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王惟如
中文論文名稱:氣候變遷議題之兒童氣候網站建置
英文論文名稱: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limate Website for Children on the Climate Change Issues
指導教授姓名:鐘珮瑄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極端天氣事件兒童氣候網站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4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使用歷史研究法彙整氣候變遷、全球暖化與極端天氣事件等相關文獻資料,並配合網站建置模式及國內氣候學習網站分析,建置成本研究之兒童氣候網站。
自地球形成,氣候變遷就已存在。科學家透過各種證據,試圖瞭解過去的氣候變遷及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IPCC提出的評估報告指出,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皆會加劇全球的暖化趨勢,特別是人為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尤為明顯。全球暖化是造成氣候變遷的原因之一,暖化將導致氣候的變遷,帶來相關氣候災難及增加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改變全球的生態環境。國際間已經開始重視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也積極推動相關的國際公約以遏止氣候惡化的速度。
鑑於國內兒童氣候網站內容較侷限於全球暖化與環保觀念的建立,缺乏對氣候變遷全面性的瞭解,因此本研究結合前述之氣候變遷資料,將相關資訊整理成兒童易懂的語句,並加入適當的圖片,同時也參考國內兒童氣候網站的評鑑結果,著手建置如電子書般的兒童氣候網站,期盼此網站內容能提供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氣候變遷議題上之重要課外補充教材,並能藉由此網站提供之資訊,以更清楚的概念去釐清及理解目前之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議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2
一、歷史研究法 2
二、網站建置 3
第四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第一節 國內氣候變遷研究 6
第二節 學習網站的建置 9
第三節 兒童網站建置精神 11
第三章 氣候變遷 16
第一節 氣候變遷的定義 16
一、 何謂氣候 16
二、 何謂氣候變遷 18
三、 過去的氣候變遷 19
第二節 造成氣候變遷的因素與影響 25
一、造成氣候變遷的因素 25
二、氣候變遷的影響 31
第三節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簡介與結論 33
一、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37
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UNFCCC) 40
三、 近年來氣候變遷會議重要議題 60
第四章 全球暖化 63
第一節 全球暖化定義 63
一、何謂溫室效應 63
二、何謂全球暖化 66
第二節 全球暖化的影響與爭議 71
一、全球暖化的影響 71
二、全球暖化的爭議 74
第五章 極端天氣事件 76
第一節 極端天氣事件定義 76
第二節 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成因 78
第三節 極端天氣事件舉隅 80
第六章 兒童氣候變遷網站建置 91
第一節 國內兒童氣候網站評估 91
第二節 網站架構與內容 104
第三節 預期教育目標 114
第七章 結論與討論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討論 116
參考書目 117
一、中文文獻 117
二、西文文獻 120
三、網路資源 121
一、中文文獻
(一) 書目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正松、陳明德(1998)。地球的變遷。臺北:臺灣書店。
王紅宇譯(1999)。後現代課程觀 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原作者:Doll, W. E.)。台北:桂冠。
呂孟娟譯(2010)。無冰的世界(原作者:Pollack, H)。臺北:日月文化(山岳文化)。
呂聰賢編著(2005)。Namo WebEditor簡單show網頁。臺北:文魁資訊。
柳中明(2010)。全球環境變遷。臺北:華都文化。
柳中明(2010)。臺灣環境變遷解密:改變未來的十二堂課。臺北:日月文化(山岳文化)。
張瓊懿、欒欣譯(2007)。不願面對的真相(原作者Gore, A.)。臺北:商周。(原著出版年:2006)
陳正平譯(1900)。變色的天空:大氣與氣候變遷的故事(原作者:Graedel, T. E.,& Crutzen, P. J. )。臺北:遠哲。
曾心怡譯(2009)。圖解世界環境變遷地圖 : 徹底了解地球暖化(原作者:原剛)。臺北:日月。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2000)。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葉欣誠(2010)。抗暖化關鍵報告:臺灣面對暖化新世界的6大核心關鍵。臺北:新自然主義。
蔡依舫譯(2010)。理解環境議題(原作者:Buckinghan, S.,& Turner M.)。臺北: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8)。
諸亞儂(1991)。生物學。臺北:三民。
鍾宜真編著(2002)。Namo個人網頁專題製作。臺北:立威。
顏春煌(2010)。數位學習:觀念、方法、實務、設計與實作。臺北:碁峰資訊。
魏國彥、許晃雄編著(1997)。全球環境變遷導論。臺北:教育部。

(二) 期刊論文
王根樹(2008)。氣候與生態、糧食及健康。科學發展,428,20-27。
王藝蓁(2007)。兒童網頁之使用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米泓生、林怡美、劉峰榮、許揚蕙、林蔭(2007)。IPCC 第一工作分組之第四次評估報告:科學基礎 第六章「古氣候」之重點說明。全球變遷通訊雜誌,55,13-17。
