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千倖(2000)。提升教師教學創造力。中等教育,51(3),60-71。 王文君(2008)。未來學課程對國小資優生創造思考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賦優異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秀薰(譯)(1987)。全腦理論(原作者:品川嘉也)。臺北:允晨文化。 王振德(1996)。國民中小學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況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207-228。 王翠妃(2008)。探究教學對國中資優學生創造力及科學推理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毛連塭(1989)。實施創造思考教育的參考架構。創造思考教育,創刊號,2-9。 毛連塭(1995)。資優教育─課程與教學。臺北:五南。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 方展畫(1991)。現代人的思維訓練。臺北:臺灣高等教育。 仇惟善(2004)。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中資優學生之應用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美惠(2005)。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方案對資優學生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漢光(1995a)。創造思考的大腦生理學基礎概論。創造思考教育,7,20-25。 江漢光(1995b)。創造思考與左右大腦優勢功能的醫學關聯性。創造思考教育,7,26-31。 朱瑜華(2003)。中部地區國小資優學生過度激動特質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慧平(1989)。資優生和重要他人資優知覺與資優生創造力、學業成就及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雄(1997)。 日本創造力培育。教育研究資訊,5(4),144-152。 吳昆壽(1999)。資賦優異兒童教育。國立臺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叢書第三十三輯。 吳佳芬(2007)。應用戲劇活動在國小資優班學童創造力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淑敏(1992)。創造性問題解決之心像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自我概念及認知風格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a)。創造力Ⅰ• 理論(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臺北:五南。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b)。創造力Ⅱ• 應用(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臺北:五南。 李乙明(2006)。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語文版。臺北:心理。 李秀姿(2005)。創造性戲劇教學對國小資優生創造力與人際溝通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常傳(譯)(1989)。100 % 頭腦活用術(原作者:馬瑞李‧史德奈克)。臺北:新潮社。 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局。 林士傑(2005)。從創造力觀點探討國中資優班學生數學表現差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心理。 林佑齡(譯)(2007)。創意思考是教出來的(原作者:約翰‧朗格爾)。臺北:久周。 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臺北:心理。 林慈薇(2007)。圖形遊戲對提升國小資優學生創造力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賦優異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慧怡(2008)。國小資優生創造思考寫作教學方案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佩樺(2006)。創造性領導才能教學方案對發展國小資優生領導才能成效之探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柳秀蘭(1994)。資優學生、普通學生、山地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錦蕉(1995)。靜坐訓練對國小資優兒童創造力、注意力、自我概念及焦慮反應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文東(2002)。創造型兒童思考特性與科學創造力的關連性。屏東師院學報,16,355-394。 洪惠瑕(2009)。創造思考教學運用於美術課程以提升國中生創造力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慧津(2004)。國小數學資優生和一般生數學解題的創造力與情意之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懿妍(2001)。世界向美走。天下雜誌2001年教育特刊:美的學習,24-30。 洪蘭(譯)(1999)。不同凡想(原作者:R. J. Sternberg & T. I. Lubart)。臺北:遠流。 馬志欽(1996年11月)。談科學創意思考訓練。科學月刊,323。取自:http://163.20.22.161/Science/ 高博銓(2007)。創造思考教學的理念與實施。國立編譯館館刊,35(1),85-96。 高博銓(2009)。神經科學的發展與創造力教育。資優教育季刊,111,18-24。 曹志隆(2004)。以科學創意遊戲教學訓練方案激發國小資優班學生創造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雲霞(譯)(2003)。大腦知識與教學(原作者:Eric Jensen)。臺北:遠流。 梁雲霞(譯)(2004)。動腦教與學─大腦研究在教學實務上的應用(原作者:Patricia Wolfe)。臺北:遠流。 許筱茹(2009)。國小資優班學生幽默感與創造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創造思考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永昆(2005)。運用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以激發國小三年級資優生科學創造力之行動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珮琇(2004)。國中資優生過度激動特質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未出版。 郭有遹(1989)。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臺北:心理。 郭有遹(2001)。創造心理學。臺北:正中書局。 郭明德(2009)。創造力理論模式之探討及其在學校創新教學上的啟示。研習資訊,26(2),65-73。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3)。如何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原作者:R.J.Sternberg & W.M.Williams)。臺北:心理。 郭靜姿(1990)。談資優生的個別化教學。資優教育季刊,35,16-21。 郭靜姿(2001)。出席第十四屆世界資優會議記實。資優教育季刊,80,1-3。 陳英豪、吳鐵雄、簡真真(1982)。創造思考與情境教學。高雄:復文。 陳愛華(2009)。論直覺思維的生成及其作用。徐州師範大學學報,35(3)。 陳嘉雯(2005)。國小資優班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方案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錦香(2006)。高創造力資優生父母教養方式之研究--以全國高中職智慧鐵人創意大賽首獎得主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曉南(1989)。頭腦管理。臺北:自立晚報文化。 陳龍安(1985)。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思考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龍安(1994)。啟發孩子的創造力。臺北:心理。 陳龍安(2000)。全腦模式談創意潛能開發。創意思考教育,10,1-4。 陳龍安、朱湘吉(2005)。創造與生活。臺北:五南。