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童宛鈴
研究生英文姓名:Tung Wan-Ling
中文論文名稱:台北市國小教師對管教措施意涵的理解與使用之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高光義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中文關鍵詞:管教管教措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
英文關鍵字:disciplinedisciplinary measuresregulations of student guidance and discipline by teacher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了解教師管教權之依據及內涵,並探討台北市國小教師對法令中管教措施意涵的理解與使用之現況。針對不同背景的國小教師比較其對管教措施意涵理解程度之差異,並分析台北市國小教師對學生偏差行為選用管教措施的情形。
本研究主要採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動機、目的與文獻探討編製「台北市國小教師對管教措施意涵的理解與使用調查問卷」,並以此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以台北市公立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共計抽樣36所學校,發出問卷770份,回收有效問卷607份,有效回收率為78.9%。本研究之資料統計採用描述性統計、次數分配與百分比、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經過資料處理與分析後,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部分的台北市國小自訂之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皆將零體罰的規定納入其中。
二、台北市國小教師對管教措施意涵的理解達中上程度。
三、男性教師對管教措施意涵的理解程度明顯高於女性教師。
四、級任教師對管教措施意涵的理解程度明顯高於代理教師。
五、年齡、服務年資、最高學歷、班級人數對於管教措施意涵的理解無顯著差異。
六、台北市國小教師選用最多的管教措施為「口頭糾正」,其次是「列入日常生活表現紀錄」、「通知家長處理」。
七、台北市國小教師選用最少的管教措施為「經教師同意,於行為當日,暫送
他班學習」,其次為「在教學場所一隅與其他同學保持適當距離」。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名詞釋義……………………………………………………3
第四節 研究範圍……………………………………………………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教師管教權的內涵…………………………………………5
第二節 我國管教法令規範…………………………………………26
第三節 台北市國小管教辦法現況之探討…………………………39
第四節 教師管教學生相關研究之探討……………………………54
第三章 研究設計……………………………………………………61
第一節 研究架構……………………………………………………61
第二節 研究假設……………………………………………………62
第三節 研究對象……………………………………………………62
第四節 研究工具……………………………………………………65
第五節 資料處理……………………………………………………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3
第一節 樣本特性分析………………………………………………73
第二節 教師對管教措施意涵的理解程度之現況分析……………77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管教措施意涵的理解程度之差異情形…80
第四節 教師對管教措施選用之現況分析…………………………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3
第一節 結論…………………………………………………………123
第二節 研究限制……………………………………………………128
第三節 建議…………………………………………………………129
參考文獻 ………………………………………………………………135
附錄
附錄一 台北市國小教師管教學生措施之研究調查問卷……………141
附錄二 國民小學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參考範例………………145
附錄三 台北市國小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一覽表………………158
中文部分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4)。我國應立法禁止體罰。2009年8月6日,取自
http://tfar.info/archives/2004/09/02/29/#more-29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北市:三民。
文軒(1995)。管教、懲戒和適度體罰。師友月刊,339,23-25。
毛連塭、吳清山、但昭偉、柯平順、吳權威、陳寶山、萬家春(1993)。國民小學學生管教問題調查研究。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辭典(1995)。香港:敦煌書局。
史英(1993)。在教育上的一些想法。台北:書泉。
朱賡忠(2006)。台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現況與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庚(1999)。行政法之理論與應用。台北:三民。增訂五版。
吳武典(1997)。輔導原理。台北市:心理。
吳明清(1994)。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秋雯(1996)。手足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手足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美玲(2003)。國民小學教師班級管教知能及其專業成長策略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素娟(2008)。國小教師與家長對學生管教行為認知差異之研究—以台北縣某大型國小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清山(1996)。教師管教權責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刊,5,123-136。
吳清基(1988)。學生權利的主要內涵分析。現代教育,3(1),77-89。
吳鼎(1981)。輔導原理。台北市:五南。
呂俊甫(1991)。發展心理與教育。台北:台灣商務。
李建興(1996)。處罰是否等於體罰-教師懲戒之我觀。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1),51-55。
邢泰釗(1999)。教師法律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周何(編)(1987)。國語活用辭典。台北市:五南。
林弘杰(2007)。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管教行為與友善校園成效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花蓮。
林孟皇(1995)。論教師的管教權與管教行為的合理界限。師說,84,9-23。
林孟皇(2004)。學校如何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高雄縣教育電子報。
林瑞發(1998)。兒童虐待與少年犯罪的系統整合研究。社區發展季刊,81,197-204。
林金悔(1976)。我國國小教師體罰態度與人格特質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9,399-482。
林美伶(1999)。國中教師對管教權的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洪性榮(1998)。教師管教權vs.學生人權。輔導通訊,53,1-4。
韋政通(1974)。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台北:水牛。初版。
徐湛(1995)。管而教之,讓教育的價值突顯出來。師友,339,6-8。
秦夢群(1996)。美國教師工作權之研究-以法院教師解聘判例為主。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2,21-26。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份。台北:五南。
