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曾清芬
中文論文名稱:臺北市內湖區國小家長休閒運動認知與休閒運動態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戴遐齡教授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國小家長休閒運動參與休閒運動認知休閒運動態度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臺北市內湖區國小家長為研究樣本,旨在分析臺北市內湖區國小家長休閒運動認知與休閒運動態度之現況。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採立意抽樣方式,共抽取540人進行問卷調查,得有效樣本386份,並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LSD事後比較法、雪費法事後比較法與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臺北市內湖區國小家長最常參與的休閒運動項目以戶外運動所佔樣本比例最高,其次為球類運動、放鬆伸展運動、舞蹈運動、水域活動、健身運動、其他類運動。
二、臺北市內湖區國小家長具有良好的休閒運動認知與休閒運動態度。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臺北市內湖區國小家長在休閒運動認知上,性別、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休閒運動參與有顯著差異,年齡、職業則無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臺北市內湖區國小家長在休閒運動態度上,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休閒運動參與均有顯著差異。
五、臺北市內湖區國小家長在休閒運動認知各層面與休閒運動態度各層面,皆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
目次.............................................................................................................i
表次.......................................................................................................... iii
圖次...........................................................................................................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假設..............................................................................4
第五節 研究範圍..............................................................................5
第六節 研究限制..............................................................................6
第七節 名詞解釋..............................................................................7
第八節 研究的重要性......................................................................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休閒運動的理論..................................................................9
第二節 休閒運動的功能................................................................19
第三節 參與休閒運動之相關文獻................................................27
第四節 休閒運動認知....................................................................32
第五節 休閒運動態度....................................................................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42
第二節 研究程序............................................................................44
第三節 研究對象............................................................................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46
第五節 實施程序............................................................................55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5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57
第一節 有效樣本人口統計特性之分析........................................57
第二節 休閒運動認知....................................................................60
第三節 休閒運動態度....................................................................72
第四節 休閒運動認知與休閒運動態度間的相關情形................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4
第一節 結論....................................................................................84
第二節 建議....................................................................................87
參考文獻..................................................................................................89
中文部份..........................................................................................89
英文部分..........................................................................................98
附錄........................................................................................................101
附錄一............................................................................................101
附錄二............................................................................................104
中文部分
王文科 (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保進 (2006)。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瑍琛(1994)。休閒教育從理論與實踐之探討。臺灣教育,523,9-14。
王建畯 (2003)。臺灣北區大專院校學生運動意識之調查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王儷儒(2004)。臺南縣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王勳禾(2004)。高雄地區國民小學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王禎祥(2004)。臺北市國小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王福生(2003)。出版事業從業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王瑞霞。(1994)。社區老年人健康體能活動參與及相關因素的探討。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三年度委託研究計劃。
文崇一 (1990)。台灣居民的休閒生活。臺北市:東大圖書。
方瑞民(1976)。體育-休閒活動-運動研究論文寫作方法。臺北市:著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臺北市:著者。
江振榮(2006)。苗栗縣國民小學行政人員休閒參與、動機、阻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域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市:松崗電腦圖書。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吳國光(2005)。社區營造人員及社區居民對觀光發展認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利志明(2000)。談休閒活動的定義、功能及積極涵義。國立臺灣體育
學院休閒運動學系系刊,3,55-62頁。
李三煌(2002)。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休閒活動現況調查之研究。健康與體育教學評鑑及學術研討會專刊,1,123-130。
李三煌(2004)。臺北市內湖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文題(2001)。國中教師的代間流動及影響其休閒參與之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李明宗(1988)。戶外遊憩名詞解釋。戶外遊憩研究,1(1),83-86。
李明榮 (1998)。國家運動休閒推廣計畫及未來策略。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系刊,1,7-14。
李翊豪(2005)。醫療人員對休閒治療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李鐘元(1982)。休閒活動。生活素質研究中心研討會論文集(2) (頁181-187)。臺北市:明德基金會生活素質出版部。
呂建政(1994)。休閒教育的發展。臺灣教育,523,18-20。
呂建政(1999)。休閒教育的課程內涵與實施。公民訓育學報,8,181-195。
呂謙、李世昌、吳武忠、趙嘉裕(2007)。北投地區纜車休閒旅遊認知之研究。海峽兩岸金廈觀光旅遊交流暨學術研討會,85-96。
沈永昆(2005)。國中教師休閒參與和休閒阻礙之研究-以新竹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沈永健(2006)。軍職人員休閒運動行為、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沈易利(1998)。臺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臺中市:霧峰出版社。
