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曾彩環
中文論文名稱: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及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ction Research Competency, Particip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aipei City Elementary Schools
指導教授姓名:張素偵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9
中文關鍵詞:教師行動研究行動研究知能行動研究參與教學效能
英文關鍵字:teachers’ action researchaction research competencyaction research participationteaching effectiven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1
  • 收藏收藏:0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及教學效能的現況,並進而探討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及教學效能之間的關係。
研究首先透過文獻探討與相關研究結果,由研究者自編「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及教學效能關係問卷」,以臺北市141所公立國小現任國民小學教師(含兼任行政)為調查對象,抽取47個學校,發出625份問卷,問卷總計回收566份,回收率為90.6%。問卷調查結果利用SPSS for Windows 12.0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
本研究所獲得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國小教師行動研究的知能現況,屬於優良程度。
二、臺北市國小教師行動研究的參與現況,屬於普通程度。
三、臺北市國小教師教學效能的現況,屬於優良程度。
四、不同學歷、職務的教師在整體行動研究知能上,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性別、學歷、職務的教師在整體行動研究參與上,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整體教學效能上,有顯著差異。
七、臺北市國小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各項目及教學效能各項目有顯著正相關。
八、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行動研究「實作參與」項目對教師教學效能最具預測力。
最後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與研究結論,分別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個人與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以做為推動、參與教師行動研究及後續研究進行之參考。
Summary
This research is aimed at coming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ompetency of action research, participation and teaching efficiency in Taipei City, and to further probe the relationship amongst teachers’ action research competency, particip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rough the quest of documents as well as the relevant research outcomes, the researcher herself compiled a questionnair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ction research competency, particip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pei City. This questionnaire is targeted at 141 teachers (including part-time administrative staff) currently serving in th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pei City, selecting on a random basis 47 schools and distributing 625 questionnaires, with 566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accounting for 90.6% of returned ratio.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s has been analyzed by employing SPSS for the package software of Window 12.0 version.
The followings ar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1. The competency of action research of teachers in Taipei is excellent.
2. The participation of action research of teachers in Taipei is ordinary.
3.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s in Taipei is excellent.
4. There is a prominent variation in the capability of whole action research between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or position.
5. There is a prominent variation in the participation of whole action research between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genders, education or job positions.
6. There is a prominent variation in the integr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etween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seniority.
7. There is a prominent positive relevance in the items of competence of action research, participation,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pei City.
8. There is by far a most reliable predictability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pei City in the item of “participation of real practice” inside the action research.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quest of documents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raised some recommendations as the references to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s of education, school executive unit, individual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 respectively.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行動研究之意涵與相關概念.............................................. 13
第二節 教師行動研究意涵與相關概念.......................................... 16
第三節 教學效能的重要概念...........................................................35
第四節 行動研究與教學效能的相關研究.......................................46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69
第三節 研究工具................................................................................72
