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張鐦霙
研究生英文姓名:Chang kai-ying
中文論文名稱:幼兒參與課後運動的動機與家長支持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Children' partipating after-school sports motivation and parents’ support
指導教授姓名:陳銀螢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中文關鍵詞:課後運動類活動幼兒參與動機家長支持
英文關鍵字:after school sports programsports participatiing motivationsparents' suppor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5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之動機,以及家長支持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的因素,並探討二者之間的關聯。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的動機有「心情愉悅」、「身體健康」、「人際關係」及「自我肯定」四個因素;家長支持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則有「信念」及「支持」二個因素。
本研究主要採用「訪談」及「問卷調查法」兩種,訪談對象為幼稚園中、大班幼兒,由研究者一一訪談幼兒平常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之狀況,並以圖卡讓幼兒選擇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給予自己的心情圖樣;而問卷調查的對象則為幼兒父母親,由家長填答的內容來瞭解家長支持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的原因,受試者為臺北市南區某私立中小學附設幼稚園之幼兒及家長。
研究結果如下:
一、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的動機,以「自我肯定」因素最為重視,其次為「心情愉悅」,再其次為「身體健康」,最後為「人際關係」;此四個層面,在「自我肯定」上,大班幼兒高於中班幼兒;在「心情愉悅」上,男生較高於女生;而在「身體健康」因素上,主動練習運動類活動的幼兒較高於不主動運動的幼兒,而「人際關係」上,則會因不同的運動項目而影響幼兒學習的動機。
二、家長支持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其中以「信念」因素最為重視,其次才為「支持」因素。此兩個層面,家長支持女生參與運動的比率高於男生、父親支持度高於母親、天天運動家長的支持度也高於較少運動的家長;而家長「信念」方面,家長支持中班參與運動的信念比大班幼兒來得高、父親支持的信念也比母親高。
三、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的動機與家長支持因素之間的相關而言,發現「自我肯定」與「家長信念」之相關係數最高,以「人際關係」與「家長支持」之相關係數最低。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find out young children’s motivations of participating in after school sports program and factors of parents supports in young children’s after school sports program. The motivations of young children’s participating in after school sports program are “happy moods”, “healthy bod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elf-affirmation”. The factors of parents’ supports are “belief” and “support”.

The methods of this study are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young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preschool and nursery and their parents from one private school in south area of Taipei City. First, researcher interviewed young children individually to investigate their participating in after school sports program. Second, have young children choose flashcards related to their feelings after participating in after school sports program. The questionnaires are answered by young children’s parents to find out reasons of parents support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
1. The most important motivation of young children participating in after school sports program is “self-affirmation”, the second one is “happy moods”, the third one is “healthy body”, and the last one i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factor of self-affirmation, kindergarten children have higher score than preschool children. In the factor of happy moods, boys have higher score than girls. In the factor of healthy body, children who practice sports voluntarily have higher score than children who practice sports involuntarily. As in the factor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ifferent types of sports affected children’s motivations in participating sports.
2. Parents supports in children participating after school sports program, “belief” is the major factor, then the “support” factor. In the aspect of belief, parents support girls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program has higher rate than boys; Supports from fathers are higher than mothers; Parents who exercise everyday are higher than non-exercise parents. In the aspect of support, parents support preschool children more than kindergarten children; Supports from fathers are more than mothers.
