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湯寶玉
研究生英文姓名:Tang PaoYu
中文論文名稱: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實施滿意度、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on Enforcement Satisfaction Level and Attitude and Effect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姓名:林國瑞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體育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體育學系體育碩士在職專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3
中文關鍵詞:課間運動滿意度學習態度學習成效
英文關鍵字:between-class exerciseenforcement satisfaction levellearning attitudelearning effec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實施滿意度、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現況及各因素間的差異情形,及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國小學童對課間運動實施滿意度、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差異情形,並進一步分析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實施滿意度、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及預測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實施滿意度、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問卷」為研究工具,計分方式採用李克特氏(Likert)五點量表予以計分,研究對象以九十九學年度註冊在藉之臺北市國民小學五、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合計發放12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4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7.08%。
資料處理採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LSD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回歸等統計方式,獲得以下研究結果:一、臺北市國小學童對於課間運動整體實施滿意度、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均有正向的表現;二、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學習態度在各因素間達顯著差異,最高為「認知學習」,次之為「情意學習」,再次之為「行動意向」;三、臺北市國小學童學習成效在各因素間達顯著差異,最高為「認知學習」,次之為「情意學習」,再次之為「技能學習」;四、學校規模、年級、是否為學校運動代表隊成員、級任老師是否有共同參與在整體實施滿意度上達顯著差異;五、學校規模、年級、是否參與學校課外運動社團、是否為學校運動代表隊成員、級任老師是否共同參與及每週參與次數在課間運動學習態度上達顯著差異;六、學校區域、學校規模、年級、是否為學校運動代表隊成員、級任老師是否共同參與及每週參與次數在課間運動學習成效上達顯著差異;七、課間運動實施滿意度、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間達顯著正相關;八、情意態度、認知態度、行動意向及整體滿意度能有效預測課間運動學童學習成效。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differences amo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forcement satisfaction level, learning attitude and effect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among elementary schools students at Taipei City. This research also explored the differences for the enforcement satisfaction level, learning attitude and effect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among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nces and further analyzed the corelations and predicted situations among the enforcement satisfaction level, learning attitude and effect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elf-compiled “Survey for the enforcement satisfaction level, learning attitude and effect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t Taipei City” were used. The 5-point Likert scoring scale was adopted. Research subjects were the 5th and 6t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or the academic year 2010. Th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s were used and a total of 1,200 survey sheets were distributed. 1,045 out of them were valid. The effective return ratio reached 87.08%.

Statistical methods lik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 one-way ANOVA with independent samples, one-way ANOVA with repeated measures, LSD post-hoc comparison,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were adopted.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s: 1.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t Taipei City exhibited positive performances among the enforcement satisfaction level, learning attitude and effect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all factors affecting learning attitude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the rating order was “cognitive learning”, “affective learning” and “intention in action”;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learning effect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the rating order was “cognitive learning”, “affective learning” and “skill learning”;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enforcement satisfaction level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including the school size, class grade, if serving as a sports team member, if the class teacher joining with students; 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learning attitude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including the school size, class grade, if participating in a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club, if serving as a school sports team member, if the class teacher joining with student as well as times for participation per week; 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learning effect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including the school location, school size, class grade, if serving as a school sports team member, if class teacher joining with students as well as times for participation per week; 7.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enforcement satisfaction level, learning attitude and effect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8. Affective attitude, cognitive attitude, intention-in-action attitude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level were able to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learning effect for between-class exercise among students.
