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林雅婷
研究生英文姓名:Lin Ya-Ting
中文論文名稱:臺灣與新加坡國小社會教科書中組體應用比較分析―以全球教育單元為例
英文論文名稱: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Organizers Application in the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of Taiwan and Singapore―Taking Global Education Units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姓名:陳麗華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1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2
中文關鍵詞:社會教科書組體全球教育教科書設計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7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灣與新加坡高年級社會教科書中組體之設計應用,以全球教育為主題,找出組體在社會教科書中現呈的形式。本研究以有意義學習論、訊息處理論及基模理論為主要理論基礎,探究社會教科書的組體設計,透過「全球教育」及「組體形式」類目表,分析臺灣翰林版及新加坡高年級社會教科書,檢視組體設計的形式及功能,並透過相同主題單元的比較,以瞭解臺灣與新加坡組體設計在教科書中的呈現方式及兩邊組體設計之相同及相異處。

本研究對象為臺灣「翰林版」與新加坡「Social Studies: Interaction With Our World」五、六年級社會教科書各四冊。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及比較教育法進行研究,最後再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討論與建議。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壹、臺灣與新加坡社會教科書組體呈現方式與功能
一、臺灣「翰林版」與新加坡「Social Studies: Interaction With Our World」社會教科書在全球教育的主題下,組體的設計分為「文字式組體」、「圖式組體」、「表式組體」共三類。
二、臺灣「翰林版」與新加坡「Social Studies: Interaction With Our World」社會教科書在全球教育的主題下,在功能的呈現上,計有能引起學習注意、提供先備知識、建立內在聯結、建立外在聯結四種功能。

貳、臺灣與新加坡組體設計的適切例子
一、在「文字式」組體的使用上,臺灣社會教科書四冊共計68次,新加坡社會教科書四冊共計472次。
二、在「圖式」組體的使用上,臺灣社會教科書四冊共計248次,新加坡社會教科書四冊共計306次。
三、在「表式」組體使用上,臺灣社會教科書四冊共計2次,而新加坡社會教科書四冊統計,亦只使用10次。

本研究歸結研究結果提出之研究建議如下:
教科書編輯者進行教科書設計時加強宜作者、編輯與教師的對話,瞭解教學現場組體的使用情況,以增加組體設計之使用及變化;現場教師宜將組體設計列入教科書評選項目中,選擇組體設計良好的社會教科書並在教學時用組體,促進學習者學習;未來的研究者可擴大研究對象、延伸至其他領域及進行相關組體使用經驗之問卷調查及訪談。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組體概念之意涵................................... 13
第二節 社會科課程與全球公民教育.......................... 29
第三節 組體與教科書設計.................................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66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9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73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信效度................................. 7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81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83
第一節 臺灣社會教科書的組體設計與功能..................... 83
第二節 新加坡社會教科書的組體設計與功能................... 102
第三節 臺灣與新加坡社會教科書中全球教育的組體呈............ 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3
第一節 結論........................................... 153
第二節 建議........................................... 158
參考文獻................................................. 163
一、中文文獻............................................. 163
二、英文文獻............................................. 168
三、網路文獻............................................ 172
丁志權(1999)。中美英三國教育經費財源與分配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以仁(1991)。前導組體及其在教學上之運用。教師之友,32(3),10-13。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幼獅。
王明傑、陳玉玲(譯)(2002)。教育心理學。(原作者Robert E. Slavin)。台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余少麟、李洪瑩、劉偉興(譯)(1994)。版面設計實用指南。(原作者Graham Davis)。台北:臺灣珠海。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文化。
扶志凌(2004)。教科書內容多元化與意識型態關係的探討-以審定本高中歷史教科書第二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正聖(2006)。不同型式的前導組體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性文章閱讀理解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李咏吟 (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市:心理。
李懿芳 (1998)。新加坡中學與我國國中英語課程標準發展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沈生民(1995)。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教學理論。載於心理學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主編,心理學百科全書(pp.952-953)。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周祝瑛 (2009)。比較教育與國際教改。臺北:三民。
林生傳 (2007)。教育心理學(三版)。臺北:五南。
林素卿 (2005)。淺談「一綱多本」之全球教育。研習資訊,22(3),43-53。

