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莊淑如
研究生英文姓名:chuang shu-ju
中文論文名稱:友直、友諒、友多聞-增進國小三年級同儕友誼之教學行動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Being straightforward, Upright, and Knowledgeable as good friends - The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on promoting the peer friendship of the third grader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姓名:方志華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4
中文關鍵詞:同儕友誼人際關係關懷倫理學教學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字:peer friendshiprelationshipsCare Ethic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鑑於近年來社會環境及家庭觀念的轉變,在班級中部分學生家長因過度忙於工作而使家庭功能日漸喪失,導致學生失去與家人互動的薰陶,產生人際上的困難,面對這樣的教育現場,學生彼此的人際關係及關懷互動的學習便越來越重要。 本研究為教學行動研究,以國小三年級兩個普通班為對象,課程以孔子所提之「益者三友」與「損者三友」之論述,架構出增進友誼的課程,搭配「繪本閱讀」、「影片欣賞」、「體驗活動」、「討論與分享」等多元活動進行教學,輔以「關懷倫理學」的道德教育中「身教」、「對話」、「關懷練習」與「肯定」的四個方法,融入正式課程中進行友誼促進之教學,期望學生能體認「益友」與「損友」的真義,思考如何選擇朋友,進而能對班級同儕進行關懷活動,以達到增進班級同儕友誼之目的。研究結果發現關懷互動的練習有助於學生對彼此更了解,本課程的實施對於學生同儕友誼的增進確實有幫助。
Owing to the change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s and family attachment, some students lose the benefits from family interaction because their parents are too busy to achieve family functions. It results in the social difficulties of some students. Encountering these educational situations, the researcher find out the course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caring interactions ar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bases on the theory of Confucius. This friendship-promoting curriculum was structured according to Confucius’s thought- "There are three friendships which are advantageous, and three which are injurious”. The curriculum was carried out in two normal third grade classes with multiple activities such as “picture book reading”, “film watching”, “experiencing activities”, “ discussion and sharing”, and with four Care Ethics methods of marals educations- modeling, dialogue, practice and confirmation. By integrating the friendship-promoting courses into the formal curriculum, the researcher expect the students can realize the real meaning of friendships which are advantageous, and which are injurious,and think about how to select friends, further more, can care their peers in class ,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moting the class peer friendship. The study finds out that the interactive caring practices can help students know each other better, and the implement of the curriculum can indeed helps the promotion of peer friendship.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0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0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09
第一節 友誼之相關論述………………………………………………… 09
第二節 「友直、友諒、友多聞」之探討……………………………… 23
第三節 促進同儕友誼之班級經營及輔導相關策略…………………… 40
第四節 關懷倫理學與同儕友誼關係之促進…………………………… 4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方法與流程………………………………………… 5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倫理…………………………………………… 65
第三節 課程設計理念與內容…………………………………………… 72
第四節 資料蒐集、分析與檢驗…………………………………………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85
第一節 課程之實施與修正歷程………………………………………… 85
第二節 學生在本課程中的學習表現…………………………………… 124
第三節 教學成果與省思………………………………………………… 13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7
第一節 結論……………………………………………………………… 147
第二節 建議……………………………………………………………… 151
參考文獻……………………………………………………………………… 154
一、中文部分
丁凡譯/Thomas Armstrong著(2002)。因材施教:開啟多元智慧破除學習困難的迷思。台北市,遠流。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市:洪葉文化。
方志華(2008)。回應學生道德情感需求的道德教育新意涵:關懷倫理學理念融入 生命教育教學。教育學報,36,97-120。
方志華(2005)。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方志華(2003)。關懷倫理學的道德教育方法。鵝湖,29:4=340,33-43。
王幸麗(2005)。從亞里斯多德的友誼論與福善探討中西方的友誼觀。教育暨外國
語文學報,1,128-146。
王敏琴(2000)。社交測量在國小輔導工作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73,14-16。
李品慧(2007)。台北市國高中學生關懷感受度、關懷向度及其德育義蘊。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奉儒(2004)。新世紀學校教育的道德使命— Noddings 關懷取向的品格教育。嘉市文教,64,14-21。
呂美女譯/曾野綾子著(2009)。聖經中的友情。臺北市:天下雜誌。
林合懋譯/Chip Wood著(2004)。兒童發展指標:4到14歲學童的成長型態與合適 課程。臺北市:遠流。
林秋美(2005)。國小三年級關懷倫理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儷瑜、涂春仁(1996):Coie & Dodge 社會計量地位分類公式之修正。測驗年刊,43輯,103-114。
吳明隆(2004)。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市:五南。
