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洪婉萍
研究生英文姓名:Hung, Wan-Ping
中文論文名稱:動手操作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科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體育班植物繁殖與磁鐵概念學習為例
英文論文名稱:The Study of Achievement for 5th Graders' Science Learning Through Hands-on Activity Teaching :"Plant Reproduce" and "Magnetics" Concepts o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指導教授姓名:陳義勳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科學教育碩士學位學程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2
中文關鍵詞:動手操作概念學習植物繁殖磁鐵
英文關鍵字:hands-on activitiesconcept learningplant reproducemagnetic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76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在探討運用動手操作活動教學,對國小五年級體育班學童在植物繁殖與磁鐵單元的科學學習之影響,研究者以立意取樣,選取臺北市中山區某73班之國小五年級體育班學生共 12 名學童(男女各半)為研究樣本,進行為期六週共二十四堂動手操作課程,研究法採質性研究,蒐集學生之「學習歷程檔案」,包含活動學習單、學生學習日誌,及其他動手操作教學課程中所收集的資料,如課堂觀察記錄、晤談記錄、教師日誌等,分析研究動手操作教學對於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業成績上、中、下組之學童在植物繁殖與磁鐵單元概念學習之影響,並於教學過程中進行觀察,進而分析概念發展的情形。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透過動手操作活動學習「植物繁殖」與「磁鐵」兩單元概念,對於學業成績「上」、「中」組皆有近乎完全的概念(迷思概念消失了,建立正確的概念)。對於學業成績「下」組之樣本學童而言,「植物繁殖」與「磁鐵」兩單元概念運用動手操作活動學習亦有合計八成以上的概念改變至符合符合主流科學家之科學概念。但學習「植物繁殖」單元概念較「磁鐵」單元為佳。
二、透過動手操作活動,有助於學童一次的修正或漸次的累積,達到有效的概念改變與建立。
The goal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achievement for the 5th graders' science learning through hands-on activity teaching in the units of "Plant Reproduce" and "Magnetics". The researcher selected 12 students (6 males, 6 females) from fifth-grade PE class in a 73-class-size elementary school from Zhongshan District in Taipei City as samples. There were 24 course hours in the 6-week period tim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re were two interviews which were set before and after teaching activities. Also the method was to collect the portfolio of the students including “activity sheets”, “learning activity sheets”, and other information collected in the hands-on teaching courses (e.g. classroom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etc).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hands-on teaching in the "Plant Reproduce" and “Magnetics” units to the students with the high, medium and low level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the areas of science and learning, and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progress of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during teaching proces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ing:
(1)By the science learning through hands-on activity teaching in the units of "Plant Reproduce" and "Magnetics", the students with the high and medium level learning achievement can develop nearly 100% accurate and complete concept in the 2 units. In fact, the students with the low level learning achievement can also have more than 80% of the concept enhancement to the level matching the mainstream concepts of science through hands-on activity teaching in the units of "Plant Reproduce" and "Magnetics". Also the achievement of "Plant Reproduce" uni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Magnetics" unit.
(2)Hands-on activity for students especially in 5th graders during teaching can really help them correct their misconceptions into mainstream concepts of scientists.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圖目次…………………………………………………………………………IX
表目次…………………………………………………………………………X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待答問題…………………………………………………………5
第四節 名詞釋義…………………………………………………………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動手操作相關學習理論…………………………………………11
第二節 動手操作教學的起源與發展……………………………………19
第三節 動手操作教學的相關研究………………………………………21
第四節 Hands-on與Minds-on的關係…………………………………25
第五節 概念學習…………………………………………………………27
第六節 歷程檔案相關研究………………………………………………31
第七節 植物繁殖概念之相關研究………………………………………33
第八節 磁鐵概念之相關研究……………………………………………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45
第三節 研究流程…………………………………………………………47
第四節 研究工具…………………………………………………………51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樣本學童「植物繁殖」與「磁鐵」概念分析…………………65
第二節 學業成績上中下之樣本學童教學前後之概念變化情形………107
第三節 樣本學童植物繁殖與磁鐵概念發展情形………………………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63
第二節 建議………………………………………………………………16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69
英文部分………………………………………………………………………175

