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謝博仰
研究生英文姓名:po-yang Hsieh
中文論文名稱:性別閱讀:慾望在他方
英文論文名稱:Gender reading : Desire is Elsewhere
指導教授姓名:張青峰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0
中文關鍵詞:性別意向性他者潛意識
英文關鍵字:genderintertextualityotherunconsciou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5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繪畫的詮釋與再現作為介入「性別」的研究策略,關注的焦點並非性別的確切定義,而是由繪畫本質的展現尋求更多元的想法與視野,進而理解性別自身之意向性。

本創作理念以超驗法、歷史還原法、內省法,作為具體的創作研究思維。內容包括「他者」、「互文性」、「慾望」之探討,並將其融入創作的方法當中,經由感性直覺結合知覺活動,從而獲得圖像的本質直觀與現象反思,內涵是意象的內在感知與觀者的自由隨想。

研究結果得悉「身體」是與他者對話的身體,慾望始終環繞於主體周圍,最後又回到自身,而「性別」的存在是人潛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交互影響。
Through oil painting technique, this paper intends to present and motivate unlimited thinking and imagination of gender instead of its literal definition which is generally accepted by the public,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further intentionality of gender itself. Transcendental Method, Historical Reduction Method and Introspective Method are the central logic of this creation whose content contains the probe into “other,” “intertextuality” and “desire.” Meanwhile, by the integrat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it is devoted to express essential value and int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is creation which will produce distinguishable response to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the audience.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bodies which own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alogue with other are always surrounded by the desire and the existence of gender reflects the interaction in the unconscious interpersonal.
1. 緒論
1.1. 研究動機…………………………………………………………………6
1.1.1. 由閱讀性別來做為創作詮釋的方法…………………………8
1.1.2. 由互文性作為詮釋文本的基本架構…………………………16
1.1.3. 將慾望作為建構主體的基礎…………………………………19
1.2. 研究目的…………………………………………………………………21
1.2.1. 與文本對話尋求性別內在意涵………………………………21
1.2.2. 發掘當下性別的視野…………………………………………22
1.3 名詞釋義…………………………………………………………………24
1.3.1. 閱讀……………………………………………………………24
1.3.2. 互文性…………………………………………………………24
1.3.3. 性別……………………………………………………………25
1.3.4. 他者……………………………………………………………26
1.3.4. 慾望……………………………………………………………26
1.4. 研究方法…………………………………………………………………28
1.4.1. 超驗法…………………………………………………………28
1.4.2. 歷史還原法……………………………………………………29
1.4.3. 內省法…………………………………………………………30
1.5. 創作架構圖………………………………………………………………33

2. 文獻探討
2.1. 前言………………………………………………………………………34
2.2. 安森.基弗………………………………………………………………35
2.3. 他者的他者………………………………………………………………42
2.4. 性別自述…………………………………………………………………46

3. 創作理念與詮釋
3.1. 前言………………………………………………………………………50
3.2. 作品意義結構圖…………………………………………………………51
3.3. 創作理念相互關係圖……………………………………………………52
3.4. 學理基礎與創作關係表…………………………………………………53

4. 作品解析

4.1. 系列一:神話……………………………………………………………60
4.1.1. 發情的綿羊……………………………………………………60
4.1.2. 愛你如愛我自己………………………………………………64
4.1.3. 競技場…………………………………………………………68
4.1.4. 沈重的愛………………………………………………………71
4.1.5. Sphinx………………………………………………………74
4.2. 系列二:他者……………………………………………………………77
4.2.1. 身體邊界………………………………………………………77
4.2.2. 空無地帶………………………………………………………80
4.2.3. Aim I AM……………………………………………………83
4.3. 系列三:象徵、記號.…………………………………………………87
4.3.1. Gender border……………………………………………87
4.3.2. 提腹……………………………………………………………90
4.3.3. 核.……………………………………………………………93
4.3.4. 混沌……………………………………………………………96
4.4. 系列四:慾望……………………………………………………………99
4.4.1. 喬萬尼的房間…………………………………………………99
4.4.2. 失控的旋轉木馬………………………………………………102
4.4.3. 夏日幻覺………………………………………………………105
4.4.4. piece…………………………………………………………108
4.4.5. 他方、記憶……………………………………………………111

5. 結論
5.1. 性別是神話………………………………………………………………116
5.2. 對話的身體………………………………………………………………117
5.3. 慾望是循環與轉移……………………………………………………117
5.4. 潛意識是主體.........……...…………….…………..……………119

引用文獻…………………………………………………........…..…….……......121
中文部分:

王觀泉(2005)。《你不可不知道的歐洲藝術中的神話與傳說》。台北市:高談文化。ISBN:986-7542-92-4。
白先勇(1999)。《孽子》。台北市:允晨文化。ISBN:978-957-9027-78-6。
白靈 (2006)。《一首詩的誕生》。台北市:九歌。ISBN:957-444-310-8。
何政廣(2002)。《歐美現代美術》,版六。台北市:藝術家。ISBN:957-9500-75-4。
吳汝鈞(2001)。《胡賽爾現象學解析》。台北市:商務。ISBN:957-05-1729-8。
李元貞(2000)。《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台北市:女書文化 。ISBN:957-8233-11-6。
李澤厚(1987)。《美學百題》。台北市:丹青。
姚宏翔、蔡強、王群(2006)。《你不可不知道的200幅名畫中的情慾禁區》。台北市:高談文化。ISBN:986-7101-05-7。
柯志明(2008)。《惡的詮釋學》。台北市:五南。ISBN:957-11-1874-5。
洪漢鼎(2008)。《重新回到現象學的原點》。台北市:世新大學。ISBN:978-957-8462-75-5。
洪漢鼎(2008)。《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台北市:五南。ISBN:978-957-11-5294-3。
馬元龍(2006)。《雅克.拉康:語言維度中的精神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ISBN:7-5060-2578-7。
高宣揚(2004)。《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點》。台北市:五南。ISBN:957-11-3676-X。
高榮禧(2007)。《西方藝術中的女體呈現:傅科的啟迪》。台北市:唐山。ISBN:978-986-7021-83-0。
張小虹(1996)。《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台北縣:聯經。ISBN:957-522-151-6。
陳奇相(2002)。《歐洲後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ISBN:986-7957-38-5。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市:大雁。ISBN:978-986-83313-2-7。
黃心雅(2008)。《從衣櫃的裂縫我聽見:現代西洋同志文學》。台北市:書林。ISBN:978-957-445-260-6。
董啟章(1998)。《雙身》。台北市:聯經。ISBN:957-08-1647-3。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台北市:麥田。ISBN:986-7691-74-1。
趙敦華(2002)。《現代西方哲學新編》。台北市:五南。ISBN:957-11-2845-7。
劉康 ( 2005 )。《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 版二。台北市:麥田出版。ISBN:986-7252-51-9。
潘德榮(2002)。《詮釋學導論》。台北市:五南。ISBN:957-11-1874-5。
蔡源煌(1996)。《當代文學論集》。 台北市:書林。ISBN:957-586-670-3。
魏尚河(2005)。《我的美術史》。台北市:高談文化。ISBN:986-7542-71-1。
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ISBN:957-9272-99-9。
勵忠發(1996)。《記號‧藝術‧情報》。台北市:正中。ISBN:957-09-1044-5。
關永中(2008)。《知識論:近世思潮》。台北市:五南。ISBN:978-957-11-2165-9。
龔卓軍(2006)。《身體部屬: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ISBN:986-7574-84-2。

翻譯書:

王宇根 譯(1996)。《詮釋與過渡詮釋》。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13579108632。Eco, U. et al. (1995).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
王志弘、李根方 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市:巨流。ISBN:957-732-195-X。Brooker, P. (1999). 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王奕婷 譯(2005)。《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版二。台北市:國立編譯館∕巨流。ISBN:957-732-226-3。Moi, T. (2002). Sexual / Texual politics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2nd Edition.
王國強 譯 (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市:群學。ISBN:986-81076-4-4。Rose, G.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何盼盼 譯(2003)。《象徵的名詞》。台北市:知書房。ISBN:957-0492-99-6。Fontana, D. (1993). The Secret Language of Symbols.
吳新發 譯(1993)。《文學理論導讀》,版二。台北市:書林。ISBN:957-586-336-4。Eagleton, T. (1983).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呂建忠 譯(1998)。《反美學:後現代論文集》。台北縣:立緒文化。ISBN:957-8453-43-4。Foster, H. (1983). 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李文俊等 譯(2006)。《變形記:卡夫卡短篇小說選》。台北市:商周出版。ISBN:986-124-511-1。Kafka, F. (2005). Die verwandlung.
李幼蒸 譯(2007)。《寫作的零度》。台北縣:桂冠。ISBN:957-41-0141-X。Barthes, R. (?). Le Degre Zero L'ecriture.
李金梅、林秀娟、賴美忍 譯(1997)。《女話》。台北市:書泉。ISBN:957-648-569-X。
Mills, J. (1989). Woman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patriarchal society.
李奭學 譯(2005)。《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斯蒂娃導讀》,版二。台
北市:書林。ISBN:957-445-084-8。Payne, M. (1993). Reading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o Lacon, Derrida, and Kristeva.
汪耀進、武佩榮 譯(2005)。《戀人絮語》。台北縣:桂冠。ISBN:957-551-226-x。Barthes, R. (1977). Fragments d’un discourse amoureux.
周克希 譯 (2004)。《去斯萬家那邊》。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957-13-4065-0。
Proust, M. (1913). A la recherché du temps perdu I: Du Côté de chez Swann.
林志忠 譯(2005)。《當代文學理論導讀》。台北市:巨流。ISBN:957-732-217-4。Selden, R., Widdowson, P., & Brooker, P. (1997).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林宗德 譯(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縣:韋伯文化。ISBN:986-7830-9809。Smith, P. (2001).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林郁庭 譯(2008)。《性∕別惑亂:性主義與身份顛覆》。台北市:國立編譯館∕桂冠。ISBN:978-957-730-585-5。Butler, J. (1999).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林淑娟 譯 (2006)。《包法利夫人》。台北市:高寶國際。ISBN:978-986-7088-81-9。Flaubert, G. (1856). Madame Bovary.
姚怡平 譯(2009)。《格雷的畫像》。台北縣:立村文化。ISBN:978-986-85492-6-5。
Wilde, O. (1981).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秋瑞鑾 譯(1999)。《身份》。台北市:皇冠。ISBN:957-33-1604-8。Kundera, M.
(1996). L’IDENTITE.
唐薇 譯(2009)。《潮濕地帶》。台北市:圓神。ISBN:978-986-133-302-1。Roche, C. (2008). Feuchtgebiete.
馬漁 譯(2007)。《玫瑰的性別》。台北市:天培文化。ISBN:978-986-7759-50-4。Stace, W. (2005). Misfortune.
尉遲秀 譯(2004)。《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台北市:皇冠。ISBN:978-957-33-2067-8。Kundera, M. (1984). Nesenesitelnálehkost bytí.
尉遲秀 譯(2006)。《生活在他方》。台北市:皇冠。ISBN:978-957-33-2251-1。Kundera, M. (1973). Zivot je jinde.
張方 譯(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縣:駱駝出版。ISBN:957-9549-19-2。Cohan, S., & Shires, L. (1988). 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張琰 譯(2008)。《歐蘭朵》。台北市:游目族出版。ISBN:978-986-190-014-8。Woolf, V. (?). ORLANDO.
許綺玲 譯(2002)。《神話學》。台北市:桂冠。ISBN:957-551-989-2。Barthes, R.
(1997). Mythologies.
陳香君 譯(2000)。《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台北市:
遠流。ISBN:957-32-3978-7。Pollock, G. (1988). Vision and difference:
femininity, feminism, and the histories of art.
陳瑞樺 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ISBN:
986-7574-39-7。Frantz, F. (1952). 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
陳德中 譯(2004)。《希臘神話故事》。台中市:好讀。ISBN:957-455-644-6。Schwab, G. (?). Gods and Heroes of Ancient Greece.
景翔 譯(1994)。《男人的愛人是男人》。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957-13-0950-8。Peck, D. (1993). Martin and John.
項退結 編譯 ( 2004 )。《西洋哲學辭典》,版二。台北市:華香園。ISBN:957-524-090-1。Freiburg, B. (1978). Philosophisches Worterbuch.
黃麗珍 譯(2009)。《性別與性慾特質:關鍵理論與思想巨擘》。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ISBN:978-986-6816-28-4。Beasley, C. (2005). Gender & sexuality: critical theories, critical thinkers.
黃麗絹 譯(2000)。《藝術開講》,版三。台北市:藝術家。ISBN:957-9530-390-4。Atkins, R. (1990). Art speak: a guide to contemporary ideas,movement and buzzwords.
楊松鋒 譯(2003)。《現代藝術的故事》。台北市:聯經。ISBN:957-08-2619-3。Lynton, N. (1980). The Story of Modern Art.
葉偉忠 譯(2009)。《性特質中的女性起源》。台北市:五南。ISBN:978-957-11-5503-6。André, J. (1995). Aux Origines Féminines de la Sexualité.
劉森堯 譯(2002)。《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台北市:桂冠。ISBN: 957-730-379-X。Bathes, R. (1975). Roland Barthes Par Roland Barthes.
蔡佩君、徐明松 譯(1998)。《前衛藝術理論》。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957-13-2712-3。Burger, P. (1979). Theorie der Avantgarde.
蔡淑惠 譯(2008)。《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台北市:國立編譯館∕桂冠。ISBN:978-957-730-583-1。Zizek, S. (1991). Looking Away: An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 through popular cultur.
賴明珠 譯(1996)。《舞.舞.舞》。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 957-13-2197-4。Murakami, H. (1988). DANCE, DANCE, DANCE.
戴行鉞 譯(2004)。《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市:臺灣商務。ISBN: 957-05-0669-5。Berger, J. (1972). Way of Seeing.
羅世宏 等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ISBN: 978-957-11-3732-2。Barker, C. (2000). Cultural studie: Theory and practice.
龔卓軍、王靜慧 譯(2003)。《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文化。ISBN:
957-693-565-2。Bachelard, G. (1957). La poétique de I’espace.

編輯書:
鹿憶鹿、胡衍南、許應華 編著(2008)。《現代文學》。台北縣蘆洲市:空
大。ISBN: 978-957-661-809-3。

期刊:
彭麗君(2005)。〈廣告與近代中國女性消費的再現〉。《媒介擬想:媒介與
性∕別》,期3,69-70。台北市:遠流。ISBN: 957-32-5505-7。

論文:
黃世憲(2004)。《安森.基佛(Anselm Kiefer)藝術中的德國歷史與文化記憶:從1969年至1985年》,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
研究所。
劉佳瑛(2002)。《基佛藝術中的喀巴拉題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美術研究所。

網站:
維基百科(2009)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A9%E8%99%B9%E6%97%97。(2010/1/18瀏覽)

外文部分:

Biro, M.(1998)。Anselm Kiefer and the philosophy of Martin Heidegger.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6.5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6.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