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行政院主計處 國情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07.8.24。取自: 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761516391971.pdf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 內政統計年報。線上檢索日期:2007.8.23 育齡婦女生育率。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歷年嬰兒出生數。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0-7.xls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口推算)。線上檢索日期:2007.8.25。取自: http://www.knowledge.nat.gov.tw/indexset/indexcontent.jsp?topno=1&linkid=8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人力運用調查。95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統計結果摘要分析。線上檢索日期:2007.9.24。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76251555871.doc 台灣「少子化」日趨嚴重,將衝擊國家經濟(2004年06月13日)。東森新聞。線上檢索日期:96年8月28日。網址: http://www.ettoday.com/2004/06/13/545-1643896.htm 王行(1998)。已婚男性婚姻經歷變化與滿足感初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4,79-122。 王行、莫黎黎(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王大維(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 王舒芸(1996)。父職角色----養家者?照顧者。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23-28。 王叢桂(1995)。工作價值的傳遞與變遷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市。 王叢桂(1998)。父職的實踐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社會心理學角度的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7-2413-H031-001)。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 王叢桂(1999)。性別角色信念、家庭承諾、工作承諾與工作價值之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1,59-89。 王叢桂(2000b)。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王雪貞(1985)。父母之性別角色教養態度性別特質對學前兒童性別角色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以仁(2001)。未來的家庭發展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 伊慶春(1987)。已婚職業婦女職業取向、工作狀況、工作滿意和子女照顧方式之研究。中國社會學刊,11,93-120。 谷瑞勉譯(2003)。Lisbeth Dixon-Krauss.編著。教室中的維高斯基。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原始出版年:2001)。 吳燕和(1992)。中國兒童的社會化:傳統中國文化持續的意義。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文化、教化及病理篇。 吳慧瑛(2007)。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34,109-143。 吳黛宜(2003)。已婚男性父職態度與實踐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政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靜怡(2006)。國小學童父親參與學校教育經驗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吳麗娟、歐陽儀(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2),33-58。 李雪莉(2007)。別當直升機父母。天下雜誌,368,106-118。 李嘉岩(2003)。北京市獨生子女生育意願調查。中國人口科學,4,74-78。 宋鸿燕(2000)。新世代父母教養觀。應用心理研究,7,30-34。余德慧(1992)、楊中芳、高尚仁合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臺北市。中國社會的人際苦痛及其分析。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83-220。高雄:麗文。 周玉慧(2005)。回首從前、期待未來的夫妻關係研究。應用心理研究,17,12-13。 林嬪嬙。生育率創新低!危機與因應政策報導。嬰兒與母親雜誌。2004年八月號,109-110。 林瓊芸(2006)。與獨生兒子結婚之三代同堂家庭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文瑛(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0,253-293。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清江(1972)。家庭文化與教育。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4,89-107。 風笑天(1996)。家庭與獨生子女社會化、中國獨生子女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67-179。 姜得勝(1998)。社會變遷中親子關係的反省與重建。臺灣教育,567,6-11。 洪憶文(2005)。問卷調查結果:男孩好?女孩好?生育壓力知多少。育兒生活雜誌,22,107-112。 洪久賢(2004)。從家庭發展男性的性別平等意識。應用心理研究,18,30-33。 洪美花(2005)。金孫在我們班—談獨生子女教養。幼教資訊,174, 38-45。 洪信安(2002)。海峽兩岸小學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與父母管教方式的 比 較。臺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南市。 柯寶絢(2003)。獨生子女全球化。學前教育,24-29。 洪錦珠(1990)。親情行為、子女感受與學校生活輔導之實施。測驗與輔導,102,2048-2051。臺北市。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83-122。臺北市:心理。 高淑清(2000a)。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開始。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131-154。台北:師大書苑。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研究,16,225-285。 高淑清(2004)。家庭溝通課程意涵建構與教學實踐之研究。嘉義:濤石。 袁儷綺(2002)。獨生學童性別、年級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翁雅雪(2005)。學齡兒童氣質與父親父職實踐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馬惠芬(2003)。男性眼光中父職參與,父職自我效能與親子關係滿意度之自我評估研究---新竹科學園區週邊幼兒園所調查資料之分析。私立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馬振倫(1996)。獨生子女家長心態分析。載於Fable 主編(1996):中國獨生子女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181-191。 張佩韻(2000)。重塑獨生子女新風貌。父母親月刊,186,18-19。 張佩韻(1999)。離婚單親父親父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德厚(2007年08月23日)。高學歷女性單身多,生育率堪憂。中廣新聞網。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08月23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823/1/j8e5.html 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張明正(1996)。台灣地區人口轉行後之生育趨勢與婦幼政策,人口、就業與福利,頁255-307,陳肇南等編,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臺北市。 