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郭士豪
研究生英文姓名:Guo Shih Hao
中文論文名稱:同儕教學法對國小學生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之影響
英文論文名稱:The Effects of Peer Tutoring on Scratch Programming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指導教授姓名:賴阿福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2
中文關鍵詞:Scratch程式設計同儕教學自我效能心流電腦態度學習成就測驗
英文關鍵字:ScratchProgrammingpeer-tutoringself-efficacyflowcomputer attitudelearning achieve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7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藉由指導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習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所研發之視覺化程式設計軟體—Scratch程式設計,以比較同儕教學法和一般教學法對於學生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之影響,並進一步探討不同性別、不同電腦態度、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學生在Scratch程式設計學習的表現差異。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s),以量化方式輔以晤談資料進行研究,研究實驗組(Experimental group)採「同儕教學法融入Scratch程式設計教學」,研究對照組(Control group)採「一般教學法融入Scratch程式設計教學」,以臺北市萬華區西園國民小學六年級6個班級,其中實驗組共3個班級73位學童,其中男生42位、女生31位,對照組共3個班級74位學童,其中男生38位、女生36位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以電腦態度量表、一般學習自我效能量表、Scratch心流量表、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量表、Scratch成就測驗為研究工具;研究實驗課程共為5個單元,分為準備階段、3個遊戲製作單元及專題製作單元。研究進行結果以SPSS統計方法加以分析,研究者亦於實驗教學後,針對特殊作品的學生進行教學訪談,探究其社會效度,了解學童對於Scratch的學習態度、分析學童學習歷程、分析作品製作歷程。
研究所得結論如下:
一、不同教學法對於孩童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的表現差異。
同儕教學法與一般教學法,對於學童的Scratch學習心流、自我效能、學習成就測驗、作業平均分數,無顯著的表現差異,其中學習成就測驗實驗組分數高於對照組。
二、不同性別對於孩童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的表現差異。
男生在Scratch學習心流、自我效能、學習態度上,皆優於女生且達顯著差龔,在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作業平均分數上,男生高於女生,但未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電腦態度對於孩童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的表現差異。
不同電腦態度對於學童的Scratch學習心流、自我效能、學習成就測驗、作業平均分數、學習態度,分數分佈為高分組>中分組>低分組,唯在學習成就測驗未達顯著差異,其它皆達顯著差異。
四、不同學習自我效能對於孩童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的表現差異。
不同學習自我效能對於學童的Scratch學習心流、自我效能、學習成就測驗、作業平均分數、學習態度,分數分佈為高分組>中分組>低分組,分數分佈為高分組>中分組>低分組,唯在學習成就測驗未達顯著差異,其它皆達顯著差異。
五、研究結果顯示遊戲專題作業可提升孩童的Scratch程式設計學習成就測驗。
遊戲專題作業的實作,對於學童學習Scratch程式設計,在成就測驗方面有顯著的提升,但在Scratch學習心流、自我效能方面,有顯著的退步,原因可能是大部份學童還未有獨立完成專題作業之能力,但在專題實作的過程中,依然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童的成就測驗。
六、前三個教學單元作業及專題作業的心流四區人數變化。
前三個教學單元作業之心流人數有上升的趨勢,但對於少數能力特別好的學童來說,卻落在無聊區,進入專題作業後,無聊區人數減少,但焦慮區之人數卻又提升,經由作業及課堂上的觀察,可以了解小學階段之學童,有能力應付專題挑戰的人數並不算多,大部份的人需有教學的引導,才能一步一步完成一個完整的遊戲,此部份需要教學者花費更多心思設計課程,才能讓能力特別好之學童能夠發揮其創意,也讓中、低能力之學童,能更有成就感。


關鍵詞:Scratch、程式設計、同儕教學、自我效能、心流、電腦態度、學習成就測驗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Scratch programming under different teaching approaches including peer tutoring strategy and general pedagogy. Further,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ifference of learning performance by using gender, general learning self-efficacy, computer attitude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is study adopts quasi-experiment design to conduct an experiment of Scratch programming learning. The subjects are 147 sixth grade students from six classes in Taipei city, and they a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73, 42 males, 31 females) and control group (n=74, 38 males, 36 femal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learns Scratch programming under peer tutoring strateg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s general teaching. Both groups accept the same learning stages including preparation stage, game-design learning stage, and project stage. The experiment lasts for 7 months. The instruments including computer attitude inventory, general self-efficacy, Scratch flow experience, Scratch learning self-efficacy, Scratch achievement test are used for measuring the programming effect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uses interviewing approach for grasping the students’ learning portfolio and attitudes toward Scratch learning.
