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陳德
中文論文名稱:國小教師的異想世界:一位視覺藝術教師的生涯反思
英文論文名稱:Fantasy World and Reflections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Visual Arts Teacher
指導教授姓名:高震峰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7
中文關鍵詞:兒童教育數位藝術社會寫實教師創作
英文關鍵字:childreneducationdigital artsocial realismteachercre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因筆者目前從事教職,常可以觀察到許多當今孩童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或現象,包括來自教育政策、家庭、同儕等等問題。因此本研究將以創作方式來表達所觀察的現象,表達一些大眾日常所不會去注意或是較不易去注意的訊息。用數位藝術的手法來表現,以隱喻的方式,探討其背後嚴肅的意涵,也讓我們對現今兒童的現象,有多一層的省思與檢討。
筆者的研究方法擬藉由社會寫實主義觀點之輔助研究,由觀察台灣小學童生活經驗起始,對當代的思潮、意識及流行脈絡、文化趨勢做更深一層次的瞭解,來探究台灣兒童現象及其背後所隱含的問題;並針對已發表之文獻論文、期刊、書籍和網路進行資料分析、探討。最後,就分析結果提出個人創作。
有別於筆者以往較注重技法層面的表現,期望在本研究藉由「圖像」與「符號」的關係著手-偏重哲學的思辨,探究一個創作行為對於影像的詮釋。亦就是以人文關懷為意念再出發,給予自己創作的發展脈絡,整理出屬於自己的表現方式。
經過本研究之後,筆者對學童最大的感觸是,成長環境對兒童的身心發展以及價值判斷有著很大的影響,師長應協助學童建立正確價值觀,以免受社會或媒體等不當的訊息所潛移默化。在創作過程中,筆者曾遭遇許多困難、挫折,然而在經過不斷的反省、實驗後,發現自我的藝術語言正逐漸成形,對此收穫心中甚感振奮,筆者也將不斷的創作下去,以期達到自我瞭解、自我成長。
As the author of this research currently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 take observation on problems and phenomenon many children today have to encounter, including educational policies, families, and their peers. In the research I attempt to convey phenomenon and messages I observed, and often ignored by people in their everyday life, through my own creative works. The metaphors in these digital arts are meant to invite deeper investigation on its underlying contents and a higher level of examination and awareness.
The research using Social Realism method,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children's phenomenon and underlying problems in Taiwan, beginning with my observation on elementary students' daily life experience, and my further understanding in contemporary thinking, context behind social trends and awareness, and culture background. I also undergo data analysis on previous references and studies, periodicals, publications, and internet resources in order to create the final works of this study.
I strive to distinguish from previous stress on techniques and skills, expect to focus mo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 and 「symbol」, with a philosophical attitude. Restarting from a humanistic intention, I develop a genuine creative context to express the observations in my own style.
After the research, I consider the environ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nfluencing children's growth and values. Teachers should help children not to be influenced by improper public or media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during my creation, I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and frustrations; however with continuous introspection and experiment, I gradually find my own art style. Feeling so excited about this, I will continue working in creative arts to attain self understanding and growth.
目 次
1.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者背景 2
1.2.1. 成長歷程 2
1.2.2. 繪畫學習歷程 4
1.2.3. 教學生涯概述及感想 8
1.3. 研究目的 10
1.4. 研究限制 11
1.5. 研究方法與步驟 12
1.6. 研究架構 14

2. 文獻探討與學理基礎 15
2.1. 藝術家與社會的關係 15
2.1.1. 社會寫實藝術觀 15
2.1.2. 藝術家的社會寫實情懷 16
2.2. 台灣兒童的相關研究 21
2.2.1. 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 21
2.2.1.1. 情緒發展 21
2.2.1.2. 認知發展 22
2.2.1.3. 社會性發展 22
2.2.1.4. 兒童性別認知 23
2.2.3. 台灣學童現狀探討 24
2.3. 電腦應用於創作的探討 27
2.3.1. 何謂數位藝術 27
2.3.2. 數位藝術發展簡述 28
2.3.3. 數位藝術創作探討 30
2.3.4. 電腦應用於繪畫的探討 31

3. 創作理念與技法運用 36
3.1. 藝術創作觀念之養成 36
3.2. 創作技法與過程 38
3.2.1. 創作技法分析 38
3.2.1.1. 手繪風格 38
3.2.1.2. 電腦繪圖應用 39
3.2.1.3. 相片素材的應用 39
3.2.2. 創作過程 40
3.2.2.1. 第一階段創作 40
3.2.2.2. 第二階段創作 42
3.2.2.3. 兩階段的差異 44
3.3. 創作理念 45
3.4. 創作主題檢視 46

4. 作品詮釋與分析 49
4.1 作品詮釋 49
4.1.1. 系列一「兒童與社會」 51
4.1.1.1. 未來的顏色 51
4.1.1.2. 所見所聞 53
4.1.1.3. 天堂 55
4.1.1.4. 3C世代 57
4.1.1.5. 綜合體 59
4.1.2. 系列二「兒童與教育」 61
4.1.2.1. The More the Better!? 61
4.1.2.2. 三頭六臂 63
4.1.2.3. 生產中 65
4.1.2.4. What's inside? 67
4.1.2.5. 栽培 69
4.1.3. 系列三「師者……」 71
4.1.3.1. 金剛夫子 71
4.1.3.2. 三頭六臂2 73
4.1.3.3. 教誨 75
4.1.3.4. 誰之過? 77
4.1.4. 系列四「期盼」 79
4.1.4.1. 解放 79
4.1.4.2. To Heaven 81
4.1.4.3. 樂園 83
4.1.4.4. 自在 85
4.2. 學生視覺反應分析 87
4.2.1. 學習單分析 87
4.2.2. 結果歸納 89

