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洪鈺琪
研究生英文姓名:YU CHI HUNG
中文論文名稱:通向大馬士革
英文論文名稱:The Way Leading to Damascus
指導教授姓名:張青峯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中文關鍵詞:油畫創作關係存在分享秩序附質思想存有物
英文關鍵字:oil painting creativerelationexistenceparticipationorderaccidentens rstioni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依範疇論 之陳述與判斷即為範疇的觀點,範疇中各種不同的存有樣態(Modes)被歸納為分量、性質、關係、形態等四類;依照「圖像」是圖像表現與事實之間的邏輯關係,關係探索世界的真義,掌握關係可以作為圖像表現的依據,藝術作品遂藉以表達和詮釋認知理解的世界;顯然,圖像分享並模仿著關係,關係則指出圖像的重要事實,本研究旨在藉由探討存有並找出存在的關係,構成作品重要的意義所在。
關係的體制系統,內容包括:秩序(Order)、分享(Participation)、附質(Accident)、思想存有物(Ens Rationis)。分享,為兩者間的交往;秩序,將不確定的符號,賦予其固定的意義,使其所存在的世界具有統一性而成為整體;附質,是於存在物的基礎中,進一步附加限定;而思想存有物,不具形象,看不見亦摸不著,我們卻無法抹滅其存在,它存在於思想中,是精神當中具有意義的價值。
組成世界的事物,透過分享、秩序、附質與思想存有物聯結成整體;也由之建立起連結,形成擴張運轉的宇宙,主體因而與外界產生聯繫,進而體驗到「我」的存在;在此小宇宙中,「我」的存在由外在的物化轉變為內在的精神自我,經由關係的體認,揭示事實真相為何,他們是我創作的重要養分,將此種超越性塑造成為圖像,藉由繪畫作品呈現。本創作論述由第二章對於存有狀態中,探究屬於關係的範疇作為理論基礎開始。創作完成的四個系列作品構成第三章,藉由創作理念與作品詮釋,陳述我對於世界真義的觀照。
By means of Aristotle’s system of categories in four groups: Quantity, Quality, Relation and Modality. It means that in the category there are a wide variety of existing modes, for this reason, the categories are defined as judgments and statements by Kant.
According to theory of Wittgenstein, by sh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logic to metaphysics, and which provided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real world, and thereby into the nature of philosophy. To draw conclustion from this concept as: The image represents the log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proposition and the facts. My study aims to realize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and realationships of life, it form as my creative motivation of painting. The institution systems of relationship includes:Order, Participation, Accident, Ens Rationis.
It reside in mind, and seems to conclude with a meaningful spiritual value indeed, the universe compose of variety,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of Order, Participation, Accident, Ens Rationis to integer system. As a result of connection, to bring on the operation of universe. Therefore the Subject will form an alliance with outward of things, then perceive the existence by oneself. Within the limited universe, personal existence transformed from external reification into internal spiritual ego. And meanwhile, the truth of Subject matter revealed, owing to the realization of relationship.
The concept that I try to present in my work, is modeling the transcendence of truth into images, which is represented in my oil painting.
