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梁佩楣
中文論文名稱: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許永熹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7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3
中文關鍵詞: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工作倦怠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關係,探究其工作壓力是否因個人背景變項不同而有所差異,並進一步探究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相關情形及教師背景變項、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對工作倦怠之預測力。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抽取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高年級級任教師共280名,以「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國小教師社會支持量表」、「國小教師職業倦怠感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如下:

一、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工作壓力因婚姻狀況而有所差異,
但不因性別、年齡、服務年資及教育背景而有不同。
二、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有顯著正相關(p<.01)。
三、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整體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有顯著負
相關(p<.01)。
四、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在「工作負荷」、「學生行為」、「變革適應」、「人際關係」變項,能有效預測工作倦怠。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學校、教育行政機關、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工作壓力的相關理論………………………………………9
第二節 社會支持的相關理論…………………………………… 27
第三節 工作倦怠的相關理論…………………………………… 36
第四節 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相關實證研究……… 5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7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8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87
第六節 資料處理………………………………………………… 8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1
第一節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
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91
第二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工作壓力之差異比較…………… 96
第三節 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關係………………111

第四節 個人背景變項、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對工作倦怠之預測
力…………………………………………………………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1
第一節 結論………………………………………………………121
第二節 建議………………………………………………………125

參考文獻………………………………………………………………131
中文部分……………………………………………………………131
外文部分……………………………………………………………141

附錄……………………………………………………………………145
附錄一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工作狀況調查問卷………145
附錄二 「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使用同意書…………151
附錄三 「國小教師社會支持量表」使用同意書………………152
附錄四 「國小教師職業倦怠感問卷」使用同意書……………153



表 目 次

表2-1-1 壓力定義一覽表………………………………………… 9
表2-1-2 工作壓力定義一覽表…………………………………… 13
表2-1-3 教師工作壓力定義一覽表……………………………… 14
表2-1-4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一覽表……………………………… 19
表2-2-1 社會支持定義一覽表…………………………………… 27
表2-2-2 社會支持類型一覽表…………………………………… 29
表2-3-1 工作倦怠定義一覽表…………………………………… 36
表2-3-2 教師工作倦怠定義一覽表……………………………… 38
表2-4-1 性別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57
表2-4-2 年齡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59
表2-4-3 服務年資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61
表2-4-4 教育背景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62
表2-4-5 婚姻狀況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64
表2-4-6 學校規模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65
表2-4-7 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66
表2-4-8 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68
表2-4-9 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72
表2-4-10 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一覽表… 74
表3-3-1 問卷發放數量分配統計表……………………………… 80
表3-3-2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受試樣本背景分析表…… 81
表4-1-1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工作壓力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摘要表………………………………………………… 92
表4-1-2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社會支持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摘要表………………………………………………… 93

表4-1-3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工作倦怠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摘要表………………………………………………… 94
表4-2-1 不同性別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之工作壓力t考驗
摘要表………………………………………………… 97
表4-2-2 不同年齡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在工作壓力各層面之平均數與 標準差……………………………………… 97
表4-2-3 不同年齡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之工作壓力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98
表4-2-4 不同婚姻狀況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之工作壓力
t考驗摘要表………………………………………… 100
表4-2-5 不同服務年資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在工作壓力各層面
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101
表4-2-6 不同服務年資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之工作壓力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102
表4-2-7 不同教育背景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在工作壓力各層面
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104
表4-2-8 不同教育背景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之工作壓力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105
表4-3-1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各層面相關
摘要表………………………………………………… 111
表4-3-2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各層面相關
摘要表………………………………………………… 113
表4-4-1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
對工作倦怠之逐步多元迴歸預測分析摘要表… 117



圖 目 次

圖2-1-1 Karasek的工作壓力控制模式………………………… 22
圖2-1-2 Kyriacou與Sutcliffe的教師壓力研究模式………… 24
圖2-1-3 Moracco與Mcfadden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25
圖2-2-1 社會支持的效果模式…………………………………… 34
圖2-3-1 知覺回饋模式…………………………………………… 51
圖2-3-2 社會能力模式…………………………………………… 52
圖2-3-3 負向壓力模式…………………………………………… 53
圖3-1-1 研究架構圖……………………………………………… 77
一、中文部分