The major findings are shown as follows:
1.There a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n Scratch achievement test, flow experience, self-efficacy, and work scores.
2.Male learners perform better than female learners on Scratch flow experience, self-efficacy and attitudes. Nevertheless, there i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on Scratch achievement test and work scores.
3.The learners with different computer attitudes perform significant learning effect including Scratch learning attitudes, flow experience, self-efficacy, and work scores (high attitude> middle attitude>low attitude). But, there i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computer attitudes on Scratch achievement test.
4.The learners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self-efficacy perform significant learning effect including Scratch learning attitudes, flow experience, Scratch learning self-efficacy, and work scores (high self-efficacy> middle self-efficacy >low self-efficacy). But, there i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learning self-efficacy on Scratch achievement test.
5.The learners’ Scratch achievement is promoted through game-design project significantly. Nevertheless, Scratch learning flow and self-efficacy decrease due to the students’ deficient game-design ability and immature cognition state.
6.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for the student number of entering into flow area, but little part of excellent learners feel boring about simple Scratch works. When project is launched, the number of boring area decrease and the number of anxiety area increase.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ing, the elementary students have not enough ability to finish their projec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need to be guided step by step or are offered more scaffoldings.

Keywords: Scratch; Programming; peer-tutoring; self-efficacy; flow; computer attitude; learning achievement.
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次 V
表目次 VII
圖目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兒童程式設計教學及其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同儕教學的理論及研究 19
第三節 自我效能的理論及研究 30
第四節 心流經驗的理論及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1
第三節 教學規畫 5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8
第五節 研究流程 63
第六節 資料分析 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9
第一節 量化研究工具整體描述性統計 69
第二節 不同教學策略對學童學習Scratch之影響 72
第三節 不同性別之學童學習Scratch的表現差異 75
第四節 不同電腦態度之學童學習Scratch表現差異 79
第五節 不同學習自我效能學童之Scratch表現差異 85
第六節 遊戲專題實作對學童學習Scratch之影響 92
第七節 Scratch學習心流四區分佈分析 95
第八節 學童學習Scratch之訪談分析 98
第九節 探討學童Scratch學習歷程 104
第十節 訪談學童之專題作品分析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7
第二節 建議 140
參考文獻 143
一、中文部分 143
二、英文部分 150
附錄一: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159
附錄二: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161
附錄三: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165
附錄四: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169
附錄五:專題規畫單 174
附錄六:小老師培訓教案及學習單 175
附錄七:電腦態度量表 181
附錄八:一般學習自我效能量表 183
附錄九:Scratch心流量表 186
附錄十: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量表 188
附錄十一: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 191
附錄十二:Scratch學習態度問卷 196
附錄十三:學生訪談大綱 198
附錄十四:學生專題作品說明學習單 199
附錄十五:同儕回饋學習單 200
附錄十六:學生訪談逐字稿 201

表目次
表 二 1國內兒童程式設計教學之相關研究 12
表 二 2國外兒童程式設計教學之相關研究 13
表 二 3國內Scratch程式設計軟體教學之相關研究 16
表 二 4國內同儕教學之相關研究 28
表 二 5國外同儕教學之相關研究 29
表 二 6國內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35
表 二 7國外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37