余翠芬(2009)。南部地區國小教師氣候變遷認知、態度與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吳明進(2008)。氣候變遷的預測。科學發展,428,6-11。
吳政哲(2008 )。以智慧型代理人為基礎之適性化學習網站之建立與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吳斯茜、計惠卿(1999)。邁向網路學習社會的途徑﹕由學習能量觀點出發。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李佳俊(2010)。「海洋與氣候變遷」之教學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李怡璇(2003)。探討e-Learning網路教學媒體呈現比較-以基督教中華福音神學院遠距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珍瑩(2001)。科技學習網之建置與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林維捷(2009)。澎湖群島國中教師之氣候變遷識覺與教育現況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柳中明(2008)。穩定未來氣候變化。科學發展,428,34-39。
計惠卿﹙2001﹚。讓電腦進入教室也融入班班教學。教師天地,112,6-14。
計惠卿、莊靜圓(2001)。美歐澳專題合作學習網站之評析。2001「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孫春在(2000)。網路學習趨勢與原理。2000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許晃雄(2009)。「與氣候一起飆舞」熱情探戈?還是獨自狂舞?。科學發展,433,42-47。
許琇玲(2006)。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遷之相關認知、態度與行為意向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鴻基、林李耀、陳珮雯(2009)。全球暖化與不時風雨。科學月刊,40(6),432-437。
陳年興、林甘敏 (2001)。網路學習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分析。第十二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湯宜佩(2007)。臺北市國小職前教師氣候變遷概念與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童慶斌、李庭鵑(2008)。適應未來氣候。科學發展,428,28-33。
黃啟峰(2007)。二氧化碳與地球暖化。科學發展,413,6-12。
黃顯宗、宋宏紅、汪碧涵、路光予、曾惠中、劉淑惠、楊德思、朱錦鳳、王叢桂、陳培敏、林聰武、郭豐州、何希慧(2004)。國中生物學學習網站的建立與應用。科學教育月刊,266,23-37。
趙淑萍(2010)。彰化縣國小教師對氣候變遷之認知、態度、教學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業大學:彰化縣。
鄭鈺燕(2008)。我國大學生對於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遷的相關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盧孟明(2010)。洞燭機先—從天氣到短期氣候預測。科學發展,450,56-65。
盧孟明(2010)。極端氣候—臺灣面臨的新挑戰。台大校友雙月刊,46,43-46。
蘇彥彰(2008)。屏東縣國小職前與在職教師氣候變遷相關概念認知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顧洋(2008)。全球暖化的因應。科學發展,421,6-11。

二、西文文獻
Ackerman, S.A., J.A. Knox (2007). Meteorology: Understanding the atmosphere, second edition. CA: Thomson Brooks/Cole
Aguado, E., J.E. Burt (2007). Understanding weather & climate, 4th ed. NJ: Pearson Education
Ahrens, C. D. (2000). Meteorology today:an instroduction to weather, climate, and the environment, 6th ed. CA: Thomson Brooks/Cole
Archer D.(2007). Global warming: understanding the forecast.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Burroughs, W.J. (2001). Climate Change:A mulitidisciplinary approach.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wson, B., M. Spannagle (2009). The Complete Guide to Climate Change. NY:Routledge
Hardy,J. T. (2003). Climate Change:causes, effects, and solutions. UK:Wiley
Henson, R.(2008). The Rough Guide to Climate Change. UK: Rough Guides
Hidore, J.J., J.E. Oliver, M. Snow, and R. Snow. (2010). Climatology: an atmospheric science, 3rd ed. NJ: Pearson Education
Rosenberg, M. J. (2000).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e in the Digital Age. NY: McGraw-Hill

三、網路資源
Sarapuu, T. and K. Adojaan (1998). Evaluation scale of educational web sites. Parper presented at the WebNet 98 World Conference of the WWW, Internet and Intranet.
