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溫妃玲
研究生英文姓名:Wen-Fei-Ling
中文論文名稱:新北市板橋區國小長期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幸福感之比較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A Comparative Study on Well-Being between Long-Term Substitude Teachers and Formal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Banqiao Districtˏ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姓名:張芬芬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論文出版年: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6
中文關鍵詞:長期代課教師正式教師幸福感
英文關鍵字:long-term substitute teachersformal teacherswell-be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0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8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國民小學長期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之幸福感現況及長期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二者幸福感之比較研究。
本研究係採問卷調查法,以新北市板橋區23所國小教師為母群體,對全板橋區各國小長期代課教師進行普測,而正式教師則採隨機抽樣,樣本數則與該校長期代課教師相同,共計發出99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52份;以「新北市板橋區國小長期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生活感受之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將調查所得結果分別以百分比、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小長期代課教師整體幸福感為中等程度。
(二)不同性別、職務、年齡、婚姻狀況、師培背景之國小長期代課教師,在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教學年資、不同子女人數、不同最高學歷之國小長期代課教師,在幸福感上無顯著差異。
(四)國小正式教師之整體幸福感屬中上程度。
(五)不同性別、不同職務、不同教學年資之國小正式教師,在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年齡、不同婚姻狀況、不同子女人數、不同最高學歷、不同師培背景之國小正式教師在幸福感上無顯著差異。
(七)國小正式教師在「生活滿意」、「身體健康」、「正向情感」、「工作成就」與「整體幸福感」有較高的幸福感受,但在「人際關係」上與長代教師則無顯著差異。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 the well-being between long-term substitute teachers and formal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in the study. The subjects chosen for this study were all of the long-term substitute teachers in Banqiao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all of which were 495 subjects at 23 elementary schools. The subjects of 495 formal teachers were chosen on a random basis. A total of 99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85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Statistical procedures employed included percentage,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The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long-term substitute teachers was moderate.
(2)The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long-term substitute teacher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gender, positions, ages, marital status,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3)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uncovered in the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long-term substitute teachers for the different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s, a different number of children, or education background.
(4)The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formal teachers was median level.
(5)The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formal teacher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gender, positions, and the different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s.
(6)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uncovered in the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long-term substitute teachers for the different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s, marital status, a different number of children, different highest qualifications, or education background.
(7)The better well-being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ife satisfaction, healthy, positive emotions, achievement, and the overall well-being. Human relationshi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lementary long-term teachers and formal teacher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may help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school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幸福感的意涵及其相關理論 11
第二節 我國國小師資之現況 32
第三節 國內有關代理代課教師的相關研究 38
第四節 教師幸福感的相關研究 55
第三章 研究步驟與方法 67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1
第四節 實施期程 7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6
第四章 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79
第一節 國小長期代課教師幸福感之整體概況 7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長期代課教師幸福感的差異情形 84
第三節 國小正式教師幸福感之整體概況 97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正式教師幸福感的差異情形 101
第五節 國小長期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幸福感之差異比較 114
第六節 綜合討論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結論 121
第二節 建議 125

參考文獻 131
一、中文部分 131
二、英文部分 141
附錄 143
新北市板橋區國小長期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生活感受之調查問卷 143
問卷受權使用同意書 14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姿雅(2008)。儲備教師職業生涯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王以仁(2005.06.12)。教師,不要流浪。中國時報,A15版。
王百合(2003)。高雄縣市已婚女性代課教師不連續就業之歷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百合、 游美惠(2003)。教育界的勞動後備軍-已婚女性代課教師之初探性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4),61-92。
王邦雄(2011)。老子十二講。臺北市:遠流。
王禮福(2005)。師資培育政策轉變過程之研究-從「流浪教師現象」談起。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白珊華(2009)。正向生活事件對幸福感、快樂感、自尊感的影響。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古婷菊(2006)。國中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后華杰(譯)(1997)。主觀幸福感的測量。出自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原作者:Andrews, F, M.,& Robinson, J. P.)。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0)
伍振鷟、黃士嘉(1997)。我國師範教育的回顧。教育資料集刊-師資培育專輯,22,1-26。
何婉婷(2010)。高雄市國小已婚女教師情緒智力、親職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沈清松(1991)。生命的實現與開放。出自中國人的快樂觀-淡泊與豁達。臺北:張老師文化。
呂政達(1987)。還幸福一個本來面目。出自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臺北:張老師文化。
李文惠(2006)。學校中的臨時工/吉普賽人--國中代理代課教師工作處境及專業認同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亦園(1999)。宇宙觀、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稻鄉出版社。
李育憲(2011)。國小教師宗教信仰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縣。