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心理。 張世彗(1987)。創造性問題解決方案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 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世彗(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臺北:五南。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臺北:心理。 張宇樑、吳樎椒、鄭惠觀(2006)。多元智慧教學設計對國小學童語文創造力之影響。教育科學期刊,6,75-120。 張武升(2002)。開發與培育學生創造力的理論與實踐。應用心理研究,15,43-53。 張純文(譯)(1987)。如何運用你的腦力(原作者:湯尼‧布桑)。臺北:世茂。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修維(1998)。CoRT廣度思考教材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思考教學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淑懿(譯)(1986)。直覺力(原作者:新崎盛紀)。臺北:牛頓。 教育部(1997)。特殊教育法。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創造力白皮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臺北:教育部。 黃心藝(譯)(2000)。Download創意(原作者:Hite Doku)。臺北:海鴿。 游健弘(2003)。CoRT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資優班學生語文創造能力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子瑛(2008)。繪本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資優生創造力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資賦優異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志朗(2005)。原創力之探源,猶如摸象?! 科學人,45(11),12 -13。 曾俊鋒(2007)。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態度、創造力、後設認知與學習成就之影響――以普通班中的資優生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淑容(2000)。資賦優異與特殊才能。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307-406頁)。臺北:五南。 葉玉珠 (2000,1月)。影響創意發展的個人特質、家庭及學校因素量表之發展。「技術創造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心理。 楊秋(1983)。增強腦力的方法。臺北:國井。 楊景堯(譯)(1982)。資優兒童創造能力之研究(原作者:Gertrude H. Hildreth)。臺灣教育輔導月刊,31(11),7-11。 經觀榮(2005)。創造學:理論與應用。臺北:新文京。 廖子君(2007)。國小美術資優學生玩興與創造力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資賦優異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偉雄(2008)。心智繪圖教學對提升國小資優生創造力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賦優異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閔文(譯)(2000)。直覺學習(原作者:Sharon Franquemont)。臺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劉世南、郭誌光(2002)。創造力理論的發展─一個心理構念演進的省思。資優教育季刊,85 ,20-30。 劉美芳(2005)。國二資優生與一般生科學創造性問題解決歷程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錦秀、謝育容(譯)(2005)。思考的技術(原作者:大前研一)。臺北:商周。 鄭琴(2007)。國小美術資優班學生美術態度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聖敏(1997)。兒童哲學方案對國小資優學生批判思考能力及創造思考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文山(2001)。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臺中師範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典謨(2007)。從資優生需求展望我國資優教育。載於國立臺東大學特教教育中心(主編),九十六年度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2頁)。臺東:臺東大學。 賴美蓉(1991)。創造性英語教學策略對國小資優學生創造力和學業成績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翠媛(2000)。資優兒童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賴麗珍(譯)(2007)。創造思考教學的100個點子(原作者:Stephen Bowkett)。臺北:心理。 盧兆麟(1987a)。訓練右腦培養天才兒童。臺北:創意文化。 盧兆麟(1987b)。運用大腦創造人生。臺北:創意文化。 謝明城(2007)。國小學童思考風格與科技創造力之分析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魏俊陽(2007)。國小美術資優班學生過度激動特質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資賦優異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饒見維(2006)。創造思考訓練─創思的心理策略與技巧。臺北:五南。 Dickangel(2009年9月11日)。線性思維。智庫百科。取自:http://wiki.mbalib.com/zh-tw/%E7%BA%BF%E6%80%A7%E6%80%9D%E7%BB%B4 Albert, R. S., & Runco, M. A. (1999). A history of research on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16-31). New York: Cambridge.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e.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Blakemore, S. J., & Frith, U. (2005). The learning brain: Lessons for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Blakeslee, T. R. (1981). The right brai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Bruner, J. S. (1977).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 landmark in education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llahan, C. M. (1978). 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Reston, VA: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Cropley, A. J. (2001).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 learning: 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educators. Sterling, VA: Stylus.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 (2nd ed.). Hillsdale, NJ: Eribaum.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313-33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d, B. (1982). Can creativity be taught?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3, 280-294. Davis, G. A. (1986). Creativity is forever. Dubuque, IA: Kendall/Hunt.