目 次

碩博士論文上網授權書………………………………………………. iii
學位考試委員審定書…………………………………………………. v
誌謝……………………………………………………………………. vii
中文摘要………………………………………………………………. viii
英文摘要………………………………………………………………. ix
目次……………………………………………………………………. xi
圖次……………………………………………………………………. xiv

1. 緒論
1.1. 研究動機……………………………………………………... 4
1.2. 研究方法……………………………………………………... 5
1.2.1. 先驗方法(Transcendental Method)………………… 6
1.2.2. 歷史還原(Historical Reduction)…………………… 6
1.2.3. 創作表現……………………………………………… 7
1.2.4. 創作結構關係圖……………………………………… 8
1.3. 名詞釋義……………………………………………………... 11
1.3.1. 關係(Relation)……………………………………… 11
1.3.2. 主體(Subject)………………………………………… 12
1.3.3. 客體(Object)………………………………………… 13
1.3.4. 他者(the Other)……………………………………… 13
1.4. 研究架構……………………………………………………... 15

2. 文獻探討
2.1. 在此相遇:馬丁•布伯關係哲學……………………………... 16
2.1.1. 對話在我倆之間……………………………………… 16
2.1.2. 形成自我……………………………………………… 18
2.1.3. 世界之二重性………………………………………… 18
2.1.4. 馬丁•布伯文本理論關係圖………………………… 20
2.2. 自我與身分:米蘭•昆德拉作品中的身分書寫…………… 21
2.2.1. 他的目光……………………………………………… 21
2.2.2. 社會性存在…………………………………………… 22
2.2.3. 假面…………………………………………………… 24
2.2.4. 存在於記憶中………………………………………… 25
2.3. 從語言及思考出發:維根斯坦哲學思維…………………… 27
2.3.1. 語言世界邏輯………………………………………… 27
2.3.2. 圖像關係:對思想的表達…………………………… 28
2.3.3. 圖像的顯示與體驗…………………………………… 30

3. 創作理念與作品詮釋
3.1. 神話的詩篇…………………………………………………... 32
3.1.1. 彩虹天堂(A Walk in the Clouds)…………………… 34
3.1.2. 愛的保證……………………….……………………... 37
3.1.3. the Sweet Silver Songs of a Lark….…………………... 40
3.1.4. Tartuffe……………………….………………………... 42
3.2. 神聖的交換…………………………………………………... 45
3.2.1. 寂寞在唱歌…………………………………………… 46
3.2.2. 宛如天堂………………………………………….…... 49
3.2.3. 唐吉軻德(the Great Dignity)………………………… 53
3.2.4. 文明的意義(In the Name of the Civilization)……… 56
3.2.5. 以愛之名(Love)……………………………………… 59
3.3. 思念,綿延到未來……………………………………………. 64
3.3.1. 善意的謊言(I am Fine)……………………………… 65
3.3.2. Neverland……………….……………………………... 69
3.3.3. soaking………………….……………………………... 72
3.4. 奧菲里斯如是說……………………………………………... 76
3.4.1. 寂靜的喧囂(the Uproarious Silence)………………... 77
3.4.2. 小步舞曲……………………………………………… 80
3.4.3.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Newton's First Law)…………… 83
3.4.4. 愛爾芙海姆(Alfheim)………………………...…… 86
3.4.5. Applause………………………...……………………... 89
3.4.6. Canon…………………………..…………...…………. 97

4. 結語
4.1. 存有之樣態透過關係呈顯事實….…………...……………... 102
4.2. 針對關係的造型詮釋就是圖像….…………...……………... 104
4.3. 圖像的關係表現存有物存在狀態的轉變…………….…….. 105

引用文獻………………………………………………………………. 107














圖 次

圖1-1:洪鈺琪(2009)。鉛筆素描。………..……………………. 1
圖1-2:洪鈺琪(2009)。鉛筆素描。………..……………………. 2
圖1-3:卡拉瓦喬(Caravaggio)。[聖保羅的皈依] (The Conversion
on the Way to Damascus)。………..………………………… 3