尤正廷(2006)。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及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南區、東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月貞(2003)。老師,您累了嗎?-從退休潮看教師職業倦怠。師友月刊,433,51-53。
王思蒨(2007)。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生涯承諾對工作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婉玲(2007)。國中輔導人員角色壓力、輔導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誼邦(2000)。體育教師如何克服工作倦怠。淡江體育,特刊,117-120。
王嬋媚(2004)。高中職轉型為綜合高中組織變革、教師角色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以社會支持為干擾變項。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靜琳(2005)。護理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之相關性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呂秀華(1997)。國民中學教師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行動控制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杜昌霖(2005)。行政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主任暨組長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宋禮彰(2001)。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新民(2004)。幼兒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6(1),47-68。
冷文玉(1992)。基層農會家政指導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信煒(2005)。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天元、林英明(2006)。論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之工作壓力與其因應。師說,195,17-22。
吳明順(2002)。國民中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宗立(1993)。國民中學組織架構、教師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宗達(2004)。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秋月(1999)。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社會支持及共依附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晨妤(2006)。台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靜吉(1985)。個人的社會支持關係。張老師月刊,88,54-55。
周天賜(1991)。工作壓力、工作倦怠歷程的文獻分析。台北師院學報,4,339-358。
周立勳(1986)。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勵志(2000)。教師健康手冊-壓力的自我調適。健康世界,177,47-50。
周麗華(2006)。桃園縣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清雲學報,26(1),245-254。
林金生(2003)。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玟玟(1987)。教師A型行為特質、社會支持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幸台(1986)。國中輔導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9,205-238。
林佳蓉(2002)。幼兒教師任教職志、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質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勝結(1999)。簡介教師工作倦怠量表及其應用。學生輔導,63,34-39。
林瑞雅(2006)。人際壓力源、尋求社會支持、工作倦怠、及員工工作態度之關係:中介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從益(2004)。談教師工作壓力。青莪季刊,16(4),35-48。
邱憲義(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柯澍馨、林靜怡(2006)。高中舞蹈老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公立高中舞蹈班為例。藝術學報,79,231-251。
洪于仁(2005)。國民小學資賦優異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調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洪文章(2005)。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國中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洪含詩(2006)。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倦怠之探討。教師之友,47(1),35-41。
洪玲茹(2002)。社教機構員工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公立社教機構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洪惠靖(2007)。國中健康相關教學者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晴萱(2007)。幼稚園教師組織氣氛、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施淑芬(1990)。大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范熾文(2006)。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44,1-25。
孫立葳(2000)。幼兒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3,265-279。
高淑芳(2004)。社會支持的概念與延伸。空大學訊,325,64-66。
許保惠(2007)。台灣北區醫事放射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見智(2005)。台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感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淑昀(2007)。台北市中等學校特教教師角色壓力、情緒智能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梁瑪莉、林彗美(2004)。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之道探討。東南學報,27,383-392。
張文賢(2007)。國中電腦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英鵬、蔡佩孜(2002)。學前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研究。國民教育研究,7,103-133。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進上(1990)。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調查與輔導之研究。台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3,79-195。
張瑞芬(198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榮宗(2002)。國民中學組織結構、導師角色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學善、呂姿瑩(2005)。國小教師職業倦怠與情緒智慧之相關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4,27-43。
張靜慧(2007)。工作倦怠,該休假還是辭職?康健雜誌,2(1),156-159。
陳乃禎(2005)。技職校院進修教育部門行政人員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世志(2003)。矯正機構基層戒護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玉賢(2005)。國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教師之友,46(2),90-97。
陳怡如(2006)。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對管教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素惠(2003)。我國綜合高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素惠(2005)。教師工作壓力探討。諮商與輔導,229,28-34。
陳筱明(2003)。臨床護理教師的角色、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榮茂(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蓮妃(2003)。國民中學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慧芳(2006)。女性軍訓教官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慕能(2001)。教育逃兵-談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師友月刊,412,41-44。
郭生玉(1987)。教師工作心厭與背景因素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37-54。
郭生玉(1990)。工作壓力與專業態度對教師工作心厭高低之區別功能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3,71-98。
郭生玉(1992)。國小、國中與高中教師工作心厭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67-79。
郭志純(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峰偉(2000)。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郭耀輝(200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康純怡、林文郎(2001)。教師工作壓力之探討。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9,277-289。
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單小琳(1988)。國中導師專業倦怠與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調適的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馮宏雲(2006)。台中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介宏(2006)。體育教師工作倦怠之探討。國教新知,53(1),62-65。
黃介宏(2007)。台北市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光雄(2004)。實習教師效能感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淑珍(1988)。國中教師背景因素、工作情境、人格特質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深振(2005)。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黃敏榮(2003)。高級中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義良(2001)。九年一貫課程下的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策略。國教輔導,41(2),6-9。
黃臺生(2001)。工作倦怠相關理論探述。中國行政,70,37-67。
黃麗君(2007)。國中輔導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憲章(2004)。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訓導處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廖光榮(2002)。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居治(1999)。從現代教師壓力看教師情緒管理。中等教育,50(1),29-33。
趙美雲(1995)。基層農會家政指導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妙真(2004)。幼稚園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蔡玉董(200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蔡金田(1998)。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關係。教育研究資訊,6(6),69-87。
蔡純姿(1997)。國民小學教師覺知教育改革之工作壓力因應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翠娥(2005)。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澍勳(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蔡璧煌(1989)。國民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75-114。
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鄭媛文、任麗華(2005)。桃園縣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4,205-231。
歐素雯(2005)。文化局行政人員角色衝突、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歐慧敏(2008)。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間之適應歷程。教育研究月刊,166,109-123。
賴杏琇(1993)。桃園縣基層公共衛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姿璇(2004)。輔導人員工作壓力、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明玲(2008)。工作倦怠自救兩招。天下雜誌,393,220-221。
謝祥永(2001)。參與九年一貫課程教師之工作特性與專業倦怠。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謝連陽(2007)。國民中學資訊組長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謝琇玲(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調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謝菊英(2002)。高屏地區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
闕美華(2000)。國中小教師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簡驪潔(2007)。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及工作倦怠之研究~以三鶯地區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外文部分

