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張倚芳
中文論文名稱:合作學習運用於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教學之行動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n Action Research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ly to Recorder Duet Teaching for the 5th-Grade
指導教授姓名:歐遠帆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2
中文關鍵詞:直笛二部合奏合作學習直笛教學學習成效行動研究國小五年級
英文關鍵字:Recorder duetcooperative learningrecorder teachinglearning effectivenessaction researchfifth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7
  • 收藏收藏:0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合作學習於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教學,以提升學生在直笛運氣、運指、運舌的吹奏能力及二部合奏能力。研究者探討相關文獻形成本研究之理論基礎,並擬定教學計畫,設計十二節課的教學方案,以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之小組成就區分法的五個構成要素,為本研究的教學模式:全班授課、小組活動、小組表演、團體歷程及小組表揚,透過行動研究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持續不斷修正,發展教學活動。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一、探討「合作學習」運用於國小五年級直笛二部合
奏教學中教學方案的實施方法。二、瞭解「合作學習」運用於國小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教學中是否提昇學生直笛基本吹奏能力(運氣、運指、運舌)及二部合奏能力。三、瞭解「合作學習」運用於國小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教學中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反應。透過本研究「教學觀察紀錄表」、「教學省思日誌」、「直笛二部合奏吹奏評量表」、「學生學習反應問卷」等研究工具歸納整理,並以「成對樣本t檢定」統計方法,對學生直笛二部合奏能力的前、後測成績,進行資料分析。依據研究結果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於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的教學確實可行,合作學習能解決在有限時間內、班級人數多,無法確實指導每一位學生的教學困境,並能提昇學生直笛二部合奏能力。
二、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於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教學後,學生在運氣、運指、運舌及二部合奏能力均有顯著進步。
三、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於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的教學,有九成的學生認為對直笛學習是有幫助的,也有八成的學生認為如此的教學模式較有趣能提昇學習興趣,並表示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最喜歡小組活動與小組表演。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lied in the fifth grade recorder duet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corder playing ability , including “airflow controlling,” “fingering,” and “ tonguing”, as well as the ensembling. The researcher has discussed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which compri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tudy. A lesson plan was also developed in which 12 lessons have been designed. The five elements of the STAD (Student’s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 namely, class instruction, group activities, group performance, group process, and group recognition are a part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re the teaching model in this study. Through the action research, corrections continued to be made throughout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were developed.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include: 1.to discuss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lied in the teaching plan implementation in recorder duet teaching; 2.to understand whether or not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lied in recorder duet teaching helps improve the students’ recorder playing ability (airflow controlling, fingering, and tonguing), as well as the ensemble ability; and 3.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responses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after the recorder duet teaching was applied. Through the research instruments including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 teaching and reflection journal,” “recorder duet playing rating scales,” and “student learning response questionnaire,” and with the “paried sample t test” as the statistical method, the students’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for the recorder duet playing ability underwent data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1.The teaching model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indeed feasible in the fifth grade recorder duet teach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solve the plight of the inability to instruct every student due to limited time and big class size. In addition, the students’ recorder ensemble ability can be enhanced.
2.After applying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in the fifth grade recorder duet teaching, the students’ have shown remarkable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airflow controlling, “fingering,” and “ tonguing,” as well as the ensemble ability.