Feldhusen, J. F., & Treffinger, D. J. (1980).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gifted education. Dubuque, IA: Kendall/Hunt. Fischbein, E. (1987). Intuition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 An Educational approach. Dordrecht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88). Creative lives and creative works: A synthetic scientific approach.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 298-32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rdner, H. (1993). Creating minds. New York: Basic. Gruber, H. E. (1981). Darwin on man: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Gruber, H. E., & Davis, S. N. (1988). Inching our way up Mount Olympus: The evolving-systems approach to creative thinking. In R. J. Sternberg (Eds.),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 240-273).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ilford, J. P. (1968). Intelligent, creativity and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San Diego, CA: Robert R. Knapp. Guilford, J. P. (1977). Way beyond the IQ. Buffalo, NY: 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Kris, E. (1952). Psycholoanalytic Explorations in Art.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Mednick, S. A. (1962). The associative basi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Psychological Review, 69(3), 220-232.
Michalko, M. (2006). Thinkertoys: A handbook of creative-thinking techniques. Toronto: Ten Speed Pr. Parnes, S. J.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 York: Scribners. Poole﹐M. (1980). Preface of “Creativity across the curriculu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Renzulli, J. S. (1977). The enrichment triad model : A guide for defensible programs for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Mansfield Center: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Inc. .Renzulli, J. S., & Reis, S. M. (1994). 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 A how to guide for educational excellence (2nd. Ed.). Mansfield Center, CT: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Rogers, C. (1954). Towards a theory of creativity. ETC: A Review of general semantics, 11, 249-260. Ruggiero, V. R. (1988). Teaching think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New York: Harper & Row. Ruggiero, V. R. (2007). The art of thinking: a guide to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ought. New York: Pearson Longman. Shepard, R. N. (1981). Psychophysical complementarity. In M. Kubovy & J. R., Pomerantz (Eds.), Perceptual Organization (pp. 279-341). Hillsdale, NJ: Erlbaum. Simonton, K. D. (1999). Creativity from a Historiometric Perspective. 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 116-133).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arman, C. (1923).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and the principles of cognition. London: Macmillan.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6). 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7), 677-688. Sternberg, R. J. (1988). 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 125-14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O’Hara, L. A., & Lubart, T. I. (1997). Creativity as investment.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 8-21. Torrance, E. 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think creatively ?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6, 114-143. Torrance, E. P. (1988).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as manifest in its testing.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 43-7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oymbee, A. (1962). Has America neglected its creative minority? California Monographs, 72, 7-10. Urban, K. K. (1997). Modeling creativity: The convergence of divergence or the act of balancing.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enter. Williams, F. E. (1972). A total creativity program for individualizing and humaniz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Englewood Cliffs, N. 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Williams, F. E. (1982). Developing children’s creativity at home and in school. G/ C/ T, 5, 3-6. Wiles, J. (1985). The mind of invention: Activities to stimulate creative thinking. New York: Freeman Press. Woodman, R.W.(1981). Creativity as a construct in personality theory. The Journal of Creatvie Behavior, 15, 43-66. Yeh, Y. C. (2004).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s of three ecological systems on R & D personnel's 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6(1), 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