李美蘭(2007)。國小資深女性教師幸福感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俐穎(2008)。駐足的過客-國小代理教師社會化歷程之探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淑華(2012)。馬:拚競爭力 讓國民有幸福感。2012年2月12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E9%A6%AC-%E6%8B%9A%E7%AB%B6%E7%88%AD%E5%8A%9B-%E8%AE%93%E5%9C%8B%E6%B0%91%E6%9C%89%E5%B9%B8%E7%A6%8F%E6%84%9F-121019486.html
李園會(2001)。臺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南天書局。
沈翠蓮(2004)。臺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五南書局。
何瑛(1999)。主觀幸福感概論。重慶師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4,113-145。
向翠瑛(2012)。臺北市國小已婚女性教師主觀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邢占軍(2004)。城市居民的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新東方,11,19-24。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武典(2004)。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的挑戰。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頁3-24)。臺北市:學富。
吳清山(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31。
吳清山(2010)。師資培育研究。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1)。師資培育的鬆綁與管控。師友月刊,529,1-4。
吳筱雯(2005)。桃園縣國中已婚女性教師生活壓力與休閒 參與、休閒滿意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吳經熊(1992)。內心悅樂之泉源。臺北市:東大。
沈俊安(2009)。儲備教師之智慧和幸福感的關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新富(2005)。國小代理教師透過同儕對話對數學教學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志成(2011)。師資培育的危機與生機。教育研究月刊,211,頁16-27。
林志成(2012年1月10日)。1/4流浪教師 今年可捧飯碗。2012年3月3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
林玟真(2011)。人際關係、學業成就、休閒參與對學童幸福感之影響。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林昭仁(2009)。教育界的游牧民族,逐教缺而居-國民小學代理教師處境與適應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耿立(2008)。對抗壓力的方法。2012年2月1日取自http://heartware.wordpress.com/tag/%E5%A3%93%E5%8A%9B/
林倩瑜(2008)。國小學童師生關係與學習態度、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清江(1981)。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調查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23,99-177。
林淑惠、黃韞臻(2008)。高中職學生學校生活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0(2),83-106。
林萃芃(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社會支持與教學效能、幸福感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明昌(1989)。國小代課教師問題的探討。師友,260,24-26。
邱涵仕(2008)。師院畢業流浪教師生涯發展歷程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
邱雅惠(2007)。國小教師寬恕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邱翔蘭(2004)。高雄市退休老人休閒活動參與與其幸福感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侯辰宜(2007)。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桃園。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施建彬(2006)。大學生休閒活動參與對幸福感的影響-以大葉大學為例。動態與研究,13,131-144。
施建彬、陸洛(譯)(1997)。M. Argyle(1987)著,幸福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臺北市:巨流。
涂鈺佩(2010)。休閒參與、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對幸福感之研究-以雲林縣國小教師為例。虎尾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洪雅苓(2010)。國民小學長期代理代課教師工作滿意度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洪瑞續(2010)。國小學童課後活動參與現況及幸福感之研究-以南投縣高年級學童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洪蘭(譯)(2003)。Martin E. P. Seligman著。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臺北:遠流。
俞懿嫺(1997)。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論-目的價值論與目的倫理學。東海哲學研究集刊,8,177-193。
徐文桐(2010)。流浪教師任教台北私立文理補習班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徐美雯(2011)。國中教師追求快樂取向、主觀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論文,新竹市。
徐彬瀚(2009)。儲備教師生涯轉換因素與看法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翁筱矞(2010)。邁向正式教師之路-國民中學儲備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逢甲大學共共政策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高鳳遙(2008)。國中小儲備教師現象下-教師個人與國家因應。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孫邦正(1985)。經師與人師。臺北市:臺灣商務。
孫效智(1997)。道德與幸福之間。人文及社會學科學通訊,8,29-43。
張明智(2011)。國小學生學校幸福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青青國小高年級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領導與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季蓉(2011)。國中代理代課教師任教歷程及專業成長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張琇珺(2000)。國小學童之學業成績社會比較與自尊、自我效能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張晏華(2010)。小學長期代理代課教師生涯抉擇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凰婷(2008)。傾聽生命之歌-儲備教師的生命敘說。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臺東市。
張豊儒(2000)。女性代課教師的生命史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張陸、佐斌(2007)。自我實現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15(1),134-139。
張德銳、李俊達(2005)。師資培育。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中華民國教育年報(九十三年版),264-295。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陸蘭芝(譯)(2001)。Stella Resnick著。快樂地帶。臺北:幼獅。
許秋鈺(2007)。國小教師親職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新竹市。
陳金榮(1971)。應改善國小代課教師的待遇。臺灣教育,246,20。
陳柏青(2007)。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羿蓁(2009)。教師信念與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以中等學校代理代課教師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陳奎憙(1998)。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23,171-195。
陳素幸(譯)(2004)。Stefan Klein著。不斷幸福論(Die Gluecksformel)。臺北市:大塊文化。
陳得添(2006)。高雄市普通班與特教班國中教師社會支持、幸福感之比較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密桃、陳玲婉(2006)。國小學童母親的人格特質與親職壓力、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大學報,20,1-20。
陳鈺萍(2004)。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銀卿(2008)。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新竹市。
陳慧姿(2007)。高中教師靈性健康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慧淑(2010)。代理代課教師生涯發展與生命意義感之探究。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教育部(2009)。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7年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0)。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8年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a)。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9年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b)。各級學校現況表。臺北:教育部。2012年2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 /content.aspx?site content sn=8869
教育部(2012)。教育部修訂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 表現優良之代理教師且具教師證者經教評會審查通過最多可聘任3年。臺北:教育部。2012年9月30日取自http://www.edu.tw/news.aspx?news-sn=5591&pages=0#
莊明憲(2010)。國民中學代理代課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投入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莊慧秋(1987)。幸福那裡來?--幸福理論的探索。出自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臺北:張老師文化。