宋幸蕙(1999)。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教師對休閒教育課程期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福田、蔡培村(199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巫昌陽(1992)。台北市YMCA 游泳教室成人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余嬪(1998)。國中生之學業成就與遊憩參與型態。高師大學報,9,119-147。
余嬪(1999)。休閒活動的選擇與規劃。學生輔導通訊,60,20-31。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東泰(1993)。臺北都會地區青少年休閒認知與態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學刊,22,17-46。
林東泰(1994)。都會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休閒認知和態度研究。民意研究季刊,188,41-91。
林東泰、陳彰儀、黃國泰(1994)。都會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休閒認知和態度調查研究報告。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委託中華民國民意測驗協會。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理論與實務。臺北:輔大。
林清崎(2002)。臺南縣國小行政人員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
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畫,10,33-49。
林建地(1996)。我國青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季瑋珠、符春美(1992)。社區民眾從事體能活動之研究。中華民國公共衛生雜誌,11(4),328-339。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邱雯玲(1989)。湖濱觀光遊憩地理研究—以日月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昭坤(2002)。南投縣高中職學生休閒運動設施需求暨休閒運動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高珮如(2005)。社區居民對文化資產保存認知與願付價格之研究-以臺南市平安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高俊雄(2004)。運動休閒事業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高樹藩(1971)。中正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臺北市:正中書局。
涂淑芳(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連智源(2006)。兒童休閒認知與休閒參與特性之研究~以星星國小四 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連婷治(2000)。國小教師休閒態度與台北縣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5,158-178。
陳文長(1995)。大學生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與興趣分組體育課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文長(1998)。大專學生休閒運動體驗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嘉南學報,24 ,107-116。
陳定雄(1994)。休閒運動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臺灣體專學報,4,1-30。
陳明川(2003)。社區居民對生態旅遊衝擊認知與發展態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山美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陳美玲(1997)。從成人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相關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信安(2000)。休閒參與的知覺自由與阻礙之研究-以台北縣淡水鎮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彰儀(1984)。休閒活動之選擇與休閒教育。幼獅月刊,384,50-54。
陳俊豪(2001)。南投縣國小學童休閒態度及教育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陳鴻雁(2000)。台灣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大專體 育,48,75-81。
陳冠臻(2007)。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參與與休閒運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麗華(1991)。台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參與狀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慶章(1991)。現階段小學輔導中心工作—生活輔導。國教輔導, 31(2),7826-7828。
許志賢(2002)。臺閩地區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許義雄(1983)。休閒生活中的公害性及其防止之道。健康教育,51,10-12。
許義雄(1985)。青少年休閒活動。學術專題研究,13,691-698。
莊慧秋(1994)。樂在工作之外-上班族的休閒生活。臺北市:張老師。
梁玉芳(2004)。彰化地區國中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梁伊傑(2001)。台北市大學生參與休閒運動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曹天瑞(2001)。原住民國中學生休閒活動現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泰雅族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曹以樂(2004)。大台北地區青少年休閒認知與參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明倫(2007)。埔里居民對發展長宿休閒認知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張少熙(2000)。台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台北市:漢文書店。
張文禎(2002)。國小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豐緒 (1990)。體育政策與職業運動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19(4),6-10。
張耀中(2002)。臺中市銀髮族退休教師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張華葆(1994)。社會心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張翠珠 (2001)。高屏地區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廖麗珠(2001)。「運動休閒」與「休閒運動」概念歧異詮釋。中華體育,15(1),28-36。
黃金柱(1985)。體育社會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金柱(1999)。跨世紀體育運動經營管理思潮。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金柱、林木俊、沈莉青和廖志猛(1993)。民眾參與休閒運動態度和參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四季潛水游泳會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4(1),69-93。
黃文宗(2006)。彰化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參與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文真 (1986)。台北市國中學生休閒生活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定國(1991)。休閒的歷史回顧與展望。台灣教育,482,1-6。
黃坤得、黃瓊慧(2000)。水上休閒運動之初探。臺灣體育,109,15-18。
黃郁宜(1995)。國中學生學期間校外生活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桂珠 (2003)。居民對環境衝擊認知與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以玉山國家公園梅山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黃振球(1970)。休閒活動理論與實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報創刊號,545-694。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5。
游家政 (1987)。台北縣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兒童在學期間校外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程紹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28,25-30。
溫世頌(2000)。心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楊煥烘(1992)。教師之休閒活動。學生輔導通訊,2,22-29。
董家宏(2002),嘉義樹木園遊客對環境衝擊認知與經營管理策略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詹皓宇(2001)。休閒活動與生活健康的關係。臺灣教育,602,41-44。
葉公鼎(1999)。臺灣省學校假期體育營實務手冊,3,51-53。
廖志猛(1994)。休閒運動參與者生活型態及運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廖建盛(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需求及阻礙因素之研究-以雲林縣斗六市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劉芳遠(2001)。社區民眾使用學校運動場地之參與、需求和阻礙因素調查研究-以新竹市南寮社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劉洧駿(2004)。臺北縣蘆洲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鄭順璁(2000)。大學生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鄧正忠(1992)。復興工商專校教職員休閒運動參與狀況分析。大專體育,4,56-60。
