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題名查詢臺灣博碩士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研究生中文姓名:陳郁雯
研究生英文姓名:Chen Yu Wen
中文論文名稱:新北市國小資源班學生班級歸屬感之研究
英文論文名稱:Studies of Sense of Class Belonging Among Resource Room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姓名:張世彗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身心障礙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夜)
論文出版年:101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中文關鍵詞:國小資源班學生、班級歸屬感
英文關鍵字:resource room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sense of belonging to cla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7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調查新北市國小資源班學生班級歸屬感的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之新北市國小資源班學生班級歸屬感的差異情形。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共抽取新北市30所國小3-6年級資源班學生,有效樣本共有472人,回收率為95.35%。使用「班級歸屬感量表」為工具,經資料統計分析後,獲得下述研究結論:

一、新北市國小資源班學生在普通班與資源班整體之班級歸屬感受,以及環境、教師與同儕歸屬感各層面的感受皆傾向正面。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新北市國小資源班學生班級歸屬感之差異情形
(一)不同性別的國小資源班學生在普通班之環境歸屬感達顯著差異;而在教師與同儕歸屬感則未達顯著差異。
(二)不同年級的國小資源班學生在普通班與資源班之班級歸屬感上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障礙類別的國小資源班學生在普通班與資源班之班級歸屬感上未達顯著差異。
(四)不同教師帶班風格的國小資源班學生在普通班之教師歸屬感達顯著差異;而在環境與同儕歸屬感上未達顯著差異。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國小資源班學生教學輔導及未來研究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class among resource room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an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among resource room students’ backgroun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this study regard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approach. The instrument used in this research is “Sense of Belonging to Class Scale ”. The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472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all aspects of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class in the regular class
and the resource class tend to be positive.
2. The difference analysis in the study of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class among resource room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are as following:
(1)Resource room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to class in the regular clas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different genders, but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teacher an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peer in the regular class and the resource class were not.
(2)Resource room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to class in the regular class and the resource clas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diverse grades .
(3)Resource room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to class in the regular class and the resource clas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ypes of disability .
(4)Resource room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to class in the regular class and the resource clas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ypes of teacher leadership style.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guidance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provided.
謝誌…………………………………………………………………i
摘要……………………………………………………………….iv
目次……………………………………………………………….vi
表次………………………………………………………………vii
圖次……………………………………………………………….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歸屬感的相關理論與內涵………………… ……… …8
第二節 班級歸屬感之影響因素……………………………….19
第三節 身心障礙學生班級歸屬感之相關研究……………….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36
第二節 研究對象……………………………………………….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40
第四節 研究程序…………………………………………….…42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44
第六節 研究限制……………………………………………….4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46
第一節 新北市國小資源班學生班級歸屬感現況分析……….46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分析………..………….……..52
第三節 國小資源班學生班級歸屬感開放性問題彙整…….…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7
第一節 結論…………………………………………………….77
第二節 建議…………………………………………………….81
參考文獻………………………………………………………….85
附錄………………………………………………………….…..94
附錄一 班級歸屬感量表………………………………….…..94
附錄二 量表使用同意書………………………………………100
壹、中文部份
王天苗、范德鑫(1998)。智障學生學校適應能力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109-129。
王木榮(2000)。認識融合教育。載於台中師範學院特教中心編印,特教叢書8801輯-特殊教育論文集,97-113。
王欣宜(2000)。心理學。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王金國(2000)。表現有效教學行為,發揮小班教學精神。國教輔導,40(2),20-24。
王保進(2005)。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心理。
王齡慶(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牛玉珍(1996)。教師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交通大學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安樂(2001)。滿足學生需求,營造互動式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百齡高中學報,1,291-311。
吳幸祝(2000)。國小級任教師對自閉症學生就讀普通班意見之調查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未出版,台中市。
