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于宗先、王金利(2009)。台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弘(民91)。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晶(譯)(2000)。老人潮(原作者:Peter G. Peterson)。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王彩鸝(2008年8月27日)。台南縣府 趕上廢校補助末班車。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王鴻薇新聞室(2009年11月17日)。北市進用教師大門何時開?王鴻薇部落格。取自http://blog.udn.com/wong2006 文超順(2008)。國民小學超額教師人力資源運用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公視新聞網(2009年4月26日)。超額教師年漲1倍 市府決心瘦身。取自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115045 內政部兒童局全球資訊網(2010)。建構友善托育環境-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10)。錯誤! 超連結參照不正確。。取自http://www.ris.gov.tw/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2010)。中華民國人口統計年刊。取自http://www.ris.gov.tw/ 史倩玲(2008年8月17日)。育嬰補助新制可望明年上路。台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 史倩玲(2010年9月10日)。第3胎托育補助僅少數受惠。台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 石人炳 (2004)。國外關於學校布局調整的研究及啟示。比較教育研究,175(12),35-39。 任懷鳴、王慶復、林佑哲(1996)。從人口趨勢看台灣地區小班小校之規劃。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10)。2010年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計。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124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年)。「國人對婚姻與生育態度」電話調查結果。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 朱敬一(2010年3月)。台灣該把生育率提高多少呢?天下雜誌,443。取自http://www.cw.com.tw/index.action 江昭倫(2011年3月31日)。教育部發表教育報告書 落實中小學教師評鑑。中央廣播電台,取自http://news.rti.org.tw/ 吳煜明(2009)。國民小學超額教師調查研究-以花蓮縣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啟璋(2008)。高雄市國小因應少子化組織變革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昆霖(2007)。國小教師對少子化效應觀點之研究-以三重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1997)。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運作成效之省思。研習資訊,14(6),9-16。 吳清山(2002)。中小學師資培育。載於周美里主編:邁向正常國家-群策會國政研討會論文集,329-352。臺北縣:群策會財團法人。 吳清山(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32。 吳政達(2006)。少子化趨勢下國民中小學學校經濟規模政策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1),23-41。 吳政達(2007)。教育政策分析新論。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 庚(2003)。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修訂版)。臺北市:三民書局。 吳炳銅(2010)。教育經濟學 :進階篇。臺北縣:冠學文化。 沈珊珊(2006)。貧窮與教育關係之探討:兼論我國相關之教育政策。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35-62。 沈旭凱(2006年3月1日)。北縣小一班級人數 降到30。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呂雪惠(2011年6月17日)。家有幼兒減稅。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李惠宗(2001)。憲法要義。臺北市:敦煌。 李宜臻(2008)。國小超額教師職涯轉換契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李靜宜(2010)。我國公教退休制度之探討-從七五制到八五制之相關議題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麗日、郭宏德、姜明雄、連建傑、陳佳雯、莊惠卿(2008)。超額制度對於國民小學超額教師影響之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3,125-152。 李光廷(2005)。不可逆潮流下的少子化對策-日本與瑞典的比較。台灣人口學會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人口發展:趨勢與挑戰手冊,1-17。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中心。 李榮茂(2011年5月5日)。竹市小一編班 降為28人。國語日報,15版。 宋慶瑋(2003)。當成為「超額教師」的那一天。師友月刊,434,26-27。 何玉華(2010年6月24日)。國小教師甄選 一般組錄取率0.5%。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何琦瑜(2009年4月)。教師該不該評鑑?親子天下,5。取自http://parenting.cw.com.tw/web/default.do 邵靄如(2007)。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的意義與方向。考銓季刊,50,91-103。 周玉珍(2009)。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家興(1999)。國民中學試辦專業輔導人員實施成效及可行推廣模式評估。臺北:教育部訓委會。 林曉雲、蘇孟娟、何玉華、蔡宗勳、陳文正(2011年6月28日)。少子化衝擊 國中小新生驟減1364班。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林麗玉(2009年12月3日)。