3.Ninety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applied in the fifth grade recorder duet teaching helps in recorder learning; eighty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also believe that this teaching model is more interesting and is better able to elicit the learning interest. The students have also said that among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ls, their favorite are the group activities and group performances.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v
表目次………………………………………………………………………………vi
圖目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四節 研究範圍…………………………………………………………………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合作學習…………………………………………………………………7
第二節 直笛教學在國小音樂課程的實施………………………………………19
第三節 直笛合奏內涵……………………………………………………………26
第四節 合作學習與直笛教學之相關研究………………………………………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設計…………………………………………………………………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4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流程……………………………………………………43
第四節 研究工具…………………………………………………………………46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合作學習運用於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教學方案………………………53
第二節 三個循環教學歷程與省思………………………………………………59
第三節 合作學習運用於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教學學生學習成效……………76
第四節 五年級學生對合作學習運用於直笛二部合奏教學的學習反應………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5
第二節 建議………………………………………………………………………87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91
二 外文部份………………………………………………………………………97
附錄
附錄A 教學設計…………………………………………………………………101
附錄B 教學省思日誌……………………………………………………………116
附錄C 教學觀察紀錄表…………………………………………………………117
附錄D 合作學習觀察紀錄表……………………………………………………120
附錄E 直笛二部合奏吹奏評量表………………………………………………121
附錄F 合作學習運用於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教學之學生反應問卷…………122
附錄G 研究工具之專家效度……………………………………………………123
附錄H 頑固伴奏-兩隻老虎 和聲-快樂向前走 ……………………………139
附錄I 卡農 ……………………………………………………………………140
附錄J 二部輪奏-山谷的歌聲 ………………………………………………141
附錄K 二部合奏-風的節奏 ……………………………………………………142
附錄L 二部合奏-到森林去 ……………………………………………………143
附錄M 教學省思日誌彙整 ……………………………………………………144


表目次
表2.1 合作學習方法比較分析表………………………………………………18
表2.2 合作學習運用於音樂教學之相關研究表………………………………35
表2.3 合作學習運用於直笛教學之相關研究表………………………………36
表3.1 異質分組表………………………………………………………………40
表3.2 主要教學內容及學習重點一覽表………………………………………46
表3.3 教學單元活動設計表……………………………………………………47
表3.4 專家資料表………………………………………………………………49
表3.5 資料類別代號說明表……………………………………………………50
表4.1 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課程設計依據來源一覽表………………………55
表4.2 直笛二部合奏教學課程內容一覽表……………………………………56
表4.3 合作學習運用於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教學模式時間分配
(第一循環)一覽表 ………………………………………………………57
表4.4 合作學習運用於五年級直笛二部合奏教學模式時間分配
(第二、第三循環)一覽表 ………………………………………………58
表4.5 直笛吹奏評量(運氣、運指、運舌)前測分數一覽表………………61
表4.6 學生異質分組表…………………………………………………………61
表4.7 直笛吹奏評量(二部合奏)前測分數一覽表…………………………62
表4.8 第一循環教學修正回饋與省思ㄧ覽表…………………………………66
表4.9 第二循環教學修正回饋與省思ㄧ覽表…………………………………70
表4.10 第三循環教學修正回饋與省思ㄧ覽表 ………………………………75
表4.11 合作學習運用於直笛二部合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運氣能力之
前測成績、後測成績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76
表4.12 合作學習運用於直笛二部合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運指能力之
前測成績、後測成績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77
表4.13 合作學習運用於直笛二部合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運舌能力之
前測成績、後測成績之差異比較摘要表………………………………78
表4.14 合作學習運用於直笛二部合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合奏能力之
前測成績、後測成績之差異比較摘要表………………………………78
表4.15 合作學習運用於直笛二部合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直笛吹奏
整體表現之前測成績、後測成績之差異比較摘要表…………………79
表4.16 學生學習反應問卷量化資料統計結果1一覽表………………………81
表4.17 學生學習反應問卷量化資料統計結果2一覽表………………………82


圖目次
圖3.1 本行動研究架構圖………………………………………………………43
圖3.2 研究流程圖………………………………………………………………4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尤菊芳(1999)。合作學習之理論篇。敦煌英語教學雜誌,22,11-16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 - 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31-39。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
王淑娟 (2007)。合作學習在南部國一學生自然科線上遊戲教學之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朱則平(1999)。課堂豎笛教學指導。樂器,131,36-37。
吳明宗(2000)。木笛100問。台南:小神笛。
吳俊生(2007)。合作學習策略在嘉義縣國民小學扯鈴教學學習成就及互動行為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啟輝(2006)。合作學習策略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對學童注意力與批判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屏東。
吳淑娟(1997)。高音直笛教材之分析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8,236-248。
吳舜文(1991)。一般學校音樂課程中的直笛教學。中等教育,42(6),83-91。
吳舜文 (1994)。國中直笛教學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榮桂(1986)。直笛教材教法研究:兼談本省現有直笛教材分析。音樂教育,3,17-28。
吳榮桂(1990)。台灣省第一屆直笛比賽紀實。音樂教育,17,26-35。
呂孟宜(2008)。合作學習法對國中學生英語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李宗謙(2006)。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自我效能及口語表現之探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欣怡(2008)。桃竹苗地區國小直笛合奏團組訓現況之調查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琴娟(2003)。遊戲化直笛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生直笛學習興趣、直笛成就及音樂成就之影響。國立台北示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沈長振(2010)。直笛教學策略。2010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dy2es.tnc.edu.tw/discuz550/index.php/