第四節 實施程序................................................................................8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8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85
第一節 教師行動研究的知能、參與之結果分析 .............................85
第二節 教學效能之結果分析.............................................................96
第三節 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及教學效能關係之分析............101
第四節 國民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對教學效能之預測力104
第五節 綜合討論...............................................................................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111
第二節 建議.......................................................................................11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120
貳、英文部分.....................................................................................125
附錄
附錄一 教師行動研究與教學效能關係調查問卷(初稿).............131
附錄二 教師行動研究與教學效能關係調查問卷(專家效度用)….136
附錄三 教師行動研究與教學效能關係調查問卷(正式問卷)….145

表 次
表2-1 教學效能內涵與向度………………………………………….43
表2-2 國內碩博士論文行動研究論文篇數………………………… 47
表2-3 國內外行動研究相關實證研究論文之比較……………….…50
表2-4 行動研究知能與教師背景及學校情境變項實證研究
結果摘要表…………………………………………………….53
表2-5 行動研究參與與教師背景及學校情境變項實證研究
結果摘要表……………………………………………………54
表2-6 教學效能現況之相關研究……………………………………55
表2-7 教學效能與性別因素之相關研究……………………………56
表2-8 教學效能與學歷因素之相關研究……………………………58
表2-9 教學效能與教學年資因素之相關研究………………………59
表2-10 教學效能與擔任職務因素之相關研究………………………61
表2-11 教學效能與學校規模因素之相關研究………………………62
表2-12 國內行動研究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相關論文……………64
表2-13 國外行動研究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相關論文……………65
表3-1 抽樣學校樣本數分配情形表…………………………………69
表3-2 正式問卷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表……………………………70
表3-3 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正式問卷抽樣學校及教師人數表……71
表3-4 教師行動研究調查問卷信度分析……………………………75
表3-5 教師教學效能問卷信度分析…………………………………75
表3-6 「教師行動研究調查問卷」專家審題結果統計表…………76
表3-7 「教師教學效能調查問卷」專家審題結果統計表…………78
表4-1 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各項目及整體現況分析表………………86
表4-2 教師行動研的究參與各項目及整體現況分析表……………88
表4-3 不同性別的教師在行動研究的知能之差異…………………89
表4-4 不同學歷的教師在行動研究的知能之變異數分析…………89
表4-5 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行動研究的知能之變異數分析……90
表4-6 不同職務的教師在行動研究的知能之變異數分析…………91
表4-7 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行動研究的知能之變異數分析……91
表4-8 不同性別的教師在行動研究的參與之差異…………………92
表4-9 不同學歷的教師在行動研究的參與之變異數分析…………93
表4-10 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行動研究的參與之變異數分析……94
表4-11 不同職務的教師在行動研究的參與之變異數分析…………95
表4-12 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行動研究的參與之變異數分析……94
表4-13 教師教學效能整體暨各項目現況分析表……………………96
表4-14 不同性別的教師在教學效能之差異…………………………97
表4-15 不同學歷的教師在教學效能之差異…………………………98
表4-16 不同服務年資的教師在教學效能之差異……………………99
表4-17 擔任不同職務的教師在教學效能之差異……………………100
表4-18 不同學校規模的教師在教學效能之差異……………………101
表4-19 教師整體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及教學效能
積差相關係數表………………………………………………102
表4-20 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及教學效能各項目
積差相關係數表………………………………………………102
表4-21教師行動研究知能、參與各項目預測整體教學效能之
多元逐步迴歸分析……………………………………………104


圖 次
圖1-1 研究流程圖 …………………………………………………….9
圖2-1 Lewin行動研究螺旋循環模式…………………………………21
圖2-2 Kemmis和Elliot 的行動研究螺旋循環圖…………………… 22
圖2-3 Altrichter等人之行動研究歷程階段圖……………………….. 23
圖2-4 蔡清田之教育行動研究循環歷程…………………………….. 24
圖2-5 吳明隆之教育行動研究動態歷程圖………………………….. 25
圖2-6 張德銳等人教學行動研究階段與Lewin 行動研究模式對照 26
圖2-7 國小行動研究論文年度篇數………………………………….. 47
圖3-1 研究架構圖...……………………………………………………68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永泉(2006)。教師角色與教師行動研究。民97年6月1日,取自:http://
web.ed.ntnu.edu.tw/~ycfang/_document/syllabus8(eduintro).doc
王令行(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狀況及其內容之析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淑珍(2005)。國小教師教學行動研究及其對教師效能感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田燕齡(2004)。高職教師行動研究知能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白慧如(2004)。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縣:知城。
吳明清(1994)。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吳明清(2001)。學校教育的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1992)。教師效能研究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研究與發展,185-206。臺北市:台灣書局。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8)。教育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和林天祐(1999)。教育名詞:行動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27,66。
呂雅惠(2005)。中部地區國小科學教師行動研究態度與經驗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惠琪(2001)。國小教師從事「教育行動研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新寶(200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天祐(2005)。教師行動研究準則:普及化的基石。教育行政雙月刊,35,1-16。
林志成、張學善(2006)。教育行動研究的覺知行思與經驗分享。2006地方教育輔導論文集,79~108。
林美惠(2004)。國小教師參與行動研究之經驗與專業發展之影響。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林素卿(200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市:復文。