表 二 8國內心流經驗之相關研究 46
表 二 9國外心流經驗之相關研究 47
表 三 1實驗設計模式 50
表 三 2電腦配備 52
表 三 3 Scratch教學單元對應指令分類 56
表 三 4課程單元觀念 56
表 三 5 Scratch各單元評分指標 60
表 三 6 心流四區分類 63
表 三 7本研究資料分析方法 67
表 四 1 專題前之Scratch學習心流量表描述性統計 70
表 四 2 專題前之Scratch自我效能量表描述性統計 70
表 四 3 Scratch學習態度量表描述性統計 70
表 四 4專題後之Scratch學習心流量表描述性統計 71
表 四 5專題後之Scratch自我效能量表描述性統計 71
表 四 6 成就測驗及作業評分描述性統計 71
表 四 7 不同教學策略之Scratch學習心流描述性統計 72
表 四 8 不同教學策略之Scratch學習心流獨立樣本t檢定 72
表 四 9 不同教學策略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描述性統計 73
表 四 10 不同教學策略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獨立樣本t檢定 73
表 四 11 不同教學策略之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描述性統計 74
表 四 12 不同教學策略之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獨立樣本t檢定 74
表 四 13 不同教學策略之Scratch作業平均成績描述性統計 75
表 四 14 不同教學策略之Scratch作業平均成績獨立樣本t檢定 75
表 四 15 不同性別之Scratch學習心流描述性統計 75
表 四 16 不同性別之Scratch學習心流獨立樣本t檢定 76
表 四 17 不同性別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描述性統計 76
表 四 18 不同性別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獨立樣本t檢定 77
表 四 19 不同性別之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描述性統計 77
表 四 20 不同性別之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獨立樣本t檢定 77
表 四 21 不同性別之Scratch作業平均成績描述性統計 78
表 四 22 不同性別之Scratch作業平均成績獨立樣本t檢定 78
表 四 23 不同性別之Scratch學習態度描述性統計 78
表 四 24 不同性別之Scratch學習態度獨立樣本t檢定 79
表 四 25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學習心流描述性統計 80
表 四 26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學習心流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80
表 四 27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學習心流Scheffe法事後比較 81
表 四 28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描述性統計 81
表 四 29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82
表 四 30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Scheffe法事後比較 82
表 四 31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描述性統計 83
表 四 32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83
表 四 33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作業平均成績描述性統計 83
表 四 34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作業平均成績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83
表 四 35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作業平均成績Scheffe事後比較 84
表 四 36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學習態度描述性統計 84
表 四 37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學習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85
表 四 38 不同電腦態度之Scratch學習態度Scheffe事後比較 85
表 四 39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學習心流描述性統計 86
表 四 40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學習心流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86
表 四 41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學習心流Scheffe事後比較 87
表 四 42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描述性統計 88
表 四 43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88
表 四 44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Scheffe事後比較 89
表 四 45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描述性統計 89
表 四 46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0
表 四 47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作業平均成績描述性統計 90
表 四 48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作業平均成績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0
表 四 49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作業平均成績Scheffe法事後比較90
表 四 50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學習態度描述性統計 91
表 四 51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學習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91
表 四 52 不同一般學習自我效能之Scratch學習態度Scheffe法事後比較 92
表 四 53 專題作業前、後之Scratch學習心流量表描述性統計 92
表 四 54 專題作業前、後之Scratch學習心流量表成對樣本t檢定 93