圖1-4:意義結構圖…………..………………………………………... 8
圖1-5:創作理念結構圖……………………..………………………... 9
圖1-6:構思發展圖……………………..……………………………... 10
圖1-7:研究架構圖……………………..……………………………... 15
圖1-8:馬丁•布伯之「我」與「你」及「我」與「它」之關係…………..… 17
圖2-1:馬丁•布伯文本理論關係圖…………………………………... 20
圖3-1:洪鈺琪(2009)。〔彩虹天堂〕鉛筆素描。……………… 32
圖3-2:洪鈺琪(2009)。〔彩虹天堂〕鉛筆素描。………………... 33
圖3-3:洪鈺琪(2009)。〔彩虹天堂〕(A walk in the clouds)。
油彩。72.5 ×116.5 cm。……………………………………... 34
圖3-4:洪鈺琪(2009)。〔彩虹天堂〕(A walk in the clouds)
鉛筆素描。…………………………………………………… 35
圖3-5:洪鈺琪(2009)。〔愛的保證〕。油彩。116.5 × 91 cm。 37
圖3-6:洪鈺琪(2009)。〔愛的保證〕鉛筆素描。………………... 38
圖3-7:洪鈺琪(2009)。〔愛的保證〕鉛筆素描。………………... 39
圖3-8:洪鈺琪(2009)。〔The Sweet Silver Song of a Lark〕。油
彩、木板。120 × 200 × 15 cm。……………………………. 40
圖3-10:洪鈺琪(2009)。〔Tartuffe〕。油彩。145.5 × 89.5 cm 共二
件。…………………………………………………………. 42
圖3-11:洪鈺琪(2009)。〔Tartuffe〕炭精筆素描。…………… 43
圖3-12:洪鈺琪(2009)。〔Tartuffe〕炭精筆素描。…………… 44
圖3-13:洪鈺琪(2008)。〔寂寞在唱歌〕。油彩。120 × 120 cm…. 45
圖3-14:洪鈺琪(2008)。〔寂寞在唱歌〕。油彩。116.5 × 91 cm 。… 46
圖3-15:洪鈺琪(2008)。〔寂寞在唱歌〕鉛筆素描。…………….. 47
圖3-16:洪鈺琪(2008)。〔寂寞在唱歌〕鉛筆素描。……………. 48
圖3-17:洪鈺琪(2008)。〔宛如天堂〕。油彩。80 × 100 cm。… 49
圖3-18:洪鈺琪(2008)。〔宛如天堂〕鉛筆素描。………………. 50
圖3-19:洪鈺琪(2008)。〔宛如天堂〕鉛筆素描。………………. 51
圖3-20:洪鈺琪(2008)。〔唐吉軻德〕(the Great Dignity)。
油彩。72.5× 116.5 cm。…………………………………… 53
圖3-21:洪鈺琪(2008)。〔唐吉軻德〕(the Great Dignity)粉彩。… 55
圖3-22:洪鈺琪(2009)。〔文明的意義〕(In the Name of the
Civilization)。油彩。91 × 116.5 cm。……………………… 56
圖3-23:洪鈺琪(2009)。〔文明的意義〕(In the Name of the
Civilization)鉛筆素描。…………………………………… 57
圖3-24:洪鈺琪(2009)。〔以愛之名〕(Love)(一)。油彩。
162 × 130 cm。……………………………………………… 59
圖3-25:洪鈺琪(2009)。〔以愛之名〕(Love)鉛筆素描。……... 59
圖3-26:洪鈺琪(2009)。〔以愛之名〕(Love)(二)。油彩。
162×130 cm。………………………………………………… 60
圖3-27:洪鈺琪(2009)。〔以愛之名〕(Love)鉛筆素描。……… 60
圖3-28:洪鈺琪(2009)。〔以愛之名〕(Love)鉛筆素描。……… 62
圖3-29:洪鈺琪(2009)。〔善意的謊言〕(I am Fine)。油彩。
91 × 116.5 cm。…………………………………………….. 65
圖3-30:洪鈺琪(2009)。〔善意的謊言〕(I am Fine)鉛筆素描。… 66
圖3-31:洪鈺琪(2009)。〔善意的謊言〕(I am Fine)鉛筆素描。… 67
圖3-32:洪鈺琪(2009)。〔Neverland〕。油彩。116.5 × 91 cm。… 69
圖3-33:洪鈺琪(2009)。〔Neverland〕鉛筆、炭精筆素描。…… 70
圖3-34:洪鈺琪(2009)。〔Soaking〕(一)。油彩。
120 × 120 cm。…………………………………………….. 72
圖3-35:洪鈺琪(2009)。〔Soaking〕(二)。油彩。
116.5 × 91 cm。…………………………………………… 73
圖3-36:洪鈺琪(2009)。〔Soaking〕鉛筆素描。…………………. 74
圖3-37:洪鈺琪(2009)。〔Soaking〕鉛筆素描、粉彩。……… 74
圖3-38:洪鈺琪(2008)。〔寂靜的喧囂〕(the Uproarious Silence)
鉛筆素描。………………………………………………….. 76
圖3-39:洪鈺琪(2009)。〔寂靜的喧囂〕(the Uproarious Silence)。
油彩。91 × 116.5 cm、38 × 46 cm 共二件。……………... 77
圖3-40:洪鈺琪(2009)。〔寂靜的喧囂〕(the Uproarious Silence)
鉛筆素描。………………………………………………….. 78
圖3-41:洪鈺琪(2009)。〔寂靜的喧囂〕(the Uproarious Silence)
