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黃玉琪
研究生英文姓名:Yu-Chi Huang
中文論文名稱:ihergo合購虛擬社群消費者行為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n Ihergo Group-Buying Virtual Community’s Consumer Behavior
指導教授姓名:徐淑敏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中文關鍵詞:意見領袖關係強度合購虛擬社群網路消費者行為
英文關鍵字:opinion relationshiprelationship strengthgroup-buying virtual communityonline consumer behavio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瞭解合購虛擬社群的網路消費者行為,瞭解意見領袖、關係強度在消費者行為上是否具有影響性並探討不同網路使用人口特性的合購虛擬社群,在網路消費者行為與意見領袖特質上的差異情形。為了達成上述研究目的,研究者根據文獻與A.I.S.A.S網路消費者行為理論為研究基礎,作為問卷調查與研究設計之依據。在問卷調查方面,研究者編訂「合購虛擬社群消費者行為調查問卷」,經預試分析建立信效度後,以ihergo網站合購虛擬社群為對象來進行地區配額調查,經統計分析後,將研究所得結論歸納如下:

一、在合購虛擬社群中,愈具有意見領袖特質者,對其本身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力就愈強。愈具有意見領袖特質者在消費者行為構面下的注意程度、興趣程度、搜尋程度、購買程度與分享程度五個向度上皆有正相關及顯著影響。
二、在合購虛擬社群中,關係強度愈高,對其本身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力就愈強。關係強度構面下的密切性、親密性、支持性與關聯性在消費者行為構面下的注意程度、興趣程度、搜尋程度、購買程度與分享程度五個向度上皆有正相關及顯著影響。
三、年齡、個人月收入、性別、教育程度的不同,在合購虛擬社群消費者行為上部分有顯著差異。居住地區、職業的不同,在合購虛擬社群消費者行為上並無顯著差異。
四、參與合購次數越多的消費者相較於參與合購次數少的消費者,願意從事網路合購。此外,當網站操作介面的設計愈是容易,愈容易促進合購虛擬社群其合購行為的產生。而每天上網時間不同的合購虛擬社群對於消費者行為則沒有顯著差異。
五、參與網路合購的次數愈多及認為合購網站操作介面是容易操作、方便使用的合購虛擬社群,愈具有意見領袖特質;但不同上網使用頻率的合購虛擬社群,在意見領袖特質變項上則無顯著差異。

關鍵詞:意見領袖、關係強度、合購虛擬社群、網路消費者行為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virtual community’s consumer behavior and to realize whether has influences between opinion leadership and relationship strength with consumer behavior.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explor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net usage behavior with opinion leadership.
The study uses“ihergo Virtual Community’s Consumer Behavior Scale ” as research tools .The scale is designed 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the A.I.S.A.S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Data collected from online surveyis analyzed with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in SPSS statistic softwar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listed in below:

1. The group-buying consumers who hold the characteristic of opinion relationship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consumer behavior.

2. The group-buying consumers who hold intense relationship strength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consumer behavior.

3.The consumer behavior of the group-buying consumers will be partly influenced by age, income, gender and the level of education. The consumer behavior of the co-buying consumers will be not influenced by living area and career.

4.The consumers participate in more number of times of group-buying activities like to go into group-buying than others. In addition, as the website is designed easier, it is easier to promote the group-buying behavior comed up. At last, the consumer behavior of the group-buying consumers will be not influenced by surf time of every day.

5. The group-buying consumers who participate in more number of times of group-buying activities and think the website is designed easily ,they usually hold the characteristic of opinion relationship. But the consumer behavior of the group-buying consumers will be not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surf time of every day.


Key words: opinion relationship、relationship strength、group-buying virtual community、online consumer behavior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意見領袖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關係強度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合購虛擬社群消費者行為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23
第四節 意見領袖、關係強度、網路使用人口特性與消費者行為之相關研究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52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5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6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樣本特質分析 63
第二節 信度與效度分析 69
第三節 意見領袖、關係強度與消費者行為之分析 74
第四節 網路使用人口特性與消費者行為之分析 93
第五節 網路平台使用特性與意見領袖之分析 111
第六節 假說檢定結果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3
參考文獻 127
中文部分 127
英文部分 134
附錄 139
附錄一 專家效度之專家學者名錄 139
附錄二 預試問卷 140
附錄三 預試問卷信度與項目分析 146
附錄四 正式問卷衡量構面及問題項目 150
附錄五 正式問卷 153