3. The correlations of children participating in after school sports program and parents supports, self-affirmation to parents belief has highest correl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parents supports has lowest correl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四節 研究的重要性………………………………………………………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幼兒體適能………………………………………………………… 6
第二節 課後運動類活動參與動機…………………………………………16
第三節 家長支持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30
第二節 研究對象……………………………………………………………31
第三節 研究工具……………………………………………………………33
第四節 資料處理……………………………………………………………4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幼兒參與動機之分析………………………………………………43
第二節 家長選擇及支持幼兒參與課後活動之分析與比較………………56
第三節 家長支持幼兒課後運動類活動之因素……………………………68
第四節 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的動機與家長支持的相關……………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76
第二節 建議…………………………………………………………………80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82
英文部份………………………………………………………………………87

附錄
附錄一…………………………………………………………………………89
附錄二…………………………………………………………………………90
附錄三…………………………………………………………………………92
附錄四…………………………………………………………………………93

表 2-1 0~8歲的身體發展歷程………………………………………………… 7
表2-2 幼兒體適能現況之相關研究……………………………………………14
表2-3 適合學齡前幼兒學習的運動項目………………………………………19
表2-4 家長選擇的才藝班面向…………………………………………………26
表3-1 預試問卷之抽樣摘要表…………………………………………………31
表3-2 正試問卷之抽樣摘要表…………………………………………………31
表3-3 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動機之項目分析摘要表……………………34
表3-4 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動機之因素分析摘要表……………………35
表3-5 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動機之信度分析摘要表……………………36
表3-6 家長選擇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的信念及支持之項目分析摘要表39
表3-7 家長選擇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的信念及支持之因素分析摘要表40
表3-8 家長選擇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的信念及支持之信度分析摘要表41
表3-9 家長選擇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的信念及支持之題數修改………41
表4-1 幼兒基本資料分析表……………………………………………………46
表4-2 幼兒參與課後運動類活動的動機………………………………………48
表4-3 比較男女幼童的參與動機………………………………………………49
表4-4 中、大班年齡幼兒在參與動機之比較…………………………………50
表4-5 個人運動項目在幼兒參與動機之比較…………………………………51
表4-6 團體運動項目在幼兒參與動機之比較…………………………………52
表4-7 繼續學習最愛運動在幼兒參與動機之比較……………………………53
表4-8 學習文藝類課後活動幼兒在參與動機之比較…………………………54
表4-9 主動練習各種類別課後活動幼兒在參與動機之比較…………………55
表4-10 家長背景資料變項分析表 ……………………………………………57
表4-11 家長支持幼兒學習運動類活動項目及學習時間分析表 ……………61
表4-12 家長支持幼兒學習文藝類項目及學習時間分析表 …………………65
表4-13 家長每週支持幼兒固定學習運動及文藝類才藝項目時間分析表 …66
表4-14 家長傾向讓幼兒上小學後學習的才藝類別分析表 …………………67
表4-15 家長支持因素 …………………………………………………………68
表4-16 比較男女幼童的家長支持 ……………………………………………68
表4-17 中、大班年齡幼兒在家長支持之比較 ………………………………69
表4-18 比較父親與母親的家長支持 …………………………………………69
表4-19 各種教育程度家長在家長支持之比較 ………………………………70
表4-20 各種職業家長在家長支持之比較 ……………………………………71
表4-21 各種運動習慣家長在家長支持之比較 ………………………………72
表4-22 曾參與運動類社團家長在家長支持之比較 …………………………73
表4-23 幼兒參與運動類活動的學習動機與家長支持的相關情形 …………75

圖2-1 一般動作能力發展的基礎………………………………………………9
圖3-1 研究架構圖………………………………………………………………30
一、中文部分
丁祖蓮(譯)(1987)。幼兒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洲出版社發行。
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漢文書局出版。
王冉卉(2002)。家長參與學齡前親子休閒活動之動機對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影響。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克先(1987)。學習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王同茂(1992)。美國與奧地利學校課外體育活動概況。臺灣省學校體育,7,8-9。
王美芬(1992)。單親青少年休閒狀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健次(1978)。幼兒體育遊戲。健行文化出版。
王薰禾(2003)。高雄地區國民小學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休閒阻礙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甘學琳(2005)。中小學體育健康課程-體適能遊戲。永和市:諾亞文化出版社。
李三煌(2003)。臺北市內湖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文田(1996)。大學生修習體育課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李金泉(1995)。SPSS/PC實務與應用統計分析。臺北:松岡電腦。
李招譽(2002)。臺北市幼稚園幼兒體能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李敏雯(2006)。影響家長選擇幼兒課後才藝班因素之研究~以台北縣公立幼稚園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勝雄(譯)(2001)。體適能教學:策略與應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鴻江(2004)。學校體能教程。臺北市:諾亞文化出版社。
李鳳琴、顧望平(1990)。臺東師範學院附設實驗小學兒童體格發展概況。國教之聲,23(3),6-8。
呂龍珠(2005)。小學生放學後的Second Round-職業婦女為國小學齡子女安排課後托育之探討。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文忠(1997)。運動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印行。
吳佳鴻(2004)。臺灣韻律體操發展概況與中小學韻律體操選手參與動機之研究。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敬謙(2005)。國小學生校內外活動參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沈莉青(2002)。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因素調查-以德明技術學院運動性社團為例。德明學報,19,479-492。
何雅娟(2006)。健康寶貝快樂向前行-臺北市幼稚園五足歲幼兒體能調查概述。
教師天地,142,42-47。
林正鳳(2007)。家長參與方式對兒童參與新興休閒活動之影響研究-以樂樂國小射箭隊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佑璐(2005)。家長對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國小低年級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風南(1988)。幼兒體能與遊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晏如(2006)。家長選擇國小學童課後托育中心因素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創新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雯涓(2002)。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高中(職)學生觀點。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貴福、盧淑雲(2000)。認識健康體能。臺北市:師大書苑發行。
