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吳仲一
中文論文名稱:土地公廟與板橋的開發
英文論文名稱:The land deity’s temples and development of Banchiao
指導教授姓名:王怡辰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2
中文關鍵詞:土地公廟里社聚落繞境板橋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4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99
  • 收藏收藏:0
土地信仰,源於農業發展,是自然崇拜的一種,在歷代官方的重視下層級延伸,成為民間信仰中最基層的一環,延續周代「里社」祭祀,當聚落形成、居民生活安定後,建立土地公廟對應,為聚落的凝聚與範圍的標示。在明、清兩代,跟隨閩、粵移民開拓來到台灣發展。
平原地形的板橋,土地公廟數量較少、分布平均,在都會發展間,除了新土地公廟出現外,廟宇的規模形制、祭祀活動也產生不同,還出現陪祀神明的供奉,以及陪同「繞境主神」於聚落舊徑間繞巡。
板橋地區發展與聚落演變間,土地公廟跟隨對應:初期於聚落安定後,建立土地公廟對應;中期街莊發展穩定,呈一街莊一土地公廟的相互對應;近代都會發展迅速,土地信仰出現消退,舊廟仍對應舊街莊聚落,地區發展、聚落細分後,對應範圍也出現部分的調整。
板橋地區各時期聚落發展與土地公廟數量對應表
開發分期 聚落數量演變 土地公廟數量 對應特徵
開闢初期(1740-1852) 1~6莊 7座 聚落形成建立土地公廟
開發中期(1853-1945) 15街莊 19座 一莊一土地公廟
近代後期(1946~2010) 20~126里 37座 土地信仰出現消退,舊廟仍對應舊莊範圍,出現部份土地公廟的新增、調整。
對於地方歷史的認識,大多以事件、人物串連,探討地方縱向的發展;在聚落分布與土地公廟的對應中,展現地方發展的橫向空間面。配合各時期聚落演變與土地公廟對應,了解地方發展在時空間的縱橫變化。本文以板橋地區為範圍,從各時期的開發演變中,找出聚落與土地公廟的對應,並藉此了解地方發展與土地信仰演變。
The belief of land is a kind of natural worship which originated from agriculture, and was extended by the attention of the authority. Then,it became the very basic in folk beliefs in the history and also continued the concept of different rituals since Chou Dynasty. When villages were formed and the livings were enhanced, people started to establish temples for the Land Deity as indicators of the rally of villagers and also the regions of the villages. This belief was later developed in Taiwan by immigrants from Fukien and Guangdong Provinc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temples for Deity of Land were fewer in number and we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Banchiao, a city which is geographically plain. During the span of urban development, besides the emerging of new temples, the scale of temples and rituals were changed as well. Some temples held ceremonies both for Gods and human beings and toured around villages.
While the city of Banciao was developing and the villages were evolving, the temples for Deity of Land were also changing. In the early stage, right after the villages were stabilized, temples for Deity of Land were built.Follow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came along with the middle-stage; it became one village with one temple for Deity of Land in one district. Later,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urban areas in modern times, the situation remained the same as it was in the middle –stage. Of course, some adjustments were also necessarily made.
Table of numbers in Temples for Deity of Land and the relativ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in Banciao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Numbers in Villages Numbers in Temples Relativity For
Deity Of Land
The Early Stage (1740~1852) 1~6 7 Villages were started to develop temples were started to build
The Middle Stage(1853~1945) 6~15 19 one village with one temple
Modern Times (1946~2010) 15~126 37 changes and adjustments were made according to Previous status
We generally string the events and characters to know the vertical development of local history while the relativity of village development and temples for Deity of Land show the horizontal parts. In this thesis, take the city of Banciao as the target to research into the relativity of village development and temples for Deity of Land, which helps us understanding our local history and changes of belief.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與範圍 6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12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7