表2- 1 評估意見領袖方法之分類 13
表2- 2 緊密關係與微弱關係間的差異 21
表2- 3合購模式分類架構 25
表2- 4 社群所帶來的影響因素 26
表2- 5不同學者所定義的虛擬社群 27
表2- 6 虛擬社群心理需求 30
表2- 7 虛擬社群組成動機 30
表2- 8 台灣合購網站發展現況 32
表2- 9 消費者行為的定義 38
表3- 1合購虛擬社群成員抽樣數 53
表4- 1個人基本背景之描述統計表 64
表4- 2 研究構面之信度分析表 69
表4- 3 意見領袖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 70
表4- 4 關係強度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 70
表4- 5 消費者行為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 72
表4- 6 意見領袖、關係強度與消費者行為之相關係數表 75
表4- 7 意見領袖與注意程度之模式摘要表 76
表4- 8 意見領袖與注意程度之迴歸係數表 76
表4- 9 意見領袖與興趣程度之模式摘要表 77
表4- 10意見領袖與消費者行為之迴歸係數表 78
表4- 11 意見領袖與搜尋程度之模式摘要表 78
表4- 12 意見領袖與搜尋程度之迴歸係數表 79
表4- 13 意見領袖與購買程度之模式摘要表 79
表4- 14 意見領袖與購買程度之迴歸係數表 80
表4- 15 意見領袖與分享程度之模式摘要表 80
表4- 16 意見領袖與分享程度之迴歸係數表 81
表4- 17 關係強度與注意程度之模式摘要表 84
表4- 18 關係強度與注意程度之迴歸係數表 85
表4- 19 關係強度與興趣程度之模式摘要表 86
表4- 20 關係強度與興趣程度之迴歸係數表 86
表4- 21 關係強度與搜尋程度之模式摘要表 87
表4- 22 關係強度與搜尋程度之迴歸係數表 88
表4- 23 關係強度與購買程度之模式摘要表 88
表4- 24 關係強度與購買程度之迴歸係數表 89
表4- 25 關係強度與分享程度之模式摘要表 90
表4- 26 關係強度與分享程度之迴歸係數表 90
表4- 27 性別在「消費者行為」上之差異性檢定 93
表4- 28 年齡在「消費者行為」上之差異性檢定 95
表4- 29 教育程度在「消費者行為」上之差異性檢定 97
表4- 30 個人月收入在「消費者行為」上之差異性檢定 99
表4- 31 居住地區在「消費者行為」上之差異性檢定 101
表4- 32 職業在「消費者行為」上之差異性檢定 103
表4- 33 參與合購次數在「消費者行為」上之差異性檢定 106
表4- 34 網站操作介面容易程度在「消費者行為」上之差異性檢定 107
表4-35 上網使用頻率在「消費者行為」上之差異性檢定 109
表4-36 參與合購次數在「意見領袖」上之差異性檢定 111
表4- 37 網站操作介面容易程度在「意見領袖」上之差異性檢定 112
表4-38 網使用頻率在「意見領袖」上之差異性檢定 113
表4-39 研究假設驗證一覽表 115

圖1- 1研究流程圖 7
圖2- 1 Bass模型的觀念性架構 10
圖2- 2早期大眾傳播模式和兩階段流動傳播模式與多階段流動傳播模式 12
圖2- 3虛擬社群分類 29
圖2- 4 虛擬社群發展的階段 31
圖2- 5 面交付款的合購流程圖 34
圖2- 6 事先付款的合購流程圖 34
圖2- 7 A.I.S.A.S模式網際網路時代中的消費者行為分析模型 41
圖3- 1 研究架構圖 51
中文部分

丁耀民(2005)。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清華大學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巴茲拉伯(2007)。「團購策略」給行銷人員什麼?。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7月12日。網址:http://buzz.itrue.com.tw/blog/?p=132
王憙萱(2003)。口碑訊息對於消費者購買決策影響之探討—以藥局通路中嬰幼兒奶粉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永銘(2004)。國小學童金錢態度、消費行為與電視廣告態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玟晴(2006)。線上合購之消費者價值認知結構。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
田孟蓉(2004)。社會比較行為與線上參考團體消費影響力之研究--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皮世民、李依珊(2009)。消費者進行線上合購行為之整合性模型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所第二十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
尼爾森媒體研究(2006)。消費趨向兩極化混搭購物呈主流如何吸引870萬兩極消費者 代言人與廣編訊息成利器。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7月12日。網址:http://tw.nielsen.com/site/news20061017.shtml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國內上網人口及家戶創新高,中高齡網民快速增加 行政院研考會公布97年數位落差調查結果。線上檢索日期: 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4150839&CtNode=12226&mp=100
行政院主計處(2010)。99年5月20日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5月25 日。網址: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7053&ctNode=5348
朱道凱譯(1998)。網路商機。台北:麥田出版社。(Hagel III, John & Armstrong, Arthur G., 1997)。