蔡惠君(2003)。成年人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之研究─以高雄縣鳳山市五甲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蔡貞雄(1998)。落實休閒運動的體育教學。國民體育季刊,27(3),9-15。
蔡素琴(1998)。兒童休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特龍(2000)。休閒運動的推展。休閒活動專書,1-14。
鄭光慶(1998)。運動傳播媒體之社會角色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27(1),24-27。
鄭丞伸(2001)。新竹市國民中學學生體適能對休閒行為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盧玫諭(2004)。台北縣中等學校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盧英娟(2001)。高職學生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輔導策略之研究-以國立水里商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賴清財(2000)。我國北區軍事院校學生休閒運動需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賴威任(2002)。環境態度、生態觀光認知、人口統計變數對生態觀光產品選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謝文真(2001)。公務人員休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哲仁(1999)。臺北縣市國中學生休閒認知休閒態度與休閒行為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政諭(1989)。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幼獅文化。
謝鎮偉(2002)大學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謝錦城(1998)。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認知。國民體育季刊,27(2),20-26。
謝靜敏(1995)。加強休閒教育的途徑。諮商與輔導月刊,116,6-8。
羅明訓(1999)。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
鐘東蓉(2000)。台北市立高中導師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俊賢(2000)。道休閒。大專體育雙月刊,51,13。
嚴詠智(2006)。臺南縣國民小學行政人員休閒運動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英文部分
Be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Dubuge, Iowa: Wm. 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
Bergin, D. A. (1992). Leisure activity, motivition, and acdemic achievement in high school stud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4(3), 225-239.
Bishop, D. W.(1970). Stability of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Leisure Behbavior: Analysis of Four Commun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1), 160-170.
Bloland, P. A. (1987). Leisure as Campus Resource for Fostering Student 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5, 291-294.
Brightbill, C. K. (1960). Thechallenge of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Charlesworth J. C. (1964). Leisure in America Blessing or Course.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c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1-29.
Chubb, M., & H. Chubb, (1981). One Third of Our Time? New York: Willy.
Collingwood, T. R. & Englsgerd, M. (1997). Physical fitness, physical activity,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48(6), 23-77.
De Grazia, s. (1962). Of time, work, and leisure. NY: Twentieth Century Fund.
Dumazedier, J. (1974).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Elsevior.
Ebel, R. L. (1979). Essentials of Education Measurement. Englewook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Forbes, B. (1981). Forbes magazine, 20 July, 124.
Godbey, G.. (1994). Leisure in your life: An exploration (4th ed. ), State.
Iso-Ahola, S. E.(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lowa:Wm. C. Brown Company.
Jery, D., & Jery, J.(1998). 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Kando, T. M. (1980). Leis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ransition. St Louis: C.V. Mosby
Kelly, J. R. (1972). Work and leisure: a simplified paradigm.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4,50-62.
Kelly, J. R. (1978). A revised paradign of leisure choice. Leisure Sciences1: 345-363.
Kelly, J. R.(1990). Leisure and Aging: A Second Agenda. Society and Leisure,13(1),145-167.
Kelly, J. R. & Godbey, G. (1992).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iishing.
Kelly, J. R. (1996). Leisur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Kraus, R.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4th ed.). NY: Harper Collins.
Maclean, J., Peterson, J. & Martin, D.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The changing scen (4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cDaniel, C. (1982). Marketing.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Mull, R. F., Bayless, K. G., Ross, C. M. & Jamieson, L. M. (1997). Recreational sport management. (3rd. Ed.). Human Kinetics.
Mundy, J. & Odum, L. (1979). Leisure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JohnWiley & Sons.
Mundy, J. (1998). Leisure Educ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Champaign. IL: Sagamore .
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 (1985). Leisure and Society: Future Treads. Alexandria, Va. : NRPA.
Neulinger, J., & Breit. (1969). Attitude Dimensions of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 255-261.
Neulinger, J. (1974).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Springfield,Illinois: Thomas.
Neulinger, J.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2nd ed.).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Noe, F. P., & K. W. Elifson (1976). The pleasure of youth: Parent and peer compliance toward discreationary tim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5(1), 37-58.
Parker, S. (1971). The future of Work and Leisure. New York: Prager.
Peterson, R. A. (1981). Measuring Culture, Leisure, and Time Use. Annals Aapss, 453, 169-179.
Pieper, J. (1963). 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 New York: American Library.
Ragherb, M. G., & Breard J. G. (1982). 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2), 128-140.
Stokowski, P. A. (1994). Leisure in society: A network structural perspective. London: Mansell Publishing.
Tinsley, H. E. A. and Tinsley. D. j. (1982). A holistic model of leisure counseling.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 100-116.
Wankel, Leonard M. et al. (1990).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2, 167-182.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書名頁)
謝誌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