Bennett, D., & Morris, I. (1983).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In F. N. Watts, &D. H. Bennett. (Ed.), Support and Rehabilitation. (pp.189-211). John, W., & Sons, Let.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heng, C. (1998). Getting the right kind of support: Functional difference in the types of social support on depression for Chines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Phychology, 54(6),845-849.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300-314.
Cohen, S., & Syme, S. L. (1985). Issues in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social support. In S. Cohen, & S. L. Syme(Ed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Orlando: Academic Press.
Cohen, S., & Wills, T. 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310-357.
Cox, T. (1978). Stress. Baltimore: University Park Stress.
Cutrona, C. E., & Russell, D. W. (1990). Typ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pecific stress: 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matching. In B. R. Sarason, I. G. Sarason, & G. R. Pierce. (Eds.), Social support: An Interactional view(pp.319-366).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Edelwich, J., & Brodsky, A. (1980). Burnout: Stage of disillusionment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New York: Human sciences press.
Gottlieb, B. H. (1983). A major problem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Education, 104(3),271-274.
Greenberg, G. & Baron, R. A. (1997). Behavior in(6thed.)Organizatio.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 Prentice-Hall.
Harrison, W. D. (1983). A Social Competence Model of Burnout, in B. A. Farber(ed.), 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s.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Hobfoll, S. E. (1988). The ecology of stress. Washington, DC: Hemisphere.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ss:Addison Wiley.
Iwaniciki, E. F. (1983). Toward understanding and alleviating teacher burnout. Theory Into Practice, 22(1), 27-32.
Iwaniciki, E. F. & Schwab, R. L. (1983). A cross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1,1167-1174
Kahn, R. L. (1979). Aging and social support. In M. W. Riley. (Ed.), Agin from Birth to Death: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PP.77-91).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Kane, C. F. (1988) Family social suppot. Advanced in Nursing Sience, 10(2),18-25.
Karasek, R., Brisson, C., Kawakami, N., Houtman, I., Bongers, P., & Amick, B. (1988). The 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 (JCQ) : An instrument for internationally comparative assessments of psychosocial job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3(4),322-355.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 Teacher Stress: Prevalence, sources 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48, June, 159-167.
Lazarus, R. S. (1967). Cognitive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under lying threat and coping. In ppley and R.Trumbull (Eds.). Psychological stress: Issues in research.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itt, M. D., & Turk, D. C. (1985). Sources of stress and dissatisfaction in experienced high school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3), 178-185.
Lopez, R. A. (1999). Las comadres as a social support system. Affilia: Journal of Woman & Social Work, 14,24-41.
Macdonald, G. (1998). Development of a social support scale: An evaluation of phychometric properties. Research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8(5), 564-576.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81).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anual. Palo Alto, Califonia: Consultin Psychologists Press.
Moracco, J. C. & McFadden , H. (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May , 549-552.
Pender, K. (1987). Some aspects of school library development in England and Wale. School Library Media Quarterly, 15(2), 96-98
Perlman, B. and E. A. Hartman (1982). Burnout: Summary and Future Research, Human Relations, 35(4), 283-305.
Pines, A. (1995). On burnout and the buffering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In S. Cohen & S. L.Syme(Eds.),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Orlando: Academic Press.
Salo, K. (1995). Teacher-stress process: How can they be explained?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39(3), 205-222. Scandinavian.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McGraw-Hill.
Stevenson, J. G. (1994). Employee Burnout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Health and 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16(3), 350-367.
Swindle, R. W. (1983). Social network, percived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with stress. Preventive psych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community intervention. New York: pergramon. pp. 87-103.
Thoits, P. A. (1982).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3,145-159.
Tilden, V. P. (1986). New perspective on social support. Nurse Practitioner, 11,61-62.
Weiss, R. S. (1974). T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 In Doving unto others, edited by Z. Rubin, 17-26.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