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吳昱霆
中文論文名稱:臺北市信義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及休閒空間之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王明志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99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休閒參與休閒空間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文旨在瞭解臺北市信義區國小學童休閒參與、對於信義區內的休閒空間利用情形以及對休閒空間的滿意度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童在休閒參與、休閒空間的利用以及休閒空間的滿意度之間的差異情形,並分析其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以叢集抽樣法進行問卷調查後獲得609份有效樣本,以SPSS for Windows 12.0 統計軟體進行經分析後發現:休閒參與方面,國小學童以「娛樂性」活動參與頻率最高,「藝文性」活動參與頻率最低;休閒空間使用頻率方面,「商業娛樂性空間」使用頻率最高,「文化教育性空間」使用頻率最低;而國小學童對於休閒空間的滿意度普遍偏高。此外,國小學童之休閒參與、休閒空間的利用以及休閒空間的滿意度會因性別、家庭型態為一般家庭或單親家庭、家庭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由研究結果歸納:學童的休閒參與、休閒空間使用頻率以及休閒空間滿意度之間有顯著正相關,而國小學童對於信義區內之藝文活動空間及新興休閒空間的使用頻率偏低,顯見有關單位有待加強宣傳,增進休閒空間的使用頻率。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及結論提出建議,供家庭、教育單位、政府機關、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待答問題
第四節 名詞解釋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六節 臺北市信義區的歷史沿革與地理環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休閒的意涵與理論
第二節 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
第三節 休閒空間之相關理論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假設
第三節 研究對象
第四節 研究工具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國小學童樣本資料分析
第二節 國小學童休閒參與現況及差異性分析
第三節 國小學童休閒空間使用頻率現況及差異性分析
第四節 國小學童休閒空間滿意度現況及差異性分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丁秋娟(2004)。臺北縣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研究-以三重區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內政部(2003)。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
孔令嘉(1996)臺中市婦女休閒行為與場所選擇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崇一(1980)。青年工人的休閒行為與其類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1,1-62。
王淑女(1995)。青少年的休閒活動與偏差行為。社區發展季刊,27,105-124。
王煥琛(1994)。休閒教育從理論與實踐之研討,臺灣教育,523,9-14。
王鳳美(2003)。屏東縣國民小學學童參與休閒活動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王鍾和(1981)兒童發展學。大洋。
行政院主計處(2005)。社會發展趨勢調查。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1993)。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中英對照)。行政院主計處。
何福田(199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英偉(1996)。休閒社會學。五南圖書公司。
呂建政(1994)。休閒教育的發展。臺灣教育,523,18-20。
呂建政(1999)。休閒教育的課程內涵與實施。公民訓育學報,8,181-196。
李三煌(2004)。臺北市內湖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世文(2003)。臺中市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素馨.(1999),女性休閒體驗和休閒空間的迷失,婦女與休閒研討會論文集,戶外遊憩學會,17-34。
李鍾元(1982)。休閒活動社會報告—生活素質之評估,研討會論文輯(2)明德基金會生活素質研究中心,180-187。
沈哲丞(2008)。國小學童休閒參與和休閒空間之研究~以土城市和斗南鎮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周海娟(1990)。臺灣地區居民休閒活動的選擇與類型-社會學的次級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復文出版社。
林東泰(1994)。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師大書苑。
林素麗(1977)。休閒的理論與研究。思與言,第15卷第1期,26-35。
林財丁、丁庭宇(1986)。臺北市青少年學生休閒活動之研究。臺北市青少年問題與對策研討會專輯,1,1-24。
胡明哲(2008)。臺南縣不同居住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對休閒認定、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夏鑄九(1989)休閒空間的初步理論思考。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灣社會研究叢刊。
徐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 L.著)。桂冠出版社。
徐蒲玲(1987)。臺北市國小兒童性別、年級、學業成績及家庭社經地位對其休閒活動類型影響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惠娣(2005)西方城市遊憩空間規劃與設計探析。齊魯學刊,2005卷6期,147-153。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禎(2001)。國小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研究— 以屏東縣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芳杰(2004)。牛津英漢辭典。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0)。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