附錄
附錄一 植物繁殖單元晤談大綱……………………………………………179
附錄二 磁鐵單元晤談大綱…………………………………………………181
附錄三 植物繁殖動手操作教學活動設計…………………………………183
附錄四 磁鐵動手操作教學活動設計………………………………………195
附錄五 植物的繁殖學習單…………………………………………………205
附錄六 磁鐵學習單…………………………………………………………223
附錄七 教學檢核表…………………………………………………………231
一、中文部分

牛頓開發教科書(2008)。自然科學指引第六冊。臺北市:牛頓開發教科書。
王美芬、熊召弟(1999)。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中華民國物理教學及示範研討會(2006)。中華民國物理教學及示範研討會手冊,3-4。臺北市。
田麗娟(2001)。國小自然科評量方式之行動研究--以學習歷程檔案評量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兆霖(2005)。以小組合作的歷程檔案學習模式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童對「
奇妙的水」單元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則剛(1994)。教育工學的發展與派典演化。臺北市:師大書苑。
何縕琪(1997)。卷宗評量在教學上之應用。測驗與輔導,143,2957-2959。
吳木崑(2009)。杜威經驗哲學對課程與教學之啟示。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報,40(1),35-54。
吳青香(2002)。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植物繁殖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清山、林天佑(1997)。卷宗評量。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5,59。
汪克仁(1992)。國中學生植物運輸概念的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臺北市:心理。
李賢哲(2005)。以動手做(DIY)工藝的興趣培養中小學童具科學創造力之人格特質。科學教育月刊,243,2-7。
周建和(2002)。街頭物理:彈奏物理的民歌手。物理雙月刊,24(1),10-15。
周建和(2007)。街頭物理:動手做讓物理動起來。物理雙月刊,29(4),1-5。
周建和、李舒婷(2003)。動手.做.科學大師--托里切利神燈。論文發表於2003物理教學及示範研討會論文集。

周傳宏(2006)。結合“做中學”和LEGO教學探討教育的改革。2010年10月3日,取自http://hanbo.ci123.com/article_8327.html。
林人龍(2003)。生活科技課程中設計與製作的學習歷程。教育研究資訊,11(4),3-24。
林明軫(1994)。國小學童磁鐵與磁力性質迷思概念之初探。臺南師院學生學刊,15,223-250。
林建志(2008)。動手做中科學本質認知量表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淑菁(2003)。科學活動推廣現況之個案研究-街頭物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國雄(2003)。國小學童相關科學概念發展之研究─以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學習之影響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智皓(2007)。樂高(LEGO)動手做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林煜津(2009)。以動手操作導入國小二年級生活科教學對學童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鼎富(2002)。國小學童靜磁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洪振方(2003)。探究式教學的歷史回顧與創造性探究模式之初探。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報,15,641-662。
施宇珊(2007)。「科學故事」和「動手做」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促進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范麗玉(1999)。國中物理建構式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計惠卿(2004)。資訊科技與領域學習——從知識社會的變遷談起。發表於九三現代教育論壇「資訊融入各領域教學的發展」。國立新竹師範學院主辦。2004.06.30。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2010.10.03,取自http://192.192.169.101/93/930630/06.pdf
殷宏良(2003)。廚房的科學動手做活動:「電磁爐」與「垂直食鹽水導線」。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耿筱曾(2000)。國小學童概念學習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編)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63-67,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張宗挺、陳淮璋、陳義勳(2000)。有趣的科學玩具教具舉隅:測頻儀、水動力火箭、噴泉效應、反轉魔棒為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0年專刊,90-104。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靜嚳(1996)。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第七期。
張賴妙理、涂志銘、鄭湧涇(2001)。符合建構論者理念的教學策略對生殖與遺傳概念學習成效之影響。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5,548-568。
許瑛玿、謝惠珠(2004)。應用概念改變教學策略在颱風常識的學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報,第49期,15-40。
許榮富(1991)。科學概念發展與診斷教學研究合作計劃。國科會科教處會議資料。
陳淑敏(1994)。Vygotsky的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屏東師院學報,7,119-143。
陳義勳(2005a)。有趣的雲霄飛車在力學教學上的示範。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41,35-43。
陳義勳(2005b)。以科學玩具融入自然生活科技教學之舉隅。科學研習月刊,44(3),4-9。
陳義勳(2007)。汽球直升機、龍銑等物理教具在科學教育上之應用研究。國教新知,54(2),9-18。
陳義勳(2010)。動手操作活動在國小五年級自然科物理單元教學應用上之研究。PSROC 2010 物理學會年會暨研究成果發表會,國立成功大學。
曾婉宜(2007)。問題本位學習與學科本位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統合分析。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彭懋琳(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電與磁迷思概念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台珠(1984)。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學教育月刊,66,45-56。
黃湘武(1980)。皮亞傑認知心理學與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雙月刊,37,12-17。
楊天平(2008)。動手操作促進國小高年級學童電學概念改變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連智(2007)。動手作探究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對國小五年級力學學習成效比較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賈馥茗主編(1992)。我們如何思維。杜威原著:How We Think。臺北市:五南。
廖進德(2002)。國小學童對植物繁殖概念學習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熊同鑫譯(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S. M. Glynn & R. H. Yeany 原著。臺北市:心理。
劉珀伶(2003)。歷程檔案式評量在教學上的應用。教師天地,122,84-87。
潘曉群、溫振義(2000)。國小高年級學童植物生殖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生論文年賽優勝作品專輯(八十七學年度),300-385。
歐陽鍾仁(2000)。科學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蔡獲仰(2004)。街頭物理中小學教學網之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如琳(2000)。國小教師實施「探究-建構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從「磁」的概念談起。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賴志銘(2002)。動手做「果凍盒竹蟬」對物理概念學習之激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保禎(1997)。興趣測驗在學校輔導之運用。學生輔導,52,101-103。
鍾智文(2006)。運動學習對國小學童科學概念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鍾聖校(1999)。自然與科技課程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鍾聖校(2001)。國小自然科課程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
謝秀月(1993)。教材影響學童科學概念學習之初探--以國小自然科學電動機單元為例。臺南師院學報,26,239-254。
魏明通(1999)。科學教育。臺北市:五南。

