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劉佳玲
研究生英文姓名:Liu Chia-ling
中文論文名稱:戰後臺灣師範生「教師使命」形塑---從薰陶到自覺(1950-1970)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n Teachers’ Vocation from the views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s:Cultivation to construction
指導教授姓名:劉蔚之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中文關鍵詞:師範教育教師使命使命感教師職志
英文關鍵字:Normal educationvocation, teachers’ vocationcultiv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8
  • 收藏收藏:0
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民國四十至五十年代(1950~1970)師範生「教師使命」的認知與形成因素,透過口述歷史訪談整理與史料分析,獲致結論如下所示:

一、 此年代的師範教育,透過生活化的「陶冶」作用,促使師範生認知未來教職角色所需具備的能力、條件與操守,尤以操守為重。

二、 師範生所認知的教師使命是從主體的眼光出發,以「認同」自身當下的師範生身分與未來的教職身分為基礎,未必認同外在他者賦予其教師任務時之動機。

三、師範生教師使命感的形成並非來自單一因素,而是透過主體與環境內外反覆的互動所產生的連續歷程,包含從師範生受家庭環境、求學環境、師範校園、職場環境等影響,主體的意識在不同時空的歷練下,產生動態變化。

四、本研究報導人以退休教師身分回顧其教師使命感,與其師校時期之使命雛型吻合,印證校園式的師資培育對師範生之教育情懷養成具有深刻啟發作用。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quire what is the teachers’ vocation from the views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s (1950-1970) and how to be formed. By analyzing normal school students’ oral stories and secondary sources,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normal education in the 50s to the 70s promoted normal school students to realize all abilities, conditions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being a teacher by cultivation in daily campus life, especially in professional ethics.


Second, the normal school students identified themselves with their status of normal school student and passing qualification for a teacher. At the same time, they perceived the teacher's vocation from the views of the subjectivity. Therefore, they identified what they should be, but not identified the motives or purposes from the other’s orders or missions.

Third, the formation of Teachers’ vocation from the normal school students isn’t affected by a single factor, but urged in the interactive course between the subjectivity and the objectivity. In other words, the normal school students did not directly accept the values at first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ir families, education experiences, and normal school. Instead, they reflect what they have gained from the interaction with those external factors. To construct the teachers’ vocation for subjects is complicated and changing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their lives.

Fourth, this study reveals the declaration of teachers’ vocation from oral history reporters. It is quite matched to the embryonic model of teachers’ vocation from the50s to the 70s’ normal school students. This study also proves campus life of normal school would call, strengthen and maintain the vocation from the normal students with self-identity.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回顧……………………………………………………………7
第三節 研究方法……………………………………………………………14
第四節 分析架構……………………………………………………………19
第五節 章節架構……………………………………………………………21

第貳章 回顧臺灣戰後教育背景……………………………………………24
第一節 臺灣戰後的教育政策概況…...…………………………………24
第二節 多元徵集基層教員以應急需………………………………………30
第三節 師範生素質檢討……………………………………………………33
第四節 反映時代的師範教育目標…………………………………………36

第參章 師範學校的校園生活………………………………………………42
第一節 師校校風與校長領導………………………………………………42
第二節 師範生與師範師長…………………………………………………49
第三節 訓育活動與日常作息………………………………………………57
第四節 課程與教學…………………………………………………………68
第五節師範生與同級其他類型學校學生的比較……………………………82

第肆章 師範生對教師使命的認知…………………………………………101
第一節 回憶師範教育前的求學經歷………………………………………102
第二節 認知師範學校所賦予的教師任務…………………………………110
第三節 回顧自身的教師使命………………………………………………122

