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黃佩玲
中文論文名稱:釋放能量
英文論文名稱:Emitting Energy
指導教授姓名:林雪卿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8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釋放能量玫瑰壓克力版畫創作
英文關鍵字:Emitting EnergyRoseAcrylic Intaglio Printmak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創作研究旨在探討生命旅途中,個人與周遭環境互動關係下的自我定位。每個人身體都蘊藏著豐富的能量,不同的能量驅使不同的行動或創新。「釋放能量」是筆者藉由重新挖掘屬於自己的能量,將個人內在的情感、思維和意志,藉由版畫創作形式釋放出來的創作。技法上藉由層次分明的紙版和刻劃細膩的壓克力版,於創作過程中,透過個人身體勞動的「忘」及精神的「遊」,進行自己與作品的對談,建構自我認同的自主性。
本創作論述包含:
1.緒論:主要在闡述個人的創作歷程,透過此次創作研究釐清個人疑慮,試圖從美術史、美學、圖像學、心理學、藝術治療等層面探討創作動機、目的與研究方法,以建立本創作研究主題。
2.學理基礎:主要闡述複數與視境、象徵與詮釋、自我與鏡像、精神與療癒等學理的探究,反覆思辨印證創作理念的形成。
3.創作實踐:藉由版畫的形式,選擇適合的自己的創作版種和技法,透過身體實際反覆的操作,與作品的增殖,體驗時間與體力的消耗,挑戰自己最大的耐力,釋放儲存的能量。
4.作品解說:藉由版畫印製的作品與過程,做進一步的作品說明和分析。創作手法上,運用寫實玫瑰象徵筆者,反映自己心境的轉變與自我心靈的對話。
5.結論與省思:透過對作品的完成,歸結出自己創作心得與收穫,開啟創作對個人的意義,指引未來發展的方向與期許。
This creative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journey of life and the self-positioning under the personal interaction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Each human body is rich with energy. Different energies drive different actions or innovations. “Emitting Energy” is the creation that I re-excavate the energy of mine. I release my personal inner feelings, thoughts and will through the printmaking process. I use the paper-cut and acrylic intaglio methods.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I work through the “forgotten” of my body and the “playing” of my spirit. Having the conversation with my works, I construct my self-identity.
The creative thesis includes:
1. Introduction: It talks about my personal creative process. With art history, aesthetics, image, psychology, art therapy, creative motivations, aims and research methods, I establish the themes for creation.
2. Theoretical Basis: I talk about my creative ideas: the complex and the environment, symbol and interpretation of self and image, spirit and healing and so on.
3. Creative Practice: I select the appropriate printmaking methods for my creation. By repeating steps and process, I release the energy within my own body.
4. Works Commentary: With the printmaking process and the printed artworks, I further analyze and explain my works. I use the realistic roses as my symbol, reflecting the changes in my mood and the dialogue between myself and my spirit.
5. Conclusion and Reflection: Through the completion of the works, I sum up my experience and gain,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my works.
1. 緒論………………………………………………………………………1
1.1. 創作研究動機與目的………………………………………………1
1.2. 創作研究方法………………………………………………………3
1.2.1. 文獻探討法…………………………………………………3
1.2.2. 圖像學研究法………………………………………………3
1.2.3. 創作實踐法…………………………………………………5
1.3. 創作研究流程與範圍………………………………………………5
1.4. 名詞釋義……………………………………………………………6
1.4.1. 能量…………………………………………………………6
1.4.2. 釋放能量……………………………………………………7
2. 學理基礎…………………………………………………………………9
2.1. 複數與視境…………………………………………………………9
2.2. 象徵與詮釋…………………………………………………………12
2.3. 自我與鏡像…………………………………………………………15
2.4. 精神與療癒…………………………………………………………17
3. 創作實踐…………………………………………………………………19
3.1. 創作理念……………………………………………………………19
3.1.1. 內在需求……………………………………………………19
3.1.2. 反覆的力量…………………………………………………20
3.1.3. 過程即實踐…………………………………………………21
3.1.4. 心境與轉變…………………………………………………21
3.2. 創作內容……………………………………………………………23
3.3. 創作形式……………………………………………………………24
3.3.1. 框格與圓 ……………………………………………………26
3.3.2. 深藍色………………………………………………………28
vi
3.3.3. 明度與調性…………………………………………………28
3.3.4. 包圍與被包圍………………………………………………29
3.3.5. 反覆的美……………………………………………………29
