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參考文獻 王淑俐(1999)。情緒管理DIY。台北:黎明。 王淑俐(2005)。情緒管理。台北:全華。 王桂英(2006)。舞蹈教育對國小情緒困擾兒童情緒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方紫薇(1990)。團體發展歷程。諮商與輔導,56期,31-38。 方紫薇 (1997)。與氣憤情緒共舞---氣憤情緒管理策略。學生輔導,51,62-74。 田美惠(2004)。完形技術(雙椅法)-創造內在自我對話的空間。諮商與輔導,222 期,1-19。 吳雅雯(2006)。引用完形治療模式的性別刻板活動方案。諮商與輔導,248期,57-60。 吳文傑(2008)。波爾茲-完形治療的理論與運用。任兆璋修女與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喚醒心靈的大師系列課程。 吳武典(1991)。團體輔導手冊。台北:心理。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2002)。團體輔導。台北:空中大學。 吳秀碧(1994)。團體諮商實務。高雄:復文。 李瀚倫(2003)。藝術治療對行為與情緒困擾兒童之處遇-以繪畫為導向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 李欣怡(無日期)。兒童偏差行為之評估與治療。2008年9月22日,取自www.vghks.gov.tw/swd/form/pedpsy.ppt 何金樺(2003)。治療取向的班級藝術活動對國小學童情緒經驗、同儕關係與師生關係之輔導效果。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與輔導研究未版碩士論文。屏東。 何麗儀(1997)。完形治療與教師情緒管理。諮商與輔導,143期,23-27頁。 何長珠(1998)。諮商歷程中之改變與認知。諮商輔導文焠,1期,51-57。 呂淑玲(2004)。情緒困擾兒童的家庭動力畫表現與敘說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詅文。台南。 呂欣茹(2006)。讀書治療對父母離異兒童情緒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沈益君譯(2000)。開啟孩子的心窗(原作者:Violet Oaklander)。台北:心理。 林佩儀(2003)。完形治療在童年創傷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05期,28-35。 林怡君(2006)。放掉頭腦,讓心引路-完形諮商的情緒覺察、經驗與表達。諮商與輔導,250期,18-21。 林香君(1997)。在「破車輪」與「劇場」之間-完形團體焦點的選擇。諮商與輔導,143期,11-16頁。 林幸台(1992):性格及行為異常輔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第二次特殊兒童普查工作執行小組。 林亮吟(2008)。兒童情緒方程式需父母用心解答。2008年11月12日,取自www.newstory.info/2002/03/post_100.html 林蕙瑛(2003)。情緒溝通。台北:紅葉。 林展穗(2005)。繪本團體對國小情緒困擾兒童輔導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周明月(2004)。擺脫壞情緒。台北:維德。 周立勳(1996。)書法學習活動對國小兒童情緒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書法學習活動方案。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 卓紋君等譯(2005)。完形治療觀點與應用(原作者:Edwin C .Nevis)。台北:心理。 卓紋君等譯(2002)。完形治療的實踐(原作者:Clarkson,P.)。台北:心理。 洪嘉蓮(2005)。完形取向團體諮商對父母離異兒童增進自我概念與情緒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洪儷瑜(2005)。必也正名乎--行為異常、性格異常、情緒障礙、或嚴重情緒困擾。特殊教育季刊,54,10-15。 洪蘭譯(2002)。大腦的秘密檔案。台北:遠流。 胡幼慧(1997)。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紀惠(2000)。一個情緒困擾兒童在讀書治療中的改變歷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 施顯烇(1998)。情緒與行為問題:兒童與青少年所面臨與呈現的挑戰。台北:五南。 施香如(1993)。從完形治療法的觀點談諮商過程中的「覺察」。諮商與輔導,91期,31-34。 唐子俊等譯(2004)。心理動力團體治療(原作者:J.Scott Rutan & Walter N.)。台北:五南。 徐西森(2002)。從「完形」案例談Pearls治療技巧的運用。諮商與輔導,195期,31-32。 徐斌、郭涓(1998)。醫學心理學-應激。北京:北京醫科大學。 徐大偉(1991)。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情緒困擾兒童理性思考、情緒反應、生活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高麗芷(2000)。兒童情緒障礙與情緒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高明薇(2001)。完形團體的過程與介入技巧。諮商與輔導,183期,9-11。 莊雅惠(2007)。一個被情緒困擾的兒童在敘事取向的輔導歷程中改變之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 郭燕黛(2004)。團體歷程。諮商與輔導,224期,17-20。 郭修廷(2001)。發展取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學童情緒困擾與自我概念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 陸雅青(2000)。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以破碎家庭兒童為例。台此:五南。 曹中瑋(2000)。完形治療取向的夢工作。輔導季刊,36(4),56-59。 曹中瑋(2008)。曹中瑋與完形治療的夢對話-夢境.女人與大圓滿。張老師月刊,359期。 曹中瑋(2008a)。人人都是情緒馴獸師。張老師月刊,366期,48-53。 曹中瑋(2008b)。是心傷還是神傷。張老師月刊,365期,46-50。 曹中瑋(1997)。情緒的認識與掌控。學生輔導雙月刊,51期,26-39。 教育部(1998)。特殊教育法暨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選輯。