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林如薇
中文論文名稱:班級閱讀環境、教師閱讀教學信念與學童閱讀態度-以新北市試辦「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之國民小學為例
指導教授姓名:王保進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班級閱讀環境閱讀教學信念閱讀態度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究班級閱讀環境、學童知覺教師閱讀教學信念與閱讀態度之現況,並探討在不同班級閱讀環境與知覺不同閱讀教學信念下,學童閱讀態度之差異及相關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97學年度起試辦「臺北縣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之48所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所使用工具為「班級閱讀環境、教師閱讀教學信念與學童閱讀態度問卷」,共發出問卷1058份,回收之有效問卷共計941份。將所得研究結果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考驗。歸納出本研究結果如下:
1. 自97學年度起試辦「臺北縣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之48所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童班級閱讀環境之現況良好。
2. 自97學年度起試辦「臺北縣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之48所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童知覺教師閱讀教學信念傾向以學生為中心。
3. 自97學年度起試辦「臺北縣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之48所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童閱讀態度之現況良好。
4. 自97學年度起試辦「臺北縣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之48所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童之閱讀態度因班級閱讀環境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1) 班級閱讀環境量表之「班級閱讀資源」、「同儕閱讀互動」、「教師閱讀支持」、「提供閱讀時間」四分層面之高分組學童,其閱讀態度優於低分組之學童。
5. 自97學年度起試辦「臺北縣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之48所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童知覺教師閱讀教學信念因班級閱讀環境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1) 知覺教師閱讀教學信念偏向學生中心之三年級學童,其閱讀態度優於知覺教師閱讀教學信念偏向內容中心之三年級學童。
6. 自97學年度起試辦「臺北縣活化課程實驗方案」之48所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童知覺教師閱讀教學信念與其閱讀態度有顯著低度正相關。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及結論,就教育主管單位、學校、國小教師及未來研究者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班級閱讀環境、閱讀教學信念、閱讀態度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閱讀的意義與重要性..............................................................................7
第二節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語文學習領域之閱讀課程........................10
第三節 新北市國民小學閱讀教學推動歷程....................................................23
第四節 閱讀態度及其相關研究........................................................................31
第五節 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40
第六節 教師閱讀教學信念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5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75
第二節 研究對象................................................................................................76
第三節 研究工具................................................................................................81
第四節 實施程序與步驟....................................................................................90
第五節 資料處理................................................................................................9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新北市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童班級閱讀環境、學童知覺教師閱讀
教學信念與閱讀態度之現況分析........................................................93
第二節 不同班級閱讀環境之新北市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童知覺教師閱讀教學
信念與閱讀態度之差異分析..............................................................101第三節 新北市國民小學三年級學童知覺教師閱讀教學信念與閱讀態度之
相關情形探討…………………………..............................................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1
第二節 建議......................................................................................................12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31
英文部分............................................................................................................138
中文部分
方子華(2004)。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屏東市。
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學研究資訊,8(2),84-98。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4)。教學原理。臺北:五南。
方德隆(1999)。班級社會體系。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139-178。
臺北:師苑。
方麗芬(2000)。國小學童與家長對科學類兒童讀物觀點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
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古文(2008年4月1日)。學者:可彌補書籍閱讀的不足。國語日報,2011年1月
5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55424
石雅玫(2001)。花蓮地區國小教師議題中心教學信念及多元文化議題調查之研
究。課程與教學季刊,4(1),129-154。
朱苑瑜(2001)。國中實習教師之教師信念改變與其影響因素之關係。國立中山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高雄市。
吳武典(1979)。國小班級氣氛的因素分析與追蹤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
學報,12,135-156。
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社會心理學。臺北市:弘智。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與學習實務。臺北:知域。
沈佳蓉(2005)。國小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態度、家庭文化資源 與閱讀能力之相
關研究-以桃園縣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臺北市。
何金樺(2003)。治療取向的班級藝術活動對國小學童情緒經驗、同儕關係與師
生關係之輔導效果。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屏
東市。
呂美慧(2002)。一個國小低年級教師對閱讀教學的信念與實踐。國立台中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台中市。
呂美慧(2006)。國小教師閱讀教學之信念與實踐個案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
22,133-154。
