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阮宜婷
研究生英文姓名:Juan Yi-Ting
中文論文名稱:失物招領
英文論文名稱:Lost and Found
指導教授姓名:李美蓉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7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中文關鍵詞:失物招領教養現成物慾望速食文化創作混合媒材
英文關鍵字:lost-and-findnurtureReady madedesirefast food culturecreationmixed media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從「失物招領處」的失物,引領我們探索消費文化中「物」的意義;而在物慾的表象下,研究者發現了更深層的學習與教育的議題,進而追溯至生命存在的意涵。

在本研究論文中,第一章為緒論,論述「失物招領」系列的創作的意義:從「失物」中「招領」回學習的樂趣與意義。創作源起於有感都會國小校園的消費文化現象,進而以創作探討種種的價值觀與學習教育等相關議題。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從藝術、消費文化、教育等的角度去歸納分析「失物」的現象。第三章為創作分析,包括創作理念與創作手法兩部分。第四章為作品的詮釋,針對系列作品一一作分析與說明,分為《炫耀的符號》、《速食化的學習》與《學習的意義》、《「新」的形式》、《課本如同戰場》、《失物招領》、《我想要》等六個系列。第五章為結論,針對相關作品之比較與分析、作品與生活體驗之關連、媒材運用的藝術觀點以及作品形式之隱喻,並檢視創作結果,作為未來發展方向與自我的建議。

繼創作與論文的書寫歷程後,研究者完整的釐清與建立自己的藝術價值觀;藉由藝術創作進行教學的批判與教育,依此確立教育的本質與目標,使研究者能更勝任於教職。
The lost things at “lost-and-find place” lead us into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things” in the culture of consumption. From the imagery of desires, researcher found a deeper issue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nd then we can trace the meaning of the life existence.

In this study, the meaning of the “lost and find” creation series: “find” the fun and meaning of learning from “lost”, which was elaborated in chapter one - introduction. The origin of creation was from the impression of the city elementary schools’ culture of consumption, and then the diverse issues of the values, learning and education was explored. The “lost” phenomenon was analyzed and induced on the aspects of art, culture of consumption and education in chapter two – literary review. Creation concepts and skills were analyzed in chapter three – creation analysis. The pieces was analyzed and illustrated one by one in chapter four – creation interpretation. There are six series which include “splendid symbols”, series one: “fast food learning style”, series two: “the meaning of learning”, “the new format”, “text books as battle fields”, “lost and find”, “I want” etc.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related pieces, the links between creation and life experience, the artistic concepts of using material and the metaphors of the pieces, format were concluded in chapter five – conclusion, in the meantime, offering the suggestions after inspecting the results of creation for further study.

After the creation and thesis, researcher clarified and built self artistic value completely, besides, the i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was preceded by artistic creation to confirm the natures and goals of education, hence, researcher can be more competent for teaching.
1.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2. 研究目的 3
1.2.1. 藉由藝術創作進行教育理念的批判 3
1.2.2. 藝術價值觀的釐清與建立 4
1.2.3. 領回學校教育的真正目標 5
1.3. 研究方法 5
1.3.1. 文獻探討法 5
1.3.2. 媒材實驗 7
1.3.3. 分析與歸納 9
1.3.4. 創作實踐 10
1.4.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1.5. 名詞釋義 11
1.5.1. 消費 11
1.5.2. 慾望 12
1.5.3. 同儕心理 13
1.5.4. 失物招領 15
1.5.5. 教養 15
1.5.6. 現成物 16
1.5.7. 速食文化 16

2. 文獻探討 18
2.1. 家長消費文化對兒童行為模式的影響 18
2.2. 媒體廣告引發學童追求流行的心理 .20
2.2.1. 廣告訴求學童的基本需求 21
2.2.2. 商品符號化 22
2.2.3. 流行造成人性的異化 23
2.3. 學校教育宗旨與消費文化的衝突 25
2.3.1. 消費文化與學童教養 25
2.3.2. 學校教育目標的變質 26
2.3.3. 學校教育的宗旨 27
2.4. 現成物運用之美學 29
2.4.1. 物體的藝術概念 29
2.4.2. 現成物的運用 30

3. 創作分析 37
3.1. 創作理念 37
3.1.1. 炫耀性 37
3.1.2. 速食文化的魅力 40
3.1.3. 新的吸引力 43
3.1.4. 慾望的表白—成就感 45
3.2. 創作手法 49
3.2.1. 重複 49
3.2.2. 集積 51
3.2.2. 儀式性 53