第伍章 結論…………………………………………………………………129

參考文獻………………………………………………………………………136
附 錄………………………………………………………………………143
參考文獻

一、文獻史料

丁紹桓、盧文廸(1947)。歷史:本國史。臺北:中華書局。
十八趴砍我六十萬(2006)。2008年6月10日,取自 http://blog.sina.com.tw/8784/article.php?pbgid=8784&entryid=245730
公立學校教職員敘薪辦法(1973)。2008年6月2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sp?B2=%AAu%A1%40%A1%40%AD%B2&FNAME=H0150012

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主編)(1959)。民族主義與國民教育。臺北:正中。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 文教志學校教育篇 。重修台灣省通志 ,6,94。南投:作者。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光復志收復準備篇 。台灣省通志 ,10,11。南投:作者。

任培道(1980)。實現蔣公重視女子師範教育之主張以崇德意。政治評論,38(3),4-6。

沈崧華、陳訓慈(1951)。歷史(上冊)。臺北:正中書局。
沈崧華、陳訓慈(1951)。歷史(下冊)。臺北:正中書局。

伍振鷟(1985)。師範教育的時代任務。 師大校友,219,8-9。

伍振鷟、黃士嘉(1998)。 我國師範教育的回顧。教育資料集刊, 22,22-26。

吳屏(1978)。師範教育的目標與教師專業精神的培養。教與學,3,20-23。

汪知亭(1978)。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

何清欽(1980)。光復初期之台灣教育。高雄:復文。

吳文星(1983)。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李園會(1984)。台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台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復文。

李筱峰(1998)。 解讀二二八。臺北:玉山社。

沈翠蓮(1999)。光復後臺灣師範學校小學師資培育制度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園會(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 。臺北:南天 。

吳文星、許雪姬(採編)(2001)。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口述歷史,載於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五○~七○年代文獻專輯(五) 。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五南。

李淑珍(2007)。百年回首。2008年1月31日,取自 http://archive.tmue.edu.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centry01&Category=3

邱祺霈(2004)。一位資深教師教學歷程的反思。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孟憲承、陳學恂(1947)。教育通論。臺北:臺灣商務。

武世鈞(1965)。教育心理學。臺南:省立臺南師範專科學校。
林惠如(1976)。立己立人達己達人的師範教育。教與學,3,36-37。

林鶴如(1978)。總統蔣公對師範教育的指示。國民教育,21(8),17-18。

林玉体(1980)。對師範教育法第十七條的我見。中國論壇, 9(11),44-45。

林玉体(1988)。師範院校—精神的國防。中國論壇,307,28-30。

林玉体(1989)。四十年來台灣教育之面貌及變遷。中國論壇,319,186-199。

周愚文(2006)。社會發展與教育政策:中央政府遷臺初期我國教育政策的回顧(1949-1954)。教育資料集刊,31,1-16。

范任宇(1948)。教育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苗栗一女教員為了貪小錢,竟弄巧成拙(1956,8月15日)。中國日報,3版。

政府調整待遇,先從教員著手(1956,8月31日)。中國日報,2版。

省立新竹師範學院五十年院慶特刊編輯委員會(1990)。竹師五十年。新竹:省立新竹師範學院。


姚誠(1992)。海峽兩岸師範教育體制變遷趨向的比較。載於中國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師大書苑。

孫邦正(主編)(1963)。師範教育。臺北:正中。

黃瑞光(1981)。 愛的教育,木瓜葉徽—難忘的屏師。載於台灣省教師精神修養參考資料第七輯。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40-57。

孫邦正(1985)。經師與人師。臺北:臺灣商務。

夏金英(1995)。臺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1945-198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翁嘉禧(1998)。台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 (1945~1947)。高雄:復文。

教育部(主編)(1950)。教育概況。臺北:作者。

黃政傑(1990)。對師範教育問題的省思。人本教育札記,7,14-16。

陳伯璋(1990)。師範教育的迷思與反思。人本教育札記,7,10-13。

陳麗華(1990)。反省性師範教育派典的理念與實際。教育研究,14,53-61。

陳鳴鐘、陳興唐(主編)(1990)。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南京:南京 。

黃宣範(1994)。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

黃政傑(1996)。 課程改革。臺北:漢文。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校史委員會(1997)。花師五十年。
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陳畢慧(1998)。戰後台灣師範學校教育之研究(1945-1967)。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黃士嘉(1999)。師範教育史論集。臺北: 漢風。