5. 結論 90
6. 引用文獻 94
附錄Ⅰ 教學生涯回顧紀實 98
附錄Ⅱ 第一階段創作 106
附錄III 學生作品觀摩學習單 117
引用文獻
書籍部分:(依中文筆畫或英文字母排列)
Fiske, J. 張錦華 等著,(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ISBN:957-322-520-4。
Gombrich, E. 著,雨芸 譯(1997)。《藝術的故事》,三版。台北﹕聯經。ISBN:957-08-1697-X。
Levinson, P. 著,宋偉航 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台北:城邦。ISBN:957-033-756-7。
Lindsey, L. L.(1997).Gender role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SBN:978-013-244-830-7.
Nicholas, N. 著,齊若蘭 譯(2000)。《數位革命》,二版。台北:天下遠見。ISBN:957-621-471-8。
Sally,W. O. & Diane E. P. 著,黃慧貞 譯(1994)。《兒童發展》。台北:桂冠圖書。ISBN:957-551-148-4。
Taine, H. 著,沈豈余 譯(1972)。《藝術哲學》。台北:洪氏。
方祖燊(2005)。《西方繪畫史》。台北:國家出版社。ISBN:957-36-0905-3。
王浩威(1995)。《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 》。台北:聯合文學。ISBN:957-522-125-7。
危芷芬、陳瑞雲(1996)。《女性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ISBN:957-111-303-4。
江衍濤(1998)。《礦工‧太陽‧洪瑞麟》。台北:雄獅圖書。ISBN:957-898-069-8。
李丹 主編(1989)。《兒童發展》。台北:五南圖書。ISBN:957-11-0017-X。
李欣頻、林書民 等著(2000)。《數位藝術 歐洲: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台北:宏碁數位藝術中心。ISBN:957-040-615-1。
李長俊(1982)。《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 雄獅圖書。
高千惠(1996)。《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藝術家。ISBN:957-953-017-3。
張心龍(2001)。《台灣中生代藝術家》。台北:皇冠文化。ISBN:957-331-757-5。
郭靜晃 等(1997)。《心理學-Psychology》。台北:揚智文化。ISBN:957-909-183-8。
郭靜晃(1998)。《兒童的友伴關係發展 發展心理學》。台北:空大。
陳秉璋、陳信木(1993)。《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ISBN:957-732-016-3。
葉謹睿(2007)。《數位藝術概論》,二版。台北:藝術家。ISBN:978-986-7487-67-4。
虞君質(2000)。《藝術概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ISBN:986-715-310-3。
詹棟樑(1994)。《兒童人類學-兒童發展》。台北:五南圖書。ISBN:957-11-0881-2。
蓋瑞忠(1998)。《藝術概論》。台北:文京圖書。ISBN:957-739-370-5。
豪澤爾 著,居延安 譯(1988)。《藝術社會學》。台北:典雅。ISBN:780-510-000-4。
劉其偉(1991)。《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雄獅美術。ISBN: 957-942-069-6。
謝裡法(1987)。《藝術的冒險》。台北﹕雄獅圖書。
顏艾琳(1998)。《漫畫鼻子》。台北﹕探索文化。ISBN:957-615-143-0。
羅芃(1998)。《法國文化史》。台北:亞太圖書。ISBN:957-851-096-9。

期刊論文:(依中文筆畫或英文字母排列)
Archer, J. & Lloyd, B.(2002). Sex and gender.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pper, F. (1993).Art of the Electronic Age. Thames and Hudson LTD.
王慧鈴(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兒童性別角色認同及其行為表現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11/17)。〈台灣「心貧兒」現象觀察報告〉。
邱靖惠(2008/8/9)〈給孩子一個愛上學的理由)。《自由時報》。
姚村雄(1997)。〈日據時期台灣本土特產之包裝設計〉。《台灣美術》,期37, 38-53。
張恬君(1998)。〈電腦藝術的本質〉。《影像藝術養成與現代科技之應用研討會》。台南女子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科。
張恬君(2000)。〈電腦媒體之於藝術創作的變與不變性〉。《美育》,期115,38-41。
陳麗秋 (2001)。〈從數位藝術之世界潮流談台灣藝術教育之現代化〉。《在歷史的長廊中頻頻相會-資訊科技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暨實務研討會》。元智大學。
曾肇文(1995)。《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
湯景光(1999)。《從觀賞者角度探討當代靜態電腦藝術品之信息率與審美偏好》,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楊玉女(1991)。《兒童的生活壓力、自我評估能力及其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楊洲松(1998)。《李歐塔後現代知識論述及其教育意義》,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劉毓秀(2006)。〈北歐托育制度〉。《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期10,7-21。
賴華偉(2003)。《數位影像藝術在圖畫書上應用之研究---以「夢」圖畫書設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
簡雅雯(2004)。《數位藝術基礎理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網路資料:(依中文筆畫或英文字母排列)
Museum of Computer Art. http://moca.virtual.museum/ (2007/10/08).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2007/11/30)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新世紀的教育方向》。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bk2.html (2008/4/30瀏覽)
教育部統計處(2000)。〈中等學校以下學生學習及生活概況調查摘要報告〉。http://140.111.1.192/statistics/project/k882.doc。(2007/2/18瀏覽)。
銘傳一週(2004)。〈轉轉轉 扭蛋轉出來〉。http://www.mcu.edu.tw/admin/rdoffice/mcuweekly/591/life.htm。(2008/10/18瀏覽)。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引用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