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馮如馚
研究生英文姓名:Fong,Ru-Fen
中文論文名稱: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平衡計分卡觀點
英文論文名稱:The Construction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Campus Found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 Balanced Scorecard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姓名:劉春榮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3
中文關鍵詞:大學校務基金平衡計分卡模糊德懷術
英文關鍵字:Campus Found of UniversitiesBalanced ScorecardFuzzy Delphi Method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透過對國立大學校務基金之分析,結合平衡計分卡的觀點,建立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指標。研究採取內容分析與模糊德懷術進行探究,在指標發展上,透過國立大學校務基金與模糊德懷術理論及相關研究之分析,先初步建構「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指標問卷」,並經過8位專家之意見,進行指標之篩選與文字敘述之修正,再邀請17位專家學者組成模糊德懷術專家小組,進行指標選取與賦予權重,以建構完成「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指標」。
根據上述方法,本研究獲得之主要結論如下:
一、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指標內涵,包含學習與成長、財務、
內部流程及顧客四個構面,46項指標。
二、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四個構面相對權重的順序,由高至
低依序為:學習與成長(26.11%)、財務(25.75%)、內部流
程(25.24%)及顧客(22. 90%)構面。
三、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指標四個構面下,指標項目權重分
配最優勢者,分別為學習與成長構面下的「校務行政系統資訊
化」;財務構面下的「學校校務基金預算編製與執行作業程序」;
內部流程構面下的「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運作成效」;以及顧
客構面下的「學術聲譽」。其中,「學術聲譽」在全體指標排序
為第一。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俾供教育主管機關、國立大學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campus found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apply balanced scorecard to establis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campus found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Content analysis and Fuzzy Delphi method were adopted. Through analysis of campus found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Fuzzy Delphi theories, and related studies, a “questionnaire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campus found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was developed. The collected criteria were screened and modified based on opinions of eight experts. Later, a Delphi expert panel consisting of 17 experts was formed to select criteria and weight each of them. Finall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campus found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were established.
Findings obtained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method were as follows:
1.There were 46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campus found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These criteria covered four perspectives, including learning and growth, financial, internal process, and customer.
2.These four perspectives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could be ordered by relative weight from high to low as follows: learning and growth (26.11%), financial (25.75%), internal process (25.24%), and customer (22.90%).
3.The most weighted criterion in each perspective was as follows: “building an e-system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in the learning and growth perspective; “planning of budgets for school funds and execution procedure” in the financial perspective; “effectiveness of the school funds management commission” in the internal process perspective; and “school reputation” in the customer perspective. Among all the criteria, “school reputation” ranked firs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indings,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as a reference for administrations of education, 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目次……………………………………………………………………i
表次……………………………………………………………………iii
圖次……………………………………………………………………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國立大學校務基金制度之發展……………………………13
第二節 國立大學校務基金制度內涵與特色………………………28
第三節 績效評估指標之概念與內涵………………………………51
第四節 平衡計分卡概念與架構……………………………………63
第五節 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指標之初步建構……………7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117
第一節 研究架構……………………………………………………117
第二節 研究對象……………………………………………………118
第三節 研究工具……………………………………………………121
第四節 實施程序……………………………………………………132
第五節 資料處理……………………………………………………1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139
第一節 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指標篩選結果與分析………139
第二節 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構面與指標權重分析………146
第三節 綜合討論……………………………………………………1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1
第一節 結論…………………………………………………………162
第二節 建議…………………………………………………………167
參考文獻………………………………………………………………175