黃禕婷 (1999)。光復初期臺灣國民學校師資之培育(1945-194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惠珠(2004)。 戰後臺灣中等師資之搖籃—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46-1955)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國豪(2005)。不同師資培育背景的國小導師其教育專業認知與教師角色踐行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碩士,未出版,臺北。

提高國民學校師資素質實施方案、提高中等學校師資素質實施方案(1955)。2008年4月10日,取自,
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YearStart=41&YearEnd=50&page=3

張希哲(1979)。師範教育法與我國師範教育的發展。教與學,11.12,8-9。

張春興(1983,12月18日)。請再為師範生前途想一想,聯合報,2版。

張芬芬(1992)。我國師範教育中的意識型態。載於中國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師大書苑。

游淑玲(2000)。不同國小師資養成型態學生的教育專業認知與任教意願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碩士,未出版,臺北。

游鑑明(2002)。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臺北:左岸。

曾健民(2005)。光復初期臺灣的教育。載於光復初期的臺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1949)。計劃教育之實施。臺北:作者。

臺東一教員教導有方(1956,7月30日)。中國日報,3版。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1956)。進展中的臺灣教育。臺北:作者。

臺灣省學齡兒童強迫入學辦法(1956)。2008年5月10日,取自
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YearStart=41&YearEnd=50&page=4

臺灣教育輔導月刊編輯委員會 (1961)。臺灣教育發展的方向。臺北:作者。

劉真(1965)。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自述。臺北:臺灣商務。

臺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校友會(主編)(1975)。任委員培道八秩榮慶紀念集。臺北:作者。

劉真(1979)。教育與師道。臺北:正中。

劉真(1983)。我們要為實現蔣公的教育理想而努力。教育資料文摘,11(5),4-7。

劉真 (1986)。先總統 蔣公對教育革新的昭示。師友,232,1-4。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1987)。臺灣省各級教育發展概況分析(民國
三十五學年至七十五學年)。臺北:作者。

劉真 (1988)。經國先生的教育理念。師友,248,5-6。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1995)。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建校百年紀念專刊:春風化雨一百年。臺北:作者。

劉漢初(主編)(1996)。滋蘭集:北師壹百周年紀念文錄。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蔡璧煌(1975)。教師的專業地位與專業精神—從教師與教員談起。教育輔導月刊,25(5),10-12。

歐用生(1992)。師範教育課程研究的檢討。載於中國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師大書苑。

蔡添順(2002)。話梅便當—一個老師範生愛的回憶。臺北:作者。

賴澤涵、黃俊傑(主編)(1991)。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 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賴澤涵(主編)(1993)。 臺灣光復初期歷史。臺北: 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

賴澤涵(主持)(2001)。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五○~七○年代文獻專輯 (五) 。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

盧姿里(2005)。不同師資培育體系背景之初任國中小教師教育專業表現之比較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二、口述紀錄

劉佳玲整理(2008)。報導人師範生活的回顧。鍾秋榮女士訪問紀錄。2008.3.28,未刊稿。

劉佳玲整理(2008)。報導人師範生活的回顧。程清秀女士訪問紀錄。2008.5.9,未刊稿。

劉佳玲整理(2008)。報導人教職生涯的回顧。程清秀女士訪問紀錄。2008.5.23,未刊稿。

劉佳玲整理(2009)。報導人教職生涯的回顧。邱祺霈先生訪問紀錄。2009.7.8,未刊稿。

劉佳玲整理(2010)。報導人求學階段的回顧。鍾秋榮女士訪問紀錄。2010.7.8,未刊稿。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