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文獻 王妙里(2002)。反思教學中教師內省智慧的探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貞雯(2005)。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成就動機與生涯成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芬(2003)。國小兒童學習風格與多元智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春展(1999)。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鍾和 (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王鍾和(2001)。獨生子女的教養。學生輔導,74,82-87。 李丹主編(1991)。兒童發展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8)。多元智能(原作者:Gardner, H.)。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6) 李平(譯)(2003)。經營多元智慧(增訂版) (原作者:Armstrong,T.)。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4) 李心瑩(譯)(2000)。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原作者:Gardner, H.)。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9) 李韋姍(2005)。成年前期獨生子女的自我信念、人際信念與家庭信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李蕙美(1992)。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子女情緒穩定及行為困擾影響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政達(2007)。獨生子女時代來臨。嬰兒與母親。366,147-154。 吳秀玉(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氣氛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武典(1997)。Gardner與Sternberg智能建構模式的整合及人事智能之探討。資優教育季刊。65,1-7。 吳武典(1999)多元智能的理念與研究。資優教育季刊。73,1-9。 吳武典、林繼盛(1985)。加強家庭聯繫對兒童學習效果與家庭氣氛的相關。教育心理學報,18,97-116。 吳秋雯(1991)。手足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手足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瑞巧(2006)。比較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社會化結果之差異。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吳美慧(2005)。內省智能、偶像明星及重要他人對國中生身體意象的影響〜以台南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何名娟 (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秋蘭(2003)。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坤燑(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智能量表編製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華(2006)。國小學童家庭休閒活動、親子互動、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惠雅(1995)。父母教養方式和子女行為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72,41-47。 洪信安(2002)。海峽兩岸小學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與父母管教方式的比較。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洪聖陽(2001)。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段文閣(2002)。獨生子女的協作關係與道德發展。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1:3,19-22 柯寶絢(2003)。獨生子女全球化。學前教育,25(11),24-26。 郎肇芳(2005)。國小學童人際智能、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學童為例。私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荊其誠、萬傳文、林國彬、紀桂萍、焦書蘭、範存仁(2003)。華人心理學報,3(2)。163-181。 孫青(1998)。獨生子女家庭三角習題。父母親月刊,168,31-34。 孫青(1999a)。獨生子女--壓力從何而來。父母親月刊,170,35-37。 孫青(1999b)。獨生子女--植根與展翼。父母親月刊,171,34-36。 徐瑟筎(2008)。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儷綺(2002)。獨生學童性別、年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陳小燕(2004)。成年前期在學獨生子女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如葳(2001)。獨生子女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分享行為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正譯(2001)。多元智慧融入教學與領導(原作者 Hoerr,T.)。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0) 陳美芝(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經驗、父母教養方式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美伶(2006)。冥想練習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內省與人際智能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彥璇 、蘇育令(2007)。談少子化時代下獨生子女之教養方式--以生態學觀點探討。教師之友。48(4),103-110。 陳順發(譯)(2000)。獨生子女不麻煩—怎樣教養獨生子女(原作者:Pickhardt,C.E.)。台北市:台灣麥克。(原著出版年:1997) 陳瓊森譯(1997)。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原作者:Gardner, H.)。台北:信誼。(原著出版年:1993) 陳豔玲(2007)。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情緒能力、幸福感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莊雯心(2002)。多元智能(MI)教學研究-光譜計畫在班級實施歷程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佩韻(2000)。重塑獨生子女新風貌。父母親月刊,186,18-20。 張明麗(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生活壓力源及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秋雯(2007)。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69)。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美惠譯(1996)。EQ.。(原著Daniel, G)。台北:時報。(原著出版年:1995) 張耿義(2006)。父母的人格特質、教養方式與其體罰態度、體罰傾向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瑛玿(2006)。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生活適應、人格特質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滄敏(2001)。多元智慧之主題探索教學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麗梅(1992)。家庭氣氛、父母管教態度與兒童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張馨文(2007)。台北市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許華、陳義新(2003)。家庭因素對獨生子女人格社會化的消極影響。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3),128-130、136。 許雅惠 (2007)。角色扮演法之道德教學對國小學童道德判斷、道德行為及內省智能的影響。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春霞(2007)。國小學童人格特質、父母教養方式、幸福感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純瑜 (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才銘(2001)。國小學童學習能力分析:一個多元智能理論的嘗試。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身心障礙組碩士論文。 葉淑華(2008)。國小高年級獨生子女學童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輪。 黃玉臻 (1996)。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清榮(1998)。獨生子女教育問題。訓育研究,37:2,42-47。 曾玟蒨 (2007)。國小獨生學童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曾家炎(2005)。父母效能訓練課程對父母教養態度與親子關係滿意度之影響效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梅玲(2003)。家長之內省智能與其對子女教養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5。 楊瑛慧(2006)。父母教養態度對幼兒解決問題能力之影響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麗芬(1993)。教育新族群的誕生-淺談獨生子女的教育。高市譯聲,4,1,79-81。 詹雨臻(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多元智能、行動控制、自我調節、人口變項與生活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淑芬(2005)。國小高年級獨生子女學童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劉佳彤(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佳閔(2005)。幼兒的依附關係、語文智能及人際智能與心智理論能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 劉春錦(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父母教養方式及其焦慮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純雅(2006)。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清芬(2000)。國小學生批判思考、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冠仁(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知覺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玲、楊智馨(2007)。情緒管理。台北市:揚智出版社。 蔡筱葳(2006)。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分離-個體化與生活型態、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歐麗雪(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人際關係、情緒能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賴保禎(1972)。