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高健源
研究生英文姓名:Kao Chien-Yuan
中文論文名稱: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五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fifth grade Social Studies Using Action Research
指導教授姓名:王明志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班
論文出版年:10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社會學習領域行動研究價值澄清法
英文關鍵字:information technologysocial studiesaction researchvalue clarific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透過行動研究,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國小五年級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歷程。教學期間觀察學生們的學習表現與上課態度,並不斷的修正教師自己的行動研究方案。
本研究擬先設計資訊科技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之教案,搭配合作學習法(cooperative learning)與價值澄清法(Value Clarification),實施行動研究。透過每一次的上課,紀錄學生的學習表現,搭配學習單與回饋單,修正教案內容,進而提昇學生對資訊科技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之興趣,達到課程教學目標。
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的後測平均數為90.81,明顯優於對照組的後測平均數84.93,顯示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

關鍵詞: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社會學習領域、行動研究、價值澄清法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Fifth Grade Social Studies Using Action Research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processes in which teachers 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social studies course in the fifth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using action research. Firstly, we designed teaching plans based on methodologi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value clarification for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al studies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action research.

During the teaching, teachers observed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and their learning attitude in order to revise constantly the action research programs. Through every class, teachers recorded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learning and feedback forms as references for revised lesson plans and thus enhanc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to achieve teaching objectives.

It is found that the post test average rate for experimental group is 90.81, much better than 84.93 of the post test for control group.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social studies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cial studies, action research,value Clarification.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ii
表次……………………………………………………………v
圖次……………………………………………………………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2
第三節 名詞釋義………………………………………………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社會學習領域之分析…………………………………5
第二節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探討……………………………14
第三節 研究相關文獻與回顧…………………………………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34
第一節 行動研究………………………………………………34
第二節 研究流程………………………………………………38
第三節 研究情境………………………………………………41
第四節 教學活動設計…………………………………………42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5
第六節 研究的信效度…………………………………………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9
第一節 資訊科技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歷程……………49
第二節 進行資訊科技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時遭遇的問題與解決方式……62
第三節 學生的學習表現………………………………………66
第四節 教師的省思與成長..…………………………………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6
第一節 結論……………………………………………………76
第二節 建議……………………………………………………8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82
英文部分…………………………………………………………85
附錄
附錄一 教學活動設計…………………………………………86
附錄二 教學研究日誌…………………………………………100
附錄三 教學觀察記錄表………………………………………101
附錄四 教學省思札記…………………………………………102
附錄五 學生回饋單……………………………………………103
附錄六 家長回饋單……………………………………………104
附錄七 學生資訊素養問卷……………………………………105
中文部份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全世(200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與評鑑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淑芬(2001)。打造新世紀課程的新圖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的特色與教學策略。國民教育,41(5),33-40。
王曉璿(2000)。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10(4),7~24。
支紹慈(1999)。合作學習在綜合高中資訊應用學程規劃運用的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9,38-42。
李介至(2002)。國中小教師教學科技運用之問題分析。視聽教育,43(5),21-33。
李秋芳(2001)。國小高年級社會科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緒武(1992)。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李奉儒(2005)。尊重與關懷作為學校品格教育的核心。國教天地,159,20-29。
李進成(2003)。社會學習領域的核心課程設計與應用。載於侯松茂、梁忠銘、夏詹卓潁、黎明(合編),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之理論與實踐(237-256)。高雄:復文。
李國政(2005)。國小教師應用資訊科技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研究:以「太陽的觀測」及「植物世界面面觀」單元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清山、林天祐(1999)。行動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27,66。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小辭書。臺北:五南書局。
吳正己(2001)。從英特爾 e 教師計畫談資訊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5,15-21。
吳芝儀(1995)。從認知層面探討生涯決定的問題。諮商與輔導,110,頁14-19。
吳明清(1996)。教學方法的選用。載於黃政傑(主編),教材教法的問題與趨
勢。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吳百祿(2004)。合作學習法。載於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合著),教學原理(頁292-311)。臺北:心理出版社。
呂愛珍(1993)。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與教材。台北:五南。
吳能州(2003)。國小資訊教育課程之探究。載於梁忠銘、侯松茂、黃毅志、熊同鑫、胡齊望(主編),教育實踐與研究(185─209 頁)。台北:揚智。

