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張秀琴
中文論文名稱: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依附及其他背景因素與網路成癮之相關性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齊力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公民與社會教學碩士學位班
論文出版年:101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父母依附學校依附同儕依附社會依附網路成癮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5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藉由Hirschi社會控制理論中的依附要素,以學童主要的依附對象 – 父母、學校及同儕為研究重點,探討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依附及其他背景因素與網路成癮偏差行為間的關係。研究中以分層抽樣方式,對台北市十二所國小高年級學童發出682份問卷,取得有效樣本648份,資料以次數分配與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和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分析,得到以下結果:
1. 在學童個人背景方面,男生、父母社經地位低、家庭生活型態不佳及有自
己專用或能經常使用的電腦網路設備的學童,較易網路成癮。
2. 在學童社會依附方面,學童與父母、學校及同儕的良好依附關係,有助於
學童網路成癮的抑制。
3. 目前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整體社會依附情形良好,網路成癮情形不算
嚴重。
   綜合以上,有以下結論:強化學童的父母、學校及同儕等社會依附關
係,能有效抑制其網路成癮的偏差行為。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會依附的相關理論與研究………………………………7
第二節 網路成癮的相關理論與研究…………………………… 19
第三節 社會依附與網路成癮的相關性研究…………………… 26
第四節 個人背景與網路成癮的相關性研究……………………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分析架構與研究設計…………………………………… 33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 36
第三節 變項測量………………………………………………… 39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各變項基本描述統計…………………………………… 57
第二節 個人背景與網路成癮之關係…………………………… 65
第三節 社會依附各層面及整體與網路成癮之關係…………… 78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語……………………………………………………… 101
第二節 實務建議………………………………………………… 103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10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06
英文部分………………………………………………………… 113
附錄
附錄一: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依附與網路使用情形正式問卷…116
附錄二:父母依附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正式問卷)…………121
附錄三:學校依附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正式問卷)…………122
附錄四:同儕互動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正式問卷)…………122
附錄五:同儕價值規範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正式問卷)……123
附錄六:網路成癮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正式問卷)…………124

表 次
表 2-1-1 社會控制概念重要代表學者及其論述摘要……………… 8
表2-2-1 網路成癮界定標準………………………………………… 21
表2-2-2 網路成癮相關研究………………………………………… 23
表2-3-1 父母、學校、同儕依附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26
表3-2-1 抽樣地理區所涵蓋之行政區及學校數對照表…………… 37
表3-2-2 抽樣學校、年級及人數表………………………………… 38
表 3-3-1 社會依附量表…………………………………………… 40
表3-3-2 網路成癮量表……………………………………………… 42
表 3-3-3 父母依附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表(正式問卷)……………50
表 3-3-4 學校依附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表(正式問卷)……………51
表 3-3-5 同儕互動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表(正式問卷)……………51
表 3-3-6 同儕價值規範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表(正式問卷)………52
表 3-3-7 網路成癮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表(正式問卷)……………52
表 4-1-1學童個人背景基本資料分布表…………………………… 58
表 4-1-2 社會依附相關量表基本描述統計…………………………61
表 4-1-3 學童網路使用情形基本資料分布表………………………63
表 4-1-4 學童網路使用活動類型分布表……………………………64
表 4-1-5 網路成癮量表基本描述統計………………………………64
表 4-2-1性別與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之差異比較65
表 4-2-2父親教育程度與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67
表 4-2-3 母親教育程度與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68
表 4-2-4 父親職業與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 69
表 4-2-5 母親職業與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 70
表 4-2-6 父親管教態度與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71
表 4-2-7 母親管教態度與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71
表 4-2-8 父親同住與否和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
之差異比較……………………………………………… 72
表 4-2-9 母親同住與否和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
之差異比較……………………………………………… 72
表 4-2-10 父母相處情形與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73
表 4-2-11 父親溝通與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74
表 4-2-12 母親溝通與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時間管理之
變異數分析摘要…………………………………………74
表 4-2-13有無自己專用或能常用電腦網路設備與強迫戒斷耐受、
人際健康、時間管理之差異比較……………………… 75
表 4-2-14是否為肢體殘障者與強迫戒斷耐受、人際健康、
時間管理之差異比較………………………………… 76
表 4-2-15個人背景與網路成癮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77
表 4-3-1 父母依附與網路成癮相關表…………………………… 78
表 4-3-2 父母依附與網路成癮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0
表 4-3-3 學校依附與網路成癮相關表…………………………… 81