壹、中文部分…………………………………………………………175
貳、英文部分…………………………………………………………185
附錄……………………………………………………………………189
附錄一 指導教授推薦函 ……………………………………………189
附錄二 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指標建構調查問卷(專家審題)
………………………………………………………………190
附錄三 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指標建構調查問卷 …………198
一、中文部分
丁文玲(2000)。我國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之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大學校務評鑑規劃與實施計畫:評鑑手冊(2004)。臺北市:臺灣評鑑協會。2009年1月3日取自:http://www.kmu.edu.tw/~devel/school-devel/university/University/1028ebook.doc
尹萍(譯)(1990)。2000年大趨勢(2000)。臺北市:天下文化。
(John Naisbitt & Patrica Aburdene,1990)。
王志華(2005)。歷史建築再利用方案優先順序評比之研究-以台中放送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王秀英(2001)。從教育成本理論探討國立大學資源分配與財務指標建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保進(1993)。高等教育表現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保進(2005)。英國1996年及2001年高等教育研究品質評鑑(RAE) 之比較分析及對我國研究型大學定位之啟示(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3-2413-H-133-004)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棣、楊淑蘭(2007)。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實施成效及相關財務問題之探討。主計月刊,614,44-50。
行政院新聞局(無日期)。各級政府歲出淨額結構比率。2008年12月5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19887&ctNode=2843

丘宏昌(1997)。員工績效評估理論及其實務作法之探討。企銀季刊,21(2), 110-115。
行政院主計處(2000)。中華民國社會指標統計。臺北市:編者。
吳安妮(1997)。績效評估新趨勢。會計研究月刊,133,11-16。
吳泰平(2005)。公務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之執行評估-以澎湖縣政府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澎湖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瑞虹(1995)。非營利組織之績效評估-以各國立大學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呂美霓(2003)。大學競爭力指標之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宋棋超、楊桂杰(1995)。國立大學校院校物基金設置條例草案之評估。立法院院聞,23:6,34-46。
李志華(1982)。臺灣企業績效評估方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俊緯(2001)。以平衡計分卡衡量台灣港埠之經營績效。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琪明、簡茂發(2001)。當代教育指標。臺北市:學富。
李宜芳(2000)。教育部補助與公、私立大學辦學績效之評估。國立臺北大學財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建華、方文寶(1996)。企業績效評估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超越。
李書行(1995)。務實創新的策略性績效評估。會計研究月刊,113,15-23。
杜志勇(2005)。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對私立大學校院行政人員績效評估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沈君山(1995)。大學之運作。教改通訊,15,16-19。
沈君山(1996)。高等教育組初步改革建議。教改通訊,6,47-52。
周玉婷(2001)。平衡計分卡之規劃與設計-以國內某報社為例。中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周建新、郭艾艾、陳振遠(2000)。校務基金績效考核指標與制度之建立。高雄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成群豪(2002)。我國大學財務經營機制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朱道凱(譯)(2008)。平衡計分卡。臺北市:臉譜文化出版。(Robert S.Kaplan&David P. Norton,1996)。
於嘉玲(2000)。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公務機關績效評估制度-以僑務委員會為例。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林天祐、劉春榮、陳明終、鄭玉卿、張德銳、陳怡文、邱玉婷、程瑋昱、葉芷嫻、羅銀慧、戴佑全(2000)。台灣教育探源。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林佑倫(2003)。我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營運績效之評估分析。世新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秋萍(1999)。大學校長遴選產生對大學經營績效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清華(2006),平衡計分卡構面應用在國立大學校務經營管理績效之研究-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瑞青(1996)。大學院校預算制度變革與組織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慰慈(2003)。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金耀基(2003)。大學之理念。臺北市:時報文化。
胡益芬(2000)。校務基金經營管理之探討─以清華大學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胡瑞華(2002)。應用平衡計分卡建構國立大學績效管理系統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梁忠銘(2008年12月)。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的未來展望。楊弘敦(主
持人),高等教育系列11: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的管理與應用。公共政策論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
侯永琪(2008)。全球與各國大學排名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侯俊彥(2003)。非營利組織中領導風格、內部行銷與組織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以臺南縣社區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姜昭光、陳國嘉、陳家祥(2005)。運用平衡計分卡建構金融業經營績效指標之研究。育達學院學報,9,43-61。
施正文(2004)。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績效衡量制度-以高雄地區大專院校學務處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施宜成(2007)。考量減災觀點之都市更新地區劃定評估指標-以台北市萬華區為例。銘傳大學建築與都市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能傑(1997)。輔導私立大專校院健全發展計畫之評估。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施學誠(2005)。以平衡計分卡評估私立大學經營績效之個案研究-以大葉大學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國洲(2002)。不同類型利潤中心績效指標之比較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范東生(2001)。我國公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財務執行績效之分析與評估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韋端(1996)。教育資源的現況與檢討。教改通訊,16,11-13。
