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胡雅婷
中文論文名稱:萊氏症兒童之手足關係與互動行為之探討
指導教授姓名:蔡昆瀛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身心障礙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夜)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7
中文關鍵詞:萊氏症、手足關係、互動行為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探索萊氏症兒童的手足關係、互動行為與影響因素,透過進入家庭觀察萊氏症兒童與手足的互動及與家人的訪談收集資料,為期一年九個月。研究進行前後,萊氏症兒童正巧歷經父母離異和父親再婚的事件,除了原本的障礙手足,還多了一位正常的繼手足,使他的手足關係與互動行為不同於過去文獻對正常手足與障礙兒童手足關係的探討。
藉由敘事研究方法,考量時間與情境脈絡,對文本資料作適當的詮釋與分析。再歸納出以下結論:1. 萊氏症兒童與障礙手足的關係包括複雜交錯的情感表現、彼此支持與相互扶助;與正常手足的關係有促進社會化和角色跨越的關係。 2. 萊氏症兒童與障礙手足的手足互動行為為類似3歲孩子的遊戲模式、相互性互動多於互補性互動;與正常手足的互動行為則是活動方式多樣化和互為導師的互動。3. 萊氏症兒童手足關係與互動行為的影響因素包括:障礙程度、個人氣質、父母婚姻關係與繼手足的加入。
本研究最後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歸納出相關建議事項,作為其他罕見疾病兒童父母之參考,及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目 次
摘要………………………………………………………………… Ⅰ
Abstract…………………………………………………………… Ⅲ
目次………………………………………………………………… Ⅵ
表次………………………………………………………………… Ⅶ
圖次………………………………………………………………… Ⅷ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萊氏症………………………………………………… 5
第二節 兒童手足關係相關理論與因素……………………… 7
第三節 手足互動行為與影響因素…………………………… 14
第四節 罕見疾病兒童之手足關係與互動行為相關研究 …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25
第二節 研究歷程…………………………………………… 29
第三節 資料蒐集、處理與分析……………………………… 34
第四節 研究倫理…………………………………………… 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2
第一節 媽媽說……………………………………………… 42
第二節 爸爸說……………………………………………… 51
第三節 Migi(繼母)說……………………………………… 54
第四節 我說…………………………………………………… 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6
第一節 結論………………………………………………… 66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0
第三節 建議………………………………………………… 71
參考文獻………………………………………………………… 73
附錄一 觀察札記與省思………………………………………… 82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 85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9)。高中資賦優生家庭動力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3,
  97-151。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Danny L. Jorgensen。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
王為國、張奕華、許正妹、黃世奇、劉世閎、羅國俊著(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台北:心理。
王振德(1988)。殘障兒童與家庭-父母的因應之道。國小特殊教育,8,14-19。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理論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23,397-414。
王釗文(2000)。單親家庭成年子女手足關係互動行為及其互動意義
之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華國(2004)。特殊兒童親職教育。台北:五南。
余巧芸(1997)。從兒童手足關係探討促進家庭功能措施。收錄於謝秀芬主編,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頁65- 117)。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余玉眉、田聖芳、蔣欣欣(1994)。質性研究 : 田野研究法於護理學之應用。臺北 : 巨流。
吳武典(1984)。家有殘障者,父母怎麼辦?-幫助殘障者的家庭自我調適。特殊教育季刊,14,3-9。
吳雅雯(2005)。智能障礙學生國小手足親子互動關係、手足關係、社會支持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宋博鳳(2002)。成年前期手足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碧雲 譯(1986)。Dunn, J.著。兄弟姐妹。台北:允晨。
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2005)。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濤石。
李美銀(2002)。妥瑞症患童父母親職壓力、因應方式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麗玲(1994)。智障兒童青少年手足與一般家庭青少年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研佑(2005)。婚姻衝突、親子衝突與手足衝突間之相關性研究-以台中縣國小兒童家庭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柯識鴻(2001)。苯酮尿症患孩母親之壓力源與因應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碧芬(1990)。慢性病童手足之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螢(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徐宗國 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合著。台北:巨流。
涂筱姍(2005)。「資優生手足」手足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英熙(1998)。身心障礙兒童母親罪惡感諮商歷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梁淑娟(1990)。智障者同胞手足心理需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徐淑娟(2003)。裘馨氏肌肉萎縮症患者母親壓力與社會支持之探究。 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袁明孝(2008)。奇妙的旅程—一個靜聽者追尋生命意義的自我敘說研究。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許靖敏(2002)。發展遲緩母職經驗與體制之探討-以女性主義觀點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蒨茹(1992)。智能發展障礙幼兒家庭動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佩妏(2001)。「自閉症兒童之手足」手足關係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若男(1993)。兒童手足關係與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梅影(2005)。罕見疾病兒童家庭壓力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惠貞(2004)。情生命動—一位小腦萎縮症患者的生命歷程敘說。南華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曾華源、劉曉春(2000)。社會心理學。台北:洪葉。