林進材(1999)。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8-2413-H-024-010),未出版。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市:五南。
林順智(2006)。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本位專業發展情形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蘭櫻(200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策略與教師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佳慧(2006)。中學教師教學行動研究對教學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夏林清(譯) (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作研究(原作者:Herbert Altrichter、 Peter Posch & Bridget Somekh)。臺北市:遠流。
夏林清(譯) (2000)。行動科學。臺北市:遠流。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福元和林松柏(2005)。行動研究運用於教師專業發展初探-中部縣市某高中教師從事行動研究為例。教育科學期刊,5(2),78-94。
張世平和胡夢鯨(1988)。行動研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103-139。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雅妮(2008)。臺北縣市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德銳(2002)。以教學檔案提升教師教學效能。教育研究月刊,104,25-31。
張德銳、李俊達、李建民、李惠芬、林芳如、高敏麗、張淑娟、鄒小蘭、蔡美錦、簡賢昌(2004)。發展性教學行動研究研習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市:教育部。
郭 蘭(2002)。國民中學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四縣市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木金(1997a)。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評鑑量表編製之研究。藝術學報,61,221-253。
陳木金(1997b)。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木金(1999)。班級經營。臺北:揚智文化。
陳俊延(2003)。高雄縣國小教師行動研究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美如(1996)。躍登教師研究的舞臺-教師課程行動研究初探。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通訊,7(1),177-188。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慕賢(2003)。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馮 雯(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馮莉雅(1997)。國中教師角色衝突、專業成長與其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馮莉雅(2001)。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政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珮鈞(2005)。國民小學教師時間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錦桃(2007)。高雄市國小國語文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瑞麟(2005)。國小教師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葉連祺(2000)。中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策略之探討。現代教育論壇,6,53-61。
葉興華(2001a)。行動研究的意義與實踐。臺北市光復國民小學-行動研究成果專輯,1-9。臺北市:光復國小。
葉興華(2001b)。臺北市國小推動行動研究之探究-從臺北市第一屆教育行動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分析。臺北市師範學院學報,32,211-236 。
趙長寧(2001)。教師與行動研究。教師行動研究研討會專題演講。民90年6月1日,取自私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網頁:http://www2.thu.
edu.tw/~teaching/study/900413/02.htm
劉仲文(2004)。團隊學習在學校教師行動研究之應用-以臺中縣大明國民小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暨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論文集。臺東市: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歐用生(2000)。提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民97年6月6日,取自:http://nirc.ntct.edu.tw/mentoring/data/user/sherrie/files/200511250405270.doc
蔡春綢(2004)。臺北縣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清田(1997)。以行動研究為依據的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01)。教師如何進教育行動研究:「教師即研究者」的理想與實踐。國教之友,52(3),3-18。
蔡麗華(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明俸(2004)。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嘉義市。
謝寶梅(2004)。臺灣教師參與行動研究之趨勢與評析。教育資料集刊,28,389-405。
鍾榮進(2003)。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鍾慧萍(2005)。一位國小教師行動研究歷程之探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簡木全(2003)。國小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毓玲(200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蓮潔(2005)。教學行動研究對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態度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佩如(2006)。教學行動研究對中學教師問題解決態度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貳、英文部分
Altrichter, H. (1997). Practitioners, higher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 initiativ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ction research: The case of Austria. In S.Hollingsworth (Ed. ), International action research: A casebook for educational reform(pp.29-39), .London : Falmer.
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 (1993). 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A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Bandura, A. (1993).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 , 28 (2), 117-148.
Bilgili, Y. (2005). The teachers' process of change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Borich, G. D. (1994).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Brophy, J., & Poters, A.C. (1988).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good teaching: Insights from the work of th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5 (8),74-82.