鉛筆素描。…………………………………………………. 79
圖3-42:洪鈺琪(2008)。〔小步舞曲〕。油彩。100 × 72
cm。………………………………………………………… 80
圖3-43:洪鈺琪(2008)。〔小步舞曲〕鉛筆素描。………………... 82
圖3-44:洪鈺琪(2008)。〔牛頓第一運動定律〕(Newton's First
Law)。油彩。116.5 × 91 cm。…………………………… 83
圖3-45:洪鈺琪(2008)。〔牛頓第一運動定律〕(Newton's First
Law)鉛筆素描。…………………………………………… 84
圖3-46:洪鈺琪(2008)。〔愛爾芙海姆〕(Alfheim)。油彩。
100 × 80 cm。……………………………………………….. 85
圖3-47:洪鈺琪(2008)。〔愛爾芙海姆〕(Alfheim)鉛筆素描。… 87
圖3-48:洪鈺琪(2009)。〔Applause〕(一)。油彩。
162.0×130 cm。……………………………………………... 89
圖3-49:洪鈺琪(2009)。〔Applause〕(二)(三)。油彩。
162.0×130 cm。……………………………………………... 90
圖3-50:洪鈺琪(2009)。〔Applause〕鉛筆、炭精筆素描。……... 91
圖3-51:洪鈺琪(2009)。〔Applause〕粉彩。…………………….. 92
圖3-52:洪鈺琪(2009)。〔Applause〕鉛筆素描。……………….. 93
圖3-53:洪鈺琪(2009)。〔Applause〕鉛筆素描。……………….. 93
圖3-54:洪鈺琪(2009)。〔Applause〕鉛筆素描。……………….. 94
圖3-55:洪鈺琪(2009)。〔Applause〕炭精筆素描。……………… 94
圖3-56:洪鈺琪(2009)。〔Applause〕炭精筆素描。…………….. 95
圖3-57:洪鈺琪(2009)。〔Applause〕鉛筆素描。……………….. 95
圖3-58:洪鈺琪(2009)。〔Applause〕鉛筆、炭精筆素描。…….. 96
圖3-59:洪鈺琪(2009)。〔Applause〕鉛筆素描。……………….. 96
圖3-60:洪鈺琪(2010)。〔Canon〕。油彩。145.5×112 cm。… 97
圖3-61:洪鈺琪(2009)。〔Canon〕鉛筆、炭精筆素描。………... 98
圖3-62:洪鈺琪(2009)。〔Canon〕鉛筆、炭精筆素描。………… 99
圖3-63:洪鈺琪(2009)。〔Canon〕鉛筆素描。………………….. 100
圖3-64:洪鈺琪(2009)。〔Canon〕鉛筆素描。…………………... 101
圖3-65:洪鈺琪(2009)。炭精筆素描。…………………………... 102
圖3-66:洪鈺琪(2009)。展覽會場一隅。……………………....... 103
圖3-67:洪鈺琪(2009)。展覽會場一隅。……………………....... 105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王振孫、鄭克魯 譯,Milan Kundera 著(1991)。《不朽》。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957-130-278-3。
江怡(1999)。《西方思想家研究叢書:維特根斯坦》。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ISBN:7-5355-2991-7。
何佩樺 譯,John Berger 著(2006)。《另類的出口》。台北市:麥田出版。ISBN:986-173-066-4。
吳繼文 譯,よしもとばなな 著(1999)。《廚房》。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957-133-021-3。
李毓昭 譯,Franz Kafka 著(2003)。《卡夫卡變形記》。台中市:晨星。ISBN:957-455-447-3。
汪民安 主編(2007)。《文化研究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汪耀進、武佩榮 譯,Roland Barthes 著(1994)。《戀人絮語》。台北市:桂冠。ISBN:957-551-226-X。
辛岩 譯,Gary Gutting 著(2005)。《20世紀法國哲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ISBN:721-403-892-7。
尚志英 譯,Ludwig Wittgenstein 著(1995)。《哲學研究》。台北市:桂冠。ISBN:957-551-850-0。
林秀梅 譯,Juliet Mabey 著(2006)。《愛的力量:獻給悲傷心靈的詩與冥想》。臺北市:美麗殿文化。ISBN:986-813-907-4。
邱瑞鑾 譯,Milan Kundera 著(1999)。《身分》。台北市:皇冠文化。ISBN:957-33-1604-8。
姜宇輝 譯,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 著(2008)。《普魯斯特與符號》。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ISBN:978-753-274-450-3。
翁德明 譯,Milan Kundera 著(2004)。《被背叛的遺囑》。台北市:皇冠文化。ISBN:957-3321-00-9。