沈茂枝(2009)。學生直笛合奏團指導法。2009年7月12日,取自http://blog.yam.com/recorderplayers
沈敬惠(2003)。國中直笛合奏團組訓參賽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立勳(1998)。分組合作學習中兒童的情意表現。嘉義師院學報,12,39-72。
林杏莉(2006)。高屏地區國小直笛合奏團組訓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宜玫(2005)。國中直笛教學實施合作學習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信宏(2005)。合作學習介入籃球教學對大專生籃球策略認知與批判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推廣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華芝(2002)。直笛小精靈。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林鎧陳(1987)。開拓再生的歲月-談如何使用直笛。音樂教育,4,2-5。
林鎧陳(1990)。音樂科教材教法研習資料。台灣省:省教育廳國教輔導團。
邱家麟(1985)。國民小學直笛教學之探討。國教輔導,25(1),8-10。
施素蓮(2008)。合作學習教學法對高職建築科學生工程力學學習成效及班級氣氛影響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柯昔枚(2002)。合作學習對國小一年級學生國語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徐千智(2003)。高屏地區國民小學音樂教師直笛教學認知與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翁奉斌(1995)。追求美的直笛音樂。國教輔導,34(6),36-40。
康馨如(2002)。以直笛作為音樂教學之工具-國小四年級教室裡的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張正仁(2004)。合作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國語文學習成效與同儕互動影響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君君(1996)。國中音程音感教材設計及實徵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芳全(1997)。教學法的新典範。國教月刊,44,7-16。
張金淑(1989)。合作學習對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雅雯(2002)。合作學習對於高職英語學習成就、動機、及社會技巧影響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莊長輝(1996)。中音直笛教本。台南:馨笛樂坊。
許家琪(2007)。遊戲式直笛教學對國小中年級學童直笛吹奏技巧與合奏能力影響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郭惠嫻(1997)。國民小學音樂課實施演奏教學的重要性。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419-434。
野蕊(2005)。合作學習策略在籃球教學之成就及互動行為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佩雯(2003)。以合作學習進行批判性思考教學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俐燁(2001)。合作學習教學法與一般教學法於國小五年級音樂科教學之比較研究。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祖昱(1998)。以合作學習提昇學生的學習與社會技巧。萬能學報,20,27-52。
陳國泮(1987)。千年滄桑的笛音-直笛發展史。音樂教育,4,15-30。
陳淑芬(2003)。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國中公民科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現義(2004)。引導兒童初學直笛「運舌」技巧的經驗分享。屏縣教育季刊,19,30-32。
陳琇姿(2006)。合作學習對國一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惠齡(1990)。小豆芽的成長。台北:奧福教學法研究推廣中心。
陳寶珍(2002)。協同教學與合作學習策略提昇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德明(2006)。合作學習教學法對體操運動學習成效、學習動機與班級氣氛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體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書局。
黃政傑、吳俊憲(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靖雯 (2009)。合作學習應用於國小四年級直笛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文碩(2004)。器樂教學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音感及節奏能力-以直笛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艾琳、黃玲玉、陳惠齡、劉英淑、林小玉等人(1999)。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國小音樂篇。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資料館。
揚宏珩(1997)。行動研究-以高中化學教學試行合作學習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淑媚(1999)。合奏之詮釋-「邁向二十一世紀音樂教學之藝術合唱與合奏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編輯,台北。
楊麗雪(2004)。運用電腦輔助直笛合奏教學之實徵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淑真(1992)。高中音樂科合作學習教學法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子杰(2002)。給國小兒童樂隊指導老師一些練習上的建議。南投文教,16,39-42。
廖碧珠(2006)。合作學習對國中一年級學生的數學態度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趙景惠(1987)。直笛教學的推展與音樂教育。音樂教育季刊,4,30。
劉瑞芬(2006)。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國語文閱讀及動機能力之影響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錫麒(1993)。數學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蔡清田(主編)(2004)。課程統整與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鄭方靖(1997)。樂教新盼文集-分享音樂教育的新觀念,新方法及好素材。高雄:復文圖書出版。
鄭方靖(1996)。 基礎直笛課程設計與實例。高雄:高梁音樂文教事業有限公司。
鄭寬亮(2007)。合作學習對弱勢學生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諶世芬(1997)。卡爾‧奧福教學法在直笛團教學上的應用。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8,215-235。
賴玉雲(2009)。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童直笛學習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學系教學碩士,未出版,台北。
賴瀅如(1999)。直笛教學三部曲。師友月刊,388,78-81。
薛博仁(2008)。合作學習對兒童自尊、班級氣氛及學習成就之影響。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謝君琳(2002)。合作學習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學習與同儕互動之影響。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謝苑玫(2002)。國小四年級直笛教學評量的設計與實施。臺南師院學報,35,389-412。
簡妙娟(2000)。高中公民科合作學習實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顏志賢(2003)。以網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國小學童批判思考之歷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安倩(2009)。合作學習應用於國小六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Spehove, B.(2003)。完美的合奏(董子嘉譯)。桃園:台灣山河。(原著出版年2000 年)
Wollitz, Kenneth (1966/1993).The recorder book. 鄭世文(譯)。木笛實用手冊。台北:世界文物。
Linde, Hans-Martin(1962/1995).The recorder player’s handbook. 筱梅(譯)。木笛吹奏者手冊。台北:世界文物。




二、外文部份
松本恆敏(1982)。器樂教育における評價。音樂科基礎指導法/器樂/,p.26-27。音樂之友社。
Beetham, S,. McLennan, C., & Witucke, C.(1998). Improving social competencies through the use of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sume No.ED 421 271).
