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馨(2005)。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對霸凌行為的壓力知覺及其因應策略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昱婷(2009)。國小學童霸凌行為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怡婷(2010)。少年之父母教養態度、家庭互動與其心理健康關係研究—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個案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齡竟、陳毓文(2010)。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青少年憂鬱情緒:檢視同儕、專業與家外成人支持的緩衝作用。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65-97。 王俞文(2010)。國小校園安全氣氛、社會支持與高年級學生霸凌受害經驗之相關研究。南臺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王志剛(2012)。校園性霸凌受凌學生之經驗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古乃先(2008)。從個人、家庭與學校面向探討國中生的霸凌行為。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朱崇信(2005)。青少年憂鬱情緒之相關因素探究:家庭經濟壓力與社會支持。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娟慧(2000)。青少年自尊、社會支持與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介志、黃惠貞(2001)。青少年社會支持之問題分析--從社會計量之觀點探討。中等教育,52(5),150-160. 李欣瑩(2001)。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立國中生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新民(2004)。幼兒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6,47-68。 李新民、陳密桃(2006)。實用智能、緣分信念與心理健康、工作表現之相關:以幼兒教師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8(2),183-202。 李新民、陳密桃、謝青曇(2007)。職場幽默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以幼兒教師為例。教育心理學報,38(4),375-396。 李淑真譯(2007)。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冊。臺北:五南。 李美遠(2009)。成人心理健康量表之編製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沈淑鈴(2009)。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親子依附、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對受霸凌行為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臺北市。 呂紀韋(2008)。青少年心理健康篩選量表之編製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社會中心(2010年12月20日)。再傳霸凌!國二女生被剝光衣服、捏胸、賞耳光……還PO網。今日新聞網。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0/12/20/ 138-2674831.htm 汪慧君(2008)。臺北縣某高中學生知覺生活壓力、自尊、社會支持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臺北市。 杜容瑩(2008)。臺北市國中學生學業無動機、社會支持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論文,臺北市。 邱瓊慧(1988)。對國中生休閒活動應有的認識。諮商與輔導,30,21-24。 邱珮怡(2000)。國中轉學生社會支持、制握信念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邱珍琬(2002)。國小校園欺凌行為實際─學生觀點。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11,219-250。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臺北市:五南。 吳月霞(2005)。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6)。校園霸凌。教育研究,130,143。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2009年11月21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 林彥妤、郭利百加、段亞新(譯)(1991)。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原作者:Derlega, V. J., & Janda, L. H.)。臺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6) 林寶珍(2001)。國中生災後壓力、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心理健康之研究-以南投災區國中生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怡君(2005)。國中生多元智能、社會支持與自我價值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林美珍(2008)。國中生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青秀(2009)。青少年失落經驗、社會支持與自我傷害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項爵(2009)。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探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屈寧英(2004)。高中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行為模式與幸福感相關性研究─以臺北市立某女子高級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周淑如(2007)。家庭暴力經驗、社會支持與國中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臺南市。 姜逸群、胡益進、唐貺怡、黃春太、黃雅文(2008)。臺灣地區國中一年級學生的社會資本與心理健康之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8,47-64。 柯永河(1980)。心理衛生學。臺北:大洋。 柯永河(1993)。心理治療與衛生—我在晤談椅上四十年。臺北:張老師。 施雅薇(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負向情緒調適、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之關聯。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洪福源(2001)。國中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胡瑋潔(2005)。國中學生社會技巧、欺凌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徐美玲(2007)。青少年早期社會關係與其心理健康、偏差行爲、快樂感相關性之探討。新臺北護理期刊, 9(2),23-34。 唐全騰(2008)。國中生生活壓力、壓力因應及憂鬱情緒—以新竹縣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玉蓮(2008)。工作壓力對身心健康與工作滿足之影響-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數。私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陳妍伶(2010)。從正向心理學看國三學生的情緒智力、社會支持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國中為例。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桃園。 陳思穎(2010年12月21日)。羅淑蕾爆:八德國中師遭霸凌,生帶西瓜刀嗆「我竹聯的」。今日新聞網。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0/12/21/11490- 2675266.htm 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51(2),121-146。 黃堅厚(1990)。青年的心理健康。臺北:心理。 黃禎貞(2007)。臺灣與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泛文化比較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新北市。 黃秀瑩(2007)。青少年社會支持、自尊與社交焦慮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黃俊傑(2008)。積極正向的力量-談正向心理學在教育上的啟示。師說,203,14-18。 黃錦凉(200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及身心健康之關聯性研究。私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黃嘉惠(2009)。嘉義市國中生知覺父母管教方式及其焦慮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許文宗(2010)。國中學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育聞(2009)。校園霸凌造成國中生被害者負面行為之調查研究: 以臺北縣某國中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葉在庭(2001)。青少年情緒調適、焦慮、社會支持及生活事件與自殺意念的關係。中華輔導學報,10,151-178。 傅瓊儀(2001)。以結構方程模式探討制握信念及社會支持在國中生壓力知覺的作用。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曾柔鳴(2009)。心理健康量表測量模式之後設分析研究。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童心怡(2010)。國中學生情緒智力、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六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賀欣音(2010)。學生知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 ~以臺南市國中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論文,臺南市。 鄔佩麗、洪儷瑜(1996)。校園暴力行為之預防、診斷與處理策略模式研究。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楊正誠(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楊種發(2010)。社會支持、流暢體驗與幸福感間之探討-以2009年全國柔道錦標賽高中職選手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論文,臺中市。 趙文德(2005)。父母教養類型的一致性與國中生心理健康的關連性分析:以憂鬱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論文,臺北市。 熊英君(2007)。國中生之內外控、社會支持、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以板橋市國中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桃園。 鄧煌發(2007)。校園安全防護措施之探討-校園槍擊、校園霸凌等暴行事件之防護。中等教育,58,8-29。 潘玲菁(2008)。青少年學生所知覺媒體自殺報導對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的相關因素探討-以某個藝人自殺事件為例。教育心理學報,39(3),355-376。 蔡嘉慧(1998)。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蔡孟如(2009)。國中生個人特質、安全感感受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世閔(2007)。學校行政: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教育研究,158,144-149。 劉漢政(2010)。國中學生社會支持、憂鬱傾向與網路成癮之分析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賴倩瑜、陳瑞蘭、林惠琦、吳佳珍、沈麗惠(2000)。心理衛生。臺北:揚智。 賴樂山(2004)。華人人格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賴美蒨(2009)。大學生背景變項、人際親密、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差異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論文,臺北市。 魏麗敏、黃德祥(2002)。國中學校氣氛與校園欺凌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90-2413-H- 142- 002),未出版。 韓德彥(2001)。華人文化下污名感受、生病行為與情緒對身體化傾向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鍾秀華(1997)。桃園地區國中生之心理健康研究:親子關係、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之影響。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 顏正芳(2010)。兒童青少年校園霸凌經驗和心理健康之關聯性。臺灣精神醫學,24(1),3-13。