池嘉敏(2005)。網路口碑來源可信度對線上購買意圖之影響-以線上拍賣網站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玉龍(2006)。從眾行為於行銷實務上應用之研究-以BMW摩托車車主俱樂部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元正(2009)。虛擬社群成員間合購行為與關係承諾-信任相關因素之研究。
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京勝(2009)。網路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以手機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文伶(2003)。網路口碑之影響因素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依珊(2008)。影響消費者進行線上合購行為之因素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映伶、鄭怡妏、周宛錡、簡君衛、林孟琪、張慧婷、嚴立羽、周宛毅等(2008)。網路購物平台的出現對於消費行為改變之研究-以東海大學學生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呂佳茹、涂嘉峪(2008)。運用關係行銷及社會交換理論建構影響加盟連鎖關係之模式—以加盟總部觀點為例。明新學報第34卷,第1期 pp.171-193。
吳惠君(1999)。網路商店之商店印象與消費者購買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美美(1999)。從擴散原理論教師的資訊素養。1999年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編者。
吳家楹(2003)。影響電腦雜誌消費者購買決策之研究-以台灣網路族群為例。
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婉菁(2006)。MOD早期採用者特性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隆(2006)。SPSS 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台北:五南。
林得國譯(2001)。口碑行銷:如何引爆口耳相傳的神奇威力(原作者:E.Rosen)。台北市:遠流。

林俊佑(2001)。台灣地區e-mail使用者參與病毒行銷的相關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東泰(2002)。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欽榮(2002)。消費者行為。台北:揚智文化。
林千如(2003)。大陸專業人士在台購物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
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璟倍(2004)。網站特徵對網路口碑說服力效果影響之研究-比較訊息所處位置之差異。元智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建邦(2004)。打個噴嚏大家都感冒-以病毒行銷觀點探討電子郵件之散播。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嘉美、連怡婷、曾淑樺(2004)。線上消費者之行為模式分析。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5月24日。網址:http://www.mdu.edu.tw/~dim/doc/2005051903_%BDu%A4W%AE%F8%B6O%AA%CC%A4%A7%A6%E6%AC%B0%BC%D2%A6%A1%A4%C0%AAR.pdf
林彥宏(2005)。網路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決策影響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素蘭(2005)。顧客滿意度、品牌忠誠度對再購意願之影響─以汽車銷售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世華、陳柏熹、黃寶園、傅瓊儀、趙如錦(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Keith F. Punch, 1998)。
林正弘(2006)。主購信任度與認知風險對線上集購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惠君(2006)。網路虛擬社群消費者瀏覽行為和資訊中介商的功能對消費者行為意向之關聯性研究。長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靖、薛榮棠(2006)。創新擴散理論模式之應用─以數位相機、行動電話產業為例。2006第10屆科際整合管理研討會MAY 27, pp652-669。
林麗華(2006)。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金錢態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義庭(2007)。網站品牌與網站服務品質對顧客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PChome線上購物為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
卓君萍(2004)。線上購物決策之消費者偏好研究─以保養品為例。長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卓詠欽(2009)。美容資訊社群網站中成員滿意度、意見領袖特質對使用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建智(2003)。負面口碑訊息對於消費者購買決策影響之探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柯菁菁(2006)。網路口碑對消費者產品態度及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榮照(2008)。網路意見領袖之量表建構與特質探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艾怡(2007)。口碑效應對組織購買意願的影響-以多功能事務機器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秀琪(200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秦韻曲(2008)。網路口碑對美食團購虛擬社群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隆泰(2000)。群體採購中間商系統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蔣惠蓮(2005)。網站環境特性與產品特性對消費者網路購物行為影響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梅玉笙(2007)。口碑、產品屬性、促銷方式與通訊系統對手機使用者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智凱譯(2003)。消費者行為。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Eric Arnound , Linda Price, & George Zinkhan著)
陳怡如(2003)。線上購物行為與顧客價值關聯性之實證研究--以網路互動管道為干擾變數。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03)。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台北:五南。
陳惠卿(2004)。二級傳播對消費者購買俱樂部會員証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一德(2005)。消費者對3G應用服務偏好之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文俊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湯姆生。(Earl Babbie, 1999)。
張華葆(1992)。社會心理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張瑞麟(2002)。虛擬社群強化社群成員歸屬感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元力(2005)。虛擬社群之價值共創活動—以BBS社群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培玟(2007)。以市場行家特性探究女性線上購物─以化妝、保養品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世緯(2008)。「你今天部落格了嗎?」—探討資訊搜尋者對部落格信任與黏性之研究。靜宜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鈐潮(2000)。大學生購物方式偏好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威誌(2006)。網路口碑的形成與影響─以手機產品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費翠(2001)。網路市場行家理論驗證與延伸---其網路資訊搜尋、口碑傳播、線上購物行為及個人特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雅芬(2000)。口耳相傳效果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振家(2007)。消費行為2.0:AISAS模式。尼爾森媒體新知,2007年7月號。
黃筱琪(2007)。服務保證類型對知覺風險與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以正面口碑及負面口碑為干擾變數。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量義(2007)。以關係強度為干擾變數探討個人專業對國際搜尋引擎之網路忠誠度的影響。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創市際研究顧問(2009)。2009臺灣地區網路及媒體使用調查。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7月8日。網址: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crossmedia_200906.html
楊大緯(2000)。網路購物意願之影響因素研究。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維中(2004)。台灣十年網路分享史。破報新聞。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6月28日。網址:
http://publish.pots.com.tw/Chinese/CoverStory/2004/12/03/338_4cover/index.html
資策會FIND(2008)。物價高漲 精明消費族群湧現。線上檢索日期:2009年7月28日。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focus&id=404
資策會FIND(2010)。2010年3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
6月17日。網址: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58
榮泰生(2002)。網路行銷電子商務實務。台北:五南。
廖春霖(1983)。意見領袖購買行為。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文碩(2004)。負面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決策之影響。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倩如(2005)。網路市場行家特質與網路傳播行為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佩穎(2007)。網路合購之空間性分析—以PTT合購板之研究為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謦豪(2008)。網路團購如何幫助農業產地直銷及自有品牌的發展。2008農業資訊科技應用研討會論文集,96-105。
鄭力嘉(1998)。影響網路使用者採行線上購物因素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思宏(2006)。虛擬社群之網路口碑效果—以網路讀書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靜琦(2004)。創新擴散效應之研究:消費者採用程序觀點。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檔案管理局(2010)。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線上檢索日期:2010年05月01日。
網址:
http://wiki.archives.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8
0&It emid=108
羅玉臣(2001)。台灣地區網際網路使用者採用線上購物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關復勇、楊雅琦、鄭尹惠(2005)。知覺品質與網路口碑溝通間關係之研究─以顧客承諾為中介角色之分析。行銷評論,2005年夏季第2卷,第2期,頁149-170。
鐘惠真(1999)。影響網際網路上服飾採購的因素及性別的考量。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英文部分

