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蒲彥錚
研究生英文姓名:Pu,Yen-Cheng
中文論文名稱:秦始皇的心理分析
英文論文名稱:The psychoanalysis of The First Emperor Chin Shih-huang
指導教授姓名:秦照芬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9
中文關鍵詞:秦始皇心理分析
英文關鍵字:The First Emperor Chin Shih-huangpsychological analysi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6
  • 收藏收藏:0
秦始皇是一位充滿爭議性的歷史人物,他確立中國疆域的輪廓、促進中華民族的融合、創立中國政制的基礎。研究秦始皇的著作相當多,但常將秦始皇的性格與心理當成秦始皇一生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此,本研究以心理史學為研究方法,透過《史記》中關於秦始皇的紀錄,企圖從秦始皇的行為表現出發,發掘秦始皇行為背後的原因,進而探討秦始皇的心理狀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3
第三節 研究回顧…………………………………………7
第二章 心理分析在歷史史學研究上應用
第一節 心理史學………………………………………23
第二節 精神分析學派…………………………………36
第三章 從心裡分析理論看秦始皇
第一節 秦始皇的兒童期與青少年期…………………50
第二節 秦始皇成年期…………………………………71
第四章 秦始皇的人格分析
第一節 人格異常………………………………………91
第二節 秦始皇人格分析模式…………………………94
第三節 自戀性人格—分析結果………………………96
第五章 結論…………………………………………112
參考書目…………………………………………………118
附圖
圖一 秦始皇出巡路線示意圖…………………………………89
圖二 秦始皇行為動機分析……………………………………95
圖三 自戀人格觀點與信念和基本策略關係…………………98
ㄧ、文獻史料
1. 漢‧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93年。
2.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
3.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台北:里仁書局,1990年。
4. 漢‧高誘注,《淮南子》,《新編諸子集成》本,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5. 宋‧李昉,《太平御覽》,全八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6. 唐‧柳宗元,《論秦始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7. 清‧嚴萬里撰,《商君書新校正》,《新編諸子集成》本,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
8.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9. 清‧章炳麟,《秦獻記、秦政記》,中山大學中文系編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74年。
10. 清‧孫楷原著,施之勉、徐復補訂,《秦會要》,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6年。
二、專書
1. 雷戈,《秦漢之際的政治思想與皇權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 管家琪,《少年秦始皇》,台北:文經社,2004年。
3. 顧頡剛,《秦始皇帝》,台北:勝利出版社,1954年。
4. Aaron T. Beck等,唐子俊等譯,《人格障礙的認知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2007年。
5. Alfred Adler,陳蒼多譯,《了解人性》,台北:大中國圖書,1991年。
6. Christopher P. Anderson,施寄青譯,《父親角色》,台北:遠流,1986年。
7. David J. Robinson,唐子俊、唐慧芳、李珣合譯,《失序的人格—人格疾患的評估與治療》,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
8. Diane E. Papalia,Sally Wendkos Olds,Ruth Duskin Feldman ,張慧芝譯,《人類發展:成人心理學》,台北:麥格羅希爾出版,2002年。
9. Elizabeth B. Hurlock,胡海國譯,《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76年初版。
10. H. Rudolph Schaffer,任凱, 陳仙子合譯,《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學富文化,2006年。
11. Robinson,何炳松譯,《新史學》,台北:文星,1965年。
12. Ronald J. Comer,林美吟、施顯詮譯,《變態心理學》,台北:心理,2004年。
13. Sally Wendkos olds、Diane E. Papalia,黃慧貞譯,《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90年。
14. 于琨奇,《秦始皇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15. 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編,《秦漢史論叢》第四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9年。