苗力田譯/亞里斯多德原著(2003)。尼各馬科倫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徐學庸譯注/Marcus Tullius Cicero著(2007)。論友誼。臺北市:聯經。
涂春仁社交測量系統http://www.classroomsocial.com/tw/。2010.01.10
許芳菊(2006)。全球化下的關鍵能力:「你的孩子到底該學什麼?」。天下雜誌2006 年教育專刊-關鍵能力。臺北市:天下。
邱宜文、郭瑩(2008)。弦歌雅樂-試論詩歌教學與人格養成。人文精神與全人教 育二○○七人文通識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文津。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厚仁(2003)。國小六年級被同儕忽視學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玉芳(2006)。從《論語》看孔子的班級經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藝芳(2008)。當我們同再一起-促進國小普通生對特殊生關懷互動之課程行動 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翠吟(2008)。低年級學童繪本教學以增進祖孫情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 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嬿任(2009)。友情、愛情與親情三種情感關係的共同性與獨特性─普遍性友誼 的探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惠惠(1996)。自我與人際溝通。臺北市:張老師。
黃德祥(1989):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兒童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的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牧仁譯/Phil Erwin著(1999)。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台北市:五南。
郭靜晃、黃志成、黃惠如編(2005)。兒童發展與保育。臺北縣蘆洲市:空大。
游惠瑜(2000)。從友愛到幸福:對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的一個詮釋。東海大學哲學 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張家訓(2007)。《論語》的「友誼」倫理思想。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昭旭(1987)。論語的人格世界。臺北市:漢光。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楊媜婷(2008)。國小高年級友誼主題兒童小說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 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鄔時雯(2002)。以故事教學增進兒童同儕友誼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 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小慧(1996)。論友誼(愛)-以亞理斯多德及多瑪斯的思想為據。折學與文化, 23:1,1191-1200。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蔡其螢(2004)。國小中年級受同儕歡迎兒童與被同儕拒絕兒童其社會行為之研究 -以三年級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邵純(2002)。友誼關係在人際關係教育上的意義。師友月刊,48-51。
劉謹華(2008)。淺論孔子的交友觀。國文天地,23:12,15-19。
賴怡秀(2007)。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團隊學習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魏希聖、謝雅萍譯/Strve Duck著(2004)。人際關係。臺北市:韋伯文化國際。
唐子俊等合譯/Myrna M.Weissman, John C.Markowitz, Gerald L. Klerman原 著(2005)。人際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羅慕謙譯/John Cooper著(2006)。我家小孩受歡迎-有人緣的小孩才有競爭力Getting on with others – How to teach your child essential social skills。臺北市:高寶國際。
羅品欣、陳李綢(200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3,221-240。
黃詩萍(2006)。班級讀書會實踐之行動研究—以友誼故事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瑋君(2006)。有伴同行?談國小普通班智能障礙兒童與一般同儕之友誼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苓莉(1998)。兒童對童話中「友誼概念」之詮釋─以《青蛙和蟾蜍》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秋碧(2000)。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周淑娟(1998)。國小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翠湄譯/Shaffer, D. R.著(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發行於1994)
簡成熙(2005)。教育哲學專論:當分析哲學遇上女性主義。高雄:復文。

二、英文部分
Selman, R. L. (1979). The growth of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naly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mollar, J., & Youniss, J.(1985). Adolescent relations with mothers, fathers, and friend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hutz,W.(1979).Profound Simplicity. New York : Bantam Books.

Kupersmidt, J. B., Coie, J. D., & Dodge, K. A.(1990). The role of poor peer relationaship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sorder. In S. R. Asher & J. D. Coie(Eds.), Peer rejection in children(p.274-308).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comb, A. F., Bukowski, W. M., & Pattee, L.(1993).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opular, rejected, neglected, controversial, and average sociometric statu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1), 99-128.

Coie, J. D., Dodge, K. A., & Kupersmidt, J. B.(1990). Peer group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S. R. Asher & J. D. Coie(Eds.),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pp.17-59).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7.07.30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7.07.3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