表 四 55 專題作業前、後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量表描述性統計 93
表 四 56 專題作業前、後之Scratch學習自我效能量表成對樣本t檢定 94
表 四 57 專題作業前、後之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描述性統計 94
表 四 58 專題作業前、後之Scratch學習成就測驗成對樣本t檢定 94
表 四 59 作業一之學童心流四區描述性統計 96
表 四 60 作業二之學童心流四區描述性統計 97
表 四 61 作業三之學童心流四區描述性統計 97
表 四 62 專題之學童心流四區描述性統計 97

圖目次
圖 二 1初始的心流模式 43
圖 二 2四向度心流模式 44
圖 三 1研究架構圖 49
圖 三 2第一單元教學畫面 53
圖 三 3第二單元作品畫面 53
圖 三 4第三單元作品畫面 54
圖 三 5第四單元作品畫面 54
圖 三 6左圖為高心流之學童作品,右圖為低心流之學童作品 55
圖 三 7 Scratch指令分類 55
圖 三 8 s007學生第四單元作品 62
圖 三 9 s009學生第四單元作品 62
圖 三 10研究流程圖 64
圖 四 1 作業實作之學童冷漠區人數變化 95
圖 四 2 作業實作之學童焦慮區人數變化 95
圖 四 3 作業實作之學童無聊區人數變化 96
圖 四 4 作業實作之學童心流區人數變化 96
圖 四 5 錯誤的「如果」判斷句 105
圖 四 6 錯誤的右移程式 105
圖 四 7 錯誤的隱藏怪物程式 106
圖 四 8 Scratch軟體畫面 107
圖 四 9 變數程式積木 107
圖 四 10 「等待」積木的用法 107
圖 四 11 學生S121專題作品流程 108
圖 四 12 舞台之程式 109
圖 四 13 主角程式碼 109
圖 四 14 背景10 110
圖 四 15 背景9 110
圖 四 16 背景8 110
圖 四 17 學生S143專題作品流程 111
圖 四 18 學生S143專題作品舞台背景 112
圖 四 19 怪物之程式碼 112
圖 四 20 補怪網之程式碼 113
圖 四 21 學生S115專題作品流程 115
圖 四 22 主角一程式碼 115
圖 四 23 鬼的程式碼 116
圖 四 24 學生S131專題作品流程 117
圖 四 25 球棒程式碼 118
圖 四 26 球程式碼 119
圖 四 27 學生S108專題作品流程 122
圖 四 28 畫線程式 122
圖 四 29 舞台程式 123
圖 四 30 主角程式碼 124
圖 四 31 學生S125專題作品流程 126
圖 四 32 舞台之背景 126
圖 四 33 舞台之程式碼 127
圖 四 34 地球之程式碼 127
圖 四 35 防護罩之程式碼 128
圖 四 36 購買地球護盾按鈕之程式碼 128
圖 四 37 進入商店按鈕之程式碼 129
圖 四 38 回遊戲按鈕之程式碼 129
圖 四 39 隕石之程式碼 129
圖 四 40 學生S050專題作品流程 130
圖 四 41怪物程式 131
圖 四 42學生S063專題作品流程 132
圖 四 43怪物部份程式碼 133
圖 四 44怪物修正後之程式碼 133
圖 四 45「面向角色」程式積木 133
圖 四 46學生S054專題作品流程 135
圖 四 47玩家一飛機程式碼 135
圖 四 48防護罩程式碼 136
一、中文部分
王國川(2008)。國小中年級學生以Scratch學習程式語言設計之研究。佛光大學學習與數位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王順利(1992)。國小學生學習成效與態度之相關研究,國教輔導,32(2),39-45。
王萬清(1988)。兒童的LOGO問題解決課程設計及效果分析。臺南師院學報,21,117-206。台南:台南師範學院。
王曉璿、王麒富、林建伸 (2009) 。應用直觀式Scratch軟體輔助國小學童問題解決合作學習教學設計初探。GCCCE2009第十三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973-976。
王櫻芬(1997)。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行為、社交技巧與自我效能之影響效果研究。高雄師大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秀美(2010)。創造思考技法融入國小Scratch程式設計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何榮桂(1996)。電腦輔助教學的現況與發展趨勢。台灣區網際網路(TANET’96)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何榮桂(1998)。對從教育部之資訊教育推展略看未來中小學資訊教育的遠景。資訊與教育,68,2-13。
何麗君(2005)。國中學生自我效能、集體效能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阮慧貞(2002)。親子遊戲環境中親子遊戲互動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金蓮(1990)。同儕個別教學對國中英語科低成就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雄(2002)。電腦技能學習者過去的績效、目標認同、電腦自我效能及電腦積效因果關係證─社會認知理論與目標設定理論的整合。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7(1),39-54。
吳正己、張啟中、陳敏惠、賴皇觀(1988)。台北市兒童資訊教育實施現況。教育研究資訊,155-164。
吳孟錞(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效能、知覺父母期望、教師期望與行為困擾、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鼎隆(1989)。自我效能理論在輔導上的意義。輔導月刊,25(9、10), 7-9。
呂孟育、黃財蔚(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在網路遊戲與學習上的自我效能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43,43-61。
呂素幸(1992)。同儕輔導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旻華(2002)。高中學生之自我效能、成功期望、學習任務價值與課業學習動機調整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初版)。台北:心理。
林威式(2010)。以心流經驗探討雲端運算工具應用在小學資訊課之研究_以Googleapps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林美娟(2008)。國中小實施程式設計教學之適切性探究。中等教育,伍拾玖卷第肆期,58-77。
林裕雲(2002)。實施電腦LOGO程式設計教學對台灣國小學生解題能力之影響─國小六年級學生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碧芳、邱皓政(2008)。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量表之編製與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1),141-169。
林慧真(2004)。國小學生知覺教師期望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連煌(2005)。自我效能:促進與維持動機的信念。國教天地,161,1-9。
