憂鬱
情緒之關聯。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段秀玲(1993)。面對生活中的壓力。諮商與輔導,89,24-27。
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1999)。S. F. Heck,和C. R. Williams
著。教師角色(The Complex Roles of the Teacher)。台北:桂冠圖書。
徐靜芳(2003)。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馬上鈞(2002)。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山
登山者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禎禧(2005)。臺北市國小學童母親生活壓力、休閒運動阻礙、運
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崔珮玲(2004)。青少年生活壓力、人格特質對其身心健康影響之研
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明宜(2000)。青少年堅毅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美儀(2005)。修訂學童復原力量表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
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梅心潔(2007)。聽損幼兒母親的親職韌性、配偶共親職與親職壓力
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莊見智(2005)。台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感
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麗君、許義忠(2003)。傳統鼓藝課程對青少年的效益—以利益為
管理導向模式之實驗。戶外遊憩研究,16(1),69-94。
連英伶(2006)。異國婚姻子女家庭壓力、自尊與行為適應之研究。
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郭生玉(1995)。教師的工作壓力對工作心厭的影響。測驗與輔導,
130,2664-2666。
郭珮婷(2005)。復原力理論的介紹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31,45-50。
陳佳琪(2001)。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美惠(2007)。高高屏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苑茹(2006)。挫折復原力、自我概念與社會支持對國軍士兵自傷
行為傾向關係之探究。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素惠(2003)。我國綜合高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之研究。國立台北
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芳(2006)。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面對教師甄試壓力的因應方式
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智瑩(2005)。休閒調適策略對日常生活壓力之影響─以台北縣新
莊市老年人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雲芬(2006)。效益管理導向之活動計劃模式對國中生 復原力與
自我控制力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貞伃(2007)。派遣員工生涯阻礙與生涯復原力對其工作滿意度影
響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陸洛、陳艷菁、許嘉和、李季樺、吳紅鑾、施建彬(1995)。職業壓
力指標之探討-以台灣國營企業員工為例。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3(2),47-72。
曾文志(2007)。大學生的生活壓力、人際模式與正向適應之研究:
復原力研究取向。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5-2413-H-134-007)。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曾月菊(2003)。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源與壓力因應之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曾巧芬(2001)。護理實習學生休閒、生活壓力及身心健康相關研究—
以台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瓊禛(2005)。學習障礙青少年生活壓力、自尊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彭鳳美(2000)。民眾生活型態、醫療資源利用與健康狀況之探討-
以新竹科學園區員工為例。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馮美珠(2007)。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傾
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黃小瑋(2005)。全國碩士生在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身心健康之探
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秋月(2007)。多重角色婦女之健康促進生活、社會支持對其角色
壓力與身心健康關係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淑麗(2003)。國民中學學校氣氛、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身心健康
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楊朝旭(2005)。高中生知覺家庭氣氛、課業壓力、同儕關係與其憂
鬱傾向關係之研究。國力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慧萍(1997)。兒童之衝動性格、自我韌性、家庭因素與違犯行為
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葉欣怡(2006)。回任人員的生涯復原力、組織承諾以及工作滿意度
之關係研究。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守箴 (2005)。已婚婦女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婚姻滿意度與憂鬱
傾向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各大醫院精神科門診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莉玫(2007)。女性躁鬱症患者之復原力研究-以中部某醫學中心
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廖翌妙(2002)。國小教師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情緒經驗之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劉淑惠(2006)。國中學生復原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
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潘貴美(2007)。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蔣桂嫚(1992)。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婉莉(2002)。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以高
中多元入學方案為背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忍嬌(1989)。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自我狀態、適應方式對
身心健康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美治(2004)。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因應趨避與身心健康之研究
─以桃竹苗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惠文(2000)。失業青年之生活壓力、休閒支持、休閒決心與身心
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盧淑敏(2003)。探討社會支持對獨居老人健康狀況、壓力感受及心
理社會健康功能之影響。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雅萍(2006)。高雄市國小級任教師運動參與行為、工作壓力與身
心健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瓊儀(2002)。中年人生活型態之探討。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文(1999)。災變事件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
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3。
戴伯芬(2007)。技職校院學生人格特質、生活壓力及社會支持對身
心健康之影響研究。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謝佩如(2006)。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休閒因應與健康之研究。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美卿(2004)。基層員警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健康狀況關係之研
究-以高雄市警察為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蘇國興(2003)。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
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梅春(2005)。高中職餐飲觀光科專業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及
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西文部分
Abbey, A. Halman, L.J., & Andrews F.M. (1992). Psychosocial,
treatment, and demographic predictors of the stress associated with infertility.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57(1), 122-128.
Antonovsky, A. (1979). Health, Stress, and Cop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lock, J. H., & Block, J. ( 1980 ). The role of ego-control and
ego-resilienc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 In W. A. Collins(Ed.), Minnesota symposium on child psychology(vol. 13, 39-101). Hillsdale, NJ: Erlbaum.