黃元亭(2001)。不要破壞我的家--被認定為施虐父母之當事人對強制處遇介入經驗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迺毓 (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 (2003)。Benjamin F. Carbtree & William L. Miller合著。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瑋寧(2005)。玻璃娃娃上學去—臺灣成骨不全症患者成長與求學經驗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子萱(1999)。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衝突經驗與因應之研究--以家庭系統理論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麗晴(2000)。父母離婚兒童的生活適應之主觀經驗探討。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淑娙(1996)。早產兒父母親的壓力與社會福利服務需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詹珮宜(1999)。智障學生之國小正常手足的親子互動關係、手足關
係、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于菁(2007)。智能障礙者手足關係的探索之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孟芬(2006)。生命中的一個意外—罕見疾病患者之家庭壓力與因應策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鄭偉琪(1993)。「自閉症兒童之手足」的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瑞麟 (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培生。
賴佩汝(2004)。幼兒在家庭中手足互動之研究─以老大觀點詮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秀芬 (1989)。家庭與家庭服務。台北:五南。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等著(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貳、英文部分
Ann, M.(200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 coping and adaptation of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ir siblings.
Bank, S.P. & Kahn, M.D.(1982). Intense sibling loyalties. In M. Lamb & B. Sutton-smith (Eds.), Sibling Relationships: Their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across the Life Span (pp. 251-267).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owlby, J.(1979).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London: Tavistock
Brody, G. H., Stoneman, Z., & Gauger, K.(1996).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family problem-solving behavior, and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the moderating role of sibling temperaments. Child Development, 67, 1289-1300.
Brody, G. H., Stoneman, Z., & McCoy, J. K.(1992). Associations of maternal and paternal direct and dirrerential behavior with sibling relationships: contemporaneous and longitudinal analyses. Child Development, 63, 82-92.
Brody G. H., Stoneman, Z., McCoy, J. K., & Forehand,R.(1992).Contemporaneous and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of sibling conflict with family relationship assessments and family discussions about sibling problems. Child Development, 63, 391-400.
Cicirelli, V.G. (1994).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riage &the family, 56(1), 7 - 14.
Conger, K.J.& R.D.Conger (1992).Differential Parenting and Change
in Sibling Differences in Delinquency. Journal of family
Conger, R.D. & Conger K.J.(1996).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Understanding Differences between Divorced and Intact Families :Stress, Interaction, and Child Outcome(pp104 - 121).
Dunn, J.(1983).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54, 787-811.
Dyson L., Edgar,E.&Crnic,K.(1987).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adjustment by siblings of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94,(3),292- 302.
Dyson,L.&Fewell,R.R.(1989). The self- concept of siblings of handicapped children:A comparison.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13,(3),230-238.
Erel, O., Margolin, G., & John, R. S.(1998).Observed sibling interaction: links with the marital and the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4,(2),288-98.