林清山 (譯)(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原作者Richard E. Mayer)。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3)
林貴美 (1989)。法國教科書編輯的基本概念與評鑑要點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413-454。臺北:臺灣書局。
林碧雲 (2009)。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內容編製邏輯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寶山(2007)。實用教學原理。台北:心理。
施勳珍 (1998)。國中生活科技教科書之適切性評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柯華葳 (1995)。語文科的閱讀教學。載於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307-349。台北市:心理。
柯華葳(1989)。課文與理解。華文世界,51,64-66。
柯華葳、范信賢(1990)。增進國小社會科課文理解之研究。國教輔導,3,33-47。
洪美齡 (1997)。嘉義市國小社會科教師的世界觀教學現況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45-73。
洪雯柔(2000)。貝瑞岱比較教育研就方法之探析。台北:揚智文化。
徐綺穗(1999)。談有效的前導組體。國教之友,51(1),58-66。
張文哲 (譯)(2005)。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務(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7th Ed)。(原作者:Robert E. Slavin)。台北市:學富。(原著出版年:2003)
張春興 (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簡明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景媛(1997)。如何讓新手教師成為專家教師。測驗與輔導,145,3008-3010。
張景媛(1997)。有效教學方法。載於林清山主編:有效學習的方法,21-34。台北:教育部。
張新仁(1990)。從資訊處理談有效的學習策略。教育學刊,9,47-66。
張煌熙(2007)。教科書審查制度的發展與影響―為出版業者與消費者築橋。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臺北市:五南。
張嘉勳(2008)。九年一貫國中教科書全球教育內容分析―以社會領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教育百科辭典編審委員會主編(1994)。教育百科辭典。臺北:五南。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台北:教育部。
莊富惠(2005)。分析比較兩岸社會教科書世界知識內容(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郭建志(1994)。前導組體與先前知識對國小學童回憶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伯璋(1990)。美國中小學社會學科課程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比較研究,205-217。台北:師大書苑。
陳冠州(2010)。本土認識與全球觀在社會學習領域權力/知識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國彥(2001)。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台北市:學富文化。
陳麗華、鄭玉卿、徐世瑜、許佩賢、詹寶菁、沈映汝、林俐君、楊明華(2005)。中小學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跨國比較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6:1,1-30。
彭筱婷(2004)。世界觀教育之表徵:國小四、五、六年級社會教科書中地圖教材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曾玉萍(2008)。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全球觀教育知識內容分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家政(2011)。全球教育融入學校課程的原則與模式。教育研究,206,5-16。
黃光雄(2000)。課程統整。台北:學富。
黃光雄、蔡清田(200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黃政傑(1989)。美國中小學教科書問題的檢討。收錄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371-390。臺北:臺灣書局。
黃政傑(1998)。建立優良的教科書審定制度。課程與教學季刊,1(1),1-16。
黃博仁(2001)。社會科教什麼?。國教世紀,194,5-12。
黃博仁(2005)。全球教育。國教世紀,214,13-20。
黃琮益(2007)。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地圖教材呈現世界觀教育之內涵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13。
新加坡教育部(2007)。新加坡教育手冊。新加坡:教育部。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楊明華(2003)。國小六年級社會教科書世界觀教育內涵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溫文玲 (2006)。透過圖像化學習提升國小學童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教育大學,台東市。
葉興華(2007)。教科書評鑑與選擇後的重要課題―教師的教科書使用。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126-172。臺北市:五南。
詹志禹(2002)。主題軸。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21-49。台北:師大書苑。
趙美聲(1995)。前導組體與歸納組織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19(2),16-21。
劉世閔(2007)。從權力結構的角度論述分析臺灣教科書政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95-126。台北市:五南。
歐用生(2003)。歐用生教授-教科書之旅。臺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學會。
蔡依倩(2008)。高中英文教科書全球教育知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鄭一正(2009)。附加問題與詞彙解釋對社會領域教科書文本閱讀理解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鄭世仁(1992)。揭開「教科書」的面紗。國立教育資訊館館訊,18,1-7。
霍秉坤、黃顯華(1995)。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教科書之編訂。Education Journal教育學報,23(2),27-49。
霍秉坤、黃顯華(1995)。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教科書之編訂。教育學報,23(2),27-49。
霍秉坤、黃顯華(2000)。教科書前導組體設計之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3(2),95-114。
簡妙娟(1992)。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世界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佩如(2004)。課程圖像重建:學校全球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佩如(2007)。全球教育課程發展。台北:冠學文化。
顏佩如(2008)。全球教育課程實踐:國小課程發展與融入。台北:冠學文化。
顏若映(1992)。教科書內容設計與閱讀理解之認知研究。教育心理與研究,15,101-128。
顏若映(1993)。先前知識在閱讀理解上之認知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6,385-412。
魏世台(1981)。奧素伯認知教學理論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Anderson, C.J.&Anderson, L.F.(1977).Glob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an overview. Social Education, 41(1), 42-45.
Anderson, J. R., Bower, G. H.(1973). Human Associative Memory. Hemisphere Press, Washington, D.C.
Armbruster, Ralph. (1998). Cross-Border Labor Organizing in the Garment and Automobile Industries: The Phillips Van-Heusen and Ford Cuautitlan Cases.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http://jwsr.ucr.edu/ 4: 20 - 51.
Ausubel, D. P. (1960). The use of advance organizers in the learning and retention of meaningful verbal materi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1, 267-272.
Ausubel, D. P. (1961). The role of discriminability in 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 and reten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2, 266-274.
Ausubel, D. P. (1963). 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
Ausubel, D. 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Y:Holt, Rinehart & Winton.
Ausubel, D. P. (1978). In defense of advance organizers: A reply to the crit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8, 251-257.
Ausubel, D. P. (1980).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Ausubel, D. P., & Youssef, M. (1963). The role of discriminability in meaningful parallel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4, 331-336.
Ausubel, D.P., Novak, J.D., Hanesian, H. (197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2n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Reprinted, New York: Warbel & Peck, 1986.
Ausubel, D.P., Robinson, F.G. (1969). School Lea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Barnes, B.R. & Clawson, E. U. (1975) .Do advance organizers facilitate learning?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based on analysis of 32 studi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637-659.
Blohm, Paul J. (1982). I Use the Computer to ADVANCE Advances in Comprehension-Strategy Research.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216330)
Cakmak, S. B. (1993). Educational and sociocultural roots of prejudices and approximations to globalism: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universal cultural diversity and concerns for humani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Philosophy, the Graduate School of Loyola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linois.
Cakmak, S. B.(1993). Educational and sociocultural roots of prejudices and approximations to globalism: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universal cultural diversity and concerns for humanit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Philosophy,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Chambliss,J. M.& Calfee,R. C. (1998). Textbooks for learning:Nurturing children’s minds. Malde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Clawson, Elmer Ulmont (1972).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Organizers on the Learning of Structured Anthropology Materials in the Third Grade.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073041.
Corkill, A. J. (1992) Advance organizers: Facilitators of recal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 4(1), 33-67.
Durso, F. T., & Coggins, K. A. (1991). Organized instruc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ord knowledge skil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3(1), 108-112.