北市明年7月 將恢復國中小教師聯合甄選。中廣新聞網。取自http://news.sina.com.tw/cobrand/bccnews/ 林新發、王秀玲、鄧珮秀(2007)。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現況、政策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57-80。 林孟儀、林妙玲(2006年9月)。我的學校不見了 上學好難。遠見雜誌,243。取自http://www.gvm.com.tw/Main/index.aspx 林信志(2001)。我國公立中小學教師檢定與聘任制度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立紘(2008)。苗栗縣國民教育階段超額教師處理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美雲(2006)。國小超額教師師資運用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林紀東(1993)。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市:三民。 林文達(1984)。教育經濟學。臺北:三民。 林倖妃(2010年4月)。家庭篇-三人新主流家,變了。天下雜誌,444。取自http://www.cw.com.tw/index.action 林志成(2010年7月19日)。少子化影響 縣市不敢開職缺 年僅1成獲教職。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林錫霞(2005年11月8日)。超額教師,少數人在操弄。聯合報,C2版。 柯木興(2007)。社會保險(修訂版)。臺北:中國社會保險學會。 柯木興、林建成(2005)。淺談世界銀行多層次「老年經濟保障模式」。壽險季刊,137,61-69。 洪家殷(1999)。行政法院85年度判字第1206號判決評釋-兼論公立大學扣繳教師薪資行為之性質。月旦法學,27,105-110。 洪若審(民95)。國民小學教師與家長對不適任教師的意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范源訓(2007)。國小教師對人口少子化認知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范熾文、林清達(2004)。台灣地區人口變化對國民教育的衝擊與因應:以少子化現象分析為例。人口結構變化對教育發展之影響研討會,1-33,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施淑卿(2010)。台中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超額教師壓力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洪正吉(2010年8月17日)。生太少!民國111年 人口零成長。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洪瑞琴(2010年11月9日)。人形排雁行 盼重婦幼政策。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侯雅燕(2008年2月26日)。158億幼教券落入業者口袋。經濟日報,A6版。 孫得雄(1989)。生育力。載於于宗先主編:經濟學百科全書(7)。臺北市:聯經。113-127 高子嵐(2010)。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的影響與因應—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合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Joseph A. Maxwell)。臺北市:心理。 徐明珠(2006)。少子化時代教育應有的對策與行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臺北市。 徐詠絮(2008年8月27日)。教育部研擬小校裁併處理原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取自http://www.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 徐詠絮(2009年4月29日)。解決超額教師 教部呼籲各縣市控管員額。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取自http://www.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04)。教育研究法(原作者:Louis Cohen,Lawrence Manion,Keith Morrison)。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徐乃義(2010年11月17日)。桃園英文老師免超額 教師會反對。大紀元。取自http://tw.epochtimes.com/10/11/17/152446.htm 秦夢群、黃貞裕、張易書、鄧鈞文(1999)。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組織與運作功能之檢討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高雄市教師會電子報(2011年4月18日)。提高國小教師編制有譜,高市教師會努力有成!取自:http://www.10000.tw/?p=15522 翁禎霞(2010年6月1日)。超額教師介聘 積分制缺點多。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徐碧華(2010年8月17日)。工作人口 五年後負成長。經濟日報。取自 http://edn.gmg.tw/ 梁金盛(2004)。新生兒數量與國民小學教育供需問題研究。人口結構變化對教育發展之影響研討會,1-16,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梁交傑(譯)(2002)。賣命工作的誘惑-新經濟的矛盾與選擇(原作者:Robert B. Reich)。臺北市:先覺出版社。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正料(2007)。全球化與多元民主社會下政府推動行政改革方案之公平衡量研究:以公務人員退休八五制改革方案為例。考銓季刊,50,104-130。 陳利銘、許添明(民92)。我國小班政策之檢討育改進建議。教育政策論壇,6(2),1-20。 陳淑敏、廖遠光、張澄清(2008)。少子化趨勢與教育改革之民意調查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1(3),1-31。 陳宜秀(2009)。宜蘭縣超額教師問題處理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俊龍(2008)。教師評鑑試辦政策下的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秀卿(2010)。危機或轉機?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的影響之研究--以苗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縣。 