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王佩君(2004)。健康家庭的建構─學習型家庭。網路社會學通訊,41。2009 年9月9日,取自mail.nhu.edu.tw/~society/e-j/41/41-24.htm 王亭力(2006)。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之認知行為親子治療團體成效:執行功能 之分析。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美惠(2000)。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家長訓練方案成效研究。高雄師範大 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孔繁鐘、孔繁錦編譯(1996):DSM-Ⅳ:精神病診斷準則手冊。臺北市:合 記。 何采諭(2003)。學齡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之父母訓練團體療效評估─父 母親與老師評量之比較。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 何高志(2004)。國中、小親職教育的推展與策略─從雙薪學習型家庭談起。 菁莪季刊,16(4),18-24。 吳明烈主編(2003)。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臺北:高等教育。 呂嘉華(2005)。以兒童行為檢核表與教師報告表評估學齡前注意力缺陷過動 症兒童之父母管教訓練團體療效。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高雄。 杜娟菁(2002)。學齡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之父母訓練方案成效評估。高 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赤子心(2007,夏季版)。開展ADHD學子優勢,赤心會訊,26,1。 林一鳳(2002)。幼稚園實習教師教學困擾及其因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 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振春(1999)。學習家庭與家庭學習。臺北:師大書苑。 洪珮婷(2001)。過動兒的母親壓力與因應策略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洪儷瑜(1998)。ADHD學生的教育與輔導。臺北:心理。 徐秀宜(1996)。注意力缺陷過動後群兒童親子互動方式之探討。高雄醫學院 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涂信忠(2001)。原住民學習型家庭成功因素之研究─以屏東縣一個排灣族核 心家庭為例。載於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實錄,頁200-230。嘉義: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翁福元(2001)。臺灣學習型家庭政策初評。載於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實 錄,頁4-21。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白皮書。臺北市:教育 部。 許建中、黃惠玲、趙家琛、楊品珍、陳正宗(2005)。學齡前注意力缺陷過動 兒童之父母訓練團體成效研究:執行功能之分析。臨床心理學刊,2(2), 87-105。 陳再興、涂信忠(2004)。學校本位的原住民學習型家庭教育方案─以屏東縣 泰武國小為例。載於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實錄,頁1-19。嘉義:國立嘉 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陳盈如(2004)。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執行功能與認知行為親子治療團體之關聯 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進隆(譯)(1994),Peter M. Senge(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 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臺北:天下文化。(原著第一版出版於 1990) 陳逸群、李鶯喬(2002)。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臨床醫學,49(6),403- 409。 陳麗欣(1999)。「學習型家庭」適用於偏差少年家庭之可行性及其推廣策 略。載於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議實錄,頁157-168。臺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 曾端真(1993)。親職教育模式與方案。臺北:天馬文化。 黃怡瑾(2000)。國小家庭教育生活營:學習型家庭行動研究。載於世紀展望 未來「家庭教育課程與方案推展國際研討會」實錄,頁424-436。嘉義:國 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黃迺毓(1999)。學習型家庭的課題─家庭生活教育的啟示。載於學習型家庭 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議實錄,25-3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 系。 黃惠芳(2008)。國小ADHD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身心障礙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舜琪(2005)。以兒童行為檢核表與教師報告表評估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 之認知行為親子治療團體成效。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高雄。 黃瑋苓(2004)。班級中的寶貝─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屏師特殊教育, 8,10-17。 楊坤堂(1999)。注意力不足過動異常診斷與處遇。臺北:五南。 廖永靜(2001)。學習型家庭的理論基礎。臺灣教育,610,10-19 廖永靜(2000)。親職教育的方案設計:一個團體動力取向。載於世紀展望未 來「家庭教育課程與方案推展國際研討會」實錄,頁10-40。嘉義:國立嘉 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廖永靜、林淑玲(1999)。學習型家庭理論與新課題。載於學習型家庭理論與 實務研討會會議實錄(5-17頁)。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 趙家琛、黃惠玲(譯)(2001),Rusell A. Barkley(著):注意力缺陷 過動症─臨床工作手冊(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a clinical workbook , 2nd ed)。臺北:心理。(原著 第二版出版於1998) 趙家琛、黃惠玲(譯)(2002),Rusell A. Barkley(著):不聽話的孩 子─臨床衡鑑與親職訓練手冊(Defiant children:a clincian's manual for assessment and parent traning, 2nd ed)。臺北: 心理。(原著第二版出版於1997) 劉鎮寧(2001)。學習型家庭方案規畫之內涵分析研究。載於兩岸家庭教育學 術研討會實錄,頁216-262。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劉鎮寧(2000)。學校本位的學習型家庭方案規畫與實踐之研究。載於世紀展 望未來「家庭教育課程與方案推展國際研討會」實錄,頁140-167。嘉義: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蔡漢賢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臺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魏惠娟(1999)。學習型家庭方案─從理論到實踐。臺北:五南。
英文部分 Barkley, R. A., & Murphy, K. R. (2006).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clincal work book (3rd ed.). New York: The Guildford Press. Barkley, R. A., Cuningham, C. E., & Karlsson, J. (1983). The speech of hyperactive children and their mothers: Comparisons with normal and stimulant drug effecs. Jou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6, 105-110. Barkley, R. A. (1990).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New York: The Guildford Press. Barkley, R. A. (2006).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 3rd ed.). New York: The Guildford Press. Conningham, C. E., & Barkley, R. A. (1979). The interactions of hyperactive and normal children with their mother during free play and structured task. Child Development, 50, 217-224. Erhardt, D., & Baker, B. L. (1990). The effects of behavioral parent training on families with young hyperactive children.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21, 121-132. Tripp G., Schaughency, E., Langlands, R., & Mouat K. (2007). Family interactions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DHD.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6, 385-400. Newby, R. F. (1999). Parent training for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ADHD.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0, 252-265. Patterson, G. R. (1985). Critical notice for coercive family proces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6 , 829-833. Pettit, G. S., Bates, J. E., & Dodge, K. A.(1993). Family interaction patterns and children's conduct problems at home and school: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2,403-420. Richman, G. S., Hagopian, L.P., Harrison, K., Birk, D., Ormerod, A., Bowers, P. B., & Mann, L. (1994). Assessing parental response pattern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compliance in children. Child & Family Behavior Therapy, 16, 29-42. Richman, G. S., Harison, K. A., & Summers, J. A. (1995). Assessing and modifying parent responses to their children's noncompliance.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18, 105-116. Zentall, S. S. (1988). Production difeiciencies in elicited language but not in the spontaneous verbalizations of hyperactive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6, 657-673. Zentall, S. S. (1993).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impiocation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Exceptional Children, 60, 143-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