貳、英文文獻部分 Boulton, M. J., & Underwood, K. (1993). Bully/Victim problems among middle schools children. European Education, 25, 18-37.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5), 300-314. Cohen, S., & Wills, T. 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7. Cohen, S., Underwood. L. G., & Gottlieb, B. H. (Eds.). (2000). Social support measurement and intervention:A guide for health and social scientist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larossi, L. G.,Eccles, J. S.(2003).Differential effects of support providers on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Social Work Research,27(1),19-30. Cornwell, B. (2003).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social support: Decay, growth, and staticity, and their effects on adolescent depression. Social Forces, 81(3), 955-78 Diener, E., & Seligman, M. (2002). Very happy peopl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 81-84. Demaray, M., & Malecki, C. (2003). Perceptions of the Frequency and Importance of Social Support by Students Classified as Victims, Bullies, and Bully/Victims in an Urban Middle School. The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2(3), 471-489. Davidson, L. M., & Demaray, M. (2007).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Between Victimization and Internalizing-Externalizing Distress From Bullying. The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6(3), 383-405. Estevez, E., Murgui, S., & Musitu, G. (2009).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Bullies and Victims of School Viol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24(4), 473-483. Goldberg, D. P., & Blackwell, B. (1970). Psychiatric illness in general practice: A detailed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case identification.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 439-443. Gottlieb, B. H. (1983). Social support strategies: Guidelines for mental health practice. Beverly Hills, CA: Sage.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Holt, M. K., & Espelage, D. L. (2005).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between Dati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and Depression/Anxiety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nd Caucasian Adolescent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4(3), 309-328. Holt, M. K., & Espelage, D. L. (2007).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mong Bullies, Victims, and Bully-Victim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6(8), 984-994. Houbre, B., Tarquinio, C., Thuillier, I., & Hergott, E. (2006). Bullying among students and its consequences on health.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 21(2), 183-208. Liang, H., Flisher, A. J., & Lombard, C. J.(2007). Bullying, Violence, and Risk Behavior in South African School Students. Child Abuse & Neglec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31(2), 161-171. Marsh, L., McGee, R., Nada-Raja, S., & Williams, S. (2010). Brief report: Text bullying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 among New Zeal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3(1), 237-240. Menesini, E., Modena, M., & Tani, F. (2009).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adolescence: Concurrent and stable role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symptom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70(2), 115–133. Nansel, T. R., Overpeck, M., Pilla, R. S., Ruan, W. J., Simons-Morton, B., & Scheidt, P. (2001). 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us youth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JAM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85(16), 2094-2100. Newman, M. L., Holden, G. W., & Delville, Y. Y. (2005). Isolation and the Stress of Being Bullied.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8(3), 343-357. Olweus, D. (1993). Billies on the playground: The role of victimization. In C. H. Hart (Eds. ), Children on playgrounds: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applications, 85-128.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erry, D. G., Kusel, S. J., & Perry, L. C. (1988). Victims of peer aggress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 807-814. Rigby, K. (2000). Effects of peer victimization in schools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on adolescent well-be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3, 57–68. Raskauskas, J., & Stoltz, A. D. (2007). Involvement in traditional and electronic bullying among adolesc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 564–575. Salmon, G., James, A., & Smith, D. (1998). Bullying in schools: Self reported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lf esteem in 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17(7163), 924. Storch, E. A., & Masia-Warner, C. (2004). The Relationship of Peer Victimization to Social Anxiety and Loneliness in Adolescent Femal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7(3), 351-362. Solberg, M. E., Olweus, D., & Endresen, I. M. (2007). Bullies and victims at school: Are they the same pupil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2), 441-464. Thoits, P. A. (1985).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oretical possibilities.In I.G.Sarason & B.R.Sarason(Eds.),Social support:Theor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pp.51-72).Dordrecht,The Netherlands:Martinus Nijhoff. Taylor, R. D.(1996).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kinship support and family management practices: Association with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2(4),687-695. Tabachnick, B. G., & Fidell, L. S. (2007).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5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Zung, W. W. K. (1980). In Assessment Scales and Techniques Handbooks on Stress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