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王觀泉(2005)。《你不可不知道的歐洲藝術中的神話與傳說》。台北市:高談文化。ISBN:986-7542-92-4。 白先勇(1999)。《孽子》。台北市:允晨文化。ISBN:978-957-9027-78-6。 白靈 (2006)。《一首詩的誕生》。台北市:九歌。ISBN:957-444-310-8。 何政廣(2002)。《歐美現代美術》,版六。台北市:藝術家。ISBN:957-9500-75-4。 吳汝鈞(2001)。《胡賽爾現象學解析》。台北市:商務。ISBN:957-05-1729-8。 李元貞(2000)。《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台北市:女書文化 。ISBN:957-8233-11-6。 李澤厚(1987)。《美學百題》。台北市:丹青。 姚宏翔、蔡強、王群(2006)。《你不可不知道的200幅名畫中的情慾禁區》。台北市:高談文化。ISBN:986-7101-05-7。 柯志明(2008)。《惡的詮釋學》。台北市:五南。ISBN:957-11-1874-5。 洪漢鼎(2008)。《重新回到現象學的原點》。台北市:世新大學。ISBN:978-957-8462-75-5。 洪漢鼎(2008)。《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台北市:五南。ISBN:978-957-11-5294-3。 馬元龍(2006)。《雅克.拉康:語言維度中的精神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ISBN:7-5060-2578-7。 高宣揚(2004)。《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點》。台北市:五南。ISBN:957-11-3676-X。 高榮禧(2007)。《西方藝術中的女體呈現:傅科的啟迪》。台北市:唐山。ISBN:978-986-7021-83-0。 張小虹(1996)。《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台北縣:聯經。ISBN:957-522-151-6。 陳奇相(2002)。《歐洲後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ISBN:986-7957-38-5。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市:大雁。ISBN:978-986-83313-2-7。 黃心雅(2008)。《從衣櫃的裂縫我聽見:現代西洋同志文學》。台北市:書林。ISBN:978-957-445-260-6。 董啟章(1998)。《雙身》。台北市:聯經。ISBN:957-08-1647-3。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台北市:麥田。ISBN:986-7691-74-1。 趙敦華(2002)。《現代西方哲學新編》。台北市:五南。ISBN:957-11-2845-7。 劉康 ( 2005 )。《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 版二。台北市:麥田出版。ISBN:986-7252-51-9。 潘德榮(2002)。《詮釋學導論》。台北市:五南。ISBN:957-11-1874-5。 蔡源煌(1996)。《當代文學論集》。 台北市:書林。ISBN:957-586-670-3。 魏尚河(2005)。《我的美術史》。台北市:高談文化。ISBN:986-7542-71-1。 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ISBN:957-9272-99-9。 勵忠發(1996)。《記號‧藝術‧情報》。台北市:正中。ISBN:957-09-1044-5。 關永中(2008)。《知識論:近世思潮》。台北市:五南。ISBN:978-957-11-2165-9。 龔卓軍(2006)。《身體部屬: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ISBN:986-7574-84-2。
翻譯書:
王宇根 譯(1996)。《詮釋與過渡詮釋》。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13579108632。Eco, U. et al. (1995).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 王志弘、李根方 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市:巨流。ISBN:957-732-195-X。Brooker, P. (1999). 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王奕婷 譯(2005)。《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版二。台北市:國立編譯館∕巨流。ISBN:957-732-226-3。Moi, T. (2002). Sexual / Texual politics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2nd Edition. 王國強 譯 (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市:群學。ISBN:986-81076-4-4。Rose, G.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何盼盼 譯(2003)。《象徵的名詞》。台北市:知書房。ISBN:957-0492-99-6。Fontana, D. (1993). The Secret Language of Symbols. 吳新發 譯(1993)。《文學理論導讀》,版二。台北市:書林。ISBN:957-586-336-4。Eagleton, T. (1983).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呂建忠 譯(1998)。《反美學:後現代論文集》。台北縣:立緒文化。ISBN:957-8453-43-4。Foster, H. (1983). 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李文俊等 譯(2006)。《變形記:卡夫卡短篇小說選》。台北市:商周出版。ISBN:986-124-511-1。Kafka, F. (2005). Die verwandlung. 李幼蒸 譯(2007)。《寫作的零度》。台北縣:桂冠。ISBN:957-41-0141-X。Barthes, R. (?). Le Degre Zero L'ecriture. 李金梅、林秀娟、賴美忍 譯(1997)。《女話》。台北市:書泉。ISBN:957-648-569-X。 Mills, J. (1989). Woman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patriarchal society. 李奭學 譯(2005)。《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斯蒂娃導讀》,版二。台 北市:書林。ISBN:957-445-084-8。Payne, M. (1993). Reading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o Lacon, Derrida, and Kristeva. 汪耀進、武佩榮 譯(2005)。《戀人絮語》。台北縣:桂冠。ISBN:957-551-226-x。Barthes, R. (1977). Fragments d’un discourse amoureux. 周克希 譯 (2004)。《去斯萬家那邊》。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957-13-4065-0。 Proust, M. (1913). A la recherché du temps perdu I: Du Côté de chez Swann. 林志忠 譯(2005)。《當代文學理論導讀》。台北市:巨流。ISBN:957-732-217-4。Selden, R., Widdowson, P., & Brooker, P. (1997).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林宗德 譯(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縣:韋伯文化。ISBN:986-7830-9809。