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施碧姿
研究生英文姓名:SHIH,PI-TZU
中文論文名稱:關懷與智慧交融之道德教育行動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n Action Research on Moral Education integrating the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with Ethics of Care
指導教授姓名:方志華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3
中文關鍵詞:關懷倫理學智慧三元論道德教育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字:Ethics of Carethe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moral education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5
  • 收藏收藏:0
關懷與智慧交融之道德教育行動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方法,探討研究者如何將關懷倫理學與智慧三元論的理念融入道德教育課程中,在關懷情感及智慧思考的交融之中,引導孩子經營關懷關係,實踐關懷行動。研究目的有四:第一是規劃「關懷與智慧交融之道德教育」可行的課程設計;第二是探討實施「關懷與智慧交融之道德教育」時,課程的運作歷程與實施成果;第三為探究實施「關懷與智慧交融之道德教育」時,學生的學習成長歷程;第四為探究研究者在「關懷與智慧交融之道德教育」實施歷程中,對於行動研究課程的省思與教育專業成長。
研究者將關懷倫理學與智慧三元論的觀點加以結合、轉化,重視發動關懷實踐的內在動力,也強調慎思明辨的思考歷程,建構出課程主軸—三角練習曲,其中共包含十項學習策略,發展出十個教學單元共約三十一小時又四十五分鐘的道德教育課程設計,並在五年級下學期至六年級上學期之間實施此課程設計。研究者同時運用觀察紀錄、訪談紀錄、教學札記及家長回饋單、學生回饋單、學習單、學生小日記等文件,進行資料分析與整理,檢視孩子是否因參與此課程而提升關懷能力,啟發反省意識。研究結果如下:
一、學習看好彼此—運用創造性思考激發道德情意
孩子能感受彼此「付出貢獻」、「接受關懷」及「樂活無畏」的生命價值,培養看好彼此的能力,運用創造性思考扭轉刻板印象,拉近、修復關係,激發為自己好及為他人好的道德情意。
二、學習面對衝突—藉由實踐性思考檢視道德理想
孩子能靈活選擇「認錯」、「退避」、「指正」及「協調」等策略,形塑面對衝突的能力,藉由實踐性思考因應環境變化,彈性處理衝突,檢視利己、利他或人我兼顧的道德理想圖像。
三、學習解決問題—透過分析性思考履行道德承諾
孩子在採取關懷行動時能透過「確認問題」、「反省作為」、「運用方法」等策略,積累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分析性思考評估受關懷者的需求,在自我能力範圍內因時制宜的履行道德承諾。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未來教學者作為參考。





關鍵詞:關懷倫理學、智慧三元論、道德教育、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n Moral Education integrating
the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with Ethics of Care

Abstract

The researcher adopted the action research,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to integrate the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with ethics of care when carrying out moral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 expected that students learned to operat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practice caring for each other by combining affection with thoughts. There were four research purposes. The first purpose was to design a feasible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ng the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with ethics of care. The second purpose was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outcomes of the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third purpose was to find out students’ growth process when they learn the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fourth purpose was to discuss the researcher’s course reflection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 when carrying out the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researcher integrated the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with ethics of care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core of the curriculum— the triarchic etude which paid attention to inner motivation of caring 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inking process. The triarchic etude contained ten learn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se strategies, the researcher planned ten learning uints and tought lessons for about 31 hours 45 minutes. The researcher carried out the curriculum from the second semester of fifth grade to the first semester of sixth grade. The researcher examined if students enhanced the ability to care for each other and inspired reflection of consciousness by analyzing data, inclusive of observations, interview records, teaching notes , parent questionnaires, student questionnaires, learning sheets and student diaries. Several conclusions were made.
First: Students learn to appreciate each other-inspire the moral affection by thinking creatively
Students could cherish life value about making contributions, receiving care and
overcoming adversity. In this way, students could learn to appreciate each other, reverse stereotypes, establish friendly relationship, and inspire the “I care” moral affection by thinking creatively.
Second: Students learn to face conflicts-examine the moral ideal by thinking practically
Students could intelligently decide how to face conflicts by means of apology, avoidance, correction and coordination. In this way, students could learn to flexibly deal with conflicts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examine the “I should” moral ideal by thinking practically.
Third: Students learn to solve problems-fulfill the moral commitment by thinking analytically
Students could decide how to practice caring each other by confirming problems, reflecting behavior and using methods. In this way, students could learn to solve problems, assess demands for people in need and fulfill the “I am here” moral commitment within the capacity of ourselves by thinking analytic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other instructors as well as future studies.