姬維娜(2004)。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運用績效評估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志麟(2004)。教育政策與評鑑研究-追求卓越。臺北市:學富。
孫嘉鴻(2001)。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運作評估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顯鋒(1999)。校務基金制度實施後國立大學校院運動場館經營管理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馬信行(1997)。大學教育評鑑指標適切性之評析。載於陳漢強(主編),大學評鑑(101-159頁)。臺北市:五南。
馬信行(1998)。大學教育質量評估之工具及其所面臨之難題。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7,159-184。
高子梅(譯)(2005),總體績效計分卡(Total Performance Scorecard)著,臺北市:臉譜文化出版。(Hubert K. Rampersad ,2005)。
高明裕(2004)。國立大學預算制度變革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翠霜(2000)。走向創新時代的組織績效評估。績效評估。臺北市:天下。
張志賓(2003)。非營利組織募款策略之研究-以高等教育機構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家宜(2000)。大學學生滿意度之實證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1,27-54。
張明輝(2004)。平衡計分卡制度在學校績效管理之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4,19-25。
張美蓮(1996)。我國大學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1998)。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會計制度宣傳手冊問答彙編。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會計制度之一致規定。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問答彙編。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無日期)。九十七學年度大專校院校數統計。2008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
教育部高教司(2007)。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現況。臺北市:作者。
莊謙本(1999)。教育評鑑指標的建構。技術及職業教育,52,7-9。
許士軍(1999)。不可忽略的非營利組織。臺北市:天下遠見。
許士軍(2000)。走向創新時代的組織績效評估。臺北市:天下文化。
許嘉琳(2000)。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預算及績效考核制度之探討。主計月報,546,64-70。
郭艾艾、陳振遠(1998)。健全大學校務基金,改進高等教育。自由中國之工業,88(6)1-19。
郭昭佑(1999)。高等教育辦學取向政策之探究--集群分析在大學表現指標之應用。教育政策論壇,2(2),67-85。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郭昱瑩(2004)。政府機關績效評估探討。載於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編),政府績效評估(170-171頁)。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郭振雄(2000)。多重生產程序之績效評估:我國大學校院效率衡量。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正芳(2004)。運用平衡計分卡建構學校績效評量指標。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昭宏(2001)。亞太港埠競爭力與核心能力指標之研究。運輸學刊,13(1),1-25。
陳國嘉(2001)。績效管理:全面提升利潤的評估制度。臺北市:書泉。
陳德華(2005)。國立大學實施校務基金的成效與展望。主計月刊,
597,40-47。
陳順興(2006)。高等教育關鍵績效指標之建構與實施程度之分析。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麗珠(2001a)。國立大學校務基金政策實施成效之檢討。教育政策論壇,4,118-165。
陳麗珠(2001b)。我國高等教育財政改革之趨勢與展望,高雄師大學報,12,51-69。
辜敏郎(2008)。國民小學學校自我評鑑之後設評鑑指標建構研究-以ESSE觀點為基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彭火樹、馬秀如(2000)。國立學校務基金運作之效率及效果評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曾麗蓉(2002)。校務基金績效之評估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湯堯(1997)。教育市場導向探討與省思-市場模型建立與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3),74-85。
湯堯(2000)。學校經營管理策略:大學經費分配、募款與行銷。臺北市:五南。
黃佩玉(2006)。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實施績效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政傑(1990)。我國大學院校的經營管理與運作。載於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與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臺北:師大書苑。
黃郁芬(2004)。運用平衡計分卡建構學校績效評量指標。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淑蓉(2004)。國民中學建立平衡計分卡之個案研究。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黃碧端(2000)。合理的控制就是監督。二十一世紀私立大學的挑戰與展望-中日韓三國私立學校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楊長林、黃靜蓮(2001)。應用平衡計分卡於系所整體績效衡量。管理會計,57,1-31。
楊思偉(2000)。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模式初探。教育研究資訊,8(4),17-32。
楊國賜(1998)。高等教育改革與國家發展。教育資料集刊-教育改革專輯,23,149-169,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楊國賜(2002)。新世紀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前瞻。載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臺北市:學富。
楊德川(1999)。如何提升國立大學校校務基金之管理效能,主計月報,525,47-53。
楊瑩(1998)。高等教育。教育資料集刊-教育改革專輯,23,125-147,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楊馥菁(2006)。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經費籌措與管控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芷嫻、羅銀慧、戴佑全(2000)。台灣教育探源。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董保城(1997)。教育法與學術自由。臺北市:五南。
董保城(2000)。我國大學現今運作困境與未來公法人化之整備。教育研究資訊,8(4),33-50。
廖冠力(2001)。以平衡計分卡來探討績效衡量指標-以國立成功大學學生事務處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鄒瓊貞(2005)。大學校務基金績效評估之探討-以某國立大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漢康科技(2003)。運用商業智慧導入平衡計分卡建立企業績效管理系統。2008年10月25日,取自: http://bi.fast.com.tw/News/2003CPM01F.htm
臺灣評鑑協會(2008)。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訪視資訊網。2008年11月30日,取自: http://nuf.twaea.org.tw/news_display.php?AutoNo=90
蓋浙生(1985)。教育經濟學。臺北市:三民。