李素足(1999)。臺中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臺中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臺中市。
吳庶任(1999)。技術學院英文教師閱讀教學信念與知識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英
語學系碩士論文,1999,彰化市。
李連珠(1992)。早期閱讀發展之一:兼談家庭閱讀活動。幼兒教育年刊,5,
109-126。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
北:五南。
李瑟(2003)。澳洲不用課本培養一流公民。載於齊若蘭、游常山、李雪莉(等
著),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46-55。台北市:天下雜誌。
李漢村(2008)。運用班級閱讀活動落實國小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
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吳瓊鳳(2002)。國高中實習教師英語閱讀教學信念及閱讀教學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臺北市。
林天祐(2002)。提高兒童閱讀興趣的策略-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市的經驗。現
代教育論壇,6,605-609。
林文寶(2000)。台灣地區兒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
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1-2、44、45。臺北市:行政院。
林文寶(2002)。《兒童‧文學與閱讀》。兒童文學學刊,7,1-59。
林亨華(2003)。國中教師自我概念、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以澎湖
縣為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南市。
林秀娟(2001)。閱讀討論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和閱讀行為之影
響。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臺南市。
周芷誼(2006)。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一所國小五年級
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臺中市。
林建平(1995)。國小學生的閱讀動機、理解策略與閱讀成就之相關研究。臺北
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6,267-294。
林美鐘(2002)。屏東縣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屏東市。
周倩如(2000)。公共圖書館如何推廣兒童閱讀運動。書苑,44,48-56。
林偉文(1997)。國民中學教師心理學信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涵義。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臺北市。
周淑惠(1999)。一位國小教師國語科教學信念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臺北市。
林進材(1999)。從教師教學信念與決定談教學實施與效能。中等教育,50(3),
9-21。
林進材(2004)。教學研究與發展。臺北:五南。
周錫瑋(2010)。堅持做對的事 北縣小學活化課程下學年全面實施。2011年3
月5日,取自:http://www.ntpc.gov.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postId
=199641
林寶山(2003)。實用教學原理。臺北:心理。
林騰蛟(2011)。閱讀績優頒獎典禮暨複選學校發表會。2011年3月5日,取自:
http://www.ntpc.edu.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postId=215691&
groupId=10029
洪月女(譯)(1998)。K. S. Goodman著。談閱讀。臺北:心理。
洪材章、錢道源、黃滄海主編(1992)。閱讀學(廣州市:廣東教育出版社,1992
年),1-2。
柯華葳(1994)。從心理學觀點談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華文世界, 74,63-67。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等(2009)。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
2006報告第二版,90。
洪蘭、曾志朗(2001)。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現代教育論
壇,6,592-595。
洪蘭(2004)。講理就好。臺北:遠流。
凌夙慧(2002)。公共圖書館推動兒童閱讀活動之調查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兒童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臺東市。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
30,85-113。
秦葆琦(2005)。社會領域第三學習階段能力指標的解讀途徑探討。教育研究月
刊,136,134-135。
孫筱娟(1999)。臺北地區兒童圖書館(室)選書政策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大
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臺北市。
高蓮雲(1994)。台北市國小學童課外閱讀及運用學校圖書館之質的探索。臺北
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121-150。
翁聰慧(2004)。學童閱讀活動及其家庭兒童圖書消費之研究- 以嘉義縣國小六
年級學童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
南市。
張小菁(1996)。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閱讀教學信念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臺北市。
粘玉秀(2002)。教師信念及其對教學行為的影響:一位高中英文教師的個案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臺北市。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9)。八十八年度推動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陳枝田(2004)。引領學童融入閱讀之美。國教世紀,210,93-98。
莊佩玲(2002)。不同閱讀教學方法對國小學生閱讀動機及班級閱讀氣氛影響之
比較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臺南市。
陳昌維(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國語文學習領域課程暫行綱要決策過程之
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臺北市。
張怡婷(2002)。個人認知風格、班級閱讀環境與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行為之相
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屏東市。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陳奎憙(1992)。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苑。
陳奎熹(2003)。教育的社會學基礎。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145-164。臺
北:師苑。
陳海泓(1999)。兒童讀物、閱讀課和圖書館館藏對兒童學業成就以及教育機會
均等之理論探討。台南師院學報,32,1-25。
陳湘玲(2000)。國小一年級級任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臺東師範
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臺東市。
許雅嵐(2002)。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
士論文,2002,高雄市。
張雅筑(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知覺之關係研究。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2005,臺北市。
張煌熙(1993)。班級環境品質的改善。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班級經營-
理念與策略,33-42。臺北:師苑。
許碧勳(2001)。國小中高年級兒童閱讀習慣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42,
40-51。
許慧貞(譯)(2001)。打造兒童閱讀環境。臺北市:小魯。(Chambers, A.,1991)。
許慧玲(1999)。教室管理。台北:心理。
陳曉卉(2009)。國小學童班級閱讀環境、教師閱讀教學信念與閱讀態度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臺北市。
許學仁(2003)。化「有限」為「無垠」─語文學習領域綱要之能力指標解讀與
課程教學轉化。載於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程中心舉辦之「九年一貫課程理論
與實務系列研討會議〈六〉」研討會論文集(頁1-12),桃園縣。
陳曉綺(2000)。國小教師教學決定歷程之詮釋性研究—以一位語文科教師為例。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臺北市。