郭靜晃 譯 Carol Gestwicki 著(1997)。親職教育—家庭、學校和社會關係。 台北:揚智。 莊雪芳(2004)。台中市母親母職角色與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如葳(2001)。獨生子女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分享行為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群(2000)。我不壞,我很乖!-獨生子女的教養觀。媽媽寶寶,165 ,149-151。 陳曉楓(2005)。學齡前獨生子女的面貌及其母親的教養想法。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正弘(2006)。幼兒父親的父職參與意願、社會支持及其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小燕(2004)。成年前期獨生子女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曉慧(1999)。國小學童父親性別角色態度、親職角色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佑任(2003)。父權意識型態下的男性經驗探究:以三位國小教育人員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7,121-156。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2nd ed.) 台北:洪葉。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秀如(2000)。國小學生父親參與子女生活及學習相關活動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陳怡群(2000)。我不壞,我很乖!獨生子女的教養觀。媽媽寶寶。2000年11月,149-151。 陳瑩娟(2005)。學齡前兒童性別認知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郭佳華(2001)。父親參與父職教育方案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許維素(1992)。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坤瑛(1989)。影響父職角色扮演因素之研究----「雙工作家庭」與「單工作家庭」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朗文(1998)。已婚兩性對家務分工意識形態之研究。東吳社會學報,7,81-111,臺北市。 黃慧森(2001)。高職男生父親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葉郁菁(2007)。近五年幼兒教育發展趨勢分析—談少子化的衝擊。幼教資訊,197,15-21。 黃惠珠(1994)。怎樣教導獨生子。臺北市:雷鼓出版社。 黃琴雅(2002)。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怡瑾(2002)。雙薪家庭中男性參與親職主觀經驗之探究。國立新竹臺南師院學報,35,313-337。 黃瑞惠、王登峰、鍾思嘉(2002)。兩岸獨生子女家庭父母親教養態度之比較—以北京和臺北地區為例。北京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北京市。 賴爾柔、黃馨慧(1995)。已婚男性參與家事分工之研究。發表於「大 型社會調查研究經驗交流」暨變遷中的臺灣社會研討會。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黃馨慧(2000)。台灣成年男性婚姻觀及其家務參與之研究。中華家 政學刊,59-80。 趙青山(2004)。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的親職教育論文集。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主編,談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523-529。嘉義: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蔡淑昭(1996)。台灣地區父親家庭角色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美嘉(2006)。跨國婚姻家庭父親角色及子女教養經驗之探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廖永靜(2000)。社會變遷、家庭變遷與家庭教育需求。家庭教育學,35-78,臺北:師大書苑。 婦幼家庭編輯部(2000)。獨生子女的教養處方。臺北市:婦幼家庭出版社,239-245。 劉慈惠(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 劉慈惠(2000)。社經地位與教養相關文獻的評析與再思。新竹師院學報,13,359-374。劉慈惠(2001)。現代幼兒母親的教養信念—以大學教育程度者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4,355-405。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鄭真真(2004)。中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願研究。中國人口科學,5,73-78。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賴佳琪(2006)。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雙親教養態度、學業失敗容忍力、人際問題解決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穆光宗(1993)。中國的未來交給誰—獨生子女問題的緊急報告。北 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謝雨生、鄭啟川(1995)。家庭之小孩性別偏好與生育行為。跨世紀台灣的人口與相關現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21,臺北市。 蕭春媚(2001)。當爸爸是怎麼ㄧ回事----大學教育程度對父職角色及教養的看法。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簡智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關 穎(1996)。教育素質對獨生子女發展的影響。一九九八年亞太 地區華人社會青少年及其相關問題研討會論文集,349-362。 叢肇祥(1988)。丈夫參與家事工作及其對夫妻雙方生活感受影響之 研究一〝雙工作家庭〞與〝單工作家庭〞之比較。東吳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建文(2005)總校閱。發展心理學,台北:學富。
二、英文部分 Atkinson J.,& T. Huston(1984).Sex Role Oreintation and Division of Labor in Early Marriage.Journal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46,333-345. Brown, S. L.& Bumpus, M. F.(1998).Men In families: Looking back, looking forword. In Booth, A & Crouter, A. C.(Eds),Men in families:when do they get involved?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lair ,S. L, Wenk, D. & Hardesty, C. (1994). Marital quality and paternal invol- vement:Interconnections of men,s spousal and parental roles. Journal of Men,s Stddies, 2, 221-237. Barth, R. P. (1992)preventing adolescent pregnancy with social and cognitive skill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 7(2), 208-232. Byrd, B. (1993). The adult only child: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eparation individuation. Psychological Reports, 73, 171-177. Chiland, C.(1978).Social adaptation of the children the latency period. Psychological Abstracts.60(6)11-58. Chodorow, N.(1978).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chran, D. L.(1997).African American fathers: A decad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amilies in Society, 78 , 340-351. Daly, K. J.