吳武典(2004):特殊教育的基本原理。載於何英奇(主編),心理與特殊教育新論,193-220。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武典、簡明建、王欣宜、陳俊隆(2001)。對殘障者的態度調查及二十年後的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77-88。
吳怡禎(2004)。國中聽障自我概念、家庭氣氛與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初版,嘉義市。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實務,二版。臺北:松崗。
吳美琦(2003)。國中學生父母管教策略、社會能力及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勝儒(2000)。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對智能障礙同儕的態度。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臻姿(2003)。從形塑安全感、隸屬感的課室氣氛到提昇國中生的自尊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美枝(1986)。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旻陽(1989)。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桂蘭(1994)。幼兒生活與輔導:從馬斯洛人類需求階層論談起。幼兒教育年刊,7,15-28。
李坤崇(1998a)。大學生心理需求困擾之訪談研究。成功大學學報,33,179-207。
李坤崇(1998b)。國小教師心理需求與因應策略之概念模式驗證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1,173-198。
李郁文(1998)。團體動力學。台北市:桂冠圖書。
李惠藺(2001)。特教班教師支援融合班教師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立師院實小附設幼稚園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珮瑄(2004)。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及其與人際互動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坤興(2004)。高職實用技能班學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華國(199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周玉真(1992):青少年身體意象之探討。學生輔導通訊,20,64-73。
林麗慧(2002)。引燃生命的熱力-如何陪伴週遭的肢體障礙朋友。發表於輔仁大學,「桃李春風-第三屆關懷障礙生的未來」研討會,台北。
林東山(2004)。臺中縣國小學生對接受融合教育之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怡鈴(2004)。同儕伙伴訓練方案增進同班同學對自閉症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杏足(2002)。青少年自尊促進方案理論基礎和方案架構初稿,未出版。
林美智(2000)。空中大學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金生忠(2001)。淺談教室佈置。國教之友,52:4,30-31。
洪 蘭(1997)。心理學。洪蘭(譯);Henry Gleitman(著)。台北:遠流。
胡致芬(1988)。國小一年級自閉兒童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菁萍(2003)。合作學習對增進智能障礙學生同儕社會互動之教學效果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胡愈寧、周慧貞(2004)。僕人領導學:僕人領導的理論與實踐。胡愈寧、周慧貞(譯);Robert K. Greenleaf(著)。台北:啟示。
邱美華(1996a)。青少年的同儕關係(上)。父母親月刊,137,33-40。
邱美華(1996b)。青少年的同儕關係(下)。父母親月刊,138,31-40。
邱淑宜(2004)。教學空間之認同感與領域感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邱鈺喬(2003)。台北市國中生對就讀資源班學生的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邱嘉琳(2007)。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對資源班同儕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高桂足、陳李綢、蔡淑敏、古明嬋、許錫珍、徐芳華、陳若璋(1974)。心理學名詞彙編。台北:文景。
秦麗花(2001)。破除融合教育的迷思建立應有的正見。特教園丁季刊,16(4),51-55。
孫良誠(1995)。國小一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敏之(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淑柔(1997)。從智能障礙生生活品質評量的趨勢談質的研究的可能性。載於「身心障礙教育的革新與展望-開發潛能再創新機」,671-685。台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瓊珠(2006)。國小教師對不同類別之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意見之調查研究。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苙雲(1986):社會變遷中各類社會支持系統功能的討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加強家庭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1-161。
張素紋(2001)。班級環境經營之我見。國教之友,52:4,25-26。
張海清(2001)。嚴重情緒障礙國中生鑑定安置與輔導之個案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寶源(1996)。國民小學教師角色衝突與學校認同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莊慶文(2000)。台南縣國民中小學視覺障礙混合教育計畫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明貞(1985)。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奎憙(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市:三民書局。
陳奎憙(1991)。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施大書苑。
陳綠萍(2008)。特殊教育的趨勢與規劃。國小特殊教育,25,47-51。
陳榮華(1995)。智能不足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發行。
陳維錡(2005)。國小學習障礙學生的人際關係與同儕接納態度之探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鈺萍(2004)。國小教師的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玉珍(2001)。營造優質的斑及情境─教室佈置面面觀。國教之友,52(4),15-16。
陳龍安(2001)。身心障礙學生的創造力訓練。國小特殊教育,32,14-22。
陳俞余(1999)。國小一年級兒童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書局。
教育部(2008) 。教育部檢索系統〈線上資料〉。檢索日期:98.4.6。取自:http://www.edu.tw/law.aspx
郭為藩(2002)。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第四版)。臺北市:文景。
郭秀鳳(1996)。幼兒家長與幼教工作者對實施融合式幼兒教育的意見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端真(1997)。國小學童生活型態及其手足因素之研究。台北市:楊智。
紐文英(2002)。國小階段融合教育實施模式與策略初探。特教園丁,18(2),1-19。
彭源榮(2003)。國小學生對智能障礙同儕態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在職進修專班。未出版,彰化市。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台北:五南出版社。
游韻靜(2006)。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角色認同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心怡(2002)。謀合同儕支持,這是一定要的啦!張老師月刊,291,49-51。
黃麗萍(2003)。班級隸屬感促進方案對國中生之自尊、社交技巧及班級氣氛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悅菁(2003)。台中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未出版,台中市。
黃馭寰(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回歸主流聽覺障礙學生接納態度之調查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牧仁譯(1999),Phil Erwin著。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台北市:五南。