陳靜芬(2005)。父職角色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同儕互動關係之研
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高
雄市。
郭麗玲(1994)。小學教師如何做閱讀指導。書苑,21,19-25。
黃天長(1999)。慈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臺中市。
湯仁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臺北市。
黃玉貞(2003)。臺南市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班級學習環境知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臺南市。
馮永敏(1998)。立足整體,把握重點,提供讀書教學效率。國教天地,44(6),
38-42。

馮永敏(2001)。試論九年一貫《國語文課程綱要》內涵特色。應用語文學報,3,
167-200。
馮永敏(2003a)。試論九年一貫《國語文課程綱要內涵特色》。載於教育部主編:
語文(國語文)學習領域研習手冊暨教學示例。臺北市:教育部。
黃育君(1998)。青少年閱讀行為與公共圖書館服務探討---以雲林縣立文化中心
圖書館閱覽室青少年讀者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26,54-78。
曾志朗(2000)。閱讀是多元智慧成功的基本條件。教師天地,106,4-5。
曾秀蓮(2008)。閱讀、悅讀、越讀-形塑學習型家庭。家庭教育季刊,9,1-3。
曾孟蘭(2002)。消費者對行動廣告態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2,高雄市。
馮秋萍(1998)。臺灣地區國小五、六年級兒童課外閱讀行為:以國立政治大學
附設實驗學校為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系碩士論文,1998,臺北縣。
游家政(1999)。面對新世紀的課程改革: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內涵及對教師的
衝激。輯於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印),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系列專書(一)
理念與實務(頁4-18)。台北:作者。
黃桂蘭(2009)。城鄉地區國民小學班級閱讀環境與學童閱讀態度之比較研究-
以臺北縣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臺北市。
游常山(2002)。「中小學教師閱讀大調查-重要,但政府不重視」。天下雜誌,
266,222-226。
彭淑玲(1997)。國小學童班級學習環境知覺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新竹市。
黃國將(2003)。臺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興趣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臺東市。
黃德祥(1998)。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黃繼仁、甄曉蘭、周立勳(2001)。國小教師國語教學信念及相關因素之調查研
究。教育研究集刊,47,107-130。
黃齡瑩(2003)。家庭及學校與幼兒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朝陽科
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2003,台中市。
楊旻芳(2001)。五位兒童讀經教師之教學信念。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1,嘉義市。
楊惠真(2008)。國小學童親子共讀、班級環境閱讀與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家庭計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嘉義市。
楊曉雯(1997)。由書媒體探討當代閱讀的意義。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
3,55-64。
葉興華(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語文科教材教法」課程之改進。
初等教育學刊,12,87-108。
甄曉蘭、周立勳(1999)。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課程與
教學季刊,2(1),49-68。
臺北縣教育局(2001)。閱讀美麗童年---三年實施計畫。2010年10月22日,取自:
http://boe.tpc.edu.te\w/w\edu/index2/searchs.asp?page=16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10)。臺北縣文化白皮書,1,89-92。
臺北縣政府(2010)。新北市啟航/臺北縣政府便民手冊。2011年4月8日,取自:
http://www.rde.ntpc.gov.tw/web66/_file/1397/upload/easy-guide/03.pdf。
廖凰伶(2000)。直接教學與全語教學對國中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0,彰化市。
劉安訓(2003)。臺北縣國小推展兒童閱讀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3,台東市。
劉明宗(2001)。從讀者本位的觀點談閱讀與閱讀歷程-以古德曼的《談閱讀》
為主。屏縣教育季刊,5,3-4。
蔡美蓉(2005)。學校和家庭閱讀環境與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高雄市。
蔡淑玲(2006)。國小學童家庭環境、班級閱讀環境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國
立嘉義大學家庭計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鄭博真(2003)。為國語文教學尋找創新之路─《九年一貫國語學習領域課程綱
要》評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5),20-33。
蔡慧鈴(2007)。國小學童知覺教師閱讀教學行為與其閱讀動機之關係研究-以
台中縣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2007,台中市。
蔡麗芬(1999)。宜蘭縣國小教師智能信念與教學信念之研究。花蓮師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花蓮市。
潘麗珠(2004)。我對「閱讀」的一些看法。教師天地,129,16-20。
潘麗珠(2008)。閱讀的策略。臺北市:商周。
談麗梅(2002)。兒童閱讀運動中教師推行信念、學校策略與兒童閱讀態度之研
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臺北市。
賴盈君(2000)。國小二年級國語科實施全與取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嘉義市。
謝君琳(2003)。合作學習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學習與同儕互動之
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2003,彰化市。
謝美寶(2003)。國小學生閱讀態度、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理解能力關係之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屏東市。
謝彩瑤(2001)。台東師院學生課外閱讀行為調查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1,臺東市。
鍾聖校(1999)。一位重視情意教育老師的教學想法─兼述理論與實際互動的問
題。國民教育,3(39),12-22。
戴智偉(2011)。兒童閱讀-讓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台灣閱讀推廣中心
電子書。2011年4月10日,取自:http://www.tri.org.tw/per/82/p48.pdf。
環境基本法(2002 年 12 月 11 日)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
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
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臺南市。
羅淑貞(1996)。原住民國小班級學習環境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臺北市。
蘇宜芬(2004)。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教師天地,129,21
-28。
蘇冠榮(1999)。從教師信念與理論閱讀心得檢視Rogers人本教育理論與教學實
務的連結。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嘉義市。
蘇素慧(2005)。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信念與行為之研究。師
大學報,50(1),27-51。
饒華真(1997)。國小閱讀低成就學生在朗讀測驗上錯誤訊息分析之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籃雪瑛(1995)。我國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教學信念及形成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臺北市。


英文部分
Aidan Chambers.(1991). The Reading Environment:How Adults Help Children
Enjoy Books. New York:Thimble Press.