Key words: Ethics of Care, the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moral education, action research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關懷倫理學的理論與實踐……………………………11
第二節 智慧三元論的理論與實踐……………………………23
第三節 道德教育課程的內涵…………………………………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情境………………………………………………51
第二節 研究方法………………………………………………56
第三節 課程設計之理念與內涵………………………………62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87
第五節 研究倫理………………………………………………92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課程運作歷程與實施成果……………………………93
第二節 關懷與智慧交融之身教、肯定與對話、練習………132
第三節 學生的學習成長與回饋………………………………139
第四節 教育省思與專業成長…………………………………1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85
第二節 建議……………………………………………………189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191
英文資料…………………………………………………………193
附錄
附錄一 觀察記錄表……………………………………………194
附錄二 訪談分析表……………………………………………195
附錄三 課程意見調查表一……………………………………196
附錄四 課程意見調查表二……………………………………197
附錄五 科任教師訪談題綱……………………………………199
附錄六 資源班教師訪談題綱…………………………………200
附錄七 家長訪談題綱…………………………………………201
附錄八 關懷體驗課程問卷調查表……………………………202
附錄九 期末家長問卷調查表…………………………………203
附錄十 教學札記(含部分逐字稿內容)……………………204
附錄十一 給家長及孩子的一封信……………………………218
附錄十二 教學活動設計及學習單……………………………219
附錄十三 單元3-2活動二「畫中有話」…………………… 252
附錄十四 主題四活動一「給好友的一封信」………………253


表 次
表2-2-1 不同思考模式者的特質………………………………….…26
表2-2-2 智慧三元論應用在道德教育上的範例………………….…31
表2-3-1 運用關懷倫理學與智慧三元論研擬班級人際互動困境之
可能處理方式.........................................50
表3-3-1 關懷倫理學的對話與智慧三元論的對話之比較……….…63
表3-3-2 課程實施之重點分析……………………………………… 78
表3-3-3 課程實施時間…………………………………………….…86
表3-4-1 第一部分資料蒐集方式編碼…………………………….…90
表3-4-2 第二部分資料來源編碼………………………………….…90
表3-4-3 編碼方式列舉說明……………………………………….…90