Brown, B. L. (2002). Improving teaching practices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Carr, W., & Kemmis, S. (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London: Falmer.
Cohen, L., & Manion, L. (1989).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London: Croom Helm.
Corey, S.M. (1953) .Action research to improve school practic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Dupont, C.M. (1990). Effects of a staff development program in science on participants’ self-efficacy and commitment to teaching.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1 , 356A.
Elliott, J.(1982).Action-research: A framework for self-evaluation in schools’. Working Paper No. 1,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London: Schools Council.
Elliott, J.(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Franklin, V. L. (1989). Teacher efficacy and selected organization climate variables in urban and suburban school setting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0 (06), 1558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AAT89-21857)
Greenwood, G. F., Olejnik, S. F., & Parkay, F. W. (1990).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ur teacher efficacy belief patterns and selected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E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3 (2), 102-106.
Hernandez-Tutop, J. E. (2001).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mplementing action research for improving classroom teaching. Retrieved August 27, 2007, from http://pqdd.sinica.edu.tw/twdaoapp/servlet/ ShowService?path=pdf&title=1552/2001/3012319.pdf
Hoy, W. K., & Woolfolk, A. E. (1993).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the organizational health of school.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3, 356-372.
Kemmis, S., & McTaggart, R. (1988).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3rd ed.). Victoria UK: Deakin University.
Kemmis, S., & Wilknison, M. (1998).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practice. In B. Atweh, S. Kemmis, & P. Weeks (Eds.), Action research in practice-paternership for social justice in education (pp. 21-36). Lodon: Routledge.
Kyriacou,C. (1989). Effective teaching in schools.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Lewin, K. (1946). Action research and minority problem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6), 34-36.
Marsh, H. W., & Bailey, M. (1991).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profile analysi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0310)
McHaney,J.H.,& Impey,W.D.1992. Strategies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using a clinical supervision mode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1st, Knoxville, TN, November 11-13, 1992). Geographic srce ./country of publi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4268).
McKernan, J. (1991).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A handbook of methods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St. Martin's Press.
Mingucci, M. M. (2001). Action research as ESL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07, from http://pqdd.sinica.edu.tw/twdaoapp/servlet/ShowService?path=pdf&title=1552/2001/3042012.pdf
Moneys, S. M. (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survey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1056)
Noffke, S.E., & Stevenson, R.B. (1995)(Eds.)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Becoming practically criticall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Noffke, S. E., & Zeichner, K. M. (1987) Action research and teacher thinking: The first phase of the action research on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95939)
Oja, S. N., & Smulyan, L. (1989).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London: Falmer.
Philip, R., & Robert, D. (2003).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ollege Teaching, 51(3), 111-114.
Richards, J. (2003).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An effective methodology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Retrieved February 15, 2005, from http://www.aea15.k12.ia.us/docs/ed_may2003.pdf
Rigger, I. (1991). Gender differences in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er self-efficac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
Ross, J, A. (1994). Beliefs that make a difference: The origins and impacts of teacher efficac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Canadian Assocciation for Curriculum Stud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9 216)
Ross, J, A., Cousins, J. B., & Gadalla, T. (1996). Within-teacher predictors of teacher efficacy.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2 (4), 385-400.
Ross, J. A., Rolheiser, C., & Hogaboam-Gray, A. (1999).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on the knowledge of five Canadian teacher–researcher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9(3), 255-274.
Sagor, R. (1992). How to conduct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arabun, C. A. (199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efficacy for teaching and number of years teaching: 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6(7), 2549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AT96-39861)
Stenhouse, L.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Open University.
Tutop, H., & Elizabeth, J. (2001).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mplementing action research for improving classroom teaching. Retrieved November 21, 2007, from http://pqdd.sinica.edu.tw/twdaoapp/basic.html
Ward, M. J. (2004). Schoolwide action research: Teacher perceptions of a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 in a small, rural, middle schoo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 New Mexico.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07.01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07.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