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洪菽蔓
中文論文名稱: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建構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n Constructing the Accreditation Indicators of Taipei Education 111
指導教授姓名:劉春榮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模糊德懷術
英文關鍵字:Taipei Education 111accreditation indicatorsFuzzy Delphi Method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建構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並確立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之權重體系。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模糊德懷術,因此本研究首先邀請教育學者專家、認證評審委員及教育實務人員共31位專家為對象,組成模糊德懷術小組。接著請專家小組成員填寫「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建構調查問卷」以建構出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與權重體系。

  根據上述研究方法與研究結果分析,本研究獲得之主要結論如下:
一、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總計包含3個向度、10個項目、31個細項指標皆具適切性。
二、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包括一校一特色、一生一專長、一個都不少,其中以「一個都不少」向度之重要性程度最高。
三、一校一特色向度包括計劃擬定、特色發展、普遍參與、成果分享,其中以「普遍參與」項目之重要性程度最高。
四、一生一專長向度包括教育投入、專長展現、資源整合,其中以「專長展現」項目之重要性程度最高。
五、一個都不少向度包括方案運作、適性教學、輔導關懷,其中以「輔導關懷」項目之重要性程度最高。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俾供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各級學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臺北教育111政策之意涵 11
第二節 臺北教育111之理論基礎 20
第三節 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之初步建構 6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8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8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8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7
第四節 實施程序 9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9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103
第一節 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篩選結果與分析 103
第二節 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之權重與排序 106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5
參考文獻 129
壹、中文部分 129
貳、英文部分 135
附錄 137
附錄一 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建構調查問卷(專家審題) 137
附錄二 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建構專家審題意見 143
附錄三 臺北教育111認證指標建構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153
壹、中文部分
王文俊(1983)。人文主義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王世英、張鈿富、葉兆祺(2007)。美、日、德、法、英國家教育政策分析。教育資料集刊,36,121-152。
王宗吉(譯)(2000)。Howard L. N. II & James H. F.著。運動社會學(A social of sport)。臺北市:洪葉文化。
王盈潔、劉怡秀(2008年4月)。國中學生參與休閒運動性社團之探討。戴於中華運動休閒產業管理學會、世界休閒協會台灣分會舉辦之「2008 年運動休閒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79-285),彰化縣。
王家通(1998)。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以概念分析為中心。教育政策論壇,1(2),118-132。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臺北市: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
何金針(2006)。身心障礙兒的家庭壓力與心理調適。諮商與輔導,246,58-61。
何金針(2009)。弱勢學生的心理特質與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282,30-34。
何福田(2004)。學校特色與自我行銷。研習資訊,21(6),1-6。
余幸秀(2004)。西湖國中體育休閒社團經營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213-227。
余桂霖(1995)。論羅爾斯的正義論。復興崗學報,55,1-21。
吳明清(1997)。發展學校特色理念與做法。北縣教育,18,21-26。
吳勁甫(2003)。教育機會均等--概念分析與研究取向的探究。學校行政,26,35-53。
吳清山(2002)。學校效能研究(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5)。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戴於何福田(主編),學校的專業發展(167-201頁)。臺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吳清山(2009)。教育111的理念。教師天地,160,10-16。
吳清山、林天祐(1997)。教育名詞-組織變革。教育資料與研究,18,62。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7)。教育e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淑芬(2006)。國民小學經營學校特色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呂晶晶(2008)。從M型社會談台灣教育之社會正義。學校行政,57,90-109。
李丹(1989)。兒童發展。臺北市:五南。
李心瑩(譯)(2000)。Gardner, H.著。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臺北市:遠流。
李堅萍(2001)。Simpson、Harrow與Goldberger技能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之比較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675-709。
李新民(2001)。學校本位經營推動多元智慧教學的研究-以高雄市獅甲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杜岐旺(2001)。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周仁尹、曾春榮(2006)。從弱勢族群的類型談談教育選擇權及教育財政革新。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93-122。
林仁煥、林志成(2008)。增能創價、策略聯盟與特色學校經營。學校行政,58,1-20。
林天祐(2009)。學校特色發展的概念與理論。教師天地,158,8-13。
林佑星(2007)。影響國民小學新住民學生與原住民學生學業成就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志成(2009)。弱勢學生教育的落實之道。竹縣文教,38,1-6。
林坤燦、張鈿富(2009)。美國歐巴馬新政府教育政策評析。教育研究月刊,185,65-73。
林新發(2009)。學校創新經營的理論基礎與實務運作。國民教育,49(3),1-8。
林煥民(2008)。從正義論觀點看我國教育政策公平性。學校行政,57,191-208。
林璣萍(2005)。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宜成(2007)。考量減災觀點之都市更新地區劃定評估指標—以台北市萬華區為例。銘傳大學建築與都市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煌佳(2007)。運動社會學觀點論述運動的本真價值之啟示。學校體育,17(6),107-112。
范熾文(2005)。美國學校本位管理探究及其對學校革新之啟示。學校行政,37,1-16。
孫志麟(2000)。教育改革的新議題:學校自主管理。學校行政,10,34-40。
徐曉慧、張秀潔、藍惠美(2008)。強化「三生六零」教育 提升學生生活素養。教師天地,157,4-7。
