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井敏珠(1982)。我國大學生社團參與、人格特質及其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田瑞良(2003)。雲林科技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態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伍至亮(2001)。 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伍啟良(2003)。自我成長團體活動對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自我概念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江姮姬( 2003)。國民小學小提琴團體課社團活動實施之探究。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訓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249-262。臺北市:臺北師範學院。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臺北:五南。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譯)(2006)(Stephen P.Robbins,2006原著)組織行為學(11版)。臺北市:華泰。 李柏佳(2006)。從課程改革談社團活動的倡導與建構---並為國小新興學習領域「特別活動」選修課程催生。載於臺北市國民小學社團管理手冊。(頁51~58)。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李美慧(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縣。 李建雄(2005)。國民小學辦理運動社團考量因素之探討~以臺中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財福(2006)。臺北縣國民小學藝術才能美術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維(譯)(1995)(Jane Loevinger & Augusto Blasi,1980原著)自我的發展概念與理論。臺北市:桂冠。 李慶泰(2001)。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邱霓敏(2000)。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卓旻怡(1999)。雲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 , 6-15。 林佩榛(1994)。淺談自我觀念之發展與輔導。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7,73-85。 林昀萱(2006)。國民小學音樂性社團經營與展望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國泰與洪國峰(2003)。高職學生社團活動之教育功能探討 。技術及職業教育,73,47-51。 吳竺穎﹙1997﹚。家庭因素、父母親教養方式與內外控信念對國小學童自我觀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吳思達(1999)。高職學校全面品質管理系統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美玲(2000)。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煒增(2000)。 多元活潑的課後社團活動。載於溪口國小主編,共築教育花園的希望工程~溪口國小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紀實(頁190~196)。臺北:溪口國小。 洪若和( 1993)。兒童自我概念表電腦化操作簡介。國教之聲,2(27), 43-50。 胡心怡(2002)。大學社團帶動國校社團發展之實施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胡舜安(2002)。臺灣地區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侯雅齡(1998)。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度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3),11-23。 侯雅齡(2001)。兒童自我概念量表之發展。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8(1),141-166。 徐彩淑(2004)。社團參與態度、社團凝聚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參與社團國中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夏其玖(2003)。科學社團活動對國小學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7)。大專校院社團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03)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1999)。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修正條文。臺北市:作者。 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郭為藩(1975)。自我心理學(再版)。臺南市:開山。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仲庚、張雨新(198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陳江松(1994)。臺北縣三重市國民小學高年級社團活動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93,152-180。 陳李綢﹙1983﹚。國小兒童自我概念發展之研究。測驗年刊,30,93-100。 陳國鑫(2007)。大專院校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意義與功能。大專體育,91,1-5。 陳翠華﹙1996﹚。國小學生家庭環境、心理特質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國立編譯館(1979) 教育概論 。臺北:作者。 曾志朗(2003)。人格理論,曾志朗序文。臺北:揚志。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訓育研究,39(1),16-24。 黃任閔、陳月琴(2008)。高雄市國民小學課後運動社團現況之調查。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52-61。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增川(2001)。舞獅活動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宜蘭縣某國小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沂浴(2005)。 學生社團活動之探討。師說,186 , 58-62。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定版37刷)。臺北市:東華。 張輝政(2000)。從新新人類看社團活動的價值。高中教育,10,21-25。 溫世頌﹙198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葉宗文(1989)。自我肯定訓練對育幼院院童、單親兒童自我觀念、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 楊國樞(1974)。小學與初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臺北市:環宇。 楊惠婷(2004)。國小兒童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劉明川(2002)。臺北市國小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蓋浙生(1994)。教育經濟學。臺北市:三民。 廖松圳(2006)。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社團活動參與、自我概念、社團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趙曉美(2000)。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社團管理手冊。臺北市:作者。 鄧欣怡(1999)。義工在組織中的學習滿意度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義務張老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蔡佳靜(2001)。國小學童出生序與社會興趣、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蔡慶成(2008)。學校社團經營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賴錦堂(2004)。臺北縣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盧欽銘﹙1981﹚。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縱貫三年發展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115-124。 謝美雲(2005)。臺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簡美姿(2001)。我國國中舞蹈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北。 羅中展(2001)。課外活動與全人教育之探討。兩岸大專院校學生事務社團輔導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東吳大學。 顏妙桂(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 ), 31-33。 顏妙桂(2001)。許學生一個快樂學習的未來-兼論休閒教育在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臺灣教育,602, 2-8。 蕭安成(1998)。隔空與非隔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頃向和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西文部分 Domer, D.E., Carswell, J.W., & Spreckelmeyer, K.F.(1983).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Eric Document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32600).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York: Basic Book. Gardner, H. (199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New York: Basic Book. Halpern, R., Spielberger, J.&Robb, S.(2008). Making the most ofout-of-school time.Retrieved April 20,2009,From http://www.chapinhall.org/sites/default/files/old_reports/70.pdf Lind, C., Relave, N., Deich, S., Grossman, J., & Gerick, A.(2006). The costs of out-of-school time programs:A review of the available evidence.Retrieved April 20,2009,From http://ppv.org/ppv/publications/assets/199_publication.pdf Locke. J. (1969). Toward a theory of task motivation and Incentiv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 (1) , 57-89. Rosenberg, M. (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G.C. (1976). Selfconcept: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407-441. Widra, J.M., & Amidon, E. (1987). Improving self-concept through intimacy group training. Small Group Behavior, 18(2), 269-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