張新方 譯,Ludwig Wittgenstein 著(1980)。《哲學探討》。台北市:海國書局。
張衛東、張生、趙順宏 譯,Dani Cavallaro 著(2006)。《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ISBN:978-721-404-174-6。
曹有鵬、夏有亮 譯,Milan Kundera 著(1991)。《誘惑的金蘋果》。台北市:林鬱文化。ISBN:957-9093-13-X。
莊安祺 譯,Diane Ackerman 著(2007)。《感官之旅》。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978-957-13-4669-4。
莊坤良 譯,Dante Gabriel Rossetti 著(1992)。《生命殿堂:羅賽蒂的十四行詩集》。台北市:書林。ISBN:957-586-099-3。
許薔薔、許綺玲 譯,Roland Barthes 著(2007)。《神話學》。台北縣:桂冠。ISBN:957-551-989-2。
陳信宏 譯,Alain de Botton 著(2005)。《我愛身分地位》。台北市:先覺出版。ISBN:986-134-025-4。
陳春琴 譯,Muriel Barbery 著(2008)。《刺蝟的優雅》。台北市:商周出版。ISBN:978-986-6662-69-0。
陳維綱 譯,Martin Buber 著(1991)。《我與你》。台北市:桂冠。ISBN:957-551-237-5。
彭玲嫺 譯,Jose Saramago 著(2005)。《盲目》。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957-133-738-2。
游復熙、季光容 譯,Lorenz 著(1991)。《所羅門王的指環》。台北市:東方出版社。
項退結 編譯,Brugger 編著(1999)。《西洋哲學辭典》。台北市:華香園出版社。
黃煜文 譯,Robert C. Solomon、Kathleen M. Higgins 著(2007)。《寫給所有人的簡明哲學史》。台北市:麥田出版。ISBN:978-986-173-251-0。
楊韶剛、高春申 等譯,Sigmund Freud 著(2000)。《超越快樂原則》。台北:米娜貝爾。
葛紅兵 等 譯,Richard Howells 著(2007)。《視覺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鄔昆如(1986)。《西洋百位哲學家》。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瑞琪(2003)。〈莎莉‧曼恩兒童攝影中的母性拜物主義〉,《文化研究學會 2003 年年會.「靠文化.By Culture」學術研討會》。
劉福增 譯,Robert J. Fogelin 著(1994)。《維根斯坦》。台北市:編譯館。ISBN:957-00-4485-3。
樓小燕、高凌瀚 譯,Simone de Beauvoir 著(2004)。《西蒙波娃的越洋情書》。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ISBN:986-741-500-0。
韓少功、韓剛 譯,Milan Kundera 著(1995)。《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台北市:時報文化。ISBN:957-1315-50-8。
電子資料:
陳維綱(1986)。〈馬丁•布伯和《我與你》〉。《文化哲學》。http://blog.psychspace.com/bbs/thread-244-1-1.html。(2009/3/2瀏覽)。
?(2007)。〈交會與對話《我與你》書評〉。《文化哲學》。http://blog.psychspace.com/bbs/thread-325-1-1.html。(2009/3/5瀏覽)。
?(2008)。聖保祿禱文(Prayer of St. Paul)。http://www.tianzhu.org/tw/tz_belief.php?sp_id=1&art_id=431。(2008/12/20瀏覽)。
?(2009)。(彩虹原理)。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A9%E8%99%B9。(2009/8/25瀏覽)。
?(2009)。〈Newton's laws of motion〉。http://en.wikipedia.org/wiki/Isaac_Newton。(2008/12/10瀏覽)。
?(2009)。(Conversion of Paul)。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version_of_Paul。(2009/6/15瀏覽)。
?(2009)。(Medium)。http://en.wikipedia.org/wiki/Medium。(2009/12/1瀏覽)。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摘要、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引用文獻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1. 流:流動的風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