4. 作品的詮釋 55
4.1. 炫耀的符號 56
4.2. 速食化的學習 58
4.3. 學習的意義 61
4.4. 「新」的形式 63
4.5. 課本如同戰場 65
4.6. 失物招領 67
4.7. 我想要 69

5. 結論與建議 71
5.1. 結論 71
5.1.1. 創作媒材的選擇 71
5.1.2. 自我的探討 75
5.2. 自我建議 78
5.2.1. 未來創作的新規劃及方向 79
5.2.2. 教育者的態度 80
引用文獻 81
附錄



圖 次

圖4-1:炫耀的符號局部 86
圖4-2:炫耀的符號局部 86
圖4-3:炫耀的符號局部 87
圖4-4:炫耀的符號 87
圖4-5:速食化的學習局部 88
圖4-6:速食化的學習局部 88
圖4-7:速食化的學習局部 89
圖4-8:速食化的學習局部 89
圖4-9:速食化的學習局部 90
圖4-10:速食化的學習局部 90
圖4-11:速食化的學習局部 91
圖4-12:速食化的學習 91
圖4-13:速食化的學習 92
圖4-14:學習的意義局部 93
圖4-15:學習的意義局部 94
圖4-16:學習的意義 95
圖4-17:「新」的形式 局部 96
圖4-18:「新」的形式 96
圖4-19:「新」的形式 97
圖4-20:「新」的形式 97
圖4-21:課本如同戰場 局部 98
圖4-22:課本如同戰場 局部 98
圖4-23:課本如同戰場 局部 99
圖4-24:課本如同戰場 局部 99
圖4-25:課本如同戰場 100
圖4-26:課本如同戰場 100
圖4-27:失物招領 局部 101
圖4-28:失物招領 101
圖4-29:我想要 局部 102
圖4-30:我想要 102
圖4-31:我想要 局部 103
圖4-32:我想要 104
圖4-33:我想要 104
圖4-34:展場一隅(一) 105
圖4-35:展場一隅(二) 105
圖4-36:展場一隅(三) 106
圖4-37:展場一隅(四) 106
圖4-38:展場一隅(五) 107
圖4-39:展場一隅(六) 107
Vergine, L.(1997). Trash: From junk to art. Milan: ElectaCorte Madera, CA.: Gingko Press, 1997. ISBN:8843563068.
王文基 譯(2000)。Jean Laplanche編著。《精神分析詞彙》。台北市: 行人。ISBN:957-30694-0-7。
王玉齡 譯(2000)。Chalumeau, Jean-Luc著。《藝術解讀》。台北市:遠流。ISBN:957-322-762-2。
王雅各 譯(1998)。Carol Duncan著。《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台北市:遠流。ISBN:957-32-3436-X。
朱衣 譯(2008)。Charles J. Sykes著。《為什麼沒人教過我?》。台北市:時報。ISBN:978-957-13-4861-2。
朱華瑄 譯(2005)。Matt Hill著。《迷文化》。台北市:韋伯文化。ISBN:986-7557-41-7。
余秋雨 (1990)。《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市:允晨文化。ISBN:957-9027-03-X。