目次……………………………………………………………………ⅰ
表次……………………………………………………………………ⅲ
圖次……………………………………………………………………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假設…………………………………………………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六節 名詞解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課間運動背景主題探討與相關內容……………………9
第二節 滿意度之意涵與相關研究………………………………22
第三節 學習態度之意涵與相關研究……………………………41
第四節 學習成效之意涵與相關研究……………………………48
第五節 滿意度、學習態度、學習成效相關之研究……………57
第三章 研究方法………………………………………………………61
第一節 研究架構…………………………………………………6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63
第三節 研究工具…………………………………………………65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程序……………………………………7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80
第一節 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之參與現況…………………80
第二節 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實施滿意度之現況…………82
第三節 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學習態度之現況……………84
第四節 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學習成效之現況……………87
第五節 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各因素之差異分析 ……………………………………………… 89
第六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國小學童在課間運動實施滿意度之差異比較 …………………………………………… 93
第七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市國小學童在課間運動學習態度之差異比較……………………………………………… 100
第八節 不為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學習成效之差異比較……………………………………………………… 107
第九節 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實施滿意度、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關係…………………………………………… 114
第十節 課間運動實施滿意度、學習態度對學習成效之預測情形……………………………………………………… 116
第十一節 總結………………………………………………… 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0
第一節 結論…………………………………………………… 120
第二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 124
中文部份 ……………………………………………………… 124
英文部份 ……………………………………………………… 133
附錄 ………………………………………………………………… 138
預試問卷 …………………………………………………… 138
正試問卷 …………………………………………………… 141
一、中文部分
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北市:三民書局。
王正通(2007)。國小學生體育態度與體適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玉萱(2008)。國民小學舞蹈才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王保進(2006)。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秋光(2004)。屏東地區原住民國中學生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石偉源(2007)。臺北市國中學生評鑑體育教師教學與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結構方程模式(SEM)因果徑路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朱文揚(2004)。臺北市公立高中女生體育教學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良規(1968)。體育學原理新論。臺北:商務印書館。
江崇偉(2008)。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江擇芳(2009)。臺北市南港區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萬福(1986)。體育教學的心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呂金榮(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一聖(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效能信念有效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李世同、楊振昌、翁金城、王正通、周志忠、黃勁嵐、莊慧美等(2003)。劍潭國小學童從事體育活動興趣之調查報告--以三至六年級為例。台北市教師研究中心教育研究法研習班行動研究專題報告(頁185-199)。
李亞珊(2010)。國小學童體育課態度、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能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美枝(1999)。台灣本土心理學的發展與卓越追求。心潮,國立政治大學,4-13。
李淑芳、劉淑燕(2008)。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臺北:華都。
李慶泰(2001)。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李麗美(2002)。松年大學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杜壬昌(2001)。不同個人背景之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對教學態度與教學成效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卓旻怡(1999)。雲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周宏室(1993)。現行學校育課實施之探究-以臺北市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4),49-76。
周春美、沈建華(1995)。合作式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之學習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第十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39-47)。台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房瑞文(1997)。Mosston練習式、互惠式教學效果的比較—以國小籃球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中市。
林本源(2002)。編製中小學學生體育態度量表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茂森(2010)。基隆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家弘(1999)。我國大學生網路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國瑞(2001)。臺北市國小體育教師效能信念及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臺北:柯正。
林博文(1999)。綜合高中學生對工業類科職業學程學習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錦明(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健身運動及課間運動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五南。
林顯宜(2006)。臺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創信(2009)。彰化縣國小學童游泳學習態度及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邱豔芬、劉影梅(2004)。「推動中小學生健康體位五年計畫」之一-建立中小學生身體活動量指引共識。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院。
俞齊親(2008)。高中女生與課間操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齡襄(2009)。舞蹈社團學生參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相關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洪蘭(譯)(2001)。快樂就健康。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紀玲玲(2009)。臺中縣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臺北市。
胡文聰(2004)。宜蘭縣國小五年級學童心理健康和健康與體育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徐維辰(2007)。新竹市國小學童運動社會支持與體育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祝年豐(2006)。台灣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2001-2002:台灣國小學童肥胖及其相關合併症流行病學。行政院衛生署,國民營養現況,283-296。
馬芳婷(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建民(2005)。學術期刊評選制度與教育學門重要國際期刊概況。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2,145-166。
高素真(2000)。體適能護照介入對國中生運動狀況與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橋健夫(1994)。体育の授業を創る。大修館書店。10-14。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秋沐(2005)。金門縣國小學生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萓方(2010)。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實施要點。臺北市:教育部國教司。
梁良淵(2007)。探討嘉義地區國小學童之休閒活動類型、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許文敏(2001)。技能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怡英(2009)。雲林縣國小學童體育態度、身體活動量及 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許裕陞(1998)。台北縣國小教師體育科進修需求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郭世德(2000)。理解式教學在國小五年級學生足球學習效果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郭仰三(2006)。高雄市高級中學學生體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正專(2008)。南投地區國小學童體育課運動樂趣與學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昆仁(2001)。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習環境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北。
