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林淑娟
中文論文名稱:我國大學系所評鑑結果之後設評鑑-評鑑報告可信賴度取向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n Meta-Eval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Program Evaluation Results in Taiwan - Based on the Trustworthiness of Evaluation Reports
指導教授姓名:王保進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4
中文關鍵詞:大學系所評鑑後設評鑑內容分析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高等教育品質的良窳攸關國家社會整體發展,大學品質的向上提升需要評鑑機制來監督,在我國大學系所評鑑如火如荼進行之際,為瞭解系所評鑑報告之內容是否能真正反映評鑑結果,本研究首先經由文獻探討彙整後設評鑑之內涵、大學系所評鑑之實施現況與結果、以及大學系所後設評鑑相關研究等資料,以內容分析法進行後設評鑑。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包含民國95至98年接受系所評鑑之教育學門與資訊學門系所。資料處理方式以描述統計、魏氏-曼-惠特尼U考驗、卡方百分比同質性考驗、t考驗、及Pearson積差相關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茲分述根據研究結果而得之重要結論如下:
一、大學系所評鑑認可要素的確是造成評鑑結果通過與否的重要關鍵,評鑑結果具有高度之效度。
二、評鑑結果為通過之教育與資訊學門受評系所,其評鑑報告在七項認可要素及其各細目之表現所提及之優點次數,大致上均高於待觀察(含未通過)  之系所。
三、評鑑結果為待觀察(含未通過)之教育與資訊學門受評系所,其評鑑報告在七項認可要素及其各細目之表現所提及之缺點次數,大致上均高於通過之系所。
四、評鑑通過之系所同時得到多項優點的機會較高;而待觀察之系所同時違反多項缺點的機會較高。
五、不同評鑑結果之受評系所在辦學量化指標之表現大致無顯著差異,顯示量化指標僅為評鑑之基礎,無關評鑑結果。
六、整體而言,各受評系所在七項評鑑認可要素總優點數之表現與系所辦學量化指標無顯著相關。
七、整體而言,各受評系所在七項評鑑認可要素總缺點數之表現與系所辦學量化指標無顯著相關。
八、我國大學校院系所評鑑之評鑑結果具可信賴度。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分別對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受評系所及未來研究三方面分別提出建議。

關鍵字:大學系所評鑑、後設評鑑、內容分析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we need an evaluation system. While the university program evaluation in Taiwan has implemented in full swing,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evaluation reports reflec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r not. In this study, we archived the content of meta-evaluation, the status and results of university program evaluation, and the researches about meta-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program evaluation by literature review. Then, we conducted a meta-evaluation by content analysis.
  The target subjects were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disciplines having been evaluated from 2006 to 2009 by HEEACT. Data analysis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wilcoxon-mann-whitney U test, chi-square test of homogeneity of proportions, t-test,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o conduct data processing.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accredited elements of the university program evaluations were indeed important hinge that caused whether the results accredited or not. Beside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had a high degree of validity.
2. The number of strong performance points to the seven accredited elements of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disciplines departments was roughly greater than programs that conditionally accredited or failure.
3. The number of weak performance points to the seven accredited elements of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disciplines departments that conditionally accredited or failure was greater than programs that accredited.
4. The accredited programs had higher opportunity receiving more strength points and the conditionally accredited programs had higher opportunity to violate more weak points.
5. The evaluated departments’ performance in quantification indicator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valuation results, so as to mention that quantification indicators were merely the foundation of the university program evaluation and it had no relation to evaluation results.
6. Overal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valuated departments’ performance strong points in the seven accredited elements and the quantification indicators.
7. Overal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valuated departments’ performance weak points in the seven accredited elements and the quantification indicators.