表 4-3-4 學校依附與網路成癮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3
表 4-3-5 同儕依附與網路成癮相關表…………………………… 84
表 4-3-6 同儕依附與網路成癮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6
表 4-3-7 整體社會依附與網路成癮相關表……………………… 87
表 4-3-8 整體社會依附與網路成癮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89

圖 次
圖2-1-1 Hirschi的社會鍵理論模型……………………………… 12
圖3-1-1分析架構圖………………………………………………… 3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秀燕 (2002)。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CCU0332040
王柏壽 (1986)。幼兒同儕關係之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6,179-208。
王柏壽 (2004)。班級裡的人際關係。教師之友,45(2),15-24。
王健任 (2004)。國中生網路遊戲成癮傾向及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3NHLTC576004
王勝欽 (2003)。青少年在網咖中使用網路成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KNU0395031
王澄華 (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江南逸 (2003)。國中生使用網路之偏差行為和網路沈迷程度對生活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CCU00102025
朱美慧 (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縣。
李安妮 (1986)。社會連結與少年偏差行為。中國社會學刊,10:137-161。
李旻陽 (1994)。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人本
學報,56:75-103。
李佳蓁 (2005)。高職學生網路成癮相關因素及學習成就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CYCU5396009
李曉君 (2006)。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
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TWCAT115009
吳玉珠 (1996)。烏來地區泰雅族少年偏差行為之成因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吳秀櫻 (1987)。一般青少年與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關係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縣。
吳峻豪 (2007)。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和自我概念之研究 – 以台中
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何咏俞 (1993)。不同家庭結構中父母管教方式對子女自尊心與偏差行為之影響
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何振珮 (2006)。花蓮市國民中學學生網路成癮傾向與身心健康、學業成績之相關
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慈濟大學,花蓮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TCU05058007
林以正 (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子計畫四:網路人際關係對網路沈迷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計畫編號: NSC 89-2520-S-002-0
林世欣 (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唯斯 (2008)。國中生網路成癮、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 之研究--以瑞芳附近地
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台北市。
周榮、周倩 (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
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 年會論文,新北市。
孟繁中 (2011)。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人際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柯文生 (2003)。學童網咖沉迷與偏差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PTT1328007
范國勇 (2001)。少年偏差行為理論整合之預測模式。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
報,2,75-100。
范傑臣 (2003)。高中生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對網路沉迷的影響 – 以桃園縣某高
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桃園縣。
侯夙芳 (1996)。客家籍少年偏差行為研究---Hirschi控制理論之部份驗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台北市。
侯崇文 (1996)。巨視社會控制、微視社會控制與青少年犯罪。犯罪學期刊2:
15-48。
馬傳鎮 (1988)。中華民國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報告之八-少年犯罪心理與環境
因素之研究。中華民國台灣省政府委託研究。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2011)。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財團法人台灣網路
資訊中心,台北市。100年5月24日,取自:http://www.twnic.net.tw/
張仁獻 (2002)。台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高賓 (2009)。父母教養態度、家庭心理環境與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研
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6期,頁93-117。
張楓明 (1999)。社會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以雲嘉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楓明 (2005)。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分
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TNT5576055
許仲毅 (2007)。國小學生網路成癮、從眾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明遠 (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 –
以臺北市兩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許春金 (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桃園:中央警官學校。
許春金 (1993)。青少年犯罪原因論---社會控制理論之中國研究。台北:五南。
許春金 (1997)。閩南籍、客家籍、山地籍少年偏差行為之類型、盛行率及成因
之比較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0,141-180。
許春金 (2003)。犯罪學。台北市 : 三民。
許春金、馬傳鎮 (1997)。少年偏差行為早年預測之研究--第一年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許春金、楊士隆 (1993)。社區與少年偏差行為:社區解組犯罪理論之實證研究。警政學報23:183-218。