Smith, P. (2001).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林郁庭 譯(2008)。《性∕別惑亂:性主義與身份顛覆》。台北市:國立編譯館∕桂冠。ISBN:978-957-730-585-5。Butler, J. (1999).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林淑娟 譯 (2006)。《包法利夫人》。台北市:高寶國際。ISBN:978-986-7088-81-9。Flaubert, G. (1856). Madame Bovary. 姚怡平 譯(2009)。《格雷的畫像》。台北縣:立村文化。ISBN:978-986-85492-6-5。 Wilde, O. (1981).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秋瑞鑾 譯(1999)。《身份》。台北市:皇冠。ISBN:957-33-1604-8。Kundera, M. (1996). L’IDENTITE. 唐薇 譯(2009)。《潮濕地帶》。台北市:圓神。ISBN:978-986-133-302-1。Roche, C. (2008). Feuchtgebiete. 馬漁 譯(2007)。《玫瑰的性別》。台北市:天培文化。ISBN:978-986-7759-50-4。Stace, W. (2005). Misfortune. 尉遲秀 譯(2004)。《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台北市:皇冠。ISBN:978-957-33-2067-8。Kundera, M. (1984). Nesenesitelnálehkost bytí. 尉遲秀 譯(2006)。《生活在他方》。台北市:皇冠。ISBN:978-957-33-2251-1。Kundera, M. (1973). Zivot je jinde. 張方 譯(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縣:駱駝出版。ISBN:957-9549-19-2。Cohan, S., & Shires, L. (1988). 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 張琰 譯(2008)。《歐蘭朵》。台北市:游目族出版。ISBN:978-986-190-014-8。Woolf, V. (?). ORLANDO. 許綺玲 譯(2002)。《神話學》。台北市:桂冠。ISBN:957-551-989-2。Barthes, R. (1997). Mythologies. 陳香君 譯(2000)。《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台北市: 遠流。ISBN:957-32-3978-7。Pollock, G. (1988). Vision and difference: femininity, feminism, and the histories of art. 陳瑞樺 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ISBN: 986-7574-39-7。Frantz, F. (1952). 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 陳德中 譯(2004)。《希臘神話故事》。台中市:好讀。ISBN:957-455-644-6。Schwab, G. (?). Gods and Heroes of Ancient Greece. 景翔 譯(1994)。《男人的愛人是男人》。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957-13-0950-8。Peck, D. (1993). Martin and John. 項退結 編譯 ( 2004 )。《西洋哲學辭典》,版二。台北市:華香園。ISBN:957-524-090-1。Freiburg, B. (1978). Philosophisches Worterbuch. 黃麗珍 譯(2009)。《性別與性慾特質:關鍵理論與思想巨擘》。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ISBN:978-986-6816-28-4。Beasley, C. (2005). Gender & sexuality: critical theories, critical thinkers. 黃麗絹 譯(2000)。《藝術開講》,版三。台北市:藝術家。ISBN:957-9530-390-4。Atkins, R. (1990). Art speak: a guide to contemporary ideas,movement and buzzwords. 楊松鋒 譯(2003)。《現代藝術的故事》。台北市:聯經。ISBN:957-08-2619-3。Lynton, N. (1980). The Story of Modern Art. 葉偉忠 譯(2009)。《性特質中的女性起源》。台北市:五南。ISBN:978-957-11-5503-6。André, J. (1995). Aux Origines Féminines de la Sexualité. 劉森堯 譯(2002)。《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台北市:桂冠。ISBN: 957-730-379-X。Bathes, R. (1975). Roland Barthes Par Roland Barthes. 蔡佩君、徐明松 譯(1998)。《前衛藝術理論》。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957-13-2712-3。Burger, P. (1979). Theorie der Avantgarde. 蔡淑惠 譯(2008)。《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台北市:國立編譯館∕桂冠。ISBN:978-957-730-583-1。Zizek, S. (1991). Looking Away: An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 through popular cultur. 賴明珠 譯(1996)。《舞.舞.舞》。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 957-13-2197-4。Murakami, H. (1988). DANCE, DANCE, DANCE. 戴行鉞 譯(2004)。《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市:臺灣商務。ISBN: 957-05-0669-5。Berger, J. (1972). Way of Seeing. 羅世宏 等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ISBN: 978-957-11-3732-2。Barker, C. (2000). Cultural studie: Theory and practice. 龔卓軍、王靜慧 譯(2003)。《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文化。ISBN: 957-693-565-2。Bachelard, G. (1957). La poétique de I’espace.
編輯書: 鹿憶鹿、胡衍南、許應華 編著(2008)。《現代文學》。台北縣蘆洲市:空 大。ISBN: 978-957-661-809-3。
期刊: 彭麗君(2005)。〈廣告與近代中國女性消費的再現〉。《媒介擬想:媒介與 性∕別》,期3,69-70。台北市:遠流。ISBN: 957-32-5505-7。
論文: 黃世憲(2004)。《安森.基佛(Anselm Kiefer)藝術中的德國歷史與文化記憶:從1969年至1985年》,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 研究所。 劉佳瑛(2002)。《基佛藝術中的喀巴拉題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美術研究所。
網站: 維基百科(2009)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A9%E8%99%B9%E6%97%97。(2010/1/18瀏覽)
外文部分:
Biro, M.(1998)。Anselm Kiefer and the philosophy of Martin Heidegger.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