桃園縣政府教育處(2009)。桃園縣99年度學校特色認證及獎勵計畫。2010年5月22日,取自:http://163.30.48.6/~feature/
耿家林(2003)。論音樂教育功能。哈爾濱學院學報,24(4),11-13。
高家斌、簡惠閔(2007)。提升學校效能之具體策略—學習型學校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79,155-168。
康宗虎(2008)。以愛為核心 讓愛活出來。臺北市教育e週報,346。2009年12月3日,取自http://enews.tp.edu.tw/paper_show. aspx?EDM=EPS20080520184052KDF
張明輝(2003)。卓越校長的關鍵力。載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之「九十二年度學校行政人員專業發展:精緻學校經營研習班手冊」(頁37-43),臺北市。
張明輝(2009)。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憲庭(2006)。特色學校經營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57,32-35。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教育部99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整合空間資源與發展特色學校第二階段實施計畫。2010年5月22日,取自:http://163.20.79.146/mediafile/412/fdownload/416/8/2009-11-24-10-50-23-8-nf1.pdf
梁文韜(2005)。論米勒的制度主義社會正義論。台灣政治學刊,9(1),119-198。
許義雄(2001)。國民體能常模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7-285。
陳月琴、黃任閔(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課後運動社團現況之調查。嘉大體育健康休閒,7(2),52-61。
陳信智(2009)。評論十二年國教追求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社會公平「正義」目的之理論適當性。學校行政,62,31-43。
陳清泉(2001)。學校組織衝突、抗拒、環境和個人特質對校長角色壓力之探討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陳照雄(1994)。人文主義教育思想。高雄市:高雄復文。
陳錦子(1998)。人文主義的教育哲學—以紐曼、赫斯、馬里旦為例的探討。哲學與文化,25(5),468-477。
陳鐘金(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傅木龍(2005)。扶助弱勢族群。教師天地,137,34-39。
曾世杰、簡淑真(2006)。全語法爭議的文獻回顧:兼論其對弱勢學生之影響。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7(2),1-31。
曾焜宗(2006)。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市:高雄復文。
曾燦金(1996)。美國學校本位管理及其我國國民小學實施可行性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進年(2009)。適性化教育的政策與教學實踐。教師天地,159,4-15。
黃哲彬(2007)。論學校組織變革及其在學校行政上之啟示。學校行政,51,54-71。
黃慧菁(2004)。動作技能學習計畫介入對學齡前兒童的基本動作技能與運動概念認知之影響。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振昇(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21,29-30。
葉佳文(2005)。有效能的學校經營—成功的校長領導。學校行政,40,30-46。
詹棟樑(2002)。學校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10)。InnoSchool 2010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2010年5月21日,取自:http://163.21.236.197/~principal/ InnoSchool2010/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8)。「臺北101 教育111」打造臺北優質新教育。臺北市教育e週報,346。2009年12月3日,取自http://enews.tp.edu.tw/paper_show.aspx?EDM=EPS20080520184052KDF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9a)。臺北市推展「教育111」實施計畫。2009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dlps.tp.edu.tw/mediafile/319/ fdownload/124/132/2009-6-3-9-5-30-132-nf1.doc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9b)。臺北教育111標竿學校認證及獎勵要點。2010年5月22日,取自:http://www.tiec.tp.edu.tw/modules/tinyd0/ index.php?id=27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精進計畫。臺北市:作者。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9)。2010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指標系統與行動方案。臺北縣:作者。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
鄭滄濱(2001)。軟體組織提昇人員能力之成熟度模糊評估模式。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榮興(2009)。從臺灣戲曲學院到一般學校培育學生藝術專長芻議。教師天地,159,24-31。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永和(2009)。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實踐-以一所偏遠小型學校弱勢族群教育的現況與期待為例。學校行政,62,57-79。
戴雪卿(2003)。國民中學學校組織變革內涵及其變革抗拒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文全(2002)。學校本位管理的實施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2),1-36。
謝再智(2009年11月)。國民小學運動性社團研究分析。戴於吳鳳技術學院運動健康與休閒系舉辦之「2009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論文集(頁370-379),嘉義縣。

貳、英文部分
Barrera-Osorio, F., Fasih, T., & Patrinos, H. A. (2009). Decentralized decision-making in schools: The theory and evidence on school-based management.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Buschner, C. (1994). Teaching children movement concepts and skill: Becoming a master teacher.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Coleman, J. S. (1990). Equality and achievement in education. Boulder, CO: Westview.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Books.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 theory in practices. New York: BasicBooks.
Graham, G., Holt, S. A., & Parker, M. (2007). Children moving: Reflec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7th ed.). Dubuque, IL: McGraw-Hill.
Ishikawa, A., Amagasa, M., Shiga, T., Tomizawa, G., Tatsuta, R. & Mieno, H. (1993). The Max-Min Delphi Method and Fuzzy Delphi Method via Fuzzy Integration. Fuzzy Sets and Systems, 55(3), 241-253.
Leithwood, K., & Menzies, T.(1998). Forms and effects of school-based management: A review. Educational Policy, 12(3), 325-346.
Wang, M. C. (1992). Adaptive education strategies: Building on diversity. Baltimore, MA: Paul H. Brookes.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
中英文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