第二章 土地公信仰與聚落分布 27
第一節 土地公信仰與聚落關係 28
第二節 板橋土地公廟的空間分布 42
第三節 板橋土地公廟與遶境活動 59
第三章 板橋地區的開發與演變 75
第一節 初期開闢與林成祖開墾 76
第二節 林本源時期至近代發展 93
第三節 行政演變與聚落變化 109
第四章 聚落發展演變與土地公廟對應 124
第一節 開闢初期-「林成祖入墾開圳」 125
第二節 開發中期-「林本源建枋橋城」 138
第三節 近代後期-「戰後的工商發展」 154
第五章 結論 171
參考文獻 175
[史料、地方志]
丁紹儀,《東瀛識略》,同治12年(1873),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乾隆25-29年間(1760-1764),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李汝和主修,《台灣省通志 卷二 人民志 宗教篇》第四冊,臺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周元文,《臺灣府志》,康熙51年(1712),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周鍾瑄,《諸羅縣志》,康熙56年(1711),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2。
林興仁主修、盛清沂編纂,《臺北縣志 疆域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
板橋市志(續編)編輯委員會,《板橋市志續編》,臺北:板橋市公所,1997。
姚瑩,《東搓紀略》,道光9年(1829),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乾隆9-11年間(1744-1746),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康熙33-34年(1694-1695),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張勝彥總編纂、陳國川著,《續修臺北縣志 卷二 土地志》,臺北:臺北縣政府,2005。
盛清沂、吳基瑞,《板橋市志》,板橋:板橋市公所,1988。
連橫,《台灣通史》,1921,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臺灣銀行,1962。
陳培桂,《淡水廳志》,同治9年(1870),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新莊市志編輯委員會,《新莊市志》,台北:新莊市公所,199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光緒12-18年(1886-1892)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97種,臺北:臺灣銀行,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福建通志列傳選》,臺灣文獻叢刊第195種,全3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63。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臺北:遠流,1996。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
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乾隆5-6年(1740-1741),台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61。
劉寧顏,《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蔡錦堂、陳茂泰,〈續修臺北縣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
藍鼎元,《東征集》,康熙60年(1722),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


[中文著作]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8。
王志宇,《寺廟與聚落:台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臺北:文津,2008。
王志鴻、周守真,《臺北縣的舊街》,臺北:北縣文化,1994。
王健旺,《台灣的土地公》,臺北,遠足文化,2003。򢼃
王健旺,《臺灣土地神信仰及其造像藝術: 護鄉佑民 萬載香火》,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8。
王淑惠,《走踏臺北縣─親近板橋》,臺北:北縣文化,1999。
何思瞇,《臺北縣眷村調查研究》,臺北:北縣文化,2005。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台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臺北:揚智文化,2003。
林美容,《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1993。
林榮旺等人,《板橋街坊風情》,臺北:臺北縣板橋市板橋國民小學,1999。
洪英聖,《臺北縣地名探索─情歸故鄉3》,臺北:時報文化,2003。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北縣文化,1998。
高傳棋,《圖說枋橋城─尋找板橋的土地記憶》,臺北:臺北縣文化局林本源園邸,2005。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郭正雄、李汪燦,《來去大安圳回首大墓公》,臺北:臺北縣土城市公所,1997。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台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社,1992。
陳捷先,《清代台灣方志研究》,臺北:學生,1996。
程大學,《台灣開發史》,臺北:眾文圖書,1991。
溫振華,《臺灣早期開發─北部地區》,臺北:臺灣省教育廳,1991。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北縣文化,1999。
董芳苑,《臺灣宗教大觀》,臺北:前衛,2008。
臺北縣政府、現代工程規劃資訊設地圖製作,《臺北縣地圖集》,臺北:臺北縣政府,2004。
劉還月、李順仁、黃提銘、黃兆慧、王志文,《尋訪凱達格蘭族:凱達格蘭的文化現況》,臺北:北縣文化,1998。
賴秀淋等,《世紀風華 土城藝文》,臺北:臺北縣土城市藝術文化促進會,2003 。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1979。