二、英文部分

Ausubel, D. P. (1963). 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
Ausubel, D. 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P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arrow, L. (1990). Elementary science textbooks and potential magnet misconceptions. School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 90(8), 716-720.
Barrow, L. (2000). Do elementary science methods textbooks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magnet concepts ?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9(3), 199-205.
Brandt, R. M. (1990). A close up look: Third party evaluation of program components,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Boston, MA.
Braund, M. (1991). Children's ideas in classifying animals.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25, 103-110.
Bruner, J. S.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Bybee, R.W. (1993). Reforming science education: Social perspectives & personal reflection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Dewey, J. (1910). How we think. Lexington, MA: D. C. Heath.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Y: Macmillan.
Driver, R., & Oldham, V. (1986).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scienc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13, 105-122.
Gardner, H. (1975).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and science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s according to major and number of science courses taken and the effect of two course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81(1), 70-76.
Gagné, R. M. (1965). The condition of learning.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erstner, S., & Bogner, F. X. (2010). Cognitive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in hands-on and teacher-centred science classes: Does an additional hands-on consolidation phase (concept mapping) optimise cognitive learning at work st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2(7), 849-870.
Hanson, S. L., & Kraus, R. S. (1998). Women, sports, and science: Do female athletes have an advantag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1(2), 93-110.
Holstermann, N., Grube, D., & Bögeholz, S. (2010). Hands-on activ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tudents’ interest.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40(5), 743-757.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Martin, R., Sexton, C., Wagner, K., & Gerlovich, J. (1996). Teaching science for all children(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Rogoff, B. (1990). 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owalter, V. (1974). What is unified science education? Program objectives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Prism II, 2, 1-6.
Sivertsen, M. L. (1993). Transforming idea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ience: A guide for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Note of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Ed), Washington, D. C. Office of Research.
von Glasersfeld, E. (1991). Abstraction, re-presentation, and reflection: An interpretation of experience and Piaget’s approach. In L. Steffe(Ed.)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al experience. (pp. 45-67). New York:Spring – Verlag.
Vosniadou, S. (1994). Capturing and modeling the process of conceptual change [special issu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4, 45-69.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ygotsky, L. S. (1986).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Wolfinger, D. M. (1984). Teaching scienc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Wood, P., Bruner, J., & Ross, 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7, 89-100.
Woodruff, A. D. (1962). Basic concepts of teaching with brief readings. San Francisco: Chandler Pub. Co.
摘要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1.6.28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5.06.3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