Finsterer, J.(2008). Leigh and Leigh-like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adults. Pediatric Neurology, 39,(4) , 223-235 .
François G. D. , Marie, L. , Anne, L. , Michel, V. , Grant A. M. (2007). Long-term outcome of Leigh syndrome caused by the NARP-T8993C mtDNA mut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A, 143A,(17),2046-51.
Furman, W. & Buhrmester, D.(1985).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 Qualities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Child Development, 56,448-461.
Furman, W.C.(1993). Contemporary themes in research on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nondisabled children. In Z. Stoneman & P.W. Berman(Eds.), The effects of mental retardation, Disability, and illness on sibling relationships: Research and challenges. Paul H. Brookes.
Garner, P. W., Jones, D. C., & Palmer, D. J.(1994).Social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preschool children’s sibling caregiving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 905-911.
Gallagher,P.A., & Powell,T.H. (1989) .Brothers and sisters:meeting
special needs.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8, (4), 25-37.
Goetting, A. (1986). The developmental tasks of siblingship over the life cycl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703-714
Grossman,F.K.(1972). Brothers and sisters of retarded children:an exploratory study. Syracuse, NY: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Havermans T.& Eiser C.(2006). Siblings of a child with cancer.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20, (5), 309-322.
Hsiu, F.L., Chi, R.T., Ching, S.Chi., Huei, J.L., Chi, C.C.(2009). Leigh Syndrome: Clinical and Neuroimaging Follow-Up .Pediatric Neurology, 40, (2) , 88-93 .
Howe, N., & Ross, H. S.(1990). Socialization,perspective-taking, and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6, 160-165.
Kojima, Y. (2000).Maternal regulation and sibling interactions in the preschool years: observational study in Japanese family. Child Development, 71, 1640-1647.
Mchale,S.M., Simeonsson,R.J., & Sloan,J.L. (1984). Children with
handicapped brothers and sisters. NY:Plenum.
Rona, A., Carl, C. & Bella, L.(1979).Sibling Interaction in the Home. Child Development, 50,997-1003.
Schibuk, M.(1989). Treating the sibling subsystem: An adjunct of divorce therap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9, 226 - 237.
Seltzer, M. M., Greenberg, J. S, Orsmond, G. I., & Lounds, J.(2005).Life Course Studies of Siblings of Individuals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 43 ,(5),354-359.
Slade,J.C. (1988).Why Sibling of Handicapped Children Need the
Attention and Help of the Counselor. The School Counselo, 36, 107-111.
Stoneman, Z. & Brody, G. H. (1993). Sibling Relations in the family context. In Z. Stoneman & P.W. Berman(Eds.), The Effects of Mental Retardation, Disability, and Illness on Sibling Relationships: Research and Challenges. Paul H. Brookes.
Thomas, A. & Chess, S. (1977).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Brunner/mazel,Pub.
Volling, B. L. & Belsky, J. (1992).The contribution of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s to the quality of sibling interac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63,1209-1222.
Waddell, J., Pepler, D., & Moore, T.(2001).Observations of sibling interactions in violent famil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9, 241-258.


參、電子資源部份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來自 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Them_QA.aspx?Subject=200712250007&No=200712250007,2009年6月
柯瑜媛(2006)。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遺傳疾病諮詢服務窗口,來自
http://www.bhp-gc.tw/index.php?ac=paper1_show&mo=DiseasePaper&sn=317,2009年6月
蔣書娟(2005)。罕見遺傳疾病一點通-疾病資料庫,來自http://www.genes-at-taiwan.com.tw/genehelp/default.asp,2009年6月
Howe, N. & Recchia, H.(2006).Sibling Rela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Encyclopedia 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from http://www.child-encyclopedia.com/documents/Howe-RecchiANGxp.pdfa
Mary, K.(2008). Leigh's Disease. from http://rarediseases.about.com/od/mitochondrialdiseases/a/leighsdisease.htm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09.7.16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09.7.1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