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手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游淑瑜(1997)。完形雙椅對話技巧及其治療改變機轉。諮商與輔導,143期,2-10。 游恆山譯(2002)。情緒心理學 台北市:五南。 張玉鈴(1997)。「形」與「背景」概念在完形治療法中的重要性。諮商與輔導,143期,17-22頁。 張嘉莉譯(2000)。波爾斯-完形治療之父(原作者:Clarkson,P.& Mackewn,J.)。台北:生命潛能。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玉佩(2006)。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輔導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改善情緒與行為之研究--以小團體輔導為例。國立台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東。 張寶珠(1997)。我在完形過程裡。諮商與輔導,143期,31-39。 張瑋琪(2005)。改變生命的樂章-不斷的自我覺察與自我分析。諮商與輔導,239期,65。 黃淑珍(1995)。覺察完形輔導團體中個人改變的契機。測驗與輔導,133,2744-2766。 黃淑珍(2005)。覺察-完形團體中個人改變的契機。諮商與輔導,238期,32-34。 黃創華、謝曜任(2003)。完形學派的遊戲治療。諮商與輔導,206期,2-6。 黃彩雲(1998)。父母離異兒童對父母離婚事件歸因與因應歷程之研究-以一個團體諮商歷程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傅娟芬(2004)。治療取向的繪畫研究對國小情緒障礙兒童的輔導成效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汳碩士論文。高雄。 馮觀富(2005)。情緒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楊極東(1992)。團體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詹淑瑗(2002)。完形取向團體方案對國小害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8)。兒童輔導原理。台北:心理。 劉袖琪(2003)。父母離異兒童在完形學派遊戲治療之輔導歷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 劉秀雅(2002)。完形取向喪慟團體對喪親國中生之輔導效果。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泰一(2005)。東西方對情緒管理的看法。諮商與輔導,235期,2-7。 鄭小萍、詹東興、田秀蘭(1989)。波爾斯與你-面對此時此助你解決困阨。諮商與輔導,42期,42-43。 鄭玄藏等譯(200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Gerald Corey)。台北:雙葉。 鄭安如(1997)。以太極拳的觀點詮釋完形學派。諮商與輔導,143期,28-30。 鄭麗月(2002)。情緒障礙量表。台北:心理。 蔡雪月(2002)完形取向諮商對兩位退縮兒童改變過程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未版碩士論文。台北。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台北:揚智。 鍾瑞麗、曾琼蓉(2006)。情緒焦點治療(原作者:Greenberg, Leslie S.)。台北:天馬出版社。 魏麗敏(1994)。影響國小兒童數學成就之自我調節學習與情感因素分析及其策略訓練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台北。 謝曜任、徐西森(2004)。完形取向遊戲治療對兒童害羞行為的改變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1期,1-30頁 。 謝曜任(2001)。完形治療對身工作的觀點。諮商與輔導,183,2-5。 蘇完女(1990)。以「未完成事件」為主題之團體諮商的治療因素、改變機制以及成員的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嚴霽虹(1986)。完形治療學派理論在學校輔導上應用之我見。諮商與輔導,10期,5-10。
英文參考文獻 Blom,G.E.etal.,(1986).Stress in childhood an intervention model for teache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New York:Teachers Collage Press,Columbia University. Clarkson,P.(1999).Gestalt Counselling in Ac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 Clarkson,P. & Mackewn,J.(1993).Fritz Perls.London:Sage. Dye,A.& Hackney,H.(1975).Gestalt approaches to counseling .Boston:Houghton Mifflin. Daniel Goleman(1995).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Brockman Inc. Edwin C .Nevis(2000).Gestalt Therapy : Perspectiv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Wiley. Erikson,E.H.(1950).Childhood and society.New York:Norton. Fraser,E.M.(1997).Aid to the Child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by Means of Gestalt Therapy.Africa:Univeraity of Pretoria. Gerald Cory(2001).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y (6th ed).California:Brook/Core. Georgr Gazda(1978).Group counseling:Adevelopmental approach (4th ed.).Boston:Allyn&Bacon. Golomb,C.(1992).The Childs Creation a Pictorial World(pp.267-307).