Boyle, J. D., & Radocy, R. E. (1987).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musical experiences. NY: Schirmer.
Brophy, T. S. (2001). Developing improvisation in general music classes.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6(2), 33-41,53. 
Charles, R., Lester, F., & O’Daffer, P. (1987). How to evaluate progress in problem solving.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Virginia.
Davis, E. (1961). Come, some music! Come the recorder.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43, 82-84.
Deutsch, M. (1949).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upon group process. Human Relations, 2, 129-152.
Diane, D. (2008). Cooperative learning: A rewarding approach to improving recorder performance abilities in the elementary general music classroom. Triad, 76, 53-58.
Dinn, F. (1965). The recorder in school. London: Schott.
Doerksen, D. P. (1990). Guide to evaluating teachers of music performance group . Music Education National Conference. VA
Doherty, D. M. (2000). An assessment rubric for the soprano recorder.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 Massachusetts .
Donovan, S. A. (1997). Taking up the recorder. American Recorder, 38(4), 17-18.
Goolsby, T. W. (1994). Incresing opportunities for small-ensemble work.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0(5), 26-29
Hauwe, W. V. (1984). The modern recorder player. Schott & Co. Ltd, London.
Holtz, G. (2001).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instrumental program. Teaching Music, 19(3), 41-43.
Howng, N. L. (1986).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n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structures on 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s’ music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unnesota. )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AAC8608889.
Hosterman, G. C. (1992).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lecture/demonstration in an undergraduate music appraciation cours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annsylvani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AAC9226750.
Johnson&Johnson(1985). Classroom conflict: Controversy versus debate in learning group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2, 237-256.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8).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Edina, MN: Internation Book Company.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9).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ve ,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5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Johnson, D. W., & Johnson, R.T. (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 learning (4th ed.). Needham Heights,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Johnson, R.T., Johnson, D.W., & Stanne, M. B. (1986). Comparison of computer-assisted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 learning.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23, 382-392.
Kerchner, J. L. (2001). Incorporat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s in performance classes. Teaching Music, 9(1), 40-44.
Kersten, F. (2000). Introducting recorder ensembles in general music classes. General Music Today; 13, (3), 7.
Latten, J. E. (2001). Chamber music for every instrumentalist.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7(5), 45-53.
Margolis, H., McCabe, & Schwartz, E. (1990). Us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facilitate mainstreaming in the social studies. Social Education, 54, 111-14.
Morrison, S. J. (2001). The school ensemble – a culture of our own.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8(2), 24-28.
Nijhot, W., & Kommers, P. (1985). An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cognitive controversy. In R.E. Slavin et al. (Eds.), Learning to cooperative, cooperating to learn. New York: Plenum Press.
Prater, M. A., Bruhl, S., & Serna, L. A. (1998). Acquiring social skills through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eacher-directed instruction.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19(3), 160-172.
Putnam, J. W. (1997).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diverse classrooms.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Sharan, S., & Shachar, H. (1988). Language and learning in the cooperative classroom. NY: Spring-Verlag.
Slavin, R. (1978). Student Teams and Achievement Divis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2(1), 39-49.
Slavin, R. E. (1985). Small-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improving academic, social gains in classroom. NASS Bulletin, 69(479), 48-57.
Slavin, R. E.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Engl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tiv (2nd ed.).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Smith, M. K. (2002). Comparison of arts PROPEL and teacher-direct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music education to preservice teach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Boston University, Boston, Massachusetts
Webbs, N. M. (1985). Peer interaction and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3, 21-39.
Yoder-White, M.G. (1993). Effect of teaching on sixth-grade students’ general achievements and attitud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Greensboro, North Carolina.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0.07.15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07.3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