朱小明(2011.01.20)。百年極端天氣 將變「20年一遇」【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WORLD/WOR3/6104223.shtml
曾仁佑(2007.09.03)。IPCC 第一工作組第四次評估報告導讀:Chapter 3-Observations: Surface and Atmospheric Climate Change。取自 http://www.gcc.ntu.edu.tw/File/Activity/AR4_study/archive/0903-2_brief.pdf
國民教育社群網(2011)。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香港天文台(2010)。http://www.hko.gov.hk/climate_change/faq/faq_uc.htm
林育立(2010.12.12)。坎肯氣候協議 環保組織肯定【奇摩新聞】。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212/5/2itly.html
行政院環保署(2010.9)。節能減碳全民行動網推廣計畫:減碳面面觀。取自http://ecolife.epa.gov.tw/_userinfo/Cooler/Download/06/99%E5%B9%B4%E5%BA%A6EcoLife%E7%AF%80%E8%83%BD%E6%B8%9B%E7%A2%B3%E5%AE%A3%E5%B0%8E%E5%8F%8A%E7%B6%B2%E7%AB%99%E4%BD%BF%E7%94%A8%E8%AA%AA%E6%98%8E%E6%9C%83-%E6%B8%9B%E7%A2%B3%E9%9D%A2%E9%9D%A2%E8%A7%80.pdf
王季蘭(譯)(2006.11)。生物大滅絕另有真凶(原作者: Peter D. Ward ) 。取自http://www.newdaai.tv/?view=bbs&act=detail&id=30204
許晃雄(1998.9)。人為的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取自http://www.sciscape.org/articles/global_warning1/
UNISDR(2009). 55 MILLION PEOPLE AFFECTED BY EXTREME WEATHER DISASTERS IN 2009. http://www.clivar.org/organization/extremes/references/unisdr_pressrelease_141209.pdf
UNEP(2009). Climate Change: Introduction. http://www.unep.org/climatechange/Introduction/tabid/233/Default.aspx
UNFCCC(2009).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Fifteenth Session. http://unfccc.int/meetings/cop_15/items/5257.php
UNFCCC(2008).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Fourteenth Session. http://unfccc.int/meetings/cop_14/items/4481.php
IPCC(2007).Climate Change 2007: Working Group I: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http://www.ipcc.ch/publications_and_data/ar4/wg1/en/contents.html
UNFCCC(2007).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Thirteenth Session. http://unfccc.int/meetings/cop_13/items/4049.php
UNFCCC(2006).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twelfth Session. http://unfccc.int/meetings/cop_12/items/3754.php
UNFCCC(2005).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eleventh Session. http://unfccc.int/meetings/cop_11/items/3394.php
UNFCCC(2004).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Tenth Session. http://unfccc.int/meetings/cop_10/items/2944.php
UNFCCC(2003).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Ninth Session. http://unfccc.int/cop9/
UNFCCC(2002).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Eighth Session. http://unfccc.int/cop8/index.html
UNFCCC(2001).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Seventh Session. http://unfccc.int/cop7/
UNFCCC(2000).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Sixth Session. http://unfccc.int/cop6/
UNFCCC(1999).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Fifth Session. http://unfccc.int/cop5/
UNFCCC(1998).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Fourth Session. http://unfccc.int/cop4/
UNFCCC(1997).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Third Session. http://unfccc.int/cop3/
UNFCCC(1997). Kyoto Protocol. http://unfccc.int/kyoto_protocol/items/2830.php
UNFCCC(1996).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Second Session. http://unfccc.int/documentation/decisions/items/3597.php#beg
UNFCCC(1995).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First Session. http://unfccc.int/documentation/decisions/items/3597.php#beg
封面、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參考書目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27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2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