何榮桂(2001)。從九年一貫新課程規劃看我國資訊教育未來的發展。資訊與教育雜誌,85,5-14。
何榮桂(2001)。九年一貫資訊教育課程規劃與相關問題。載於何榮桂、戴維揚(主編),資訊教育課程設計(123─133頁)。台北:師大。
何榮桂(2000)。電腦教室 VS 教室電腦。資訊與教育,77,1-2。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7,22─48。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宏隆(2004)。國小教師資訊融入教學能力發展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燕珍(2003)。中小學教師應用科技於教學之發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88,3-9。
金樹人(1988)。電腦在生涯輔導之應用。中等教育,41,44-50。
施吉安(2002)。資訊融入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學可行性之研究—以桃園縣新路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燕竹(2003)。資訊科技在教育應用上的新趨勢。檢索日期:民國 99 年 11月 26 日,取自 World Wide Web: http://www.haes.cy.edu.tw/cy-sa/pro/pro/p1/page1.htm。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 73。
徐新逸、吳婉瑩、陳人慧(2004)。資訊融入國小社會領域教學設計:以議題式 STS課程為例。研習資訊研習,21(3),1─14。
孫維屏(2002)。國民小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孫承偉(2003)。老師!勇敢伸出您操縱滑鼠的手--讓資訊融入教學中。國教世紀, 206,99-104。
高廣孚(2002)。教學原理。台北:五南書局。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72,2-9。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張鈿富(2000)。行動研究的概念與執行。教師天地,105,9-12。
張梅鳳(2003)。資訊融入生物科教學之教材製作與教學策略初探。論文發表於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逢甲大學圖書館、中華資訊素養學會、中國圖書館學會、國家圖書館主辦之「2003年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台北。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炳煌主編(2004)。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內涵及其示例。台北:師大書苑。
黃博仁(2001)。兒童文學: 另一種社會科的教學資源。國教世紀,27,19-21。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教育部100年度施政方針。檢索日期:民國100年5月26日,取自: 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3762。

許志賢(2005)。建構主義應用在國小資訊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之研究-以高年級建置個人美術館網頁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美勞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許坤富(2002)。教師參學社會科成長團體對其教學信念影響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國彥(2001)。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臺北:學富。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國彥、吳宗立(2002)。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麗華(2002)。教學特性與策略。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頁200-259)。臺北:師大書苑。
程健教(1991)。國小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市:五南書局。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夏林清(2000)。行動研究與中、小學教師的相遇。教師天地,105,4-8。
溫明正(2000)。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應用。教學科技媒體,50,64。
溫嘉榮(2003)。教師如何將資訊融入學科成為教學工具。教育研究月刊,105,75-81。
熊同鑫(2002)。教育行動研究與教學創新。台北:揚智。
蔡清田(2003)。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歐用生(1992)。國小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鄭全成(2001)。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計畫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
盧富美(1996)。國民小學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賴春金、李隆盛(1992):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中等教育,43(4),87-91。
顏龍源(2000)。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80,32-40。
饒世妙(2002)。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對學生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英文部份
Davis, K. S., & Christy, F. (2002).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 Elementary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Orchestrating scientific inquiry in meaningful ways.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13(4), 303.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27(3),10-13.
Dexter, S. L., Anderson, R.E. & Becker, H. J. (1999). Teachers’views of computer as catalyst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1(3), 221-239.
Fletcher, D. C. (2001). Creating a node of cultural exchange: A strategic route to us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support student learning.Education, v122, n2,215-230, Winter 2001
Jonassen,D.H.(2000).Computers in classroom:Mindtools for critical thinking.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Lincoln,Y.S.&Cuba, E. G.(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ehlinger, H. D. (1996). School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hi Delta Kappan,
v77, n6, 400-407.
Michael Quinn Patton(1990/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Moersch,C.(1995). 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use.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23(3), 40-42.
Roblyer,M.D.& Edwards J.(2000).Integrate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2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Wang,C.S&Li,C.C.(2000).An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ICCC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in Education)/ICC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2000. Taipei, Taiwan.
Waxim,G.W.(1987).Social studies and th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 Columbus: Merrill Pub.
Woolever,R.& Scott, K.P.(1988). Active Learning in Social Studies,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不公開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