Anderson, E. W.(1998).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Word of Mouth.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1(3), 5-17.
Anand, K. S., & Aron, R.(2003). Group buying on the web: A comparison of price-discovery mechanisms. Management Science, 49(11), 1546-1562.
Auld, Christopher J.& Case, Alan J.(1997). Social exchange processes in leisure and non-leisure settings: A review and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l29(2), 183-201.
Bansal, Harvir S. and Peter A. Voyer(2000). Word-of-Mouth Processes within a
Services Purchase Decision Context.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3(2),
166-177.
Barbara, L. & Kenneth, H.(2005). Opinion leaderships in 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 Journal of Consumers Behaviors, 4(5), 319-329.
Barak, Benny, Barbara B. Stern, & Stephen Gould(1988). Ideal Age Concept: An Ex-ploration.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5, M. Huston, ed. Ann Arbor, MI: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146-152.
Barnatt, C.(1998).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 on-line business potentials and strategic cho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16(4),166-169.
Brown, J. J. & Peter H. R.(1987). Social Ties and Word-of-Mouth Referral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4(3), 350-362.
Bristor, J. M.(1990). Enhanced Explanations of Word of Mouth Communications: The Power of Relationships. Research in Consumer Behavior, 4, 51-83.
Coey, Lawerence G.(1971). People Who Claim to be Opinion Leaders: Identifying Their Characteistics by Self-report. Journal of Marketing, 35(4), 48-53.
Cosmas, S.,& Sheth, J.(1980). Identification of opinion leaders across cultures:An assessment for use in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nd idea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1, 66-73.