吳瑪悧 譯(1991)。Willy Rotzler 著。《物體藝術》。台北市:遠流。ISBN:957-32-1451-2。
呂健忠 譯(1998)。HalFoster主編。《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台北市:立緒 。ISBN:957-8453-43-4。
李佩玲(2005)。〈現成物對現代設計觀念的衝擊與反思〉。《師大學報》 ,人文與社會類。第50期 , 頁91-103。
李斯毅 譯(2005)。Pamela Danziger著。《心靈消費》。台北市:沃爾文化。ISBN:986-127-537-1。
李華夏 譯(2007)。Thorstein Veblen著。《有閒階級論》。台北市:左岸文化。ISBN:978-986-7174-54-3。
李賢文、黃才郎等(1982)。《西洋美術辭典》。台北市:雄師圖書。ISBN:957-9420-34-3。
林志明 譯(1997)。Jean Baudrillard著。《物體系》。台北市:時報,ISBN:957-13232-09。
林泊佑主編(2000)。《阿曼創作回顧展=Arman》。台北市:史博館。ISBN:957-02-6409-8。
林祐聖、葉欣怡 譯(2003)。Don Slater著。《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市:弘智文化。ISBN:957-0453-86-9。
林雅琪、鄭惠雯 譯(2004)。Arthur C. Danto著。《在藝術終結之後》。台北市:麥田出版。ISBN:986-7413-10-5。
侯宜人(1994)。《自然、空間、雕塑》。台北市:亞太圖書。ISBN:957-8510-40-3。
姜靜繪 譯(1998)。J. Walker Smith&Ann Clurman 著 。《世代流行大調查:從1909年到X世代》。台北:時報。ISBN:957-13-2560-0。
徐慎恕、朱侃如、龔卓軍譯(2000)。Carol S. Pearson著。《內在英雄》。台北縣:立緒。ISBN:957-8453-98-1。
高千惠(2001)。〈至窮之後的無窮〉,《在藝術的界河上-當代藝術思路之旅》。台北:藝術圖書。ISBN:957-8273-91-6。
張心龍 譯(1986)。Pierre Cabanne 著。《杜象訪談錄》。台北市:雄師。
敖軍 譯(1998)。Roland Barthes著。《流行體系》。台北市:桂冠。ISBN:957-730-0340。
許芳菊(2005)。〈父母最常犯的十大錯誤〉。《天下雜誌》,期335,211。台北市:天下。
許金龍 譯(2008)。大江健三郎 口述。尾崎真理子 整理。《大江健三郎作家自語》。台北市:遠流。ISBN: 9789573263180。
許薔薔 許綺玲 譯(1997)。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神話學》。台北市:桂冠。ISBN:957-551-989-2。
陳光棻 譯 (2007)。四方田犬彥 著 。《可愛力量大》。台北市:天下 。ISBN:978-986-417-866-7。
陳保朱 譯(2002)。大江健三郎 著。《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台北市:時報。ISBN:957-133-726-9。
陳國強 (2002)。《文化人類學辭典》。台北市:恩楷。ISBN:986-80189-2-7。
陳琇玲 譯(2002)。Eric Schlosser著。《速食共和國:速食的黑暗面》。台北市:天下。ISBN:957-0395-59-1。
陳惠貞(2003)。《伊娃、赫斯的抽象物體中『差異』的藝術語言》,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陳學明(1998)。《班傑明=Walter Benjamin》。台北市:生智。ISBN:957-8637-50-0。
彭蕙仙 譯(2006)。Juliet B. Schor著。《天生買家:搶救買無止盡的下一代》。台北市:天下。 ISBN: 986-7158-73-3。
曾少千(2003)。〈我買故我在:芭芭拉.克魯格與消費文化〉。《台大文史哲學報》,第58期,頁251-296。台灣大學文學院。
項退結 編譯(1976)。Brugger Walter編著。《西洋哲學辭典》。台北市:先知。ISBN:957-524-090-1。
馮克芸 譯(2007)。Rapaille, Clotaire著。《情感行銷的符碼》。台北市:天下遠見。ISBN:978-986-417-911-4。
黃文叡 (2002)。《現代藝術啟示錄》。台北市:藝術家。 ISBN 986-7957-16-4。
黃崑巖(2004)。《談教養》。台北市:聯經。ISBN:9570827602 。
黃麗娟 譯(1996)。Robert Atkins 著。《藝術開講》。台北市:藝術家。ISBN:957-9530-39-0。
楊小濱(1995)。《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市:麥田。ISBN:957-708-261-0。
劉小菁 譯(2002)。William Glasser 著。《每個學生都能成功》。台北市:張老師文化。ISBN:957-693-514-8。
劉清虔(1997)。《否定與合理:馬庫色〈單向度的人〉導讀》。台北市:麥田。ISBN:957-567-142-2。
劉會粱 譯(2000)。Barrie Gunter, Adrian Furnham著。《兒童消費者:對年輕人消費市場所做的心理分析》台北市:亞太圖書。ISBN:957-8264-51-8。
潘世娟、孫雲平 譯(2005)。Axel Dammler著。 《買了熊熊,就不能買芭比:輕鬆教出消費小高手》。台北市:城邦文化。ISBN:986-7964-65-9。
蔡君、徐松明 譯(1998)。Peter Burger著。《前衛藝術理論》。台北市:時報。ISBN:957-13-2712-3。
鄭納無 譯(2005)。 Siegfried Lenz 著。《失物招領處》。台北市:遠流。ISBN:957-32-5596-0。
賴素玲(2006)。《妮基的異想世界導覽手冊》。台北市:聯合。 ISBN:978-957-29307-3-1。
薛秀宜(2002)。〈童話‧物化‧兒童消費危機〉。《教師之友》,第43期,頁15-18。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引用文獻
圖版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