陳玉書 (1988)。社會連結與女性少年偏差行為— Hirschi社會控制理論之實證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陳玟如 (2005)。國小學童網路成癮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波汎 (2006)。商職生網路使用行為、生活適應與網路成癮關係研究-以台中縣
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CUE5316074
陳昭佑 (2010)。臺北市國小學童家庭環境對網路成癮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淑惠 (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沈迷
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淑惠 (2003)。探問e 世代青少年的迷「網」問題。學生輔導,86,12-15。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 (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 (3), 279-294。
陳淑慧 (2007)。高職學生人格特質、網路使用類型與網路成癮關係之探討-以
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CUE5331021
梁良淵 (2007)。探討嘉義地區國小學童之休閒活動類型、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HU05396002
郭豫珍 (2004)。Hirschi 控制理論的原初觀點與發展:家庭與父母管教方式在子
女非行控制上的角色。犯罪學期刊,7(1),49-80。
黃志宗 (2011)。網路成癮對青少年運動能力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聖約翰科技大學,新北市。
黃拓榮 (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
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40(3):114-134。
黃俊傑、王淑女 (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
11,45-68。
黃俊豪 (2005)。高職資料處理科學生網路成癮相關因素及其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CU05396012
黃琪皎 (2007)。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黃雅彗 (2006)。生活壓力與網路沈迷之相關研究—以新莊地區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傅義婷 (2007)。國中學生人際關係、自我概念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馮莉雅 (1997)。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因素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教育資料文摘,39(2),171-192。
彭郁歡 (2003)。青少年休閒時間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游森期 (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溫婉玉 (2007)。大學生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和網路成癮傾向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楊正誠 (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台中市。
楊青垂 (2005)。少年沉迷網路之研究─子女與父母管教態度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楊國樞 (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
(1):7-28。
董潔如 (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
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詹志禹、林邦傑、謝高橋、陳木金、楊順南 (1995)。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
合分析。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劉文尚 (2004)。國小學童網路成癮及網路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劉玉玲 (2002)。青少年心理學,台北:五南。
劉 祉 (1988)。台北市完整家庭與破碎家庭子女失調行為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劉玲君 (1995)。國中生之家庭特質與其心理需求、偏差行為之分析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83NCUE0464009
葉士如 (2009)。國中學生網路成癮與偏差行為之研究 – 以基隆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台北市。
葉俞均 (2006)。探討大學生憂鬱症狀、拒網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在網路成癮模
式中之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CKU5666010
蔡沛錡 (2004)。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研究 – 以嘉義市國小高
年級學童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廖思涵 (2005)。高雄市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沉迷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蔣東霖 (2003)。依附、社會學習與少年偏差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蕭惠華 (2004)。中學生網路使用現況問題:教師的知覺與輔導經驗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CTU5331002
蕭銘鈞 (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謝美英 (1998)。青少年同儕關係與倫理。訓育研究,37(3),55-60。
謝寶蓮 (2006)。臺北縣國中生網路成癮與電腦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台北科技大學,台北市。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TIT05677023
韓佩凌 (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顏如佑 (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KMC05152008
顏維翰 (2005)。國中生網路成癮城鄉差距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義守大學,高雄縣。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ISU05396008。
蘇尹翎 (1999)。社會控制理論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都市地區與非都市地間的比
較研究。第二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論文集,291-328。
蘇尹翎 (2003)。社會連結與雲嘉地區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載於齊力、董旭英
(主編),台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頁81-110)。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龔慧玲 (2010)。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真實與網路人際關係與相關
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二、英文部分
Akers, R. L. (1997). Criminological theories: Introduction and evaluation(2nd ed.).