16. 王占君,《秦始皇》,北京:華夏出版社 , 2007年。
17. 王永霞,《漢武帝親情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18. 王煥琛,柯華威,《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年。
19. 王壽南,《秦始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20. 白至德,《白壽彝講歷史‧先秦秦漢卷》,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8年。
21. 朱謙之,《歷史哲學》,上海:泰東圖書局,1926年。
22. 佛洛伊德,蘇燕譯,《變態心理學》,台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
23. 李士特,《犯罪學》,台北:保成文化,2006年。
24.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
25. 沙依仁,《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1986年再版。
26. 周岩,《百年夢幻—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歷程》,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27. 彼得•伯克,姚朋、周玉鵬等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8. 林美珍、黃世琤、柯華威,《人類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2007年10月。
29. 芭貝‧瓦拉茲基、林敏雅譯,《女性自戀》,台北:商周出版,2005年。
30. 姜智瓊,《呂氏春秋的施政理想與秦王朝的政治發展》,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31. 姚曉菡,《秦漢後宮制度及后妃概況論述》,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32. 胡秋原,《歷史哲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47年。
33.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論叢》編委會,《秦文化論叢》第三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年。
34. 馬非白,《秦始皇帝傳》,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35. 張分田,《中國帝王觀念》,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36. 張分田,《秦始皇傳》,台北:臺灣商務,2004年。
37. 張文立,《秦始皇評傳》,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38.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出版,1990年。
39. 張鈞、楊惠濱,《十八種特徵及其命運》,台北:沛來出版社,2002年。
40. 張廣勇,《法國史學的新視野》,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41. 張廣智、周兵,《心理史學》,台北:揚智出版社,2001年,頁10。
42.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台灣書局,2008。
43. 許春金,《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44. 許福生,《刑事政策學》,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2005年。
45.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46. 郭靜晃,《心理學》,台北:揚智出版社,1994年。
47. 陳信昭,崔秀倩譯。《「渴望父愛」-失去父親及其影響》,台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
48. 陳舜臣,《秦始皇》,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49. 陳醉雲,《秦始皇》,北京:中華書局,1947年。
50. 黃正鵠,劉錫恭博士校訂,《精神分析基本理論》,高雄:復文圖書,1984年。
51. 黃明珍,《秦漢婦女生活和社會地位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52. 黃原華,《史記⋅秦史皇本紀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53. 黃堅厚,《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1999年。
54. 黃富源、張平吾、范國勇,《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55. 黃瓊儀,《漢畫中的秦始皇形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56. 楊士隆,《犯罪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
57. 楊士隆,《暴力犯罪—原因、類型與對策》,台北:五南,2008年。
58. 楊中芳,《如何研究中國人》,台北:遠流圖書,2001年。
59. 楊寬,《秦始皇》,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60. 賈柏洛‧賀許曼(D.Jablow Hershman)&朱利安‧李伯(Julian Lieb,M.D)《躁鬱奇才-不凡創造力的背後》,台北:張老師出版社,2002年。