曹東月(2005)。地方文化觀光產業發展之研究-以臺北市二格山系休閒空間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莊麗君(2006)。休閒與運動空間形成青少女運動參與阻礙。大專體育雙月刊,87,127-132。
許義雄(1989)。休閒與倫理建設--「為青年開拓更廣闊的休閒天地」。青年輔導研習會專輯。行政院青輔會。
許義雄、陳皆榮、陳麗華、張少熙(1992)。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陳秀才(2001)。親子互動的價值初探。國教輔導,40,2-6。
陳冠惠(2003)。青少年生活型態、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2001)。休閒遊憩概論。桂魯有限公司。
陳彰儀(1985)。臺北市已婚職業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型態,教育與心理研究,8,191-209。
陳慶福(2000)。單親家庭的人際與休閒問題。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心理出版社。
曾家球(2002)。新竹縣尖石鄉國小原住民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態度與休閒需求之探討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曾清芸(1996)。從新新人類休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談起。測驗與輔導雙月刊,137,21-23。
黃春枝(1980) 。社會變遷與親子關係之適應。張老師月刊,4,34-40。
黃薇如(2005)。國小資優班學生休閒參與及休閒阻礙之現況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智魁(2003)。亞里士多德的休閒觀。第五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休閒遊憩效益篇),97-107。
趙雍台(2005)。不同都市化程度地區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興之研究~以臺南與高雄地區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興漢(1992)。我國休閒設施-臺灣地區休閒教育設施現況與需求之調查。成人教育,2,25-32。
蔣孝瑛(1990)。美國青年休閒活動及其輔導現況。行政院青輔會。
蔡志明(2003)。國小學生休閒態度及休閒參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素琴(1998)。兒童休閒態度極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鮑敦珮(2002)。中部地區青少年選擇休閒場所之相關因素實證研究─以國立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政諭(1990)。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際-民生主義的臺灣經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謝義鄉(1996)。從休閒的本質看危機與輔導,輔導通訊,16,27-28。
謝靜敏(1995)。加強休閒教育的途徑。諮商與輔導,116,6-8。
羅明訓(1999)。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頁資料
臺北市信義區區公所。信義開發記事。2009年3月7日,取自:http://www.xydo.taipei.gov.tw/ct.asp?xItem=23663&CtNode=3641&mp=124091
臺北市信義區區公所。區的介紹。2009年8月26日,取自:http://www.xydo.taipei.gov.tw/ct.asp?xItem=21764&CtNode=3508&mp=124091

英文部分
Brent, J. R. (1975). On the derivation of leisure activity types-A perceptual mapping approac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7, 128-140.
Brightbill, C. K. (1960). The challenge of leisure. Englewood Cliffs,NewJersey:Prentice-Hall.
Chubb, M . & Chubb, H.R., One third of Our time(1981). An introduction to recreation behavior and resource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De Grazia, S.(1962). Of time, work, and leisure. New York:Doubleday and Company.
Dumazedier, J. (1967). Toward a society of leisure. New York:Free Press.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lowa: Wm. C. Brown Company.
Kando, T. M. (1980). Leis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ransition. The C. V. Mos Company.
Kelly, J. R. (1996). Leisure (3rd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Murphy, James, (1974). Concepts of Leisur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Neulinger, J.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2nd Ed.).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Stokowski, P. A. (1994). Leisure in society: A network structural perspective.London: Mansell Publishing.
Tinsley, H. E. A., & Johnson, T. L. (1984). A preliminary taxonomy of leisure activ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6 (3), 234-244 .
Torkildsen, G.(1992). L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3rd.Ed.).E & FN Spon, London : Chapman & Hall.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