陳仲毅(2008)。宜蘭縣國民小學超額教師問題處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陳怡婷(2006)。人口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世昌(2006)。從「鐵飯碗」到「沒飯碗」?-談中小學「流浪教師」與「超額教師」之法律問題。律師雜誌,324,51-64。 陳至吉(1996)。國民年金對生育率影響之探討-從「養兒防老」之保險功能談起(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明印(2004)。人口結構變遷對教育資源發展之影響。人口結構變化對教育發展之影響研討會,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陳啟榮(2006)。國小超額教師問題分析。師友月刊,467,25-27。 陳博志(2003)。人口減少及老化之問題與對策。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44,9-10。 陳耀昌(2003年10月)。西方之死。財訊月刊,186,234-237。 陳一姍(2010年4月)。我的大學不見了。天下雜誌,444。取自http://www.cw.com.tw/index.action 陳玉慧(2007年8月23日)。20萬德國爸,請帶薪育兒假。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陳素玲(2008年1月4日)。保母行情 城鄉差距。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陳素玲(2010年9月12日)。臺灣的大學畢業生 起薪26,175元。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陳清秀(2010年11月19日)。量能課稅,稅制革新。中央日報網路報。取自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 許禎元(2005)。中、小學教師超額暨介聘問題探討-兼評「台北縣政府所屬國民中小學超額教師輔導介聘實施要點」。學校行政,38,162-173。 張民杰、林威志(1999)。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評會設置辦法修正芻議。教育研究資訊,7(3),160-173。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作者:Matthew B. Miles. A. Michael Huberman 合著)。臺北市:雙葉書廊。 張雅惠(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因應減班超額教師問題對策及教師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文馨(2008)。教師評鑑試辦政策下的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益勤(2011年4月29日)。北市增一堂英語課 六月聯合甄選近百名師資。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取自http://www.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 張瀞文(2011年3月)。終結霸凌 輔導人力如何整合?親子天下,21。取自http://parenting.cw.com.tw/web/default.do 張漢宜(2010年4月)。日本篇-政府力挺婦女敢請育嬰假。天下雜誌,444。取自http://www.cw.com.tw/index.action 張芳全(2004)。生育率對教育的影響-跨國分析。人口結構變化對教育發展之影響研討會,3-12,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張憲庭(2005)。少子化現象對學校經營管理之衝擊與因應之道。學校行政,36,87-93。 張明慧(2007年5月22日)。後進先出慣例,許多老師批不公平。聯合報,C1版。 張舒涵(2011年4月1日)。教育報告書 學者:執行最重要。臺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 張舒涵(2011年4月5日)。教師:評鑑不客觀 成白色恐怖。臺灣立報。取自 http://www.lihpao.com/ 張錦弘(2006年12月14日)。小班制超額教師依然嚴重,教育部保證不會資遣。聯合報,C8版。 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04)。學齡人口減少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研討會實錄。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專案報告(2004)。近四年來我國中央教育經費之分配與消長報告。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768 教育部(2006a)。精緻國民教育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b)。因應人口結構變遷之教育對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典藏過去,迎向未來-教育部99年「國民中小學整併後校園活 化再利用」成果觀摩會。取自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3705 教育部(2010)。中華民國教育現況簡介。國民教育。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1122 教育部(2010)。中華民國教育現況簡介。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1122 教育部(201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組織及運作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0)。國民教育階段學生人數預測分析報告(98-113學年度)。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169 教育部統計處(2010)。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2010年版)。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 教育部統計處(2011a)。99學年各縣市概況統計。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 教育部統計處(2011b)。政府教育經費占政府歲出比率。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 教育部統計處(2011c)。教師薪資。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0)。98年版中華民國師資統年報。取自http://www.edu.tw/files/bulletin/B0036/98師培年報-20100824.pdf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0年8月25日)。