61. 趙雨龍、秦安琪,《兒童與青少年精神與健康問題—觸動與關懷》,台北:心理出版,2005年。
62. 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1999年。
63. 蔡德輝、楊士隆,《少年犯罪》,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64.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
65. 鍾永發,《秦帝國霸業的奠基、發展與完成-以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為中心的探討》,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66. 顏勝駿,《試論秦始皇的歷史評價與教學》,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67. 魏峰,《秦始皇、漢武帝文化政策比較研究》,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三、期刊論文
1. 于文正,〈自戀人格與成就目標的概念探討〉,《台灣師大體育研究》1997(3),頁1-22。
2. 王世英,樸今海,〈秦始皇晚年心理之剖析〉,《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2),頁68-70。
3. 王旭東,〈心理分析法〉,《史學理論與方法》1998年,頁155-158。
4. 王紹東,〈秦始皇貞節婦女觀的心理探因〉,《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6),頁30-35。
5. 王紹東,〈秦始皇執著求仙的原因探析〉《秦文化議論》第八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頁233-242。
6. 王紹東〈論神仙學說對秦始皇及其統治政策的影響〉,《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2:1,2000,頁72-76。
7. 王陳,〈秦始皇人格心理探微〉,《鹽城師專學報》1999(1),頁40-43。
8. 王傳滿,〈秦漢時期的貞節觀念和女性人格〉,《黃河科技大學學報》10:5,2008,頁68-70。
9. 王維堤,〈從《會稽刻石》看秦始皇的女性觀及個性〉,《浙江學刊》1990(2),頁113-115。
10. 史炳軍,〈秦始皇與神仙思想〉,《咸陽師範學院學報》16:5,2001,頁27-29
11. 石之瑜,〈「權威人格」研究的今昔〉,《問題與研究》37:9,1998,頁67-87。
12. 任卓宣,〈秦始皇新論〉,《銘傳學報》,頁229-239。
13. 朱文忠,〈人格異常的社會文化根源〉,《屏東教大體育》 (10),頁1-14。
14. 江遠山、白明玉,〈試論秦始皇的惡劣性格與其獨裁專政的關係〉,《綏化師專學報》1996(2),頁83-86。
15. 何志培,〈妄想性人格障礙〉,《諮商與輔導》2001(181),頁19-21。
16. 何樹環,〈從郡縣制度談秦始皇焚書〉,《中華學苑》1991(43),頁47-58。
17. 余宗發,〈秦始皇所以厲禁男女淫泆之研探〉,《新生學報》2008(3),頁141-154。
18. 吳永琪,〈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秦始皇帝與秦兵馬俑〉,《典藏古美術》,2000(99),頁112-117。
19. 吳昌廉,〈秦始皇諱「正」問題之探討〉,《文史學報》24,頁27-41
20. 李文瑄,〈當前社會之自戀與邊緣性格-其內心事件與外在關係〉,《諮商與輔導》,2005(233),頁49-50。
21. 李文瑄,〈精神醫學講座(四)-自戀性人格〉,《輔導與諮商》2005(233),頁46-48。
22. 李俊方,〈簡論秦始皇的“成功”〉,《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2:3,2003,頁35-37。
23. 李福泉,〈論秦始皇禮俗改革〉,《湖南師大社會科學學報》1993(6),頁86-94。
24. 沈海波〈秦始皇“收天下兵”質疑〉,《上海大學學報》1992(4),頁61-64。
25. 汪景麗,〈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還是暴君-試論秦始皇的兩面性〉,《內蒙古電大學刊》2008(3),頁10-12。
26. 汪榮祖,〈詩篇裡的秦始皇〉,《歷史月刊》2002(174),頁63-66。
27. 周仁宇、游正名、楊添圍、張良慧、陳喬琪、胡維恆,〈慢性精神病患者之犯罪行為〉,《台灣精神醫學》11:4,1997年,頁357-367。
28. 周世範,〈論帝王教育的特殊性與一般規律〉,《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1,1999,頁48-51。
29. 周世範,〈論帝王教育的階段與層次〉,《唐都學刊》15:1,1999,頁50-51。
30. 林劍鳴,〈秦始皇的恚恨〉,《人文雜誌》,1994(3),頁74-77。
31. 邱珍琬,〈父親缺席-一個男性大學生經驗〉,《高雄師大學報》,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08(24),頁1-19。
32. 施琪嘉,〈中國始皇帝—贏政的心理動力學分析〉,《德國醫學》,17:2,2000年,頁118-121。
33. 段清波,〈皇帝理念下的秦始皇帝陵園〉,《歷史月刊》17:6, 2007,頁6-21。
34. 唐明輝,〈秦始皇之能掃滅六國一匡天下的因素探微〉,《南亞學報》2005(25),頁273-284。
35. 唐德榮,〈秦始皇暴政原因探析〉,《株洲高等專科學校學報》5:2,2000,頁10-13。
36. 奚椿年,〈秦始皇“厚今薄古”嗎?〉,《河北季刊》1990(1),頁108-110。
37. 孫仁宏,〈秦始皇統一觀及家天下思想〉,《鹽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3),頁98-101。