8. The results of university program evaluation in Taiwan are trustworthy.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were proposed to the HEEACT, evaluated departments, and further stud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program evaluation, meta-evaluation, content analysi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後設評鑑理論與內涵 13
第二節 系所評鑑現況與結果 24
第三節 大學系所後設評鑑之相關研究 5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1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9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9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83
第一節 我國大學系所評鑑受評系所之評鑑報告的現況分析 83
第二節 不同評鑑結果之受評系所在評鑑認可要素表現結果之差異性分析 110
第三節 不同評鑑結果之受評系所在辦學量化指標表現結果之差異性分析 134
第四節 評鑑認可要素與系所辦學量化指標之相關性分析 1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結論 157
第二節 建議 161
參考文獻 165
壹、中文部分 165
貳、英文部分 170
附 錄 173
附錄一 系所評鑑報告內容主題類目分析劃記表 173
壹、中文部分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幼獅。
王石番(1996)。淺談內容分析的定義。東方雜誌,23(3),31-39。
王如哲(2004)。高等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保進(2007)。解讀95年度系所評鑑結果。評鑑雙月刊,8,11-17。
王保進(2009)。掌握系所評鑑的重點-系所評鑑之精神與認可要素。評鑑雙月刊,21,9-13。
王保進(2011)。第一週期系所評鑑結果之後設評鑑:評鑑報告內容分析。評鑑雙月刊,29,9-14。
池俊吉(2008)。揚棄固定量化指標-以三階段嚴謹審查完成系所評鑑作業。評鑑雙月刊,14,12-14。
吳清山(2008)。創造系所評鑑的最大價值。評鑑雙月刊,11,頁1。
吳清山、林天祐(2005)。後設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37,頁159。
呂佳霓(2008)。師資培育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平、洪菀蔆、陳琮泓(2007)。臺灣高等教育評鑑體制的論述形成。「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政策的理論基礎與論述形成」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南華大學。
周明華(2008)。我國技術學院綜合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劭仁(2001)。我國高級中學後設評鑑指標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政逸(2007)。我國高等教育評鑑之研究-以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52,274-286。
邱子葳(2007)。大學校院系所評鑑之檢視-以後設評鑑觀點視之。學校行政雙月刊,51,222-234。
邱子葳(2008)。我國大學校院系所評鑑政策執行情形之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54,155-174。
胡悅倫、陳漢強(1998)。1997年度大學綜合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載於胡悅倫(主編),海峽兩岸大學教育評鑑之研究(頁3-105)。臺北市:師大書苑。
秦夢群(1998)。臺灣大學評鑑制度的分析與檢討。載於胡悅倫(主編),海峽兩岸大學教育評鑑之研究(頁107-133)。臺北市:師大書苑。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6a)。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95年度。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6b)。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手冊。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7a)。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96年度。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7b)。大學校院系所評鑑手冊96年度下半年版。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8a)。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97年度。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8b)。大學校院系所評鑑手冊97年度下半年版。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9a)。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98年度。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09b)。大學校院系所評鑑手冊98年度下半年版。臺北市: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0)。2009年年報。2010年11月19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public/Data/06314213871.pdf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08a)。96年度上半年大學系所評鑑結果公布。評鑑雙月刊,11,7-10。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08b)。96年度下半年大學系所評鑑結果公布。評鑑雙月刊,14,7-11。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08c)。以溝通取代批評以理性化解誤解-針對外界質疑96年度上半年系所評鑑結果評鑑中心回應。評鑑雙月刊,12,1-3。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09a)。97年度上半年大學系所評鑑結果公布。評鑑雙月刊,17,9-14。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09b)。97年度下半年大學系所評鑑結果公布。評鑑雙月刊,20,9-18。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0a)。98年度上半年大學校院系所評鑑結果公布。評鑑雙月刊,23,9-18。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0b)。98年度上半年大學校院系所評鑑結果公布。評鑑雙月刊,26,9-18。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0c)。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追蹤評鑑與再評鑑作業準則。2010年11月29日取自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11483&ctNode=327&mp=2
張釋心(2006)。桃園縣私立幼稚園後設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許麗萍、張家宜(2009)。通過?待觀察?未通過?-系所評鑑結果之探討。「2009年教育政策與教育品質」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陳信翰(2007)。我國大學校院系所評鑑之後設評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振遠(2009)。凝聚共識形塑特色-系所評鑑的正思。評鑑雙月刊,17,1-3。
陳儀綸(2005)。我國大學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曾淑惠(1996)。我國專科學校後設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家政(1994)。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3)。大學評鑑的爭議話題。師友月刊,438,1-3。