3.4. 媒材技法……………………………………………………………30
3.4.1. 紙凹凸併用版………………………………………………30
3.4.2. 壓克力凹版…………………………………………………31
3.4.3. 重複的刻印過程……………………………………………31
4. 作品解說…………………………………………………………………32
4.1. 作品一本色 ………………………………………………………32
4.2. 作品二尋覓 ………………………………………………………36
4.3. 作品三蛻變 ………………………………………………………38
4.4. 作品四游離 ………………………………………………………43
4.5. 作品五方圓 ………………………………………………………49
4.6. 作品六鏡花 ………………………………………………………57
4.7. 作品七藏匿 ………………………………………………………61
4.8. 作品八勝負 ………………………………………………………65
4.9. 作品九圓融 ………………………………………………………71
4.10. 作品十自覺 ……………………………………………………75
5. 結論………………………………………………………………………78
5.1. 心得…………………………………………………………………78
5.2. 轉變…………………………………………………………………79
5.3. 未來的展望…………………………………………………………80
引用文獻 ……………………………………………………………………81
參考文獻 ……………………………………………………………………83
Arthur C. Danto 著。林雅琪、鄭惠雯譯。(2007/04/15)。《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初版四刷。臺北市:麥田出版。ISBN:978-
986-7413-10-9。
Carey, J. 著。劉洪壽、謝江南譯。(2007/09)。《藝術有什麼用》,初版一刷。南京:譯林出版社。ISBN:978-7-5447-0216-4。
Gillian Rose 著。王國強譯。《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初版二刷。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Hal Foster 主編。呂健忠譯。《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初版。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arold Rosenberg 著。錢正珠、謝東山譯。(1998/09/16)。《藝術品與包裝》,初版一刷。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Miranda Bruce-Mitford &Philip Wilksinson 著。李時芬、林淑媚譯。《符號與象徵:圖解世界的祕密》,初版一刷。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ISBN:978-957-13-4969-5。
Shel Silverstein 著。林良譯。《失落的一角》。(2000/08/18)。玉山社。ISBN:9789578246430。
Pawpaw Poroduction 著。侯詠馨譯。(2008/09)。《漫畫有趣的色彩心理學》,初版二刷。臺北縣新店市:世茂出版有限公司。ISBN:978-957-776-919-0。
Riva Castlem 著。張正仁譯。(2001/016/01)。《二十世紀版畫藝術史》,初版一刷。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ISBN:957-32-4375-X。
Rosie Dickins 著。朱惠芬譯。(2007/01/18)。《現代藝術,怎麼一回事》,二版六刷。臺北市:三言社出版。
Robert H. Hopcke 著。蔣韜譯。《導讀榮格》,初版。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榮文。(1991/12/01)。《普普藝術》,初版一刷。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ISBN:957-32-1491-1。
安迪‧沃荷。(2007/01/17)。《安迪‧沃荷的普普人生》,初版八刷。臺北
市:三言社出版。ISBN:986-7581-41-5。
朱介英編。(2001/08/30)。《色彩學》,初版一刷。臺北市:美工科技有限
公司。ISBN:957-2027-31-X。
余秋雨。(2006/01/20)。《藝術創造論》,初版一刷。臺北市:天下遠見出
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仁芳。(1992/05)。《色彩的理論與實際》,初版。臺北市:中華色研出
版社。
林雪卿。(2005/01/01)。《台灣現代美術大系──複合形態版畫》,初版。臺
北市:文建會。ISBN:957-0185-25-2。
周志勇。(2006/05)。《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理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學系。
黃小燕。(1999/09/13)。《廖修平─版畫師傅》,初版一刷。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ISBN:957-13-2976-2。
黃文叡。(2002/03)。《現代藝術啟示錄》,初版。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黃光男。(2007/01/17)。《安迪‧沃荷1928─1987》,初版。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ISBN:957-00-4564-7。
黃光男、曾長生。(2005/05)。《鐘有輝》,初版。臺北縣:香柏樹文化股份
有限公司。
黃麗娟譯。(2000/10)。《藝術開講》,三版。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朝倉直巳。(1993/07/07)。《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初版。臺北縣:新形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ISBN:957-8548-24-9。
廖修平、董振平。(1999/07)。《版畫技法123》,三版六刷。臺北市:雄獅
圖書股份有限公司。ISBN:957-9420-01-7。
熊愛儀。(2008/05)。《銅版畫技法與藏書票藝術》,初版。臺北市:藝術家
出版社。ISBN:978-986-7034-85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心靈。( 2009/12/05 瀏覽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F%83%E9%9D%88
像多胞胎一樣的藝術作品─版畫─。( 2009/12/13 瀏覽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13012642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引用文獻
參考文獻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