五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99學年度離島及原鄉全體五歲幼兒均受益;100學年度全國將有75%的五歲幼兒受益!!。取自http://www.edu.tw/PDA/index.aspx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1年5月3日)。99年度地方教育事務統合視導報告。取自http://www.edu.tw/PDA/index.aspx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1年6月21日)。教育部部務會報通過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之輔導教師編制。取自http://www.edu.tw/PDA/index.aspx 教育桃源電子報(2008年4月7日)。研商暨說明「桃園縣國民小學學校提報超額教師作業要點」會議。取自http://www.tyt.org.tw/Email/showrd.asp?id=875 許玉君、彭慧明(2010年10月10日)。比誰老得快?台灣勇奪世界冠世界冠軍。聯合報,A4版。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彰化分臺(2010年4月30日)。胡志強市長提高國小教師編制 教師會感謝與肯定。取自http://www.nerch.gov.tw/nerch/ 孫明愷(2006年6月19日)。老婆生產,瑞典強制老公休產假。TVBS。取自http://www.tvbs.com.tw/index/index.html 孫友廉(2009年8月29日)。特教師性侵智障女 被訴。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莊舒仲(2011年4月27日)。屏縣不資遣教師 轉往課後照顧。國語日報,15版。 商永齡(2008)。超額教師處理機制問題之研究。學校行政,58,198-215。 黃惠如(2007年5月)。熟男熟女拼生小孩。康健雜誌,102。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87LVA52WEQFkLCSXESsV/article?mid=115 黃明堂(2010年10月20日)。明年擬裁併小校 國中也納入。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黃月純(2007)。國際上提高生育率政策分析及其對台灣教育發展的啟示。台灣教育,647,22-30。 黃月純(2007)。高齡少子化趨勢與成人教育之政策因應。教育新知,648,27-36。 黃怡雯(2007)。少子化趨勢下學校行銷的運用策略。師情話益,644,17-22。 黃哲彬(2008)。從少子女化趨勢論因應超額教師之啟思。南投文教,27,48-51。 黃以敬(2007年6月2日)。不適任教師 8年來僅鍘288人。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黃樹德(2006年11月25日)。不適任教師處理 應積極明快。中國時報,C2版北縣新聞。 彭富源(2009)。台灣初等教育改革重點與省思。教育資料集刊,41,1-24。 舒緒偉(2002)。台灣地區國小任用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6,29-64。 曾明基(2008)。國民小學超額教師介聘後的適應困擾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曾美惠(2005年6月12日)。教部:3年之內將師資培育人數減半。台灣立報。取自 http://www.lihpao.com/ 曾美惠(2006年2月15日)。整併小校 教育部公布指標。臺灣立報。取自http://www.lihpao.com/ 董奇、申繼亮(2003)。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東華書局。 雷莉、鍾華、楊誠中、羽君(1999)。減班超額教師何去何從?。師說,130,7-16。 楊艾俐(2005年11月)。少子海嘯-娃娃不見了。天下雜誌,334。取自http://www.cw.com.tw/index.action 葉重新(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楊文山(2010年9月4日)。不只是傳家寶-孩子…大家的寶。聯合報,A23版。 楊朝祥(2007)。裁併迷你小校捨本逐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 http://www.npf.org.tw/post/1/1573 楊惠芳(2003年9月14日)。不適任教師最嚴重可予解聘。國語日報。取自http://www.mdnkids.com/ 楊惠芳(2006年12月16日)。教部護童 要體罰教師請假。國語日報。取自http://www.mdnkids.com/ 楊惠芳(2008年8月28日)。縣市裁併校 應獲親師生共識。國語日報。取自http://www.mdnkids.com/ 楊惠芳(2011年4月28日)。中小學教師評鑑 九成民眾贊成。國語日報,2版。 楊惠芳(2011年5月29日)。不減班 不減師 穩定國教品質。國語日報,15版。 楊惠芳(2011年6月5日)。活化再出發 小校生生不息。國語日報,15版。 新北市政府主計處(2011)。新北市各級教育統計概況。取自http://www.bas.ntpc.gov.tw/_file/1528/SG/42613/D.html。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2010年4月16日)。「跳脫框架 注入活水」~為孩子多做一些事。取自 http://www.ntpc.edu.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2010年8月24日)。100學年新北市國小增聘250正式教師。取自http://www.ntpc.edu.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 詹火生、林建成(2011)。生育人數創新低之對策建議。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 http://www.npf.org.tw/post/3/8699 薛曉華(2004)。少子化的教育生態轉變是危機或轉機?兩種價值觀的檢視--兼論因應少子化時代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政策。臺灣教育,630,21-30。 劉克智(1994)。台灣的人口轉變與教育投資。載於梁國樹主編: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紀念華嚴教授專輯。臺北市:時報文化,326-347。 劉建宏(2003)。基本權各論基礎講座(七)-工作權。法學講座,23,1-8。 劉君雅、鄧志松、唐代彪(2009)。臺灣低生育率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39,119-155。 劉家巖(2008)。新竹縣國民小學超額教師介聘處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鄭周拴(2009)。