父母管教態度測驗。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賴佳琪(2006)。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雙親教養態度.學業失敗容忍力.人際問題解決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蕭鈺貞(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焦慮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仁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母親教養方式與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謝佩芬(2001)。人際智能量表之發展暨資優、一般以及自閉症學生人際智能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佳蓁(2000)。國小高年級學生多元智能、思考風格與批判思考能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維君 (1998)。國小人際智能訓練之教學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麗萍(2002)。提昇內省智能:一位美術教師改進自身教學活動的行動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蘇玲媛(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智能、父母教養方式對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文獻 Ainsworth, M. D. S., Bell, S. M., & Stayton, D. J. (1975).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nd social sevelopment: Socialization as a product of reciprocal responsiveness to signals. In M. Richards (e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hild into a social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mstrong, T. (199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 VA: ASCD. Barber, B. K. (1996).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 Child Development , 67(6), 3296-3319. Baumirnd, D. (1967). Child care practices anteceding three patterns of preschool behavior. 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 75, 43-88. Baumrind, D. (1974).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 Part2, 1-103. Becker, W.C. (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s. In M. L. Hoffman (Eds).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Vol.1). New York: Russel Sage. Bronfenbrenner, U. (1961). Some familial antecedents of responsibility and leadership in adolescents. In L. Petrullo & B.M. Bass(Eds), Leadership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 239-271,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owen, M.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orthvale, NJ:Jason Aronson. Darling, N., &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chological Bullet , 113 , 487-496. Darling , N.(1999). Parenting Style and Its Correlates. ERIC 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hampaign IL. Dune, J. (1983).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hood Development, 54 , 787-811. Elder, G. H. (1962). Structural variation in the childrearing relationship. Social mastery, 1(25), 241-262. Falbo, Toni (1977). The only child: A review.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3, 47-61 . Falbo, T., & Polit, D. F. (1986). Quantitative Review of the Only Child Literature:Research Evidence and Theory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0 (2), 64, 18-35. Gardner, H.(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 Gardner, H. (1995).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yths and messages. Phi Delta Kappan, 77(3), 200-209. Gard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21st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2006).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Horiz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en IQ. New York: Bantam Books. Hoerr, T. (2000). Becoming a multiple intelligences school.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offman, M. L., & Saltzstein, H. D. (1967). Parent discipline and the Child’s mo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 45-57. Hoffman, M. L. (1975). Moral internalization, parental power and the nature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Developmental on the Psychology, 11, 228-239. Hurlock, E. B. (1972).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Lamborn, S.D., Mounts, N.S., Steinberg, L., & Dornbusch, S.M. (1991). Patterns of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 from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2, 1049-4065. Lazear, D. (1994). Multiple intelligence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 Solving the assessment conundrum. Tucson, Ariz: Zephyr Press. Kotchick, B.A.,& Forehand, R.(2002). Putting Parenting in Perspective: A Discussion of contextual factors that shape parenting practices.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 ies,11(3),255-269.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l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 1-10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auvain M., & Peraz S. M. (2001).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The meeting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CA. Mayer, J. D., & Salovey, P. (1990). Perceiving affective content in ambiguous visual stimuli: A componen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4 (3), 772-781. Mayer, J. D., & Salovey, P. (1997).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In P. Salovey & D.J. Sluyter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NewYork: Basic Books. Mead, D. E. (1976). Six approaches to child rearing. Provo. Utah Brigham Univ. Press. Miller, L. C. (1972). school behavior checklist:An inventory of deviant behavior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8, 134-144. Schaefer, E. S. (1959). A circumflex model for maternal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2, 295-302. Schaefer, E. S., & Bell, R. (1958). Development of a parental attitude research instrument. Child Dvelpoment, 29, 339-361. Steinberg , L., Lamborn , S. D., Dombusch, S. M., & Darling, N. (1992). Impact of Parenting Practices on Adolescent Achievement: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chool Involvement, and Encouragement to Succeed. Child Development, 63(5), 1266-1281. Pumory, D. K. (1966). Maryland parent attitudes survey: A research instrument with social desirability controlled. Journal of Psychology, 64, 73-78. Roe, A., & Siegelman, M. (1963). A parent-child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Child Development, 34, 355-369. Williams, W. C. (1958). The PAIS Test: A technique for children to evaluate both par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2, 487-4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