陳俊安(2006)。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學生健康體適能與體育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思遠(2001)。身體活動與身體組成。臺北市:國家衛生研究論壇。
陳昭宇(2004)。運動教育模式對學生技能學習與學習態度之影響―以國中八年級籃球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盈位(2003)。國中籃球選手自我概念、控制信念與運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勝雄(2004)。不同體育課程設計模式對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智仁(2004)。高雄市高中職學生對於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進祿(2001)。國小學生體育態度認同傾向及差異之研究—彰化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陳毓芳(2006)。臺北市內湖區國民小學學童游泳教學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論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慶鴻(2007)。臺北市萬華區國小學童游泳學習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傅騰輝(2005)。臺北縣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曾明淵(2009)。臺北巿國小學生課後運動社團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曾冠諦(2008)。新竹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黃文俊(1999)。國小五年級男童通學方式與身體活動在健康適能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黃仲軒(2010)。有氧運動對國小肥胖學童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黃思芸(2004)。高職學生國文科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美蓉(2003)。新竹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黃嵩豪(2004)。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學生體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黃鈺程(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黃曉晴(2004)。臺南市國民小學游泳課程學習滿意度。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楊易蕙(2005)。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楊惠玲(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活動量、健康體適能、同儕關係之相關探究─以彰化縣田中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溫世頌(2003)。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萬得光(1987)。簡明體育教學法。北京:體育書局出版。
葉憲清(1991)。體育教學目標。臺灣省學校體育,4,6-13。
董宴均(2010)。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腳踏自行車安全騎乘運動之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詹益淼(2007)。苗栗地區國小學童身體自我概念與體育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廖政訓(2000)。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學生體育態度調查研究。學校體育,55,33-3
管敏華(2008)。臺北縣市國民中小學課間操(含晨間操)實施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6)。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九十五學年度推動健康體適能調查計畫報告書(頁124-130)。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趙麗雲(2008)。臺灣兒童及青少年體重過重與肥胖問題之綜評。中華體育季刊,22(1),35-46。
劉文群(2009)。臺北市國小學童身體自我概念、體育態度與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劉再清(2004)。澎湖縣國小學生對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劉明川(2002)。臺北市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劉海鵬(2002)。臺南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劉照金、沈裕盛(2002)。學生體育態度的發展與邊緣化之探討。大專體育,63,22-24。
劉影梅、江季蓁、洪嘉文、何卓飛、呂生源等人(2009)。不同國家兒童及青少年身體活動量的推薦量與政策比較。國民體育季刊,159,73-79。
劉影梅(2007)。台灣中小學生健康體位計劃談身體活動的推薦量及促進策略。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第六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問題之探討與防治。臺北: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
歐國富(2010)。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身體活動量及體育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文智(2010)。基隆市國小學童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宛庭(2009)。國民小學舞蹈社團學童參與動機、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臺中市。
蔡軒宇(2002)。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體育課程價值取向與學生學習滿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鄧成珹(2009)。國小學童坐式生活型態及身體活動量對體適能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鄭志富(2004)。培養活動青少年,塑造菁英新國民。中心論壇,14 (2), 1-4。
鄭冠仁(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知覺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蕭世原(2004)。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育態度、身體活動量及體育課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蕭安成(1998)。隔空與非隔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和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蕭秋祺(2000)。大學體育教師之教學行為分析-以實踐大學高雄校區一位體育教師為例。中華體育,14(4),42-49。
賴錦堂(2004)。台北縣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謝佩君(2010)。高雄市國小體育課學習成效與休閒運動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美雲(2006)。臺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謝錦城(1998)。國小學生體重控制班教學對健康體能之影響。體育學報,295-306。
韓大衛、蔡博隆、盧居福(2005)。臺北市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需求內涵調查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7(2),1-9。
韓豐年(1988)。高職學生個人特徵與學習環境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北市大安高工印刷科學生為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雷飛鴻(2005)。辭海。台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英文部分
Abraham H. Maslow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1), 370–396.
Abraugh, J. B. (2000a). How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student engagement affecting in internet-based MBA course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4, 9-26.
Adams, J. S. (1963).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22-436.
Allport, G. W. (1935). Attitudes. In C. Murchinson (Ed.), A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Worchester Mass.:Clark University Press.
Anastasi, A. (1996).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New York: J. Wiley & Sons Ltd.
B. F. Skinner (1971) 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 New York: Knopf.
Berdie, R. F. (1965). Perception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meo: A Progress Report.
Bengamin S. Bloom, Bertram B. Mesia, and David R. Krathwohl (1964).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wo vols: The Affective Domain & The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Biner, P. M., Dean, R. S.& Millinger, A. E.(1994). Factors underlying distance learner satisfac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4(1), 232-238.
Bloom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e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ngnitive domain. New York: Longman, Green.
Calfas, K. J., Long, B. J., Sallis, J. F., Wooten, W. J., Pratt, M., & Partrick, K.(1996) A controlled trail of physician counseling to promote the adop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Preventive Medicine, 25, 225-233.
Cardinal, B. J.(1997) Construct validity of stages of change for exercis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2(1), 68-74.
Carron, A. V., Hausenblas, H. A. & Estabrooks, P. A. (2003). “Physical activity and psychology,: The of ph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Deway, J. New York: McGraw-Hill, 50-60.