林麗美(2006)。國小學童家長選擇課後托育服務機構與對課後托育服務品質評價之研究-以臺北市信義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定雄(2001)。國小學生課後安親班服務市場消費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洪正倫(2006)。國小學童運動參與態度、身體健康狀況與運動參與阻礙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姜義村(1996)。幼兒肥胖與心肺適能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維辰(2007)。新竹市國小學童運動社會支持與體育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月琴(2008)。高雄市國小學生課後運動社團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玉金(1998)。幼兒體能及幼兒體能教育-以YMCA幼兒園為例。學前教育,21(3),54-55。
陳美玲(1997)。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其相關因素。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高彬(2006)。宜蘭縣國中學生課後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調查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顯宗(1998)。適合國小學生的休閒運動。國民體育季刊,27(3)。
張文彬(1988)。學生社團活動輔導。臺北:文笙出版社。
張永豪(2003)。城鄉及偏遠地區之健康體適能的差異。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至滿(1986)。體育測量與評價。台北:水牛出版社。
張志豪(2008)。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之家長支持子女參與田徑代表隊之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秀樺(2005)。學童家長對學齡兒童課後托育偏好之實證研究。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張翠娟(2006)。幼兒期學習才藝與國小學業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榮勳(1998)。高雄市國民小學學童課餘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張樹立(2004)。臺北縣城鄉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比較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燕紅(2006)。臺北市私立課後托育機構服務品質需求與家長滿意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亭吟(2007)。大高雄地區學前幼兒才藝教育與影響家長選擇才藝班因素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莊珮瑋(2001)。臺中市單親家長對其國小子女課後照顧安排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黃月嬋(1998)。幼兒體能教學之理念。幼兒教育年刊,10,119-129。
黃秀蓮(2002)。高雄市公私立幼稚園體能教學實施現況調查研究。臺東師範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黃鈺婷(2001)。大學生對運動項目主觀聲望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黃慧真(譯)(1990)。兒童發展。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楊聯琦(1992)。學生不喜歡體育、運動之原因探討。中華體育,6(1),1-6。
鄒碧鶴、張鳴珊、李岫蓉、顏懿汝(2004)。南部地區幼兒體能發展現況研究。嘉南學報,30,404-417。
廖介宏(2007)。臺北縣國小教師休閒動機與休閒阻礙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趙佳珍(2008)。家長對體育類課後活動班服務品質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國小為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義祥(1998)。體重控制教學對肥胖學童健康體適能的影響。大專院校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229-242。
劉文菁(1993)。臺北市民家庭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毓秀(2006)。北歐托育制度。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7-22。
黎煒(譯)(2000)。格式塔心理學原理(上)。昭明出版社。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發行。
盧素碧(1978)。幼兒的發展與輔導。臺北市:文景出版社發行。
錢家慧(2007)。臺北市內湖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學校運動社團動機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薛銘卿(1996)。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餘時間休閒活動興趣取向、參與狀況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鍾偉志(2005)。認真性休閒與參與動機、休閒阻礙關係之研究-以網球活動為例。
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謝鴻隆(2003)。台北市國小學童課後運動之參與動機、知運動障礙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鄉雨(1954)。心理學原理。臺北市:中華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Blair, S. N.(1984). How to assess exercise habitse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J. D. Matarazzo, S. M. Weiss, J. A. Herd, N. E. Miller, & S. M. Weiss(Eds.), Behavioral health:A handbook of health enhancemen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pp.424-447).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Bois, J. E. Sarrazin, P. G., Brustad, R. J. Trouilloud, D. O. & Cury, F. (2005).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volvement: the influence of parents’ role modeling behaviours and perceptions of their child’s competence. 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6(4),381-397.
Deci, E. L.(1975). Intrinsic motivation. New York:Plenum.
Ebel, R. L.(1979). 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George, G.(2008). Children’s and adults’ percep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108(3), 241-246.
King, K. A., Tergerson, J L., & Wilson, B. R.(2008).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n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and engagement in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 Health,5(3),374-384.
Kelly, T. L.(1939). The Selection of Upper and Lower Groups for the Validation of Test Item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30, 17-24。
Lawrence, G ,A.(2000). YMCA Fitness Testing and Assessment. Champaign, III : Human Kinetics.
Miller, M. B.(2001). The promise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8(7),6-12.
Raudsepp, L.(20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parental support and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Acta Padiatrica,95,93-98.
Stephens, T., Jacobs, D. R., & Whit, C. C.(1985). A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of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Public Health Report,100,147-158.
Sollerhed, A. C. Apitzsch, E. Rastam L. & Ejlertsson G.(2008).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young children’s self-perceived physical competence and self-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23(1),125-136.
Wilson, K. S., Spink, K. S., & Whittaker, C.(2007).Parental response to lapses in child’s physical activity. To control or not to contral. Jourmal of Sport & Exercise Phychology,29,217.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
摘要
謝誌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