黃政傑、張嘉育(2010)。我國大學系所評鑑之問題分析與改進方向。教育政策論壇,13(2),43-76。
黃曙東、蘇錦麗(2005)。後設評鑑研究:以2001年大學校院實施自我評鑑計畫成果報告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51(2),31-65。
楊玉惠(2003)。大學學門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楊國賜(2005)。我國大學自我評鑑機制與運作之探討。臺灣教育,632,2-12。
楊國賜(2009)。細節成就品質-參加大學評鑑工作的ㄧ些觀察。評鑑雙月刊,17,15-18。
楊瑩(2010)。兩岸四地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臺北市:高等教育。
楊瑩(無日期)。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後設評鑑之研究。2010年10月17日取自:http://ctl.scu.edu.tw/photo/photo_ar/product/20080104.doc
詹鴻敏(2007)。國立大學學生事務工作自我評鑑之現況與問題-後設評鑑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維琪(2007)。系所評鑑會失靈嗎?評鑑雙月刊,6,6-7。
潘慧玲(2003)。教育評鑑之概念釐清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12,22-30。
鄭崇趁(2006)。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及實施方式研究。臺北市:心理。
盧思妤(2009)。大學校院系所評鑑之後設評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藍婉心(2007)。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對我國學術自由之影響-以95年度系所評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鄺海音(2006)。96-98年度受評學校名單公布。評鑑雙月刊,3,38-39。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蘇錦麗、楊瑩、王偉中、呂鴻德、詹惠雪(2000)。大學後設評鑑研究。臺北市:楊智。

貳、英文部分
Bornmann, L., Mittag, S., & Daniel, H. D. (2006).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meta-evaluation of multi-stage evaluation procedures in Germany. Higher Education, 52, 687-709.
Brinkerhoff, B. O., Brethower, D. M., Hluchyj, T. & Nowakowski, J. R. (1983). Program evaluation: A practitioner’s guide for trainers and educators. Boston: Kluwer-Nijhoff.
Chelimsky, E. (1987). The politics of program evaluation. In D.S. Cordray, H. S. Bloom, &R. J. Light (Eds.), Evaluation practice in review (pp.5-2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ook, T. D. (1974).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secondary evaluation. In M. W. Apple, M. J. Subkoviak, &H. S. Lufler (Ed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alysis and responsibility (pp.155-235). Berkeley, CA: McCutchan Pub.
Cook, T. D., &Gruder, C. L. (1978). Meta-evaluation research. Evaluation Quarterly, 2(1), 5-51.
Cook, T. D., &Straw, R. B. (1990). Meta-evaluation. In H. J. Walberg &G. D. Haertel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p.58-61). New York: Pergamon.
Creswell, J. W. & Clark V. L. P. (2011).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 (2nd Edition). Los Angeles: Sage.
ERS Standards Committee (1982). Evaluation research society standards for program evaluation. In P. H. Rossi (Ed.), Standards for evaluation practice (pp.7-20). Newbury Park, CA: Sage.
Haberman, S. J. (1978).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adaus, G. F., Stufflebeam, D. L. (2000). Program evaluation: A historical overview. In Madaus, G. F., Stufflebeam, D. L. & Kellaghan, T (Eds.),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2nd Edition) (pp.3-18).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atton, M. Q. (200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ition). CA: Sage.
Pillai, K. N. M., & Srinivas, G. (2006). A study of the post-accreditation scenario in the north eastern region of India: A meta-evaluation of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Council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12 (1), 95-106.
Scott-Little, C., Hamann, M. S., & Jurs, S. G. (2002). Evaluations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A meta-evaluation of methodologies and narrative synthesis of findings.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3, 387-419.
Scriven, M. (1969). An Introduction to meta-evaluation. Educational Products Report, 2(5), 36-38.
Scriven, M. (1972). An introduction to meta-evaluation. In P. A. Taylor & D. M. Cowley (Eds.), Readings in curriculum evaluation (pp.84-86). Dubuque, Iowa: W. C. Brown Co.
Smith, N. L. (1981). Criticism and Meta-Evaluation. In N. L. Smith (Ed.), New Techniques for Evaluation (pp.266-273).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Stufflebeam, D.L. (1974). Toward a Technology for Evaluating Evalu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Chicago, IL.
Stufflebeam, D.L. (1978). Meta evaluation: An overview. Evaluation and the Health Professions, 1, 17-43.
Th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994). 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how to assess evaluations of educational programs. (2nd Edi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
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