蓋浙生(1999)。教育財政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蓋浙生(2008年12月)。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的未來展望。楊弘敦(主持人),高等教育系列11: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的管理與應用。公共政策論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
劉三錡(1996)。教育財務制度之檢討與調整。教育資料與研究,9,30-35。
劉明盛(2006)。應用平衡計分卡之觀點探討學校績效衡量評估指標-以台灣南部某技術學院進修部為例,品質月刊,6(42),84-90。
潘文章(1985)。行為管理─觀念、行為、績效。臺北市:三民。
蔡秀玲(2007)。新經濟時代高等教育商業化之探究-以美國的研究型大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宗益(1997)。利用資訊技術增進校務基金之管理稽核。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博賢(2008年12月)。國立大學校務基金運作現況之探討。鄭丁旺(主持人),高等教育系列11:國立大學校務基金的管理與應用。公共政策論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
蔡宜美(2007)。平衡計分卡指標建立之個案研究-以某私立技術學院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鄭友超(1993)。學校效能理論及相關研究之探討。職業教育學院學報,2,119-148。
鄭淑芳(1998)。國立大學相對效率之研究-使用資料包絡分析法。國立臺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滄濱(2001)。軟體組織提昇人員能力之成熟度模糊評估模式。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鄧陽僖(1996)。設置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之探討。立法院院聞,24(2),79-88。
賴仁基(1997)。我國公私立綜合大學效率之衡量-資料包絡分析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玉燕(1996)。我國國立大學預算新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麗香(2003)。平衡計分卡之規劃與設計-以某私立技術為例。中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戴曉霞(1999)。市場導向及其對高等教育之影響。教育研究集刊,42,233-254。
戴曉霞(2000a)。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臺北市:揚智。
戴曉霞(2000b)。高等教育市場化趨勢比較研究。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223-239。高雄市:麗文。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301-328。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景吉(2005)。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建立職業學校績管理系統之研究。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魏駿吉(2002)。財務自主性對學校經營效率影響之研究-以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為例。私立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嚴立雯(2001)。私立大學財務運作績效評估之研究。私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英文部分
Beamon,B.M.(1999).Measur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19(3),275-292.
Gronroos,C.(1983).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Boston Marketing,9,115-128.
Johnstone,J.N.(1981).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 Paris:UNESCO.
Kaplan,R.S.& Norton,D.P(1996).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Boston MA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err,C.(2001).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5th ed).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assiter,C.J.(2002).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relating to state standards for accrediting schools(Virginia).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OECD.(1992).The OEC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ors. Paris: Author.
OECD.(2008).Trends shaping education:2008 edition. Paris:Author.
Parasuraman,A.,Zeithaml,V.&Berry,L.(1994).Alternative scale for 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based on psychometric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Journal of Retailing,70,201-230.
Poeske,L.D.(2002). A comparison of the accreditation models used by the middle states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 as perceived by secondary school administrator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emple University,Philadelphia.
Reza,K.,&Vassilis,S.M.(1988).Delphi hierarchy process(DHP):A methodology for priority setting derived from the Delphi method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37,347-354.
Smith,S.G.(1988).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nonprofits-a tested method for judging your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Nonprofit World,6(1),24-26.
Storey,A.(2002).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schools: Could the balanced scorecard help.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22(3),321-338
Spee,A.&Bormans,R.(1992).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4(2),139-155
Tesoro,F.&Tootson,J.(2000).Implementing glob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A cookbook approa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Whittington,G.(1994).On the allocation Resources Within Universities.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 Management,10(4),301-321
UNESCO(1998).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Vision and action. Retrieved November 20,2008,from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educprog/wche/principal/ket-e.html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