黃保勝(1996)。台中市國民小學轉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初版,高雄市。
黃慧貞(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出版社。
溫儀詩(2007)。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與教師歸屬感關係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寶玉(2003)。認識身心障礙兒童活動方案對國小二年級普通班兒童接納身心障礙兒童之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文宏、周台傑(2006)。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和一般學生學校適應模式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4,113-134。
葉懿萱(2007)。台北市兩所國中學生同儕情感關係、學業成就與自尊關係之縱貫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黎慧欣(1996)。國民教育階段教師與學生家長對「融合教育」的認知與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明富(1998)。融合式教育及其對班級經營的啟示。特殊教育與復建學報,6,349-380。
蔡明富(1999):從融合教育趨勢探討其對普通教育的啟發。菁莪,10(4),36-43。論文發表於國立台南大學舉辦之視覺障礙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南大學。
鄭惠玲(2005)。班級歸屬感訓練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環境、導師、同儕與自我歸屬感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佩玲(2004) )。台中縣國民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鄭宇彣(2004)。與父母分離—個體化、貴人經驗與國中生的人我知覺、人際困擾模式之關係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照順(1997)。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金花(1999)。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劉若蘭(2007)。多元背景技職新生課業準備、歸屬感與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長庚科技學刊,7,159-176。
賴秀雯(2007)。宜蘭縣國民小學普通班教師對身心障礙資源班的認知與支持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賴青蘭(2004)。合作學習對融合班級中視覺障礙學生同儕互動及習癖動作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潘正德(1993)。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學生輔導通訊,25,24-31。
魏俊華(1998)。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心理壓力、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鐘榮祥(2006)。國小學童在融合式體育教學中對智能障礙同儕態度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體育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謝政隆、王木榮(2002)。國小教育人員對完全融合模式之態度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師院特教中心編印。
羅沁芳(2003)。台北市某國中學生同儕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秋碧(2000)。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期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台中師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蘇燕華(2000)。融合教育的理想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藍秀美(2004)。高雄縣國小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之態度調查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貳、英文部分
Andrews, A. & Clementson,J.J.(1997).Active learning’s effect upon preservice teacher’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0 217).
Albert, L. (1991). Cooperative discipline. Circle Pines, MN: American Guidance Service.
Ausubel, D., Sullivan,E. ,& lves,S.(1980).Theory and Problem of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Gume & Stratton.
Baumeister, R. F., &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3), 497-529.
Berndt, T. J. (1982). 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3(6), 1447-1460.
Booker, C. K. (2004). Exploring school belongingness and academic in Arican American adolecent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dialogue, 6(2), 131-143.
Bunch, G., Lupart. J. &Brown,M.(1997).Resistance and acceptance: Education attitudes to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0 713 )
Bricker, D. (1995). The challenge of inclusion.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19(3), 179-194.
Cochran, H. K. (1997)Th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analysis of teachera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STATIC).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26,12-24.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5 259)
Combs, A. (1989). A theory of therapy: Guidelines for counseling practice. Newbury Park, CA: Sage.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鄒恩潤 (1948) 譯:民主主義與教育。台北市:商務印書館。
Finn, J. D. (1989a). Expectations and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2(3), 387-410.
Finn, J. D. (1989b). Withdrawing from school.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9(2), 117-142.
Fulk, B. J. M., & Hirth, M. A.(1994).Perceptions of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 effectiveness and attitudes toward inclus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74 595)
Gonzalez, R., & Padilla, A. M. (1997). The academic resilience of Mexica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19, 301-317.
Goodenow, C. (1991).The sence of belonging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academic motivation among pre- and early adolescence stud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Goodenow, C. & Grady, K. E. (1993). 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belonging and friends’ values to academic motivation among urban adolescent stud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62, 60-71.