Glover, J. A., & Bullock, R. G. (1990). Advance organizers: Delay hypothes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2), 291-297.
Grippin, P. C., & Peters, S.C. (1984). Learning theori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The connection. Lanham, M1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Hanvey, R. G. (1976). An attainable global perspective. Denver, Colombia: Center for Teach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endrix, C. J. (1998). Globalizing the curriculum. The Clearing House, 71 (5), 305-309.
Hiroko Fujikane. (2003) Approaches to Glob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and Jap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49, 1-2.
Kniep, W. M. (1989). Social studies within a global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53(6), 399-403.
Luitens, J., Ames, W., & Ackerman, G. (1980).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advance organizers on learning and reten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7, 211-218.
Mayer, R. E. (1975). Different problem-solving competencies established in learn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with and without meaningful mode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7(6), 725-734.
Mayer, R. E. (1979).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on advance organizers: Assimilation theory is still the best predictor of results. Instructional Science, 8(2), 133-167.
Mayer, R. E. (1983). Can you repeat that? Qualitative effects of repetition and advance organizers on learning from science pro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5, 40-49.
Mayer, R. E. (1984). Aids to text comprehens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9, 30-42.
Mayer, R.E. (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Mayer, R.E. (1987). Instructional variables that influence cognitive processes during reading. In B.K. Britton & S.M. Glynn (Eds.), Executive control processes in reading.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Osler, A., & Vincent, K. (2002). Citizenship and the challenge of global education. England: Trentham Books Ltd.
Peterson, John C. (1971). Effect of an Advanced Organizer, A Post Organizer, or Knowledge of a Behavioral Objective on Achievement and Retention of a Mathematical Concept.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047955.
Pike, G.(2000). Globa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pursuit of mean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39(2), 64-74.
Reder, L. M. & Anderson, J. R. (1980). A comparison of texts and their summaries: memorial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8, 121-134.
Taylor, S. E., & Crocker, J. (1981). Schematic bases of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E. T. Higgins, C. P. Herman & M. P. Zanna (Ed.), Social cognition, 89-134, Hillsdale,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Tye, K. A. (1991). Global education: From thought to action.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Vocke, D. E.(1988). What is global education? Education Digest, 54(1), 43-45.
West, C. K., Farmer, J. A., & Wolff, P. M. (1991). Instructional design: Implications from cognitive science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Yager & Penick(1986).Perception of four age groups toward science classes, teacher, and the value of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70(4), 355-363.
新加坡教育部(2008)。新加坡社會科課程大綱。新加坡:教育部。取自http://www.moe.gov.sg/education/syllabuses/humanities/files/social-studies-primary-2008.pdf。
楊惠方(2010/11/16)「百年兒童閱讀──教科書篇(下)」從多元到壟斷 一綱多本現隱憂。國語日報網站,專題報導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special.asp?Serial=275
葉志杰(1998)。內容分析法之量化與質化簡述。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OF1GSteRGB6.k2A_XvJJhJU-/article?mid=347
魏國泰(2006/10/15)。教科書的重要性。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7。線上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7日。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7/57-41.htm
封面
謝辭
摘要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7.17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7.1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