Chicago: Roxbury Press.
Akers, R. L. & Sellers, C. S. (2004). Criminological theories : introduction,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4th ed.). Los Angeles, CA : Roxbury.
Durkheim, E. (1961). Moral education(E.K. Wilson & H. Schnurer, Tran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5)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2nd ed.). New York: Norton.
Erikson, K. G., Crosnoe, R., & Dornbusch, S. M. (2000). A social process model of
adolescent deviance: Combining social control and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perspectives. Youth and Adolescence, 29(4), 395-425.
Freeman, E. M. (1992). Addiction behaviors: Effective social approaches. New York: Logman.
Glueck, Sheldon and Eleanor Glueck (1962). Family Enviroment and Delinquenc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net Addiction Support Group. Retrieved
from July 15, 2008, from http://www-usr.rider.edu/~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Griffiths, M., (2000). “Does Internet and computer "addiction" exist? Some case study evidence",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3, no. 2, pp.211-218.
Healy, W. and A. L. Bronner (1926). Delinquents and Criminals:their making and
unmaking. New York: Macmildan.
Hirschi, T. (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irschi, T. and M. R. Gottfredson (1994). The Generality of Deviance.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Huebner, A. J., & Betts, S. C. (2002). Exploring the utility of social control theory for
youth development. Youth & Society, 34 (2), 123-145.
Kelly, D. H. and William T. Pink. (1973). School commitment, youth rebellion and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10 : 473-485.
Kelly, D. H. (1977). Label amd the Consequences of wearing a delinquent label in a school
setting, Education 77 : 371-380.
Kingsley, E. (2005). Juveniles and status offenses: The impact of Hirschi's bonds on
juvenile delinquency. Scholars, 6. Retrieved from August 24, 2005, from
http://faculty.mckendree.edu/scholars/summer2005/kingsley.htm
Krohn, M. D. & Massey, J. L. (1980). Social control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An
examination of the elements of the social bond. Sociological Quarterly 21(4),
529-543.
Le, T. N., Monfared, G. & Stockdale, G. D. (2005). 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parent, and
peer contextual factors with self-reported delinquency for chinese, cambodian,
aotian or mien, and vietnamese youth. Crime and Delinquency, 51(2), 192-219.
Matza, D. (1964). Delinquency and drift. New York:Wiley.
Nye, F. Ivan (1958).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New York: Wiley.
Payne, A. A., Gottfredson, D. C., & Gottfredson, G. D. (2003). Schools as communiti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mmunal school organization, student bonding, and
school disorder. Criminology, 41(3),749-778.
Reckless, Walter C. (1961). A New Theory of Delinquency and Crime. Federal Probation
25: 42-46.
Reiss, A. J. (1951). Delinquency as the failure of personal and social contro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6, 196-207.
Roe, K. and Muijs, D. (1998). Children and computer Games- A profile of the heavy user.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13(2), 181-200.
Sampson, Robert J. and John H. Laub (1993). Crime in the making: Pathways and Turning Points Through Lif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imon, R. L. & Robertson, J. F. (1989). The impact of parenting factors, deviant
peers, and coping type upon adolescent drug use. Family Relation, 38,
273-281.
Skyes,Gresham M. and David Matza (1957). 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a theory of
delinquency, Americian Sociology Review 22 : 664-670.
Suler, J., (2004).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analytic Studies, vol. 1, pp.359-362.
Sutherland, Edwin H. and Donald R. Cressey (1978). Criminology. (10th ed).
Lippincott.
Wiatrowiski, Michael D.,David B.Griswold,and Mary K.Robert (1981). Social control
theory and delinquency,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46 : 525-541. Vold, G. 1979
Thoretial Crimin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Young K. S. (1998).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封面
摘要及目表圖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中英文獻
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2.6.22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6.10.2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