邱雅梅(2008)。以同儕教學運用在海星高中會計技能檢定輔導之行動研究。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柯嘉甄(2003)。國小學生家長對多元評量的覺知與學生的目標導向、學習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素蘋、黃宏宇(2009)。建構效度檢驗之線性與非線性取向:以學生創意自我效能量表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3,489-514。
胡春嬌(2003)。從心流理論探討國小學童電腦遊戲經驗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家敏(2004)。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電腦遊戲使用行為與電腦態度、電腦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班碩士論文。
孫志麟(1991)。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22,47-54。
孫志麟(1995)。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8,165-192。
徐龍政(1995)。LOGO作為國小資訊課程初學者語言之適用性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187-208。
高申春(2001)。人性輝煌之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臺北市 : 貓頭鷹。
張文奇(2009)。視覺化程式設計對國小兒童高層次思考能力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瓊文(2001)。同儕教導對國小聽覺障礙學生國語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巖莉(2006)。鄭州幼師學生學習動機的發展及其與自我效能感、自尊的關係研究。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碩士論文。
張世敏、蔡永琪譯(2007)。遊戲開發概論—遊戲故事與角色發展。學貫行銷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曹文力(2006)。在遊戲情境中以沉浸經驗探討玩興對創造力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
梁茂森(1998)。國中生學習自我效能量表之編製。教育學刊,14,155-192。
梁素霞(2002)。特殊兒童同儕教導實施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莉真(2002)。同儕教導在融合教育班的個案研究──以唐氏症兒童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郭姿蘭(2006)。內外控人格、自我效能、核心能力與學習成效之關連性研究--以我國大專院校會計系學生為例。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慧君(1997)。全班性的同儕教學。特殊教育季刊,62,26-28。
陳立先(2009)。玩性透過自我調節對心流狀態的影響─ 以休閒遊戲為平台。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宜嬪(2009)。兩岸小學生語文學習自我效能感之比較-以馬祖與福州各一所小學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玫伸(2007)。台北縣高中生社團參與態度及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彥瑋(2006)。國小美術班學生興趣、心流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勝利(1989)。Logo繪圖自學課程對兒童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屏師附小國民教育輔導叢書。
陸正威(1998)。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對國小學童數學解題表現、數學焦慮及後設認知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正威(2000)。一種運用班級同儕的學習輔導法-同儕交互指導教學。學生輔導,67,96-101。
陸正威(2008)。海洋教育課程方案設計及其實施成效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
麥孟生(2000)。個人心理類型、自我效能及態度對電腦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湯宗益、廖莉芬(2002)。遠距教學系統人機互動之研究:以Flow理論為基礎。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2(2),79-93。
黃郁文(1994)。自我效能概念及其學業成就表現之關係。諮商與輔導,106,39-41。
黃淑吟(2003)。同儕教導對智能障礙學生休閒技能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善美(2004)。同儕師徒制輔助教學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麗鈴、徐新逸(1999)。學業成就自我效能影響因素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60,267-294。
楊書銘(2008)。Scratch程式設計對六年級學童邏輯推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創造力的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資訊組碩士論文。
楊純青(2004)。成人線上學習之人際互動與神馳經驗對其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晰勛(2000)。中文程式語言CLogo 融入電腦與數學課程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與資訊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惠雯(2004)。同儕個別教學對國小英語低成就學生字母拼讀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雷敏君(2010)。多元智慧教學對學生自然科學習自我效能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雅淳(2002)。同儕個別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日常生活技能學習效果之研