Domer, D. E., Carswell, J. W. & amp; Spreckelmeyer, K. F.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2 600)
Clay, C. C., Lloyd, L. K., Walker, J. L., Sharp, K. R., & Pankey, R., B. (2005). The metabolic cost of hatha yoga.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19(3), 604-610.
Clayton P. Alderfer (196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4, 142-175.
David McClelland (1961). Business Drive and National Achiev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 99-112.Eble, R. L. (1979). 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wing, R. (2005). Ca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determine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Exerc Sports Sci Rev, 33, 69-75.
Fishbein, M., (1967). Readings in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New Youk: John Wiley, 1967.
Fox, K. R. (1999).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mental well-being.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2(3A), 411-418。
Franken , D.A. & W.F. Van Raaij (1981). Satisfaction with Leisure Time Activities. Joumal of Leisure Research, 13, 337-352.
Fredrick Herzberg(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Cleveland: World Press.
George, B. D., Barbee, M. O., & Jerrold, S. G. (2004). Physical Fitness and Wellness(edisi ke-3), “ Changing the Way You Look, Feel, and Perform.” Human Kinetics Publication, 297-314.
Getzels, J. W., Lipman, J. M. & Campbell(1968).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s a Social Proces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Haper & Row),.68.
Giles-Corti, B., Timperio, A., Bull, F., Pikora, T. (2005). Understanding physical activity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increased specificity for ecological models. Exerc Sports Sci Rev, 33, 175-181.
Hair. Anderson, Tatham, & Black (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 31-36.
Knowles, M. S. (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New York: Association
knox, R. (1998). Longevity reshaping the globe. The Commercial Appeal, 159(132), 2.
Kotler, P.(1999) Kolter on Marketing-How to Create Win and Dominate Markets, New Jersey: The Free Press.
Krech, David, Richard S. Cratchfield, & Egerton L. Ballachey (1962). Individual in Societ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Lipsky, C. K.(1981). The modification of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disabled perso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07287)
Long, H. B. (1985) Contradictory expectation ? Achievement and Satisfactio in adult learn. Journal of Continuing Higher Educarion. 33(3), 10-12.
Makeachie, W. and Doyle, C.(1969). Psychology, Addison-Wesley, W.A.
Marsh,H.W.(1987).Students’ evaluation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research finding,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Martin, C. L. (1988). 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The Physical Educator, 45(4), 196-209.
Oskamp, S. (1988).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healt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Paluska, S. A., & Schwenk, T. L. (2000).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 current concepts. Sports Medicine, 29(3), 167-80.
Pratkanis, A. R. (1989). 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rice, J. L., (1972):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Measurement, D. C. Health and Company.
Rhodes, R. E. (2006). The built-in environment: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and physical activity. Exerc Sports Sci Rev, 34, 83-88.
Rosenberg, M. J. and J. C. Hanland (1960), Low- Commitment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2, 367-372.
Rowland, T. W.(1990). Exercise and children’s healt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eVety, D., Booth, B. F., Orban, W. A. R.,& Richards, G. S.(1988). An analysis of the lifestyle, exercise habits, and cardio-Vascular fitness of an undergraduate nursing popul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1), 16-19.
Schmidt, R. A. (1991) New conceptualizations of practice: Common prinviples in three paradim suggest new concept for training. Psychologgical Science, 3, 207-217.
Silverman, S., & Subramaniam, P. R.(1999). Student arritude toward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activity: A review of measurement issues and outcome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9, 97-125.
Small, R.V. & Venkatesh, M. (2000). A cognitive-motivation model of decision satisfaction. Instructional science. 28(1), 1-22.
Spence, R. B., & Evans, L. H. (1956). Dropouts in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6(4), 221-225.
Spence, R. B., Evans, L. H.(1956). Dropouts in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6(4), 221-225.
Tannehill, D., & Zakrajsek, D. (1993).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physical eductaion: A multicultural study. Journal of tr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3, 78-84.
Tough, A. (1982). Some major reasons for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033251).
Trost, S. G., Owen, N., Bauman, A. E., Sallis, J. F., Brown, W. (2002). Correlates of adults’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activity: review and update. Med Sci Sports Exerc, 34, 1996-2001.
Vroom. V. H.(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Holy Wiley & Sons. Inc.
Wells, W. D., and Prensky, D. (1996), Consumer Behavior,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Wolman, B. B. (1973). Dictionary of behavior sciences. New York: Ven Nosrtand Reinhold.
Zimbardo, P. G. (1988), Psychology and life, 12th Edition, Philip G. Zimbardo, Inc.游恆山編(譯)。心理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
中英摘
目次表次圖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