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林芬婉
中文論文名稱:國小五年級個案教師於異分母分數加減表徵教學之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李源順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表徵異分母分數加減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在探究已取得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的在職教師在修習有關於表徵的理論及知識後,其實際使用數學表徵教學於國小五年級異分母分數加減單元時的情況及理由。本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
一、個案教師確切的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的各類表徵,對於可操作模型、圖像、書面符號、口述語言及現實生活情境,都有豐富而深厚的理解。
二、個案教師對於新概念的形成,首重理解,故認為應增加使用多元表徵來幫助學生建立異分母分數加減的不同前置概念。
三、教師教導異分母分數加減的程序性知識時,使用表徵教學的方式,依據教學目標、題目難易及學生表現,共分5類。以口述語言內的轉換或口述語言與書面符號兩者間的轉換教學的方式為最多。
四、個案教師教異分母分數加減時,不論是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及解題性知識,都會使用表徵、表徵間的轉換及表徵內的轉換來澄清概念、釐清題意。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理論基礎 7
第二節 表徵 11
第三節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6
第四節 小結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3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個案教師對於異分母分數加減表徵的認知 49
第二節 概念性知識 55
第三節 程序性知識 71
第四節 解題性知識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9
第二節 建議 160
參考文獻 164
壹、中文部分 164
貳、英文部分 16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問題與趨勢。質的研究方法,1-21。高雄:麗文。
王銘彥(2009)。國小六年級學生異分母分數加減概念探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呂玉琴(1991a)。分數概念:文獻探討。臺北師院學報,4,573-606。
呂玉琴(1991b)。國小學生的分數概念:1/2 vs. 2/4。國民教育,31(11,12),10-15。
呂玉琴(1993)。影響分數二分之一概念的因素。國民教育,33(5,6),2-11。
李源順(2004)。國小數學專家教師在教學實務中的角色。國教新知,51(1),1-18。
李源順(2005)。同分母真分數加減運算的教學建議。台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3, 2-26。
李健豪(2006)。以不同媒介工具影響學生建構心象及連結符號表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余佳倫(2010)。國小數學教科書小數教材表徵轉譯活動之內容分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杜錦龍(2010)。以後設認知策略經由等值分數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的學習歷程及成效探究。國立臺南大學數學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台南市。
林芳玉(2004)。國小學生在等值分數上的表徵轉換表現。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林秀燕(2005)。以圖示策略融入低年級教學對改變類及比較類加減法文字題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林福來(1994)。八十三年度基礎科目數學科試題研發工作計劃。台北市: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林碧珍(1990)。從圖形表徵與符號表徵之間的轉換探討國小學生的分數概念。新竹師院學報,4,295-347。
林碧珍(2007)。教師建構等值分數教學知識的歷程。教育與心理研究,30(2),89-123。
洪素敏、楊德清、蔡鳳秋(2007)。等值分數補救教學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0 (3),125-160。
孫德蘭(2006)。國小教師解讀數學教科書~以「分數乘法教材」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應用數學系數學教育碩士班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莊淇銘、王富祥(2007)。數學好好玩:1小時學會22×22。台北市:新自然主義。
游自達(1995)。數學學習與理解之內涵。從心理學觀點分析。初等教育研究集刊,3,31-45。
楊瑞智(2000)。探究師院生之分數基本概念及分數概念的課室教學。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357-382。
甯自強(1993)。分數的啟蒙~量的子分割活動。教師之友,34(3),45-51。
陳宏麟(2008)。以表徵的觀點探討五年級學生小數概念的了解。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英傑、周菊美(譯)(2005)。中小學數學科教材教法。(原作者:John A. Van De Walle)。台北市:五南。
張熙明(2007)。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表徵教學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楊壬孝(1987)。國中小學生分數概念的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SC-76-0111-S-003-10)。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
楊壬孝(1988)。國中小學生分數概念的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SC-77-0111-S-003-09A)。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
楊壬孝(1989)。國中小學生分數概念的發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SC-78-0111-S-003-06A)。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
楊美伶(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98年度數學學力檢測結果。取自http://www.ttps.tp.edu.tw/Edu_Exm/index.asp
溫淑貞(2007)。以單位概念配合後設認知策略建立分數加減概念理解的歷程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數學教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湯錦雲(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概念與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陳慧娟(2008)。不同能力學童擬定及執行解題計畫的差異性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月平(2004)。國小學童分數乘除文字題表徵轉換能力與後設認知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台中市。
黃芳玉(2003)。國小六年級學生數學表徵能力與計算能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詹婉華、呂玉琴(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分數概念量表之設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2(2),241-263。
蔣治邦(1994)。由表徵觀點探討新教材數與計算活動的設計。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國民小學數學新課程概說(低年級)。
蔣治邦(1997)。由表徵的觀點看格式的選擇。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
臺灣PISA精簡報告(2009)。臺灣 PISA國家研究中心。取自http://pisa.nutn.edu.tw/download_tw.htm
劉秋木(譯)(1990)。數學學習。(原作者:R.B.Davis)。台北市:五南。
劉秋木(1996)。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蔡添財(2003)。國小高年級自然科教師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蔡鳳秋(2004)。國小四年級學童在生活情境文字題使用數常識解題表現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謝堅、蔣治邦和林淑娟(2002)。國小數學教材分析 – 整數的數量關係。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貳、英文部分
Behr, M.J.; Harel, G.; Post. T.; & Lesh, R.(1992). Rational number, ratio, and, proportion. In Douglas A. Grouws(ed.) (1992).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296-333).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Bruner, J.S.(1966).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Fuson, K.C.(1992). Research on whole number addition and subtration. In D.A. Grouws(1992).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243-275).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Heddens, J. W.(1984). Today's Mathematics. 5thed. Chicago: ScienceResearch Associates.
Hiebert, J. & Wearne, D.(1986). Procedures over concepts: The acquisitionof decimal number knowledge. In J. Hiebert(Ed.), Conceptual andprocedural knowledge: The case of athematics,199-222. 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iebert, J., & Wearne, D. (1992). Links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lace value with understanding in first grade.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3(2), 98-122.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Janvier(Ed.),Problem of represent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athematics,33-40.Hillsdale,NJ:Erlbaum.
Kaput, J. (1985). Represent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modeling. In E. A. Silver (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Multiple research perspectives, 381-398.
Lesh, R.(1987). Representations and Translations among Representations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33-40.
Lesh, R., Post, T.,& Behr, M. (1987).Representation and translation among representation in athematic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eing. In C.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2002). Mathematics framework for the 2003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2000). Principal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VA:NCTM.
Wilson, S. M., Shulman L. S., & Richert, A. E. (1987).“l50”different ways knowing: Representations of knowledge in teaching. In J. Calderhead (Ed.),Exploring teachers’thinking . New York: Taylor and Francis.
Pirie, S., & Kieren, T. (1989). A recursive theory of mathematical understanding.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9(3), 7-11.
Post, T. R., Lesh, R., Behr, M. J., Wachsmuth, I.(1985). Selected results from the rational number project. In L. Streefland(Ed).,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University of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封面
謝誌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7.27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6.07.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