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廖顯能(2002)。雲林縣國中學生網路遊戲自我效能與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柏原(1999)。國中學生自我校能、求助態度與課業求助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佳蕙(1995)。自我效能團體對攻擊傾向兒童之輔導效果實驗研究。市立台北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信雄(1992)。國小學生認知風格、學習策略、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淑芬(2008)。同儕配對與親子配對在國小學童學習Logo程式設計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依玲(2007)。國小電腦課教學現況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賴阿福、王維正、史婷慧(2006)。國小學生的電腦態度調查分析以台北市某國小為例。臺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輔導小組九十五學年度成果專刊,24-40。
賴健二(2004)。兒童視覺化中文程式語言之開發與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繆小春等譯(2003)。A. Bandura 著。自我效能:控制的實施。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謝攸敏(2005)。嚴重情緒障礙學生跨年齡同儕教導方案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亞錚(2009)。機器人輔助程式設計學習之學習成效與學生心智模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豐佳燕、陳明溥(2008)。國小學生學習電腦程式之研究-以 Stagecast Creator創作遊戲為例。發表於第十二屆全球華人電腦教育應用大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教育研究所。115-122。
闕瑋娟(2008)。宜蘭縣國民中學學生終身學習關鍵能力與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顏晴榮、呂玉琴、許宏彰(2006)。國小學童在Logo 程式語言設計思維歷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 94-2521-S-152-006)。
羅俊男(2005)。國小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實施。小組式同儕教學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鐘俊仁譯(2009)。遊戲開發概論—遊戲軟體專案管理。學貫行銷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蘇娟代(1997)。全班性同儕指導策略對增進國中輕度智障學生英語字彙學習及同儕關係之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慧堅、鍾燕宜(2004)。閱讀心流經驗於出版行銷策略之研究。出版與管理研究。1(1),79-32。

二、英文部分
Allison, M. T., & Carlisle D. M. (1988). Women, work and flow.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Csikszentmihaly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ambridge.
Asselin, S. B., & Anderson,A. G. (1986). Peer tutors: An idea that works. The Journal for Vocational Special Need Education, 8(2), 21-24.
Azmitia, M. (1988). Peer interac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When are two heads better than one? Child Development, 59, 87-96.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NJ.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 W. H. Freeman.
Beaumont, C. J. (1999). Dilemmas of peer assistance in a bilingual full inclusion classroom.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9(3), 233-254.
Beaver, J. E. (1989, February). How are successful elementary schools allocating their instructional computing tim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Educational Reasearch Association, Savannah, G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05912)
Birnbaum, B. W. (1990). Increasing affectiv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ninth grade emotionally handicapped students through a peer assistance team progra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3 317)
Brusilovsky, P., Calabrese, E., Hvorecky, J., Kouchnirenko, A., & Miller, P. (1997). Mini-languages: a way to learn programming principles.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2(1), 65-83.
Busch, T. (1995).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efficacy and attitudes toward comuters. Journal of Education Computing Research, 12(2),147-158.
Carter, K., & McNeill, J. (1998). Coping with the darkness of transition: Students as the leading light of guidance at induction to higher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ing, 26(3), 399-415.
Clarke, S.G., Haworth, J.T. (1994). Flow experience in daily lives of sixth-form college student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85, 511–523.
Cole, P., & Chan, L. (1990). Method and strategies for special education.Sydney Prentice Hall.