[期刊論文]
王月鏡,〈板橋鎮之發展與土地利用〉,《臺灣人口移動及地域發展之研究》,社區發展叢書之二四,臺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1973,頁97-131。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頁295-359。原刊於《台灣文獻》,23卷3期,1972。
王世慶,〈林本源之租館和武備與乙末抗日〉,《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1994,頁547-580。原刊於《台灣文獻》,38卷4期,1987。
王志宇,〈台灣的地頭土地公-以竹山地區土地公廟為例〉,《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0,頁125-157。
王志鴻,〈臺北桃園間鐵路及沿線站場百年來之變遷〉,《北縣文化》,61期,1999,頁24-38。
江文顯,〈臺北都會區衛星市鎮都市化過程之研究-以板橋為例(下)〉,《臺北文獻》,83期,1988,頁81-121。
江文顯,〈臺北都會區衛星市鎮都市化過程之研究-以板橋為例(上)〉,《臺北文獻》,82期,1987,頁81-143。
宋龍飛,〈社際之源.里社之神-從「福德正神」土地公談起〉,《藝術家雜誌》,48期,1979,頁108-122。
李玄伯,〈社祭演變考略-台灣土地廟的調查研究〉,《大陸雜誌》,1963,頁1-5。
卓克華,〈板橋林家三遷暨舊三落大厝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18期,1996,頁131-180。
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台灣風物》,37卷1期,1987,頁53-81。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臺灣史論文精選(上)》,李筱峰、張炎憲、戴寶村主編,臺北:玉山社,1996,頁289-319。原刊於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研討會論文集,張炎憲編,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8,頁95-125。
林美容,〈祭祀圈、信仰圈與民俗宗教文化活動的空間形構〉,《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1996。
林偉仁,〈倫常與忠義—清初台灣地圖裡的文廟宇武廟〉,《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史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09,VI。
林惠正,〈大溪─林本源開發大溪〉,《漢聲》,21期,1989,頁52-55。
林惠正,〈板橋-林成祖開發板橋〉,《漢聲》,21期,1989,頁43-48。
林惠正,〈板橋城─林本源建板橋城的故事〉,《漢聲》,21期,1989,頁48-52。
韋煙灶,〈地名調查時界定「正式地名」的指標—新竹南寮地區調查的實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內政部,2005,頁71-100。
高傳棋,〈清未時期臺北盆地境內傳統舊街莊聚落的重建─以板橋境內十四街莊的形成與轉化為例〉,《北縣文化》,61期,1996,頁39-58。
高傳棋,〈窺知日治時期 一九三○年代鳥瞰圖—以「海山大觀」一圖為例〉,《北縣文化》,62期,1999,頁93-97。
張珣,〈台灣媽祖研究新思維-「文化媽祖」研究新取向〉,收錄於張珣、江燦騰合編,《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台北:南天,2003,頁111-142。
張珣,〈打破祭祀圈-從祭祀圈到後祭祀圈〉,收錄於張珣、江燦騰合編,《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臺北:南天,2003,頁62-107。
張珣,〈變異變遷與認同-近年台灣民間宗教英文研究趨勢〉,收錄於張珣、葉春榮合編,《台灣本土宗教研究》,臺北:南天,2006,頁61-84。
盛清沂,〈臺北板橋市開闢史事考〉,《臺灣文獻》,36卷1期,1985,頁1-49。
許雪姬,〈板橋林家的歷史〉,《台灣文化與史蹟專輯》,臺北:北縣文化,1995,頁61-99。
陳東升,〈北縣人口遷移之特徵與趨勢〉,《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蕭新煌等著,臺北:北縣文化,1993。
陳板,〈桃園縣土地公廟的型式與特色〉,《八十七年度台灣文化節活動成果總覽》楊國政編輯,南投:省文化處,1998,頁94-95。
黃永松等,〈台灣的客家人專輯〉,《漢聲》,23-24期,1990。
黃永松等,〈台灣的泉州人專輯〉,《漢聲》,19-20期,1989。
黃永松等,〈台灣的漳州人專輯〉,《漢聲》,21-22期,1989。
黃克武,〈清時板橋的開發與寺廟〉,《臺北文獻直字》,45/46期合刊,1978,頁387-410。
溫振華,〈再讀1654年北臺古地圖〉,《北縣文化》,58期,1998,頁4-8。
溫振華,〈清代武朥灣社社史〉,《臺灣史蹟》,36期,2000,頁136-147。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祭祀圈之演變〉,《臺北文獻直字》,88期,1999,頁1-42。
溫振華,〈清代擺接平原一帶的族群關係〉,《北縣文化》,52期,1997,頁15-24。
詹素娟,〈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59期,2003,頁121-146。
蔡采秀,〈一個漢人社區的移入人口的社區生活─以板橋為例〉,《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蕭新煌等著,臺北:北縣文化,1993,頁103-130。
蔡采秀、章英華:〈國家與地方都市的發展─以板橋為例〉,《臺灣的國家與社會》,徐正光、蕭新煌主編,臺北:東大,1995。
蔡錦堂,〈日據時期台灣之宗教政策〉,《台灣風物》,42卷4期,1992,頁105-136。
簡榮聰,〈土地信仰的源流與演變〉,《台灣土地公信仰與傳奇特展圖錄》,李維真等策劃編輯,南投:台灣文獻館,2008,頁6~17。

[論文]
余銘家,《板橋地區聚落發展與生活環境之演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990。
吳聲淼,〈隘墾區伯公研究:以新竹縣北埔地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國綱,〈土地公崇拜現象的大地悲懷(Gepiety)詮釋-苑裡鎮土地公廟例證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李鳳華,〈由祭祀圈看區域的整合與發展-以松山十三街莊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邵鐵軍,《板橋地區土地利用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胡婷婷,〈台灣民間土地公信仰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苗文耀,《臺北都會衛星市鎮之都市化、板橋市的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1996。