翁正舜(2003)。國小學生次文化、人格發展及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家祉(1997)。「教師管教學生範圍的界定」。師說,105,17-18。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淑倩(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麗梅(1993)。家庭氣氛、父母管教態度與兒童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1997)。教育部公報。1997年4月。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2007年6月。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92)。高中高職管教問題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93)。國民小學管教問題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愛的教育網(2007)。「學校訂定教師與輔導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政策形成過程。2009年12月19日,取自http://140.111.34.180/policy.php
許宗力(1993)。法與國家權力。台北:月旦。增訂二版。
郭湘婷(2006)。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體罰學生的成因與管教策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怡如(2006)。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管教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冠旭(2008)。近十年來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之變遷與教師因應歷程之研究。國立新竹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新轉(1997)。管教學生不只是良心工作。師友,361,32-35。
陳榮華、林坤燦(1991)。國民中小學體罰問題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36,65-116。
陳榮華、盧欽銘、洪有義、陳李綢(1980)。教師、學生、家長對體罰意見的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3,57-74。
莊耀嘉(2000)。兒童衝動性格與偏差行為。載於國立台北大學舉辦之「2000年犯罪問題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330-346),台北。
傅木龍(1999)。讓我們攜手落實「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之精神。學生輔導雙月刊,601,102-113。
曾景賢(1991)。談學生的獎勵與處罰。台灣教育,488,3-4。
馮觀富(1984)。國民學校輔導活動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黃明珠(2001)。國小教師人權教育認知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姬芬(2001)。國小教師管教信念與管教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翊筠(2007)。台南市國小教師人權態度與管教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馨儀(2001)。論我國中小學教師管教權之合理界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守全,王偉正(1990)。教師體罰學生之刑事法律研究(一)。師友,272,53-55。
楊守全,王偉正(1990)。教師體罰學生之刑事法律研究(二)。師友,273,28-31。
楊昌裕(2000)。學生輔導與管教學生的基本觀念。訓育研究,66,77-81。。
楊桂杰(1993)。賦予教師懲戒權之探討。立法院院聞,21(3),66-73。
楊葆茨(1998)。寄養兒童社會行為、社工處遇與安置穩定性、內外控信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慧萍(1997)。兒童之衝突性格、自我韌性、家庭因素與違犯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當代國語大辭典(1984)。百科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董保城(1995)。師生權利與義務。教育部:教育資料館。2010年1月22日,取自http://w2.nioerar.edu.tw/basis9/e000700.html
董保城(1995)。論教師法「教師輔導與管教」。政大法學評論,54,280-81。
趙詩瑄(1998)。父母親介入子女衝突之方式與手足攻擊行為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永元(1987)。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春榮(1996)。教師專業自主權與學生受教權之關聯。教育資料與研究,10,42-44。
歐陽教(1996)。體罰問題與管教學生。載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春風化雨,點石成金-面對學生管教問題」系列研討會論文集(頁87-109),台北市。
蔡東霖(2007)。國小現職教師對管教行為之法律責任的相關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瑞智(1992)。教育法學。台北:文笙。初版。
簡茂發(1997)。「教師管教學生範圍的界定」座談會。師說,105,16-17。
羅玉霞(1998)。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對學童外向性行為問題的知覺與因應策略:一項驗證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竹風等人(主編)(1997)。漢語大詞典。台北市:東華。
羅豐良(2000)。社會控制對兒童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英玫(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校園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西文部分
Bull, S., & Solity, I.(1987). Classroom management:principles to practice. London: Croom Helm.
Charles, C. M.(1999). Building classroom discipline (6th ed.). New York:Longman.
Fitzsimmons, M.K.(1998).School-wide behavioral management systems. ERIC Digest,563.(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17515)
Harrison.(1992).The legal context of teaching. London.
Ireland,K.(1984). Teachers rights and duties.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London and Basingstoke.
Lindgren, H. C., & Suter,W.N.(1985).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the classroom.Montereyo, CA: Brooks/Cole.
Werner, A.R. (1995). A responsive evaluation study of in-school Suspension programs in three south Texas secondary school.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5/11, 3468.
Wynne, E. A.(1990). Improving Pupil Discipline and Character. In O. C. Moles (ed),Student Discipline Strategies (pp.20-23).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
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