Costelloe, E. (2004). Teaching Programm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CRITE Technical Report. 2004.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The experience of play in work and gam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 (1988). 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 a systems view of creativity. In Sternberg, R. J.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325-33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Csikszentmihalyi, M. (1993). The evolving self.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The creative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oday, 29(4): 36.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The Flow Experie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Human Psychology.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S. Csikszentmihaly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pp. 4-5) United Kingdom: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sikszentmihalyi, M., & Csikszentmihalyi, I. (1997). Introduction to Part I .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S. Csikszentmihalyi (Ed.),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pp. 29-35)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 Csikszentmihalyi, I. S. (1988).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 Lefevre, J. (1989). Optimal experience in work and lei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815-822.
Cuddy, M. & Frame, C. (1991). Comparison of aggressive and nonaggressive boys’ Self-efficacy and outcome expectancy Beliefs. Child Development, 51, 135-152.
Cundari, L. A. (1990).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llateral effects of classwide peer tutoring on behavior of elementary students with behavior disorders. Ann Arbor, MI:Lehigh University.
Dansky, J. L., & Silverman, i. W. (1973). Effects of play on associative fluency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9,38-43.
Delle Fave, A., & Massimini, F. (1988). Modern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context of flow in work and leisure.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Csikszentmihaly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pp.193-214). New York: Cambridge.
Delquadri, J., Greenwood, C. R., Stretton, K., & Hall, R. V. (1983). The peer tutoring game: A classroom procedurefor increasing opportunity to respond and spelling performance.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6, 225-239.
Dineen, J. P., Clark, H. B., & Risley, J. R. (1977). Peer tutoring among elementary students: educational benefits to the tutor. Jou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10(2), 231-238.
DuPaul, G. J., & Stoner, G. (1994). ADHD in the school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Ehly, S., & Larsen, S. (1980). Peer tutoring for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Ellis, G. D., Voelkl, J. E., & Morris, C. (1994).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ssues with explanation of variance in daily experiences using the flow model.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6 (4), 337–356.
Fuchs,L.S., Fuchs,D. Hamlett, C. L., Phillips, N., & Bentz, J.(1995). General educators’ specialized adapta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Exceptional Children, 61, 440-459.
Gartner, A., & Riessman, F. (1993). Peer-Tutoring: Toward a New Model. ERIC Digest. ERIC Clearinghouse 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ED362506
Gist, M. E. & Mitchell, T. R.(1992). Self-efficacy: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ts determinants and malleability.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7(2), 183-211.
Goldberg, K., & Sherwood, R. D. (1983). Microcomputers in education: A parent's guide. New York: Wiley.
Hackett, G., & Betz, N. E. (1981). A Self-efficacy approach to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wome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8, 326-339.
Hampton, N. Z., & Mason, E. (2003). Learning disabilities, gender, sources of efficacy, self-efficacy belief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high schools student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1, 101-112.
Han, S. (198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satisfaction an flow in elderly Korean immigrants.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Csikszentmihaly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pp.138-149). New York: Cambridge.
Hartup, W. W. (1983).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 Willey.
Helm, D., & Kozloff, M. (1986). Research on parent training:Shortcomings and remedie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6, 1-22.
Hutt, C., & Bhavanani, R. (1976). Predictions fromplay. In J. S. Bruner, 136A. Jollly, & K. Sylva(Eds.), Play. New York: Penguin.
Jackson, S. A. & Csikszentmihalyi, M. (1999). Flow in Sports. Champaign: Human Kinetic.
Jackson, S. A., & Marsh, H. W. (199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optimal experience: The flow state scale.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8(1), 17-35.
Jackson, S. A., & Roberts, G. C. (1992). Positive performance states of athletes: Toward a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peak performance. The Sport Psychologist, 6, 156-171.
Jonassen, D. H. (1996). 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Mindtools for critical thinking.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King, A. (1989). Verbal interaction and problem-solving within computerassis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5(1), 1-15.
Kirsner, K. (1998).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ntal rocesses.Mahwah,NJ:LEA.