圖 次
圖2-1-1 發動關懷實踐的內在動力關係……………………………15
圖2-1-2 四種道德教育方法的交互關係……………………………22
圖2-2-1 智慧三元論…………………………………………………23
圖2-3-1 道德教育課程的內涵………………………………………36
圖2-3-2 學習障礙者的惡性循環……………………………………48
圖3-1-1 晴空國小環境配置圖………………………………………52
圖3-1-2 五年甲班(六年甲班)教室配置圖………………………52
圖3-2-1 辯證的行動研究螺旋圖……………………………………56
圖3-2-2 研究架構圖…………………………………………………58
圖3-2-3 研究流程圖…………………………………………………60
圖3-2-4 研究時程甘梯圖……………………………………………61
圖3-3-1 三元思考運用於對話及練習之途徑………………………62
圖3-3-2 三項課程目標………………………………………………67
圖3-3-3 關懷與智慧交融之引導性思考問題範例…………………68
圖3-3-4 課程實施及班級經營架構…………………………………77
圖3-4-1 資料蒐集來源………………………………………………87
圖5-1-1 關懷與智慧交融之三角練習曲…………………………..186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方志華(2000)。諾丁關懷倫理學之理論發展與教育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方志華(2000)。意義治療與三不朽。鵝湖月刊,295,50-51。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紅葉。
方志華(2006)。論語「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一章詮釋意識之歷史考察與關懷倫理學新詮。鵝湖月刊,367,14-23。
方志華(2008)。回應學生道德情感需求的道德教育新意涵:關懷倫理學理念融入生命教育教學。教育學報,36,97-120。
王玟琳(1998)。現代青少年衝突面面觀。學生輔導,57,66-73。
方能御譯(1993)。George F. McLean & Richard T. Knowles著。道德發展心理學(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臺北:臺灣商務。
卞娜娜、陳怡君、凱恩譯(2008)。Rafe Esquith著。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蹟(Teach Like Your Hair’s on Fire:The Methods And Madness Inside Room 56)。臺北:高寶。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05)。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高雄:復文。
朱美珍、李秀鳳、吳怡慧、洪鼎堯、莊易霖合譯(2008)。Nel Noddings著。教育道德人:品格教育的關懷取向(Educating Moral People: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臺北:巨流。
李弘善譯(2000)。Robert J. Sternberg & Louise Spear-Swerling著。思考教學(Teaching for Thinking)。臺北:遠流。
沈亦元(2004)。弗蘭克(Victor Frankl)意義治療理論及其於生命教育之蘊義。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奉儒(1997)。自由與理性的正反論題:道德自律與道教育的探究。暨大學報,1(1),265-284。
呂偉白譯(2002)。Robert J. Sternberg & Elena L. Grigorenko著。探索學習障礙兒童(Our Labeled Children)。臺北:紅葉。
吳庶深、黃菊珍(2009)。微笑天使向前走。臺北:張老師。
吳國宏譯(2003)。Robert J. Sternberg & Elena L. Grigorenko著。教授成功智力-增進學生的學習和成就水平(Teaching for Successful Intelligencez:To Increase Student Learing and Achievement)。臺北:五南。
李琪明(2008)。倫理與生活。臺北:五南。
呂翠華譯(2008)。Susan。 Winebrenner著。普通班教師的教學魔法書:改造學習困難的孩子(Teaching Kid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the Regular Classroom:Ways to Challenge&Motivate Struggling Students to Achieve Proficiency with Required Standards)。臺北:心理。
林火旺(1999)。倫理學。臺北:五南。
林玫君、歐怡雯譯(2007)。John O’Toole, Bruce Burton & Anna Plunkett著。酷凌行動: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A New Approach to Managing Bullying and Conflict in Schools)。臺北:心理。
孟瑛如(2011)。國小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學生之學校支持、教學調整及教養策略之調查研究。特教論壇,11,45-58。
施惠琪(2002)。成人超越逆境之分析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蘭譯(1999)。Robert J. Sternberg著。活用智慧:超越IQ的心智訓練(Intelligence Applied)。臺北:遠流。
洪儷瑜(1998)。ADHD學生的教育與輔導。臺北:心理。
孫藝萍(2007)。解決低年級同儕衝突的行動研究──以生命教育課程為取向。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儷瑜(2011)。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情緒能力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9,65-87。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洪葉。
教育部(2013)。101學年度教育部特殊教育統計查詢。2013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set.edu.tw/sta2/frame_print.aspfilename=stuA_city_All_spckind_B/stuA_city_All_spckind_B_20130320.asp
陳建榮主編(2004)。開心成長必看的三十部電影:九年一貫創新教學活動設計。臺北:牧村。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陳宥儒等譯(2008)。Robert J. Sternberg & Wendy M. Williams著。教育心理學-教與學的理論與實踐(Educational Psychology)。臺北:禾楓書局。
常雅珍(2005)。國小情意教育課程:正向心理學取向。臺北:心理。
單文經、汪履維編譯(1986)。道德發展與教學。台北:五南。
黃光雄主譯(2001)。Robert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臺北:濤石文化。
彭昱融(2009)。倫理道德怎麼教?請跟孩子講道理。天下雜誌,435,112-114。臺北:天下。
程淑華(1998)。教導學生成為衝突管理的高手。學生輔導,57,122-125。
董又菁(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衝突歷程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宗仁譯(2004)。Leicestershire County Council著。亞斯伯格症者實用教學策略【教師指南】(Asperger’s Syndrome: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the classroom: a teacher’s guide)。臺北:心理。
鄔昆如(1993)。倫理學。臺北:五南。
萬明美(2001)。視障教育。臺北:五南。
楊俐容(2007)。EQ武功祕笈1:我是EQ高手(加強孩子的情緒管理)。臺北:心靈工坊。
楊俐容(2007)。EQ武功祕笈2:我真的很不錯(提升孩子的自我概念)。臺北:心靈工坊。
楊瑞珠(1996)。學生同儕衝突與師生衝突之解決策略。輔導通訊,47,5-10。
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編印(2009)。亞斯伯格症20問。臺北:臺北市政
府教育局。
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編印(2009)。注意力缺陷過動症20問。臺北:臺 北市政府教育局。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2009)。教育關懷年計畫。2009年2月1日取自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DownFile/2/2009%B1%D0%A8%7C%C3%F6%C3h%A6~%B0O%AA%CC%B7%7C%A4%E2%A5U%A4%BA%A4%E5_final.Pdf
劉秋木、呂正雄譯(1993)。Richard H. Hersh, John P. Miller, Glen D. Fielding著。德育模式。臺北:五南。
劉彥昌(2004)。約翰彌爾論現代性:一個政治哲學的考察。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美華譯(2003)。Geoffrey E. Mills著。行動研究法(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臺北:學富文化。
劉瓊瑛譯(2009)。Tony Attwood著。亞斯伯格症進階完整版:寫給家長、患者和專業人員的完全手冊(The Complete Guide to Asperger’s Syndrome)。臺北:久周。
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臺北:高點文化。
謝怡佩(2000)。國小一年級同儕衝突歷程研究:一種述說分析。臺北市立師範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程熙(1997)。哲學和教育:20世紀末的教育哲學。高雄:復文。
簡程熙(2004)。教育哲學:理念、專題與實務。臺北:高等教育。
蘇永明(1996)。郭耳堡[L. 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論評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7,155-170。
Sternberg, Robert J.(2000). Patterns of Giftedness: A Triarchic Analysis. Roeper Review. Jun2000, Vol. 22, Issue 4., p231. 5p. 1 Chart.
Sternberg, Robert J.,&Grigorenko, Elena L.(2004). Successful Intelligence in the Classroom. Theory Into Practice. Autumn2004, Vol. 43, Issue 4, p274-280.
封面
摘要
致謝辭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7.12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3.7.1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