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評鑑資料蒐集方式與評鑑人員意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鄭同僚、詹志禹、黃秉德(2008)。偏遠地區小學再生之研究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 PG9607-0031),未出版。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途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蔡文正(2006)。師資培育過剩與超額教師問題之探討與建議。屏縣教育季刊,28,59-61。 蔡宏進、廖正宏(1993)。人口學。台北市:巨流出版社。 鄧進權、張鈿富(2007)。臺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數與班及規模之預測與因應。教育資料與研究,74,115-131。 鄭旭凱(2008年7月10日)。恐淪超額教師 老師請調減少。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蔡宗勳(2010年6月9日)。縣23校將減班 資淺教師憂心。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賴怡妃(2010)。少子化現象下的特色小學之危機管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賴俊男(2005)。人口老化趨勢與公務人員退休制度因應方案。公務人員月刊,107,18-24。 錢得龍(2006)。菜鳥先出?!-談教師超額與因應。師友月刊,467,28-32。 鍾佩娟(2010)。因應少子化趨勢都會型國民小學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鍾德馨(2007)。少子化趨勢對國民教育師資供需影響與對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鍾俊文(2003)。三大人口問題減緩台灣長期經濟成長。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43,3-12。 鍾俊文(2005a)。人口結構轉變對總體經濟的影響。台灣經濟論衡,3(3),49-77。 鍾俊文(2005b)。從美麗新世界到世界不美麗。台灣經濟論衡,2(6),11-46。 鍾俊文、吳靜雯(2009)。高齡化對總體經濟及金融市場的影響。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77,75-95。 鍾俊文(2010)。台灣高齡少子化的影響與對策。臺北市:台灣經濟新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蕭富元(2010年4月)。願意生 養得起 150萬嬰兒的挑戰。天下雜誌,444。取自http://www.cw.com.tw/index.action 蕭佳純、董旭英、黃宗顯(2009)。少子化現象對國小教育發展之影響及其因應對策。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3(1),25-47。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韻雯(2010)。國民小學超額教師的壓力及因應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謝發達(2004)。人口老化及少子化問題。人口結構變化對教育發展之影響研討會,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藍佩嘉(2010年1月)。不生 不婚 又怎麼樣?天下雜誌,440。取自http://www.cw.com.tw/index.action 顏國樑(2004)。教育法規。高雄:麗文文化。 羅德水(2009)。試評減班超額之法律疑問。環球法學論壇,6,42-46。 羅綸新(2007)。台灣少子化現象對高等教育的衝擊與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4,133-150。 蘇榮長(2007)。國民小學超額教師介聘之調查研究-以宜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蘇龍麒(2011年4月8日)。立院初審 教師評鑑法制化。中央社即時新聞。取自 http://www.cna.com.tw/ 顏若瑾(2010年11月22日)。立委痛批:「生育口號獎百萬,孕婦照顧無人問」。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嚴文廷(2010年5月13日)。北縣英語活化課程 教部未通過。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英文文獻 Caldwell, J. C.(1982). Theory of fertility decline. NY: Academic. Cochrane, S. H. (1983). Effects of education and urbanization on fertility. In R. Bulatao, &R. Lee. (1983). (Eds.). Determinants of fert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vol. 2.pp.587-626.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ourbage, Y. (1999).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ssues of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the Arabworld—Answers and open questions.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Journal of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20 (4), 353-380. Galleti, S. (1999). School size counts. Education Digest, 64(9),15-17. G.regory, T. R. & Nicholas, M. J. (2002). Small school under siege:Evidence of resource inequality in Minnesota public school. Retrieved from http://www.mnsu.edu/ruralmn/pages/Publications/reports/smallschoolsbrief.pdf Harbison, S. F. & Robison, W. C. (2002). Policy implications of next worl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33 (1), 37-48. Kurtz, S. (2005). Demographics and the culture war the implications of populations decline.Policy Review, 29, 27-40.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