Demby, E.(1973). Psychographics and Form Where It Comes, Life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William D.Wells Edition, Chicago: AMA, 22.
Dholakia, U.M. and Soltysinski, K.(2001). Coveted or Overlooked? The Psychology of Bidding for Comparable Listing in Digital Auctions. Marketing Letters, 12(3), 225-237.
Duhan et al.(1997). Influences on Consumer Use of Word-of-Mouth Recommendation Source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 25, 283-295.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Kegerreis, R. J.(1969).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 by the Innovator. Journal of Marketing, 33(3), 15-19.
Engle, J.E., R.D. Blackwell & P.W. Miniard.(1993). Consumer Behavior. Chicago: The Dryden Press.
Erichson, E. & Yancey, W.(1980). Class, Sector and Income Determination. Unpublished Pape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Temple University.
Everett M. Rogers; David G. Cartano(1962). Method of Measuring Opinion Leadership.Public Opinion Quarterly,26 (3), 435-411.
Farquhar, J. & Rowley, J. (2006). Relationships and online consumer communities.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 16(2), 152-168.
Friedkin, N. E.(1980). A Test of Structural Features of Granovetter’s Strength of Weak Ties Theory. Social Networks, 22-41.
Frenzen, Jonathan K. & Harry L. Davis(1990). Purchasing Behavior in Embedded Market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7(1), 1-12.
Frenzen, J. & K. Nakamoto.(1993). Structure, Cooperation, and the Flow of Market-Inform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3), 360-375.
Gilly, Mary, C.,ohn L.Graham, Mary F.W. & Laura J. Yale (1998). A Dyadic Study of Interpersonal Information Search. Journal of the Acamedy of Marketing Science. (26)2, 83-100.
Gleb, B. D. & S. Sundaram (2002). Adapting to word of mouse. Business Horizon 45(4), 21-25.
Granovetter, M. S.(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1360-1380.

Hallen, L., Johnson, J., & Seyed-Mohamed, N.(1991). Inter-frim adaptation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55, 29-37.
Herr, P. M., Kardes, F. R., & Kim, J.(1991). Effects of Word-of-Mouth and Product-Attribute Information on Persuasion: An Accessibilit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7 (March), 454-462.
Hennig-Thurau T., Gwinner K.P., Walsh G., Gremler D.D.(2004). Electronic Word-of-Mouth via Consumer-Opinion Platforms: What Motivates Consumers to Articulate Themselves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8 (1), 38-52.
Higie, Robin A., Linda L. Price and Lawrence F. Feick(1987).Types and Amount of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s about Retailers. Journal of Retailing,168 Vol.63, (3), 260-278.
Homans, G. C.(1958).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97-606.
Kerlinger, F. N. (1986).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Ed.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Kotler, P.(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9 th ed.N.J. Prentice-Hall.
LaGaipa, J. J.(1977).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social exchange. In S.D. Duck (Ed.),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London: Academic Press, 129-164.
Li, C., Chawla, S., Rajan, U., & Sycara, K.(2004). Mechanism design for coalition
formation and cost sharing in group-buying markets. Electronic Commerce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3(4), 341-354.
Marsden, P. & Campbell, K. E.(1984). Measuring Tie Strength. Social Forces, 63, 482-50
Marsden, P.(1990). Network Data and Measure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6, 435-463.
McMillan, D. W., & Chavis, D. M.(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6-23.


Money, R. B., Gilly, M. C. , & Graharm J. L.(1998).Explorations if National Culture and Word-of-Mouth Referral Behavior in the Purchase of industrial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62(October), 76-87.
Myers, James H., and Thomas S. Robertson(1972). Dimensions of Opinion Leadership.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February, 41-46.
Nicosia, F. M.(1968).Consumer Decision Process.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Implication.Prentice-Hall Inc, 29.
Nun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th Ed.). McGraw-Hill, New York, NY.
Perlman, D., & Duck, S.(Eds.)(1987). Intimate relationships: Development, dynamics and deterioration . Beverley Hills, CA: Sage.
Pedhazur, E. J. (1997). Multiple regression inbehavioral research: 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 (3r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Rheingold, H.(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HarperPerennial Paperback, also Secker and Warburg (UK), Addison Wesley.
Rogers, Everett M. & F. Floyd Shoemaker(1971). 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chiffman. Leon G. & Vincent Gaccione(1974). Opinion Leaders in Institutional Markets. Journal of Marketing, 38(April)51-52.
Schiffman,L.G.& Kanuk, L.L.(1994). Consumer Behavior. 4th ed. The Wheetley.
Wellman, B.(1992). Which types of ties and networks provide what kinds of social support? Advances in group processes: 9
Williams, T.G.(1982). Consumer Behavior Fundamental and Strategies.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
Wirtz, Jochen & Patricia Chew(2002). The Effects of Incentives, Deal Proneness, Satisfaction and Tie Strength on Word-of-Mouth Behavio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Vol.13, No.2,pp.141-162.
Yuan, S.-T., & Lin, Y.-H.(2004). Credit Based Group Negotiation for aggregate sell/buy ine-markets.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3(1), 74-94.
Zaltman, G.(2000). Consumer Researchers: Take a Hike.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March, 26, 423-428.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