莊耀嘉、黃光國(1981)。國中學生的成敗歸因與無助感特徵。中華心理學刊,23(2),155-164。
黃永坤(2011)。儲備教師生涯阻礙與壓力因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哲翰(2012)。圖解希臘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臺北市:易博士。
黃偉洲(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幸福感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黃曼琳(2010)。高雄地區國小教師正向管教與學生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縣。
黃惠玲(2008)。國小女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智慧(1991)。般若菩提心。臺北:耀文。
黃資惠(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瓊妙(2000)。臺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休閒阻礙對其心理社會幸福感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彭駕騂(2001)。從教師憂鬱症談心理適應。臺灣教育,608,26-31。
曾文志(2006)。活出生命的價值。師友月刊,454,1-7。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17-441。
曾文志(2008)。大學生的生活事件、人際長處與心理健康之復原力取向研究:仲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0(2),221-240。
曾文祥(2006)。從正向心理學淺談幸福感受的提升。學生輔導,100,124-134。
曾艾岑(2009)。不同世代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幸福感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屏東縣。
曾貝露(1999)。青少年宗教態度、價值取向與幸福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曾昭旭(1989)。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文化。
曾艷秋(2002)。已婚婦女生活目標、目標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育有國小子女之已婚婦女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葉偉崧(2007)。不確定職場-代課教師之經驗及心路歷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雅嵐(2008)。偶發事件對流浪教師生涯決定影響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澤波(1997)。孟子幸福觀與後世去欲主義的產生(上)。孔孟月刊,32,2-10。
楊澤波(1997)。孟子幸福觀與後世去欲主義的產生(下)。孔孟月刊,33,9-24。
楊慶豐(1991)。儒家與老莊的「仁」。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馥如(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休閒參與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詹美珍(2011)。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幸福感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論文,新竹市。
趙雅博(1975)。西方當代哲學。台北:正中。
劉文通(2012年2月7日)。正視代課教師比例偏高問題。2012年3月3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20700100.html
劉欣宜(2009)。流浪教師的夢與現實─師資培育政策變革後準教師的困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劉玲君(2004)。我的變與辯:一位國小女性代課老師追尋教師專業認同的生命敘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梅貞(2010))。我不代課了:女性國小代理代課教師生涯轉換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蔣其芳(2010)。彰化縣國小教師心靈特質與情緒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蔡明翰(2006)。生涯定向的追尋之旅:四名國小流浪教師的生命故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蔡明霞(2008)。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其角色衝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坤良(2004)。小琉球漁村老人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與幸福感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燕瑾(2010)。國中代理代課教師的困境、未來發展與因應之道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歐淑年(2006)。儲備教師生涯自我效能、生涯阻礙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教育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威岑(2005)。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特質之探討:與其他職業的比較。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159-195。
賴貞嬌(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錢玉玲(2010)。國中生班級氣氛、學習滿意度、導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生活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玫芸(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外向性人格、角色壓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青儒(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蕭淑穗(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自我概念、偶像崇拜行為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蕭惠文(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鍾偉晉(2009)。國中教師情緒管理與幸福感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良益(2006)。國小代理教師轉換跑道訓練需求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顏秀芳(2007)。兒童樂觀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高年級學童為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嚴文廷(2011年9月26日)。8成師憂調校、被裁 校園內罷凌問題嚴重【新聞群組】。取自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6613543.shtml
釋證嚴(1992)。歡喜自在。臺北:慈濟文化。
釋證嚴(1999)。慈濟心燈。臺北:慈濟文化。
蘇鈺瑛(2006)。儲備教師尋職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二、英文部分
Alasheev, S. L.,& Bykov, S. V. (2002). Teachers state of Anxiety. Russian Education and Society, 44(12), 62-72.
Buss, D. M. (2000). The evolution of happin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15-23.
Campbell, A., Converse, P. E. & Rogers, W. L.(1976).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perceptions,evaluations,and satisfactions. New York :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80). 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668-678.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95,542-575.
Diener, E. (2000). Subjective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34-43.
Heady, B., & Wearing, A. (1990).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ping with adversity.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2, 327-349.
Lin, N., & Lai, G. (1995). Urban stress in China.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41(8),1131-1145.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Maslow, A. H. (1959). New knowledge in human values. New York: Harper & Row.
Ryff, C. D., & Keyes, C. L. M.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 719-727.
Sivik, T., & Rose, G.,(1994). Gende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somatic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tegrativ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29, 423-430.
Veenhoven, R.(1989). Is happiness a relative?In J. P. Forgas, & J. Innes, (Eds).Recent advance in social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North Holland: Elsevier.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32,101-160.
Wilson, W.(1967). Correlates of avowed happin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67(4), 294-306.
封面
摘要
謝誌
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12.19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12.1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