(1993).Reshaping fatherhood:Finding the model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 14(4), 550-557. Daly, K. J.(1995).Reshaping fatherhood:Finding the models. In W. Marsiglio(Ed.), Fatherhood: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and social policy(chap. 2).21-40. Doherty, W. J. Kouneski, E. F., Erison. M. F. (1998).Responsible fathering: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60(2), 277-293. Doweney, D. B.(1995). When Bigger is not Better:Family Size, Parental Resources, 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 746-761. Eiduson,B. T.(1976). The Dynamics of the One Child Family: Socialization Implication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30785). Falbo, T. Polit, D. F.(1986)〝Quantitative Review of the Only Child Literature:Research Evidence and Theory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0(2), 176-189. Frank, C.(2000). Only , not lonely. Parenting, 14(8).p.148-152. Goodnow, J. J.(1988).Parent,s Knowledge and Expectations:Using What We Know. In M. H. Bomstein(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3 2nd (439—460).Mahwah,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ewis, C.(1986).Becoming a Father. UK:Open University Press. Lamb, M. E.(1986).The changing role of fatherhood. In M. E. Lamb(Ed), New York: A Wiely -Interscience Pcublication. The father,s role: Applied Perspectives. 3-27. Lamb, M. E.(2000).The hisyory of research 0n father involvement :An overview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29(2/3), 22-42.Robert, L. C.(1997)。I always knew that Mom and Dad loved me best?The experience of being an only chil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1998),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9(1), 337. Lambert, W. E.(1979)child rearing value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Mickus, M. A.(1994).Parent-adult child relations:does only child status make a difference?(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95).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6(3),1143. Miller, S. A.(1988).Parentse,beliefs about children,s cognitive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59, 259-285. Munsinger, H.(1975).Fundamentals oh child development (2nd ed.)New York:Holt Rinchart & Winston. Okagaki, L.& Sternberg,R. J.(1993).Parental beliefs and children,s school performance. Child Development, 64, 36-56. Parsons, T .&R. F. Bales(1955).Family, Soci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Glencoe, IL: Free Press. Poli, D. F.& Falbo, T.(1987). Only children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 quantitative review. Journal Marriage & Family,49(2,)309-325. Poston, D. L.&Falbo, T.(1990).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f Chinese Children:“Onlies”versus Others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6,2,433-451. Rane, T. R.,& Mcbride, B. A.(2000).Identity theory as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fathers, involvement with their childre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1(3),347-366. Ricks, M. H.(1985)。The soci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al behavior:Attachment across generations. In I.Bretherton & E. Waters. (Eds)Monograph of the social for rea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 50(1-2), 211-227. Robert, L. C.(1997).“I always knew that Mom and Dad loved me best”:The experience of being an only child.(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1998),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9(1),337. Ross,Catherine E.(1987).“The Division of Labor at Home.”Social Forces 65,3,816-833. Sigel, I. E.(1985).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beliefs. In I. E. Sigel(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s: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345--371). Hillsdale ,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Wan, C., Fan, Cunren, Lin Guobin &Jing,Q.(1994).Comparison of personality traits of only and sibling school children in Beijing.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55(4), 377-388. Wang, C.(1994). Comparison of personality traits of only and sibling school children in beijing.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55(4,)377-388. Rosen, I. S.(2001). Me myself, and I; The life of only child. (Doctoral dissertation,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2001)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39(6), 1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