Brown, J. (1984). Missouri teachers experience stress.
Brunetti , G. (2006). Resilience under Fire: Perspectives on the Work of
Experienced, Inner City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Studies, 22(7):812.
Catz, S. L., Chery, G. F., & McClure, B. J. (2002).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Minority and Low-Income Women Living With HIV . Behavioral Medicine, 28,53-60.
Connor, K., & Davidson, J. (2003).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Depress Anxiety, 18, 76-82.
Daining, C.& DePanfilis, D.(2007). Resilience of youth in transition
from out-of-home care to adulthood. Children & Youth Services Review, 29(9), 1158-1178.
D’Elio, M. A., & Ness, R. B. (1997). Are life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lated to parity in women? Behavioral Medicine, 23(2), 87-94, 8p, 5 charts.
der Kinderen S, Greeff A. (2003)Resilience among families where a
parent accepted a voluntary teacher's retrenchment package.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3(2):86-94.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Martinussen, M. (2003). A new
rating scale for adult resilience: what are the central protective resources behind healthy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search, 12(2), 65.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Martinussen M., Aslaksen, P &
Flaten, M. (2006). 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1(2), 213-219.
Gammon, J. K., & Weissman, M. K. (1987). Parent and child report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ldren at low and high-risk of depressio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 28(6), 901-915.
Grotberg, E. H. (1995). A guide to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Strengthening the human spirit. The Hague: Bernard Van Lee Foundation.
Hjemdal, O., Friborg, O., Tore, C. S., Martinussen, M., & Rosenvinge,
J., (2006). A new rating scale for adolescent resilience: Grasping the Central Protective Resources Bbehind Healthy Development.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ling and Development, 39, 84-96.
Hjemdal, O., Friborg, O., Stiles, T., Rosenvinge, J., & Martinussen, M.
(2006). Resilience predicting psychiatric symptom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rotective factors and their role in adjustment to stressful life events.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13(3), 194-201.
Hjemdal, O., Aune, T., Reinfjell, T., Stiles, T. C., & Friborg, O. (2007).
Resilience as a Predictor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 Correlational Study with Young Adolescents.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12(1), 91-104.
Horowitz, M., Schaeter, C. et al(1976). Life event questionnaires for
measuring presumptive stress. Unpublished memo.
Howard, S., & Johnson, B.(2004). Resilient teachers:resisting stress and
burnout.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7, 399-420.
Hurst, M.W. (1979). Life change & issues of content, scoring and
clustering. In Barrett, et al. (Eds.), Stress and Mental Disorder. New York: Raven.
Jenkins, C. D., Hurst, M. W., & Rose, R. M. (1979). Life changes- Do
people really remember?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36, 379-384.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 hing Company.
Luthar, S. S. (2003).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Adap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ldhood Adversitie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sten, A. S., & Reed, M-G. J. ( 2002).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74-88).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zure, C. M., & Maciejewski, P. K. (2003). A Model of Risk for Major
Depression: Effects of Life Stress and Cognitive Style Vary by Age . Depression and Anxiety, 17, 26-33.
Oshio, A., Kaneko, H., Nagamine, S., & Nakaya, M. (2003). Construct
validity of adolescent resilience scale. Psychological Reports, 93, 1217-1222.
Reeve, J. (1992).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 and emotion.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Rutter, M. (1999). Resilience concepts and findings: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therapy.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 21(2), 119.
Rutter, M. (1993). Resilience: Some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4, 626-631.
Ryff, C. D. (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1069-1081.1989.
Shields, M. (2004). Stress, health and the benefit of social support. Health
reports, 15(1), 9-38.
Sumsion, J.(2004).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Constructions of Their
Resilience and Thriving: A Continuing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 12(3), 275-290.
Turner, R. J., & Avison, W. R. (2003). Status Variations in Stress
Exposure: Implica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search on Rac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Gender .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4(4), 488-505.
Tusai, K. & Dyer, J. (2004). Resilience: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 Holist Nursing Pract, 18(1), 3-8.
Üstün., & Jakob.(2005). Re-defining ‘Health’.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http://www.who.int/bulletin/bulletin_board/83/ustun11051/en/.
Wagnild, G. M. & Young, H. M. (1993).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1(2), 165-178.
Ware, J.E., Brook, R.H., Davis, A.R., & Lohr, K.N. (1981). Choosing
measures of health status for individuals in general populations. American Journal Health, 71(6), 620-625.of Public.
Werner, E. E. (1992). The children of Kauai: Resiliency and recovery in
adolescence and adulthood.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3, 262-268.
Wilhelm.K.,Dewhurst-Savellis.J.,&Parker.G.(2000). Teacher Stress? An
Analysis of Why Teachers Leave and Why They Stay.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6(3),291-304.
封面
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09.1.18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09.1.1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