張二文,〈美濃土地伯公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楊湛萍,《從景觀分析與社會結構變遷探討板橋的空間性轉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潘楚婷,《板橋之開發與發展(1684-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蔡采秀,《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兼論其社會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羅婉萍,《光復後板橋市人口、產業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譯著]
Artur.P.Wolf著,張珣譯,〈台灣民間現仰研究-美國人觀點〉,收錄於張珣、江燦騰合編,《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臺北:南天,2003,頁227-277。
三尾 裕子著,張珣譯,〈臺灣民間信仰研究-日本人觀點〉,收錄於張珣、江燦騰合編,《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臺北:南天,2003,279-313。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1996。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昭和12年(1937),臺北:武陵出版社,1998。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圈〉,《臺北文物》,9卷4期,1960,頁15-29。原刊:〈臺灣北部村落於祭祀圈〉,《民族學研究》,4卷1期,1938,頁1-22。
胡清正、陳存良、林彩紋譯,《臺北廳誌》,依據大正八年《臺北廳誌》編譯,臺北:北縣文化,1998。
海山郡役所編,《海山郡役要覽》,臺北:海山郡役所,1929。
國分直一,〈淡水河的民船〉,收錄於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第四輯,臺北:武陵,1990。
淀川喜代治著、古舜仁譯,〈擺接莊的沿革〉,《北縣文化》,52期,1997,頁25-28。
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臺北州街莊志彙編(上)-板橋街誌》,臺北:北縣文化,1998。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台灣宗教信仰》,臺北:東大,2005,頁94-307。原文發表於:《台灣的宗教——農村を中心とする宗教研究》,東京:養賢堂,一九三九年。

[其他]
北極宮概史編纂委員會,《板橋市溪崑北極宮概史》,板橋:財團法人板橋市北極宮,2001。
板橋市潮和宮、保安宮管理委員會,《中華民國九十八年農民曆》,〈板橋市潮和宮歷史沿革〉,民國98年。
埤墘福德宮管理委員會,《埤墘福德宮整建二十週年紀念專輯》,板橋:埤墘福德宮,2003。
板橋市政府民政課,〈板橋市寺廟、神壇登記名冊〉《北縣板民字第0980031336號函》,2009/05/08。
臺北縣政府民政局,〈臺北縣廟宇統計,板橋市福德正神寺廟清冊〉,《北府宗字第0980364789號函》,2009/05/13。
吳秀堂,〈港仔嘴新、舊社之信仰中心-板橋市真武廟〉,板橋市真武廟管理委員會,2009/07/20提供電子文稿。
李總集,〈大安圳圳碑記〉,桃園農田水利會,2004,2009/12/15,吳仲一拍攝。

[參考網站]
Google,GooGle地圖網,http://maps.google.com.tw/maps
Nebmap,《台灣向量地圖集》,http://makemap.blogspot.com/,2009/06/13
中央研究院,《漢文電子文獻》,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tdb=臺灣文獻叢刊,2010/02/24查詢。
中研院GIS編製,《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台灣堡圖(1898~1904)》,http://gissrv5.sinica.edu.tw/GoogleApp/JM20K1904_1.htm,2009/04/05。
內政部,《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系統》,http://religion.moi.gov.tw/,2009/05/02查詢
台北縣板橋市戶政事務所,〈板橋市歷年人口統計〉,http://www.banciao.ris.tpc.gov.tw/_file/1180/SG/24943/38951.html,2010/04/18查詢。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田野漫談 震威宮(雷公爺廟)〉,《志工論壇-經驗分享》,http://www.culture.tpc.gov.tw/common/html/cabtc/06_02detail.jsp?nid=1283&cparentid=133&cid=439,2010/04/20查詢。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2010/01/24查詢。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地方環境資料庫》,http://edb.epa.gov.tw/localenvdb/index.asp,2010/02/16查詢。
板橋市公所,《板橋市公所村里服務網》,http://village.banciao.gov.tw,2010/03/28查詢。
板橋市公所建設課,《( 97年度) 統計要覽-肆‧農林漁牧業》,http://www.banciao.gov.tw/bravo_new/upload/article/97_4.pdf,2010/02/06查詢。
國家圖書館,〈廣福宮捐題碑記〉,《台灣記憶-Taiwan Memory》,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2010/03/10查詢。
碩德,〈板橋浮洲大拜拜系列〉《西河記事:跟著關渡媽趴趴走(干豆媽gandaoma)》,http://blog.yam.com/gandaoma/category/2666005 ,2010/03/14查詢。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http://thdl.ntu.edu.tw/,2009/01/24查詢。
臺灣寺廟網,《台灣寺廟網》,http://www.twgod.com/,2009/05/02查詢。
聯合百科電子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台灣文獻叢刊》,http://dblink.ncl.edu.tw/taiwan/readme/topic01.asp,2009/09/25
摘要與致謝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6.23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6.2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