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ess. Gesell,A.(1929).Maturation and Infant Behavior Pattern. Psychology Rev.36,307-319. Goleman,D.(1995).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Bantam Books. Harman,R.L.(1989).Gestalt Therapy with Groups,Couples,Sexually Dayfunctional Men,and Dreams.Charles Thomas Pub Illi. J.Scott Rutan & Walter N.(2001).Psychodynamic Group Psychotherapy.Arrangement with Paterson Marsh Ltd. Kepner,E.(1980).Gestalt Group Process.In B.Feder and R.Ronall(Eds.),Beyond the hot seat:Gestalt approaches to group.New York: Bounner/Mazel. K.T.Strongman (1993).The Psychology of Emotion.New York:John Wiley&Sons Ltd. Levine, K. (1995). Children depression. \A_;Parents Magazine\A_;,October 1995. Lewin,K.(1952).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first published 1951) Izard,C.E.(1972).The Face of Emotion.Appletion-Century-Crofts,New York. Izard,C.E & Malatesta,C.Z(1897).Prespectives on emoyional development I”Differential emotions theory of early emotional development.in J.D.Osofsky(Ed.),Handbook of infant development(2nd.ed.).New York:Wiley. Michel,C.(2002).What is Emotion?Behavioural Process ,60,69-83. Matzko,H.M.(1995).Gestalt therapy:an alternative additions treatment.Addication Letter,11(1),4-7. Oaklander(2000a).Short-Term Gestalt play therapy for grieving children.in K.H.Gerard & C.E.Schaefer(Eds.)Short-Term Play Therapy for Children.(pp.28-52).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Oaklander,V.(2000b).Window to Our Children—A Gestalt Therapy Approach to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New York:The Gestalt Journal Press. Oaklander,V.(2001).Gestalt play therap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y Therapy,10(2),44-45. Pearls,F.S.(1976)The Gestalt Approach,and Eye Witness to Therapy:New York:Bantam. Pearls,F.S.(1959).Gestalt therapy verbatim,Galif:Real People Press. Pearls,L.(1992).Concepts and misconceptions of Gestalt therapy.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32(3,)50-56. Reese,S.H.(1996).Art therapy as a catalyst for affective expression with emotionally/behaviorally disturbed children in education. AAC1378723 ProQuest-Dissertation Abstracts. Simon,L.S.(1998).Finding a voice:Art therapy used to promote emo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AAC 1390267 Proques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Simkin,J.(1976).Gestalt therapy Mini-Lectures. Millbrae,Culif:Celestial Arts. Smuts,J.C.(1987).Holism and Evolution.Cape Town,SA:N&S press(first published 1926). Sroufe,L.A.(1979).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In J.D.Osofsky(Ed.),Handbook of infant development.New York and London:John Wiley. Watson,J.B.(1919).Psychology.From the Sandpoint of a Behaviorist(3rd ed.,revised).Philadelphia and London:J.B.Lippincott. Yalom,I.D.(1985).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hy(3rd ed.).New York:Basic Books. Yssel,J.M.(1999).Gestalt Therapy with the Allergic Child in Middle Childhood.Africa:University of Pretoria,(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Zinker,J.(1997).Creative Process in Gestalt Therapy.New York:Boun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