Hagborg, W. J.(2003). Sources of school belonging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oronto.
Hines, Rebecca A. (2001).Inclusion in middle schoo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59000)
Hollowood, T. M.Salisbury,C.L. Rainforth,B.& Palombaro, M.M.(1994). Useof instructional time in classroom serving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severe disabil- ities. Exceptional Children, 61(3), 242-253.
Insel, P. M. & Moos, R. H. (1974).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Expanding the scope of human ec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9(3), 179-188.
Kagan, D. (1990). How schools alienate students at risk: A model for examining proximal classroom variables. Education Psychologist, 25, 105-125.
Kiesner, J., Cardinu, M., Poulin, F., & Bucci, M. (2002). Group identifica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 Its relation with peer adjustment and its moderator effect on peer influence. Child Development, 73, 196-208.
Kunc, N. (1992). The need to belong: Rediscovering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In R. Villa, J. Thousand, W. Stainback., & S. Stainback (Eds.), Restructuring for caring and effective education: An administrative guide to creating heterogeneous schools (pp. 25-40). York, PA: The Maple Press Company.
Lang, G., & Berberich, C. (1995). All children are special: Creating an inclusive classroom. (ERIC Document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4 703)
Lippman, L . (1977). Attitudes toward the handicapped: A son beyween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New Yark: Charles C. Thomas.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onahan, R. G., Marion, S. B., Miller, R., & Cronic, D. T. (1997). Rural teachers’,administrators’ and counselors’ attitudes about inclus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 tion Service No. ED 406 099)
Newman, B. M., Lohman, B. J., & Newman, P. R. (2007). Peer group membership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Their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 behavior problems. Adolescence, 42(166), 241-263.
Nichols, S. L. (2008). An exploration of students’ belongingness beliefs in one middle school.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76(2), 145-169.
Osterman, K. F. (2000). Students’ need for belonging in the school community. Review educational of research, 70, 323-367.
Pascrella, E.T.,& Terenzini,P.T. (1980).Predicting freshman persistence and voluntary dropout decision from a theoretical model.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51,60-75.
Ridsdale, J., & Thompson D.(2002).Perceptions of social adjustment of hearing-impaired pupils in an integrated secondary school uni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Practive.18(1),21-34.
Ryan, R. M., & Deci. H. (1995). Representative of relationship to teachers, parents and friend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4(3), 269-249.
Rosenshine, B.(1970) Enthusiastic teaching: A research review. School Review,78,499-514.
Rosenshine, B., & Furst, N.(1971).Research on teacher performance criteria. In B.
Salend, S. J. & Garrick Duhaney, L. M. (1999). The impact of inclusion on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disabilities and their educator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0(2),114-126
Schlossberg, N. K.,Lynch, A. Q.,& Chickering, A, W.(1989).Improving higer education environment for adults: Responsive programs and services from entry to departur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impson, R. L., & Myles, B. S. (1990).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llaboration model : A model for successful mainstreaming. Focus on Exceptional Children, 23(4), 1-10.
Steele, F. (1981). The Sense of Place. Boston: CBI Publishing Company.
Sullivan, H.S (1953).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Norton.
Sweeney,T.J.(1989). Adlerian counseling:A practical approach for a new decade. I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
Tajfel, H. (1981).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Vauhgn, S. & Hogan, (1994).The social competence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over time: A with-individual examination.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27(5),292-303.
Walz, G. R. & Bleuer, J. C. (1992). Student self-esteem: A vital element of school succ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48633)
Wang, M. C., Haertal, G.. D., & Walberg, H. J. (1998). Building educational resilience. Fastback, 43.
Williams, L. J., & Downing, J. E. (1998). Membership and belonging in inclusive classrooms: what d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to say?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Handicaps, 23(2), 98-110.
Xin Ma. (2003). Sense of belonging to school: Can schools make a different?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96, 340-349.
Youth Health (2005). NewZealand Education Ministry. Proquest Educational Journal.
York, J., & Thundior, M.(1995).Issues raised in the name of inclusion: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s,parents,and students. The Association for Person with Severe Handicaps,(201),30-44.
Ysseldyke, J.E., Algozzine, B., & Thurlow, M.L.(2000).Critical issue in special education (3nd ed.). Boston:Houghton Mifflin.
封面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與附錄
校內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7.11.29
校外電子全文開放日期:2017.11.2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