Alexander , J. E.,& Filler, R.C.(1976). Attitudes and reading.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Alexander, J. E., & Heathington, B. E.(1988).Assessing and correcting classroom
reading problem.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 Co.
Allen, L., Cipielewski, J., & Stanovich, K. E.(1992). Multiple indicators of
children’s reading habits and attitudes : Construct validity and cognitive correlat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4), 489-503.
Berglund, R. L. (1991). Developing a love of reading: What helps, what hurts?
Literacy. Research Report No.7.(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32168)
Bunting, C.(1988). Cooperating teachers and the changing views of teacher
candidate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9(2), 42-46.
Carr, D.(1995). Improving student reading motiv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oral
reading strateg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86687)
Chiu, L.H.(1984).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Interests.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58, 960-962.
Clark, C. M. & Peterson, P. L.(1984).Teachers thought process. In M. C. writtrock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ed), pp255-296. N. Y.:
Macmillian Publishing Company.
Cloer, T. JR., & Pearman, B.(1992). The relationship of gender to attitudes about
academic and recreational read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6447)
Diane E. DeFord(1980). Young Children and Their Writing. Learning to Write: An
Expression of Language, 19(3), 157-162
Duffy, (1978). Constructivism:new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5), 7-12.
Gagme, ED., Yekovich, C.W.,&Yekovich, F. R.(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2nd ed.). 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Gambrell, L. B.(1996).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that foster reading motiva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50(1), 14-25.
Gettys, C. M. & Fowler, F.(1996).The relationship of academic and recreational
reading attitudes school wide: A beginning study. Tuscaloosa, Alabama:
Mid-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Goodman, K.(1996). On reading. NH:Heinemann.
Goodwin, A. L(1987). Teaching images:Unlocking preservice stunent teaching
belief and connecting teaching beliefs to teaching behavior.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AAC8713215.
Hayes, B. L. (1991).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reading. MA:Allyn and Bacon.
Holdway Don.(1986). The structure of natrral learning as a basis for literacy
intruction. In M.Sampson, ed. The Pursuit of Literacy:Earlly Reading and
Writing. Dubuque, IA:Kendal/Hunt.
Kathy G. Short(2000). The Search for "Balance" in a Literature-Rich Curriculum. Expanding the World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38(3), 130-137
Mellon, Constance A.(1992). It’s the best thing in the world!:Rural children talk
about reading. School Library Journal, 38(8), 39-40.
Michael Halliday.(1985). Three aspects of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Learn
language learn about language, learn through languag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Michael, M., & Susan, H.(1988). Reluctant readers: The librarian’s great challenge.
The Book Report, 6, 18-21.
Morrow&Weinstein(1982).Let's not miss opportunities to promote voluntary
reading:Classroom librari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he Reading Teacher. 46
(6), 476-484.
Mullen, J.(1995).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concept and classroom behavior to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5(10),
3148.
Richardson, V., Anders, P., Tidwell, D., & Lloyd, C.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8(3), 559-586.
Richmond, B., Papp, S., & Jensen, K.(1998). Improving children’s habits in
recreational read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7283)
Shunk, D. H.(1991).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6, 233-262.
Shunk, D. H., & Rice, J. M.(1993). Strstegy fading and progress feedback:Effects
on self-efficacy and comprehension amomg students receiving remedial reading
servic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7, 257-276.
Shunk, D. H.(2003). Self-efficacy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Influence of
modeling, goal setting, and self-evaluation. Reading & Writing Quarterly, 19,
159-172.
Sigel, I. E.(1985).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belief. In Sugel, I. E. etal.(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Hillsdale, NJ:
Eribaum.345-371.
Smith, M. C.(1989).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attitude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05598)
Tyler, R. W.(196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igfield, A., & Guthrie, J. T. (1997). Relat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to the amount and breadth of their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3), 420-432.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
摘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