38. 孫生,〈秦始皇的“真人”追求探析〉,《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頁94-97。
39. 孫忠家,〈秦始皇統治心理探析〉,《北方論叢》1997(2),頁48-51。
40. 徐為華,〈秦始皇二重性格的心理試探〉,《歷史教學問題》1990(2),頁6-8。
41. 徐蘋芳,〈考古學上所見秦帝國的形成與統一〉,《臺大歷史學報》1999(23),頁301-336。
42. 桑秋杰、陳健,〈略論秦朝婦女的經濟地位〉,《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1,2008,頁31-33。
43. 馬友群,〈重視父親所扮演的角色〉,《諮商與輔導》,1986(4),頁37-39。
44. 馬臨漪,〈秦始皇死因探討〉,《天中學刊》23:1,2008,頁84-88。
45. 張分田,〈秦朝統治思想中的民本因素-以全社會普遍意識為觸角〉,《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七卷,2006年,頁99-112。
46. 張文立,〈關於秦始皇帝權力威勢的思考〉,《秦文化叢論》第八輯,2001,頁41-57。
47. 張玉法,〈心理學在歷史上的應用〉,《歷史學新領域》1978,頁101。
48. 張敏、許衛紅,〈秦始皇帝未立皇后議〉,《秦文化論叢》第十二輯,2005,頁594-603。
49. 張景然,〈青少年犯罪行為的心因性解釋(上)〉,《諮商與輔導》1992(77),頁10-13。
50. 張景然,〈青少年犯罪行為的心因性解釋(下)〉,《諮商與輔導》1992(78),頁17-20。
51. 張華松,〈試探秦始皇東巡的原因與動機〉,《東岳論叢》23:1,2002,頁104-107。
52. 張瑞德,《心理學理論應用於中國傳記研究的一些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81(9),頁375-381。
53. 張漢東,〈秦始皇個性心理試析〉,《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8:4,2000,頁532-536。
54. 張濤,〈秦代易學思想探微〉,《漢學研究》18:2,2000,頁35-55。
55. 張麗華,〈試論父親在兒童性別化過程中的作用〉,《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2),頁37-39。
56. 許春金,〈暴力犯罪行為之研究〉,《法學叢刊》131,頁102-128。
57. 郭豫珍,〈解析美國丹諾律師的犯罪觀:少年殺人事件成因的個案研究〉,《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2008(13),頁45-65。
58. 郭靜云,〈秦始皇帝的稱號〉,《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5.02,頁78-83。
59. 陳文英,〈淺談秦始皇的帝王思想〉,《天中學刊》,13:3,1998,頁75-77。
60. 陳忠信,〈秦始皇焚書坑儒新論-漢人在儒家思想氛圍下的重新詮釋〉,《鵝湖月刊》34:2,頁39-52。
61. 陳寧,〈秦始皇「聖王」心理探析─秦始皇東巡刻石的政治解讀〉,《秦文化論叢》第十二輯,三秦出版社,2005年。
62. 陸勤毅:〈統一貨幣非秦始皇之功〉,《歷史月刊》2008(19),頁150。
63. 陶喻之,〈秦始皇面目形象爭議〉,《秦文化論叢》第十二輯,三秦出版社,2005,頁584-593。
64. 賀聖迪,〈秦始皇的倫理觀〉,《上海大學學報(社科版)》1993(4),頁50-55。
65. 馮正安,〈晚年秦始皇心理探析〉,《江漢論壇》1992(11),頁43-48。
66. 黃丕鶴,〈晉文公之「駢脅」為雞胸考--兼辨秦始皇生父之誣〉,《歷史月刊》2003(146),頁145-146。
67. 黃宛峰,〈從東巡看秦始皇對統治思想的探索〉,《南都學壇》15:4,1995年,頁55-59。
68. 黃富源、廖有祿,〈性侵害加害者人格特質與犯罪手法之研究—陳進興個案分析〉,《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2000(1),頁185-209。
69. 黃榮村,〈犯罪行為的心理學觀點〉,《中國論壇》5:14,頁12-14。
70. 楊柄,〈秦始皇功過論-讀毛澤東論秦始皇詩詞〉,《岱宗學刊》1999(1),頁68-70。
71. 楊庸一,〈精神病與犯罪行為〉,《台灣精神醫學》12:4,1998年,頁299-308。
72. 葉曄,〈也談秦始皇用人之道〉,《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3:1,2008,頁14-15。
73. 雷戈,〈皇帝誕生的思想意義〉,《天津社會科學》2005(5),頁129-134。
74. 趙吉惠,〈歷史心理分析方法〉,《歷史學方法論》1987,頁226-241。
75. 趙黎君,〈論秦始皇“事皆決於法”的本質及其影響〉,《科技文匯》上旬刊,2008,頁165-175。
76. 劉澤華,〈秦始皇神權至上的皇帝觀念:先秦諸子政治文化的集成〉,《天津社會學科》1994(6),頁71-75。
77. 蔡志海,〈父親缺位與青少年犯罪因果關係〉,《中國青年研究》,2002(2),頁60-62。
78. 鄭芬蘭,〈談自戀性人格異常(上)〉,《諮商與輔導》1998(152),頁20-23。
79. 鄭芬蘭,〈談自戀性人格異常(中)〉,《諮商與輔導》1998(153),頁25-29。
80. 鄭芬蘭,〈談自戀性人格異常(下)〉,《諮商與輔導》1998(154),頁20-25。
81. 錢律進,〈秦始皇宗教思想試探〉,《貴州文史叢刊》,頁31-35。
封面目次
摘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書目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01.22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01.2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