Lent, R. W., Brown, S.D., & Larkin, K.G.(1986). Self-efficacy in the prediction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erceived career op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3, 265299.
Lockard, J., Abrams, P.D., & Many W.A., (1997). Microcomputers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Educators. New York : Longman.
Lui, A. K., Kwan, R., Poon, M., Cheung, Y. H. Y. (2004). Saving weak programming student: applying constructivism in a first programming course. ACM SIGCSE Bulletin, 36(2), 72-76.
Mannila, L., Peltomaki, M., & Salakoski, T. (2006) What about a simple language? Analyzing the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to program.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6(3), 211-227.
Massimini, E. & Carli, M. (1997). The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flow in daily experience. In Csikszentmibalyi, M. & Csikszentinihalyi , I. S.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pp.266-267) United Kingdom: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Massimini, F., Csikszentmihalyi, M. & Carli, M. (1987). The monitoring of optimal experience: A tool for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orders, 175, 545-549.
Moneta, G. B., &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challenges and skills on the quality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4(2), 275-310.
Nakamura, J. (1988). Optimal experience and the use of talent.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Csikszentmihaly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pp.319-326). New York: Cambridge.
Novak, T. P., & Hoffman, D. L. (1997). Measuring the Flow Experience Among Web Users.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val Research Corporation.
Orizondo, I. M. (1998). Using cooperative grouping and group reinforcement to increase work completion with severely emotionally disordered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30 350)
Pajares, F.(1996). Self-efficacy beliefs in academic setting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6(4), 543-578.
Papert, S. (1980). Mindstorms: Children, computer, and powerful ideas. New York: Basic Books.
Peppler, K., & Kafai, Y. (2005). Creative coding: The role of art and programming in the K-12 educational context.Retrieved August 10,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scratch.wik.is/Research.
Rathunde, K. (1996). Family context and talented adolescents’ optimal experience in school-related activiti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6(4), 605-628.
Rettig, M., & McCarthy-Rettig, K. (1998). The selection of peer model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s:Issue and procedur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28 478)
Rogers, C. S., & Sawyers, J. K. (1988). Play: In the Life of Young Simon, Jacques and Rouard, Mavgurite 「Children’s Play Space-From Sandbox to Advanture Playground」, P.11, The Overlook Press, Woodstock, N. Y., 1997.
Roth, W. G.. (1985). Treatment implications derived from self-efficacy research with children. Doctor of Psychology Research Paper, Biola University, California.
Sato, I. (1988). Bosozoku: Flow in Japanese motorcycle gangs. In M. Csikszentmihalyi & I. S. Csikszentmihalyi (Eds.),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flow in conscious (pp.118-13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unk, D. H. (1985). Self-efficacy and classroom learning.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22, 208-223.
Soloway, E. (1986). Learning to program = Learning to construct mechanisms and explanation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9(9), 850-858.
Stone, A. A., Kessler, R. C., & Haythornwaite, J. A. (1991). Measuring daily events and experiences: Decisions for the research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9(3), 575-607.
Taylor, R., Ed. (1980). The Computer in the School: Tutor, Tool, Tute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Tucker, A., Deek, F., Jones, J., McCowan, D., Stephenson, C., & Verno, A. (2003). A model curriculum for K-12 computer science: Final report of the ACM K-12 task force curriculum committee. New York, NY: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Utley, C. A., Mortweet, S. L., & Greenwood, C. R. (1997). Peer-mediated instruction and interventions.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 29,1-23.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Translated by Knox and Carol.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bster, J., Trevino, L. K., & Ryan, L. (1993). The Dimensionality and Correlates of Flow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9(4), 411-426.
Wheeler, L., & Reis, H. T. (1991). Self-recording of everyday life events: Origins, types, and u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9(3), 339-354.
Zhang, J. X., & Schwarzer, R. (1995). 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 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Psychologia, 38(3), 174-181.
Zimmerman, B. J. & Martinez-Pons, M. (1990). Student differences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Relating grade, sex, and giftedness to self-efficacy and strategy use .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82, 51-59.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15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4.07.1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